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 准 扶 贫 视角 下 高 职 院校 贫 困 大 学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研 究 张冬梅 江 西 卫生 职 业学 院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领域提出的 “精准扶贫 ”理念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指明了工作新思想、 新方向。 本文基于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从精准扶 贫视角阐述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以此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 长。 关键词 : 精准扶贫;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 出, 呈现多样化、 复杂化的特点, 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淡化、 价值 取向出现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
2、健康发展。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 扶贫工作新常态而提出的新的战略, 实践证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对高职院校贫 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将精准扶贫理 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 以此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将精准扶贫融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扶贫工作新常态而提出的新战略, 将精准扶 贫战略引入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将精准扶贫战略 引入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助于实现精准识别贫困生, 提高心理健康 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其次将精准扶贫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助于提高贫困 大学生的自信
3、心, 从而改变大学生的贫困面貌。 精准扶贫并不仅仅是以资 助大学 生的物质为主, 而且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让贫困大学生掌握脱贫的方式方法, 以此彻底摆脱贫困的影响, 因此实现精准脱贫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 生可以在更加公平、阳光的环境下学习、工作;最后融入精准脱贫战略还可以提 高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引入精准脱贫 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化, 构建物质与精神互动发展的心 理健康体系。 二、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 贫困大学生的具有很强的自卑感。 自卑与自尊矛盾突出是贫困大学生突出的 心理特点, 由于贫困大学生在物质上落后
4、于其他同学, 因此他们会在心理上呈 现出不如他人的心理变化, 与此同时贫困大学生又有着极强的自尊心, 他们不 愿意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 例如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因素而不能享有其他 同学所享受的条件, 从而使得他们出现极大的自卑。 (2) 就业等现实问题而引起的过度焦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就业 问题、 住房问题以及人际交往等因素必然被贫困大学生所重视。 尤其是在就业压 力不断扩大的环境下,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而承受较大的负担, 因此他们 在校期间会面临更加大的就业压力, 害怕找不到工作, 因此导致大学生过早承 受巨大的心理负担。 与此同时贫困大学生还会存在自认不公、 怨天
5、尤人的心理问 题, 他们认为自己经济条件不如人, 从而会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 (3) 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过度自我封闭 根据对高职贫困大学生的调查, 很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出现了价值取向偏差问题, 例如在外界环境的诱惑下, 贫困大学生由于没有经济条件购买高端产品, 因此 他们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另外部分学生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就会采取自我封闭 或者 极力粉饰的做法逃避与外界的接触, 以此掩饰自己的不良心理问题。 三、精准扶贫视角下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将精准扶贫融入到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在高职教育中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的具体体现, 也是高职院校适应教育新常态发展
6、, 培养高素质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因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新常态发展的需 要,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积极构建 “三级联动 ”资助体系。 传统的贫困大学生资助往往具有短期性和 功利性,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因此基于 “精准扶贫 ”战略的需 要, 高职院校要构建 “三位联动”的经济资助体系, 以此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 学生的实际困难:首先高职院校、政府部门与社会福利机构等要加强对贫困大学 生的实际调查,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资助政策;其次要改变以往的单 独经济资助的模式, 构建经济、 精神相协调的资助体系。 例如高职院校在对贫困 大学生
7、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精神需求, 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 发展;最后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以自主创业等形式取得经济。当前我国鼓励大学 生自主创业, 因此高职院校要为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提供条件, 通过自我努 力改变贫困, 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2) 建立健全贫困生就业帮扶体制。 首先引导贫困生转变就业观念。 在就业压力 竞争不断激烈的环境下,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 改变 他们传统的高期望的就业理念, 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就业意识, 对当前就业市场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加强贫困生择业心理辅 导。 当前, 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因
8、此我们必须要看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例如就业薪酬待遇远远达不到学生的期望, 对此需要辅导员要加强对 学生的心理辅导, 使贫困生避免产生相互攀比 、急功近利、追求完美等心理。 (3) 完善贫困生心理干预和帮扶体系。 完善心理帮扶体系, 建立个性化的心理帮 扶机制, 加强心理帮扶和干预的针对性和效果也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 有效手段。 首先强化普遍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 知识, 形成正确的、 积极的、 健康的心理。 其 次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精准帮扶措施, 对不良心态严重、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和帮扶, 通过整合力 量、 早介入、 早干预有效地引导学生排
9、除心理障碍, 塑造健康品格。 最后健全动 态的跟踪反馈机制。 不良心态、 心理问题一旦产生, 即使已经改善、 解决, 但随 着各种主客观因素、 条件的变化, 其仍可能复发甚至更为严重, 为此对该类型的 学生必须建立完善的动态跟踪反馈机制, 确保帮扶的精准、持续和有效。 (4)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心理育人功能。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 多组织团队活动、 集 体活动, 这样增加了学生的交往机会,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有助于贫 困生克服社交恐惧等缺点。 可以通过心理讲座、 心理报告等形式, 大力普及心理 健康知识。 使贫困生在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学会积极获得 和利用各种社会支持, 优化和发展心理素质。 总 之,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高 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高职院校要以精准扶贫战略为抓手, 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实现贫困大学生的精准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钱金华.高职院校贫 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职业时空, 2011 (11) . 2 吴再发 .“精准扶贫 ”视角下的大学生精神贫瘠问题及脱贫对策J. 中国石 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