1、ICS 11.040. 10 13. 1000D 09备案号:1737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 67-2006代替MT 67-1994一氧化碳检测管2006-03-07发布2006-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MT 67-2006.JJJ,oil舀本标准此次修订增加了对检测管去除干扰气体浓度的要求。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鹤壁市雅丽安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文正、余进、杨育新、常淑华、毛亚芬。本标
2、准首次发布于1982年曾于1992年修订,代替MT 67-19820MT 67-2006一氧化碳检测管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氧化碳检测管的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比长式一氧化碳检测管(以下简称检测管)。2引用文件GB 723。气体检测管装置GB/T 10111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方法结构3.1检测管的结构如图I所示:1管尖;2起始端衬塞;3一一保护层;4-除千扰层;5-隔离层;6指示粉;7玻璃管;8衬塞。图1一饭化碳检测管示意图3.2检测管按其测量范围分三种型号,见表1.表1型号测量范围,pp.最小分度值,pp.CO -505-505CO -5
3、0010-50020C()-5000100-50002004技术要求4. 1检测管填充物的各层界面应整齐。4.2检测管的分度线应清晰、牢固。4.3每盒检测管的长度差应不超过5 mm.4.4检测管起始端衬塞与管尖的距离应不小于5 mm.4.5隔离层与指示粉之间的界面沿管壁纵向最长端与最短端之差CO-50型应不超过1 mm, Co-500MT 67-2006型、CO-5000型应不超过2 mm4.6测定后,指示粉变色部分与未变色部分之间的界面沿管壁纵向最长端与最短端之差应不超过两者平均值的204.7检测管经跌落试验后其填充物应紧密,且衬塞与保护层之间应无空隙4.8检测管去除干扰气体的浓度应符合表2
4、的规定表2类别去除干扰气体浓度,ppm用十不含石油气或蒸气)矿井的检测管(以CH.计)不得低于150用于含石油气(或蒸气)矿井的检测管(以C, H计)不得低于00004.9检测管的最小检测浓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型号最小检测浓度,ppmC(50肠C(50010Co-50001004. 10检测管的精密度(C. V.)小于或等于l0%a4. 11检测管的准确度在15-30的条件下,应符合表4的规定。其他温度下的测定值应进行修正。表4型号测量范围ppm准确度,%测定值的相对误差测定值的平均值相对误差C(50520士35工2520-50士25士15C(50010一170士35士25170-500土2
5、5士15CO-5000100-1700士35士25 1700-5000士25士is4. 12检测管的有效期:4. 12. 1用于不含石油气(或蒸气)矿井的检ill管有效期应不少于2年。4. 12.2用于含石油气(或蒸气)矿井的检测管有效期应不少于1年。4. 13检测管必须与符合GB 723。中3. 2条要求的专用采样器配套使用。5试验方法5. 1 4. 1, 4. 2条用感官检查。5.2 4.3-4. 6条用分度值为0. 5 mm的钢板尺测量5.3跌落试验:自样品中随机抽取10支检测管进行跌落试验。试验时将检测管起始端向下捆成一束,自25 mm高处向5 mm厚的橡胶板上自由跌落10次,然后对其
6、内部填充物进行检查5.4去除干扰气体浓度检验:自每种类别的CO-50型或CO-500型样品中随机抽取10支检测管,使用表5规定的标准气样,在15-30温度下,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指示粉不得有颜色改变。MT 67-2006表5类别型号标准气样浓度,pp-用于不含石油气(或蒸气)矿井的检测管CO-50CO-500150士3(CH,/N)用于含石油气(或燕气)矿井的检测管CO 50CO-5005000士50(C, H,/N,)5.5最小检测浓度检验:自每种型号样品中随机抽取10支检测管,使用表6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检查其变色是否明显表6型号中规定的标准气样,在15 300C温度
7、下,按使标准气样浓度,ppm(CO/空气)C()505+0.5CO-50010+1CC5000100+25.6精密度和准确度检验:自每种型号样品中随机抽取20支检测管,使用表7中规定的标准气样,在15-300C温度下,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对每种浓度的标准气样重复试验10次。表7型号检测范围,pp.标准气样浓度,ppm(CG/空气)Co-505-2012.5士120-5035士2C(50010-170100士2I 70-500340士5CO-5000100-1700900士10 1700-50003 400士50检测管的测定值按公式(1)计算:LCs.。一(1)式中:X检测管的测定值,PPM
8、;I.指示粉变色长度的测量值,MM;CS检测管接近标准气样浓度的分度线的浓度,ppm;Ls检测管分度线起始端到接近标准气样浓度的分度线的长度,mm.检测管的精密度按公式(2)计算:C. V.(%,一务X 100.。(2)式中:。标准偏差;X检测管测定值的平均值PPM.检测管的准确度按公式(3)和公式(4)计算:MT 67-2006-X-SXS。一X-SXS。(3)一A,式中:A, -测定值的相对误差,%;A:测定值的平均值相对误差,%;x检测管的测定值,PPM;X检测管测定值的平均值,ppm;S标准气样浓度,PPM.注:5.4,5.5,5.6中标准气样的不确定度不大于3%,5.7检测数据处理:
9、5.7.1在计算检测管测定值时,有效数字保留位数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型号有效数字保留位数co-50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co-500保留到个位c件5000保留到十位5.7.2在计算检测管精密度和准确度时,运算至小数点后两位,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6检测规则产品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1出厂检验6.1.1产品应经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6.1.2每批出厂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6.2型式检验6.2.1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年应进行一次
10、检验;d)停产1年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2.2出厂、型式检验项目见表9的规定。表9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出厂、型式检验1外观检查4.14.65. 1一5. 2丫2跌落试验4. 75.3丫3去除干扰气体浓度检验4. 85. 4了4最小检测浓度检验4. 95.5J5精密度和准确度检验4. 10-4. 115. 6丫MT 67-20066.3抽样6.3. 1出广检验抽样:应从同批已包装成盒准备出厂的产品中按GB/T 10111规定的方法以盒为单位,抽取15。支。6.3.2型式检验抽样: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
11、GB/T 10111规定的方法以盒为单位,抽取15。支6.3.3从样品中先随机抽取3盒进行4. 3条检验;再将各盒检测管混合后随机抽取10支进行4.1,4.2,4.4,4.5条检验;随机抽取10支进行4.7条检验;随机抽取10支进行4.8条检验;随机抽取10支进行4.9条检验;随机抽取20支进行4. 10和4. 11条检验;然后以检测高浓度准确度用过的检测管再进行4. 6条检验6.4判定规则6.4.1对于4.3条,如有两盒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6.4.2对于4.1,4.2,4.4,4.5条,如有3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6.4.3对于4. 6 , 4. 7条,如有2支检测管达
12、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6.4.4对于4.8条,如有2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如有1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应加倍数量复验,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6.4.5对于4.9条,如有2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如有1支检测管达不到要求,应加倍数量复验,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6.4.6对于4. 10条,如达不到要求,则判为不合格。6.4.7对于4.11条,如两项均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如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应加倍数量复验,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 1标志7.1.1产品标志每支检测管上的标志应包括:a)计量器具标志;b)商标;C)批号7门.2包装标志检测管包装盒上的标志应包括:a)制造厂名称;b)产品名称和型号;c)数量;d)商标;e)批号;D有效期;9)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h)仪器仪表检验合格证编号;1)安全标志及其编号。包装箱上应有“易碎”、“小心轻放”标志。7.2包装检测管按一定数量包装于硬质盒内,用柔软物固定,不应晃动。盒内应附有使用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5MT 67-20067.3运输寄运时应避免摔砸,按易碎物品发运。7.4贮存检测管应贮存在常温、干燥的室内,严防日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