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测评人民版必修220180727431.doc--点击预览
- 2018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同步测评人民版必修220180727419.doc--点击预览
- 2018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同步测评人民版必修220180727422.doc--点击预览
-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同步测评人民版必修220180727413.doc--点击预览
-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同步测评人民版必修220180727428.doc--点击预览
- 2018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测评人民版必修220180727410.doc--点击预览
- 2018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同步测评人民版必修220180727416.doc--点击预览
- 2018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测评人民版必修220180727425.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选择题1.下列三幅图片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要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②③① D.②①③2.(2010·天津市南开区模拟)在学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时,某同学搜集到这样一段资料:“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冉耕是鲁人,司马耕是宋人。”从这段资料中历史人物的名字来看,你所获得的历史信息最正确的是()A.我国自古就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土地私有制已普遍建立C.春秋时期已出现牛耕D.孔子的学生都是农民出身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 ()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②不承担国家赋税徭役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④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A.①② B.①④C.①②③ D.①③④4.(2010·福州一中模拟)祈盼“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5. (2010·江西吉水二中模拟)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A.原始社会晚期 B.夏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6. (2010·广东联考)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 ,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D.生产关系的变革7.2006 年 2 月 22 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一枚(右图) ,纪念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六百年的农业税自 2006 年1 月 1 日起停止征收。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C.战国 D.秦汉 8.下列各项中,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是 ()A.齐国的管仲改革 B.秦国的商鞅变法2C.鲁国的“初税亩” D.西汉的编户制度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 ,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材料二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 ,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2)自然经济对封建统治产生了什么作用?(3)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是不是“其乐融融”?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选择题1.(2010·佛山模拟) 《国语·论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3D.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2.(2010·福建宁德联考)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营手工业的工艺水平最高B.产品仅供国内消费C.生产形式以大作坊生产为主D.生产技术主要来自实践经验的积累3.(2010·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4. (2010·福建泉州一中期中)2008 年, 《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举行,重新定义的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的发明应该是()A.瓷器 B.丝绸 C.青铜 D.酿酒5.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华光礁 1 号”沉船第二阶段打捞工程近日全部完成,考古人员发现,船上近万件文物大部分出自福建泉州。位于西沙群岛华光礁内测的“华光礁 1 号”南宋古沉船,是中国目前在远海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对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事件可以推测,两宋时期中国瓷器外销的主要通道是 ()A.丝绸之路 B.海路C.阿拉伯人 D.波斯商人6.( 2010·江苏高考)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7.中国古代精美的手工业品,反映出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辉煌。下列产品中,清代 才出现的是()①五彩镂空云凤纹瓶②孩儿枕③珐琅彩瓷瓶④折枝玫瑰花金宝地妆花缎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8.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有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图所示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衣长 128 厘米,袖长 190 厘米,重量仅 49克,即使今天的科技也难以达到如此水平,被誉为“国宝” 。4材料二 2005 年 10 月 24 日,在新加坡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个稀有的清乾隆年间御制珐琅彩瓶,以 1 亿 1548 万元港币成交,打破清瓷器最高成交价的世界纪录及亚洲单件拍卖品的最高成交价纪录。这个世上绝无仅有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 ,是当年乾隆皇帝亲自下旨烧制。瓷胎洁白细腻,瓶身绘上锦鸡及繁花,寓意“锦上添花” 。彩瓶造工精细,只有 16 厘米高,乾隆皇帝可将之放于手掌中把玩,同时转动瓶身欣赏上面的绘图及诗句。这是今天的技术无法达到的。请回答:(1)我国古代手工艺品为何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水平?(2)这些高水平的手工技术为什么 到今天却失传了?5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选择题1.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影响最大的商帮是 ()A.晋商、鲁商 B.冀商、闽商C.粤商、鲁商 D.晋商、徽商2.(2010·泰兴模拟)国家发改委、国家物价局等多次发文,要求商品销售要实行明码标价。这一行为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A.商朝 B.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 D.秦朝3. (2010·福州一中模拟)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①古代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②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③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④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⑧④4. (2010·佛山模拟)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口子) 。 ”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 .夜市5.东京的城市布局,打破了“坊” 、 “市”的界限,这主要反映了 ()A.城市娱乐场所的发展 B.城市商业的繁荣C.城市人口的增加 D.城市管理的混乱6. (2010·唐山模拟)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材料不能说明()A.古代城市的特点B.古代城市发展的原因C.城市中已经打破了坊、市限制D.古代城市多为当地的政治中心7.观察下面两幅图,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知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最大的不同是 ()唐代长安城《清明上河图》A.手工业发达 6B.商业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C.出现了夜市 D.商业比较繁荣8. (2010·福州模拟)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 1824 年) ,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 “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 世纪 40 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B.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重心C.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高宗时,富商邹风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四方物尽为所有” 。——《太平广记》材料二 至(开元)十三年……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至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州(今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杜佑《通典》材料三 唐玄宗曾问巨豪王元宝有家私多少,回答说:“臣请以绢一匹,系陛下南山树,南山树尽,臣绢未穷。 ”材料四史料记载,邹风炽“常与朝贵游” ,王元宝、郭万金等商贾“各以延纳四方才士,竞于供选,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曰之为豪友。 ”——《开元天宝遗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现象?(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4)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这种商业活动是否能迅速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 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 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C.以农为本 D.重农抑商2. (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 行仁政 D.闭关锁国3.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B.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C.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7D.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不同C.社会经济结构不同 D.对外贸易发达5.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①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②统治者为维护统治而消极防御③中国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结果④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2010·泰安模拟)苏州吴江盛泽镇自明清以来就成为中国四大绸都之一,素有“盛泽丝绸,衣被天下”之说,号称“华夏第一镇” 。明末清初,在盛泽镇的长春桥、泰安桥等地就出现了织工“桥头待雇”的现象,据此判断以下信息不正确的是 ()A.盛泽丝绸业是家庭手工业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需要B.体现了当时在江南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桥头待雇”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表现,他们是劳资关系D.“盛泽丝绸,衣被天下”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7.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础是 ()A.明初经济的恢复 B.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的发达8.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凡置产业,自当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 的最突出的后果是 ()A.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B.农民购买力低,缩小商品销售市场C.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D.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二、非选择题9.(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 流通),盖皆本也。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 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答案1.B 解析:本题难点在于理解材料的含义,司马迁列举了农工商各自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且说它们缺一不可。2.B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阅读解析能力。在古代经济领域, “本”是指农业, “末”是指商业,故有“农本商末”之说。83.C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就是重视发展农耕业,限制商业和手工 业的发展,因此,它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4.C 解析:商鞅所在的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刚刚建立,农业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农业是一个国家富国强兵的基础,因此,商鞅主张“重农抑商” ;到了明 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地位越来越重要, “工商皆本”成为时代的潮流。5.C 解析:④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不是原因。6.A 解析:材料中的“桥头待雇”的织工实际上就是雇佣工人,他们生产的产品是供应市场而不是自用。7.C 解析: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扩大,需要更专业的工人;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使得商人和手工业主发生分化,一部分人破产,成为雇工,一部分人成为手工业工场主。这些都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8.C 解析:由于封建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时人往往在通过工商业致富之后,把钱投入农业,以取得更稳定的收益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这实际上影响了工商业领域的扩大再生产。9.(1)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2)工商皆本;重农抑商。(3)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1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选择题1.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 笑的。 ”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土地法令》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920 年,一位苏俄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农民阶级已经退出工农联盟 B.农民在心理上与苏维埃政权产生对立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农民付出了重大代价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3.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 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的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4.关于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A.是苏俄赢得三年内战胜利的保障 B.给国家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 D.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5. (2010·福建德化一中模拟)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项目 1921 年 1923 年 1925 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 620 7 860 8 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A. 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发展B. 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C.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6.(2010·烟台测试)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7.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8.1921 年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2A.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所致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C.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D.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致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 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 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材料二 在喀琅斯塔得水兵叛 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并组织起“临时革命委员会” ,发布的《告喀琅斯塔得要塞和市民群众书》中声称: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请回答: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是如何做的?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选择题1. (2010·山东淄博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3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2.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 时期的是()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D.实行新经济政策3.1927 年后,苏联的农村生产资料状况是()A.农民私有 B.集体所有C.全民所有 D.社会所有4.苏联工业化与西欧工业化的最大不同是()A.以重工业为主B.以牺牲农业为代价C.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D.农、轻、重的比例失调5.1936 年苏联新宪法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建成的标志,最根本的原因是()A.它宣布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B.它规定了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C.它反映了苏联的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D.它规定了苏联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6.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A.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B.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 识D.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7.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A.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B.片面发展重工业C.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D.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和布局不合理8.(原创题)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影响的评价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 给苏联带来了经济上的高速增长 B. 使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 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 一度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斯大林规定社会主义事业同资本主义阶段形成的一切东西完全对立起来,让社会主义在封闭的环境中运行,以显示社会主义之“纯洁性”和“优越性” 。斯大林以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越快就越好……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世界历史》杂志材料二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4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三 (新政)所谓“新” ,指的是(美)抛弃了自 1776 年以来确立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着眼点。(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与材料二相比,两者形式上有相似之处,本质上相一致吗?为什么?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选择题1.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 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B.斯大林的去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D.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52.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3.(2010·合肥一中联谊校联考)苏联执政的某领导人认为,放松中央控制会推动生产发展。他陆续把 1.5 万个中央直属企业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管理,同时扩大了加盟共和国的管理权限。这位领导人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4. (2009·广东 B 卷)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B.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 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5.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A.是对马克思 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B.实质上是背离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C.适应了当时苏联的国情D.稳定了当时已经混乱的思想6.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原因在于()A.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B.改革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实行多党制D.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7.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比()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8.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失败,依据是 ()A.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比较成功B.社会主义尚处在初级阶段C.这些国家仍是社会主义国家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将走向高潮二、非选择题9.有人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葬送了苏联,如果不改革,苏联就不会解体。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 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的教训中,说说我们在 改革开放中应该注意什6么?1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偏重于 ()A.思想改造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C.生产技术的改造 D.生产方式的改造2. 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 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 年度股息红利”和“1956 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A.经营效益的变化B.分配制度的变化C.生产方式的变化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3.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实现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B.集中力量发展生产 力C.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D.实现三大改造的完成4.(创新题)据新闻报道,2009 年 7月 17日,甘肃省肃南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大面积的土法炼钢炉群。据肃南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初步考证,该土法炼钢炉群可能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目前该炼钢炉遗址已被肃南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推荐名单。由此你判断与此大型炼钢炉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一五计划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20 09·济钢高中一模)造成右图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运动的最主要因素()A.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 B.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C.三大改造过急过粗D.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6.1958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方向,应该是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 ”这反映出当时()A.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B.加快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急于求成,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D.为发展生产力,急需改革生产关系7.(2010·广东陆丰模拟)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李锐的回忆录书《庐山会议实录》 ,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 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2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A.人民公社 B.大跃进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一五计划8.“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带给我们的共同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国民经济建设要按比例协调发展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D.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二、非选择题9.观察下面两组图片第一组图片第二组图片请回答:(1)第一组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2)第二组图片是什么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怎样的精神面貌?(3)你如何评价这一运动?基础。38.A解析:社会经济领域出现这么多的失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尊重事实,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9.(1)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大跃进”运动,反映出人们在工业和农业生产建设上的热情高涨和高度的积极性。(3)工业上的“大跃进” , 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土法炼钢也造成了各种资源的浪费;农业上的浮夸风,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跃进”运动对国民经济的发 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 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专业化、商业化、社会化3.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①经营管理体制②产品分配权利③土地所有制形式④生产经营的权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4.1978年 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空前大丰收, 这从根本上表明 ()A.这种形式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B.这种形式符合现代化农业的需要C.这种形式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D.这种形式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5.(2010·衡 水中学测试)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 ”横批:“已经过去” ,这副对联说明()A.人民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C.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D.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6.1980年正式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广州⑤厦门⑥上海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⑤7.(2008·宁夏文综)1980 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 世纪 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8.(2010·邯郸测试)下图为今天深圳市风光图。20 多年前,它还是一个落后的小城镇,如今已成长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①其经济起飞于 20世纪 80年代初 ②它的巨变证明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4③临近港澳是其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 ④促使其经济飞跃的历史条件是商品经济基础较好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 “小(岗)冷南(街)热” 小岗村搞大包干出名,一度神秘至极,有所谓“生死契约”之类,但分田之后好了没几年就原地踏步。实行分田到户虽然比较快地解决了温饱,但发展致富则成了问题。所谓“一年跨过温饱线,20 年没过发展槛” 。“红色亿元村”——南街村是当代中国乡村最耀眼的明星村之一。1980─2001 年短短的二十一年间,南街村社会经济增长了 2 100多倍,被誉为“中原 第一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街村也实行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 年至 1989年,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 年至 1984年企业也实行了个人承包,与此同时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也发展起来。从 1984年开始,南街村再次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1984 年南街村支部中断了企业个人承包,收归支部集体承包;从 1986年夏季至 1990年,南街村逐步收回了家庭承包土地,实现了集体统一经营。村个体工商业者也在 1990年前后至 1994年底陆续将自己的产业献给集体,从而全部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在重新集体化的同时,南街村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实现了社区工业化。随着社区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南街村人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富裕生活。村集体免费向村民供给高标准的住宅楼、家具、家电、空调、暖气、水 、电、燃气、食用油、肉、蛋等各类食品,甚至连啤酒、糕点都是免费的。免交入学、入托、防疫、人身保险、计划生育、文化娱乐等费用;农业税和各项农村提留均由村集体负担。简述小岗村和南街村的不同发展经历,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选择题51.旧上海有句谚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开始彻底改变。浦东开发体现了我国的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一国两制”政策C.改革开放政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992年,邓小平观察了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从中你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邓小平在视察途中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经济特区 B.邓小平在视察后决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C.视察途中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于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意义3.(2010·厦门市模拟)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目的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C.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以公有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以间接管理、宏观调控为主的管理体制6.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A.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B.加快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步伐C.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D.取消行政指令性经济7.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A.中共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8.(2010·广东陆丰模拟)1992 年被人们称为中国 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因为该年()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形成了立体的开放局面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1985年 10月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6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987年 2月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1990年 2月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中所阐述的思想主张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2)据上述材料分析,邓小平的谈话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是否一致?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结合所掌握的知识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分析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1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指()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2010·聊城模拟)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时间 茶叶(万磅) 生 丝(包)鸦片战争前 5 000(年平均值) 5 000(年平均值)1845 年 8 010 13 2201851 年 9 919 23 0401853 年 10 122 62 896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④对外 贸易出现顺差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B.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有 刺激作用C.有利于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是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产生于中国近代B.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刺激产生C.使用机器生产D.由私人投资兴办5.(2010·衡水模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大都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其原因不包括 ()A.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B.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C.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迅速D.清朝政府重视,贸易政策优惠6.下列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表述不确切的是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B.是在中国日益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背景下产生的C.主要资金在民间D.在技术上往往要依赖外国人7. “今天(甲午战争后) ,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举步维艰28.阅读下列图表:1895-1913 年民族工业分布图时间 工矿企业总数 资本总额 发展速度1894 年 约 200 家 3 519.1 万元1895—1913 年 549 家(>1 000元)120 288 万元 15%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简表根据图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民族工业绝大部分是轻工业,如纺织业B. 矿冶、金属、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则很少C. 甲午战后受列强侵略的影响,民族工业停滞不前D. 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规模有所扩大二、非选择题9.读下图请回答:(1)如图所示,至 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社会有哪几种类型的近代工业? (2)上述企业的布局有何特点?为什么?(3)简述上述企业形成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在中国占据了经济主导地位C.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D.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2009·青岛模拟改编题)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实业救国的思潮D.五四运动期间的商人罢市状况3.(2010·江苏横林中学期中)1914-1920 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B.民族资本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C.列强暂时放 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4.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机会的主要条件是()①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②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全国人民抵制洋货、发展实业的愿望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5.1940 年雍业实业公司成立,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 8 家企业,遍布陕甘两省,拥有纱锭 10.6 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 44.2%。这一史实说明 ()A.我国的民族资本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迅速4B.抗日战争时期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C.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D.抗日战争时期日伪经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迅速发展6.民族资本家“火柴大 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刘鸿生的话 说明了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C.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7.(2010·吉安模拟)在抗战胜利后的中国,钞票印刷业是唯一开足马力的工业。这说明 ()A.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创造出了大量的财富B.国民政府的钞票面额太小,社会需求量大C.国民政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D.印制大量钞票能够更快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8.(2010·浙江慈溪中学模拟)下图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A.① B.② C.③ D.④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下面反映的是 1912-1921 年的对外贸易情况(单位:百万两)时间 进口额 出口额 入超额1912 473 371 1021913 569 356 21351916 516 482 341918 555 486 691921 743 278 465材料三 1922 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一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厉,行之愈远,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 ”另一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 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引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2)阅读材料三,归纳该时期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3)结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3)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资本主义要充分发展,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选择题1.(2010·河北冀州中学模拟)1864 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密查:“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船牌行驶,从未赴地方官报明立案。”从材料中看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与外资企业相比()A.地区分布不平衡 B.没有技术优势C.缺少政府支持 D.结构不合理2.19 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不少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民族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依赖性B.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对立C.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对立D.清政府财政困难3.(2010·福州一中模拟)李鸿章建立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 ”这表明 ()①洋务运动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②不推翻封建制度就不能真正发 展民族工业③在政府的扶植下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④洋务运动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4.右图为《1937 年 8 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 ,该图蕴含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官僚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了民族经济发展B.列强侵华战火直接摧残民族工业 C.限制中国进口机器D.民族企业以各种形式坚持反抗斗争5.(2009·广东八校联考) 《东华续录(光绪朝) 》载:“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 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 这段记载突出地反映了()A.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B.民族资本主义遭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C.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缓慢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 ,主要是指 ()A.缺乏资本原始积累B.与封建关系密切C.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D.没有相应的政权保障7.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 ()A.民族资本家由地主商人转化而来B.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受封建势力压迫D.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受外国资本压迫二、非选择题7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 (注:1917 年上海厂开工后的销售量未计入)材料 二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 年 5 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 ,其产品为“日货” ,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 ”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请回答:(1)示意图表明,民国初年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2)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客观条件?(3)南洋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