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教师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已成为幼儿习得规范性语言的范本。然而,在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却存在着发音变调不自然、语速过缓缺生动、语句琐碎欠规范、表达随意不科学、过于拘谨少有趣等问题。对此,幼儿教师应关注自身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为幼儿提供更好的语言引领。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语言设计;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10-0047-03 作者简介张宏云(1966-),女,江苏通州人,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
2、级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作为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无疑是进行教学的重要媒介。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已然成为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必要载体,特别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更是其教学理念、方式与策略的体现,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幼儿教育相对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来说,更具有特殊性。3岁6岁的幼儿正处于积累词汇、生成语言的关键期,他们在无意识中大量地吸收着成人的语言,并逐步形成个体的语言习惯。任代文先生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一书中指出:“语言或许相当复杂,即使是所有的规则也不可能包罗万象,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语言。但
3、是,吸收这种语言的儿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儿童的语言开始于无意识,并在无意识中扩展。它一旦形成也就固定下来。”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幼儿习得语言的重要模仿对象。幼儿教师的每句话,都会让幼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感知反应,使得幼儿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模仿、记忆并固化成自己的语言。 现象审视: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问题呈现 近年来,笔者观察并记录了本园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采取样本分析和群体调查的方式,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发音变调不自然 通过对教师常态教学过程的观察,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的语言缺少必要、科学的教学预设和灵活
4、、艺术的智性处理,虽然心中知道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也极力想让语言变得生动,但总是不得“言语”的要领,进入教学状态后显得局促紧张,声音和语调变得极不自然。有的教师故作姿态、假声嗲声,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有的教师语调过弱过轻,幼儿根本无法听清教师想要表达的内容;还有的教师声音过高过尖,非但不能贴近幼儿,反而让幼儿产生了恐惧的感觉。 (二)语速过缓缺生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轻柔、节奏稍慢的语言与幼儿交流。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将语速放得过慢,刻意追求慢节奏的效果,甚至在不该断句的地方断句、停顿,从而导致了语言的拖沓不清,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和指导性。这样的语言既不能吸引
5、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还会造成幼儿视听感知的不适甚至错位,妨碍幼儿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语句琐碎欠规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教师使用简短明快、浅显易懂且符合幼儿言语规律的教学语言,以吸引幼儿的注意。但是,有些教师会因此而降低对教学语言的要求,使用简单而琐碎的语言与幼儿进行沟通,这样的语言既不能适应幼儿的发展,也不符合语言本身的规范。如有的教师说话使用娃娃腔,甚至盲目迁就幼儿不规范的小儿语,重复幼儿的回答,把汽车说成“嘟嘟”,把饼干说成“饼饼”,对幼儿的回答也总是重复“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类简单机械的单一评价。 (四)表达随意不科学 教师教学语言应该是
6、严谨的、符合汉语言表情达意要求的。但有的教师误以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对语言要求不高,因而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也比较随意且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在教学过渡环节,频繁使用“好不好呀”“想不想”“要不要呀”等封闭性的提问,这种提问的方式不需要幼儿经过思考便能回答,达不到激发幼儿思维的目的,也使得教学活动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五)过于拘谨少有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会让孩子将教学活动视为一种享受,并从中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感受,因此有趣的教学语言是幼儿教师应掌握的一项语言技巧。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教师习惯于用成人化的语言与幼儿对话交流,如将“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说成“一起来研究研究”,这样呆板、缺少趣味的语言,
7、幼儿无法理解,还会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出路探寻:幼儿教师教学语言问题应对策略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是教师成就事业的资本。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实践的智慧、长久的修炼来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中不难发现,部分幼儿教师缺少对教学语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注,不仅在思想上认为幼儿年龄小,教学语言不需要精心设计,而且在日常的学习和培训中也忽视了教学语言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成长特点,将过于理性的语言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
8、,从而激发起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并让幼儿从教学语言中汲取有益于自身健康成长的知识与经验,逐渐内化为个体语言,以促进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锤炼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语言对幼儿发展的正向影响,已成为优化幼儿园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在教学准备中打磨教学语言设计 有的幼儿教师在做教学准备时,往往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教具的制作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之中,认为精美、亮丽的教具可以吸引幼儿注意,独特的环节设计可以使活动独树一帜、精彩纷呈,从而忽略了对教学语言这一重要交流工具的锤炼。教师应切实认识到教学语言对教学质量的作用,了解教学语言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思维和表达,还关系到教与学的效果。
9、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应打磨教学语言的设计,并反复练习,提高日常教学中语言规范的自觉性。具体来说,可以邀请教学同伴互相倾听,推敲教学语言的内容,试练教学语言的方式;还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录音或录像的方式观察预设的教学语言,从中发现教学语言的漏洞,寻找语言表达的最优路径和最佳策略。 (二)在教学过程中探寻教学语言问题 对于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不仅需要提高认识,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师可通过教学实录,分析自己教学语言的问题所在,直面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和改进此类问题。如针对教学语言琐碎的问题,在语言表达时要特别注意简练;对于语调上的问题,要注意放松心态,缓
10、和紧张情绪。在找寻语言问题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采取同伴互听诊断的方式,克服业已形成的不良语言习惯。 (三)在多种途径中提升教学语言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可以借助园本研修等多种培训机会,对教师进行语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指导。 1.示范临摹。在教学语言上遇到困难的教师可以找在语言方面有特长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师傅,结成学习共同体,通过一段时期的随堂观摩、专题示范,反复临摹优秀的语言方式,改进自己的语言问题。 2.同伴坐诊。教师还可以事先对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进行详细设计,写出教学详案,然后邀请在语言方面有经验的教师对自己的详案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意见,在不断的修改与演练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3.重新
11、回炉。针对一些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可按照幼儿师范专业的教学要求对他们进行“重新回炉”的教学语言专项培训,从语音、语调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训练。在培训中,可以通过讲述图片、讲述故事、即兴演讲等形式进行练习,使他们的教学语言趋于规范和生动,符合幼儿教育的需要。 4.重点关注。在培养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方面,应特别关注两个重点:第一,教学活动中的口语发送能力,包括语言的速度快慢、音调的高低、语流的顿挫等方面的控制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使用高低抑扬、快慢急缓不同的语言,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第二,教学语言的简洁精练。罗嗦是是幼儿教师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罗嗦的语言会导致幼儿的厌烦情绪,甚至会混乱幼儿对内容的理解,降低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备课,尽量多地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背景知识,理清教学重点和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克服紧张心理,放松心态,保持语言的流畅和简洁。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