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府庙水库生态保护实施项目水府庙水库典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单位:湖南衡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一月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摘要1.1.1 项目名称:水府庙水库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建设单位:湘乡市人民政府1.1.4 建设地点:翻江镇、壶天镇、毛田镇环库区以及库中岛屿坡面1.1.5 建设期限:2013 年1.1.6 建设内容: (1)整理翻江镇崟塘村、桃林村、鸟冲村、洪家冲村、翻江村、杨家湾居委会,壶天镇东段村、杉冲村、潭桥村、上新桥村、双坪村、堆子村、石鼓村土地 1646.19 亩,其中裸岩石砾地面积为220.35 亩、旱地面积为 51.49
2、、荒草地面积为 476 亩、农田水利用地为 11.33 亩、农村道路 50.25 亩、果园 303 亩、滩涂 533.77 亩。 (2)综合治理涟水支流翻江河、岐潭河、永家河、壶天河流域面积 52 平方公里,修建谷坊坝 30 座,修建护地坝 1170m,防护坝1698m,护坡 580m,排洪渠 2000m 等。整治各类山塘水塘 80 口。(3)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蓄水池 2 座,机井管理房 2 座(每座25 平方米) ,提水站 2 座,机井 2 眼,其中翻江镇、壶天镇各建一座。在流域范围内兴建各类排水沟共计 45 公里,结构为 M7.5 浆砌片石,边墙宽 0.3 米,高 0.7 米,底板厚 0.
3、3 米,净空 0.4 米,两侧回填土。兴建 D300mm 砼涵管 6000 米,D500mm 砼涵管 3800 米。(4)对翻江镇、壶天镇、毛田镇环库区以及库中岛屿 52 平方公里面积范围内进行封禁治理,共计补植径 8-10cm 柳树 80505 株,桑树 15000 株,桂花树景观林 8000 株,设置封禁标志标牌 100 块。同时流域范围内开展植树造林进行水土保持,共计栽种水土保持林(用材杉)30 万株,栽种经济林板栗 8 万株,油茶林 10 万株。1.1.7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3390.38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2974.02 万元,其他费:416.36 万元,预备费:14
4、8.7 万元。1.1.8 资金来源中央专项资金 500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 2890.38 万元。1.2 编写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2 年)(4)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6) 防洪标准 (GB50201-94)(7)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 年修订)(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1993 年)(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5、(1993 年)(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 (1994 年)(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2000 年)(13)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26 号令) (2004 年)(14)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27 号令) (2004 年)(15)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16 号令) (2003 年)(16)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14 号令) (2003 年)(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 年)(1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1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
6、/T16453-1996)(2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2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规划通则 (GB/T15774-1995)(22)造林技术规范(GB/T15776-1995)(2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1.3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 的方针,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构筑“ 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 三道水土保持防线为重点,建设生态型、清洁型小流域的指导思想,达到“保护水源、改善环境、拦沙减沙,发展产业”的目的,集中连片进行综合治理开发,节水保水,发展产业。1.4 治理目
7、标(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将本流域宜治理的 52 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全部治理,水土流失量减少 80。(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90,治理措施保存率 90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 70,骨干工程标准采用 20 年一遇 36h 最大降雨设计,一般工程标准采用 10 年一遇 36h 最大降雨设计。(3)经济目标: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治理措施完全发挥效益后,流域内人均收入翻一番,人均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高 20。(4)小流域总体目标:环境清洁、景观优美、自然和谐、人居舒适、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第二章 项目区现状2.1 水府庙水库概况2.1.1 地理位置水府庙水库位
8、于涟水中游双峰县溪口下游 0.5 公里的双峰、湘乡、娄星区三县(市、区)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05041121452,北纬 273857274723,始建于 1958 年,水库水域面积 51km2,其中湘乡境内面积 44.3km2,占 86.9%,娄星区、双峰境内面积 6.7km2,占 13.1%。回水长度 46.9 公里,控制流域面积 3040km2,其中湘乡市 540km,约占 17.7%,娄底市2500km,约占 82.3%。2.1.2 地质地貌水府旅游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夏系构造体系。出露的岩层以古生界的灰岩、砂岩、页岩为主。旅游区主要是由于人工拦截堵蓄而成的人工湖泊和两侧丘陵
9、组成,自然地形由河谷平原、丘陵、岗地和低山交错排列组成。水库周边山头海拔高度多在 100150m 之间,平均海拔 120m,最高处海拔 484m,最低处海拔 76.1m,最低处位于增加坝水库内。地势南北高东面低,孙水、西阳河为涟水的一级支流;涟水主流由西向东。2.1.3 气候状况水府旅游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热充足,四季分明。据水府庙水电站专业气象站 1969 年1989年观察记载,库区多年平均日照 1800h,日平均气温 16.99,年均最高温度 38.2,绝对最高温度 39.6,平均最低气温-3.33,绝对最低温度-7.7,全年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 14的日数为
10、 230天,全年无霜期为 282 天。年平均降水量 1308.48mm,最高日降水量 113.3mm,见雪日为 510 天,地形积雪厚度在 8cm 以下。年平均相对湿度 79%80%,年平均风速 1.5m/s2.4m/s,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夏季为南风。2.1.4 水文水资源水府庙水库上游有涟水、孙水、西阳河三条河流呈树状汇聚成水府庙库区,湘乡水府庙水库水域面积 44.3 km2,大坝坝顶高程97.4m,坝顶长 241.0m,坝项宽 8m,坝底宽 28.0m,最大坝高35.8m,总库容 5.6 亿 m3,有效库容量 3.74 亿 m3。平均入库流量65.93 m3/s,年平均最大入库流量 73
11、m3/s,控制流域 3160 km2,灌溉面积 8 万多 hm2。每年上半年的丰水季节,水位均能保持在 94m 以上;9 月到次年 2 月为枯水期,为不完全季调节水库。近 30 年来,正常蓄水位 8894m,最高水位 94.26m,最低水位 85.03m。2.1.5 土地利用现状和森林资源现状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 301.74 万亩,其中林地面积 143.65万亩,农业用地面积 109.48 万亩,其它用地面积 19.33 万亩。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为 117.5 万亩,疏林地面积 1.5 万亩,灌木林地面积 9.19 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3.31 万亩,苗圃地面积 0.02万亩,
12、无林地面积 12.11 万亩,其中宜林荒山荒地 6.33 万亩,全市林木绿化率 45.43%。森林资源状况:全市的活立木总蓄积 339.6 万立方米,其中杉木 45.5 万立方米,马尾松 208 万立方米,国外松 39.2 万立方米,阔叶树 9.39 万立方米,油茶面积 6.5 万亩,楠竹林面积 10.1 万亩,干鲜水果林面积 2.5 万亩。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全市森林资源的特征是:林种结构不合理,中幼林所占比重大,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由于过量择伐,残林较多,单位面积产量低,林相不整齐,低产林面积多。2.2 水府庙水库生态现状2.2.1 水体污染严重由于涟水河、孙水河及水库周边的工业废水、生活污
13、水、畜禽养殖废水和旅游垃圾等随意排放,网箱养殖无序发展,加上矿产开采、乱砍乱伐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和水府庙周边湿地生态环境,降低了流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和水文调节能力,使得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水体自净功能减弱,CODMn、氨氮、 BOD5、总磷及粪大肠菌群等超标,水质不断下降,部分水域由原来的类水质恶化为类水质,且呈现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趋势,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另外,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在人口聚集区,有人经过不注意清理,留下生活垃圾,这些废弃物大多堆积在库滨带周围或河道边,一经暴雨冲刷,对水系水质带造成严重污染。2.2.2 景观效果不佳
14、水府庙水库周边自然景观,有些是天然岩石,有些是硬质护坡,有些是裸露的土地,纵观整个流域库滨带,基本上处于一个无序状态,库滨带视觉景观系统性连续性较差。在一些人口密集地区,如城市边缘、捕鱼区等,因考虑到防洪需要,库滨带的处理大部分以硬质护坡为主,形成灰蒙蒙的单一的库滨带景观,并且忽略了自然环境的再造恢复,严重影响了景观效果。2.2.3 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水系水质的污染,近年来水府庙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明显减少。此外,水环境的污染也使得一些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破坏。在水府庙库滨带,植物主要分布在坡度平缓,底质较细,高程较高的库滨带上部区域。在库滨带内,物种多样性和一年生植物比例随高程上升
15、而增加,库滨带植物组成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格局与水淹干扰强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一致,长期的冬季水淹,剧烈的水位变动以及退水季节的高温伏旱等环境因素严重影响库滨带植被的组成,使植物多样性逐年减少,从而也导致了动物多样性的逐渐减少。2.2.4 产业发展无序养殖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乱养乱排,导致水库内的所有库汊被拦,主洪道被侵占,畜禽废水随意排放,严重影响水环境、水生态,影响水库大坝安全。旅游产业缺乏统一布局,乱出租乱转让,导致开发起点、标准、档次不高,粗放经营严重,与国家 AAA 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等标准极不匹配。采砂业管理不到位,乱采乱挖,影响库区植被和库岸稳定,导致防洪、航运安
16、全隐患。2.2.5 民生问题突出由于水府庙水库和洋潭引水工程建设,导致大量人口迁移、耕地淹没,部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资料缺乏,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人均纯收入只有全省的 40%。库区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电力、通讯、医疗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娄湘公路作为库区通往娄底、双峰、湘乡的干线公路,年久失修,道路坑洼、路面损毁严重。部分行政村至今未建成通村公路。水利工程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水质污染严重,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库区周边乡镇缺乏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配套设施。第三章 治理技术与方案3.1 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参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标准 (SL252-2000) ,本项目的综合治理工程等别为等,
17、主要建筑物等级为 3 级;参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 ,堤防工程等级:村庄和公路附近河段为 4 级,一般河段为 5 级。本项目的具体实施标准有:(1)防洪和排水标准:根据国家防洪标准 (GB50201-94) ,工程设计防洪标准是,一般河段 10 年一遇洪水;河段附近村庄标准按 20 年一遇,一般村庄按 10 年一遇;(2)水质标准: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水府庙水库作为涟水河的上游,其水质应满足国家地面水类以上水质标准;(3)生态景观标准:逐步恢复流域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流域内分段形成林地和自然湿地等人工或生态景观。3.2 流域治
18、理方案水土保持与水源保护是水土保持法 、 水污染防治法等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各地、各部门防治水土流失,推进国土整治和江河治理,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在治理过程中,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在治理方略上,采取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灌溉造林与蓄水保墒造林相结合,水平梯田、条田、集流鱼鳞坑与客土整地相结合,集雨利用与适时补灌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坚持治理与美化同步,治理与生产同步,开发与经营同步。在坡面治理上,根据坡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在515以下的坡地上,
19、兴修水平梯田,营造经济价值较高的干鲜果林建设。坡度在 1520之间,整地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为水平沟整地,宽 1.0m,深 0.8m,二为鱼鳞坑整地,鱼鳞坑约为0.30.4m。整地后,种植板栗。在 2530的坡面上,进行高标准的集流坑整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在 30以上的坡地上,选择耐旱灌木树种,采用客土造林的方法,营造水保林。在沟道治理上,按从沟头到沟口,从支沟到干沟的顺序,再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和水土流失状况,采取不同的沟道治理措施。为了防止沟道扩张,沟头延伸,减少沟蚀和坡面的蚕蚀,采用在沟道上游的支毛沟内布设土谷坊工程,在主沟道上游布设石谷坊工程,下游布设涝池工程,起到了极好的蓄水、拦沙作用
20、。根据防洪要求对堤防进行加高加固,中下游河道加强河槽扩挖和河道疏浚,结合拦蓄,综合治理。沟道治理要与土地复垦相结合,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在水利配套设施方面,根据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类型,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经济林采用渗灌技术;较大的坡面地段,进行喷灌;在山顶,应用雨水集流技术,修建集雨水窑,比较好地解决了生态用水问题。在生物措施上,采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利用各种植物和菌类进行水土污染治理和涵养。因地治宜,选择不同特性的物种,以经济林、观赏花卉、灌木为主。水平阶(条)内,以青杨、云杉、沙棘为主。无灌溉条件的坡面,以耐旱的圣柳、沙棘、柠条等灌木为主。选择合适的菌类,进行河道生物清淤。在经营管理上,
21、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把发展水保经济、开发水保产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因地制宜地发展富民经济,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结合水源地保护要求,开展农业产业和休闲服务业,做到以流域养护流域。3.3 河道治理方案河道防洪达到 10 年一遇标准。河道防洪坝一般采用梯形断面。采用浆砌块石砌筑,在入河支沟做支沟口加固。只有实施按照严格标准制定的河道治理方案才能提高河道防洪排水标准,减少淹没损失,为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河道的日常管理和防汛创造更好的条件。与此同时,拦蓄雨洪,形成水面或营建自然湿地或造田,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营造人、文、水、绿相结合的新景观,为山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2、和接近自然的休闲空间,为逐步实现山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创造条件。总之,通过河道的综合治理,带动沿河村庄经济的发展,全面提高流域的安全度、舒适度、富裕度和文明度,保障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河道两侧绿化美化工程,严格按照绿化美化标准执行,密切配合水土保持工程,在发挥水土保持的强大功能的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道路河道绿化美化工程设计,要本着与自然和谐,美化优先的原则,采用根系强大、枝叶繁茂的园林绿化树种,营造道路风景林,并设计必需的水土保持工程。3.4 土地整理方案3.4.1 土地平整标准本项目的土地平整主要是对河滩地进行统一平整和客土垫厚。本项目区内地势相对比较平缓,土层较薄,主要以砂卵石为主。由于
23、河道常年不过水,河道内部分地区成为砂石采挖地,形成较多低坑洼地,从而造成地表不平整。对于这些区域,需要进行填挖平整,再进行客土垫厚。3.4.2 土地平整方案土地平整工程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土地平整,使土地能够连接成片,达到田块内部的基本平整,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田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具体在设计中依据如下的原则: 1)田块设计依据地形和生产的需要,在实用的基础上兼顾美观;2)满足工程量最小的平整方案; 3)对田块灌排要求的保证;4)以地形和生产需要为重; 5)田块尽量设计为长方形; 6)不能够设计为长方形的区域,要依据地形和行政界线使用合适的不规则形状; 7)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8)便于作物的灌溉与光照
24、的需要。3.4.3 施工布置和方法1)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好坏,直接影响后续施工的进程,本项目采用局部平整方式,根据地形和面积等特点将项目区划分成土地平整单元区进行平整,田块内土方尽量内部消化,在不符合设计高程情况下就近调配。2)道路:考虑到项目区的位置和为田间工作服务的需要,项目区道路布设分为田间道和生产路两级。排洪沟两侧的道路采用清基挖出的土方回填为路基,采用机械压实的方式碾压后铺设路面,其他地方的道路先修路基,压实后铺设路面。3)管道和排洪沟:由于项目区需要大量的客土回填,因此开挖管道沟槽和排洪沟时,应当等地面适当沉稳,以减少地面沉降不均对地下埋管和排水沟的影响。PVC 管道的施工应按设计
25、图纸施工,施工放线要准确,并按规定进行管道土方的回填,同时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管道的上下游高程,以满足泄水的需要。排水沟施工建议人工为主,机械为辅,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沟底高程、排水沟走向等。4)建筑物:项目区建筑物主要为井房、排水井、路涵,桥涵等,这类建筑物多为混凝土结构,因此在施工前,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保存,在施工中,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施工后要注意养护。具体施工要求可参照相应的施工和验收规范。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1 估算依据(1)估算编制价格水平年为 2011 年。(2)水利部水总【2002】116 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 水利工
26、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3)计价格【2002】10 号文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4)计价格【2002】1980 号文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5)国家计委计价格【1999】1283 号文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 。(6)设计工程量。4.2 编制说明(1)水利部水总(2002)116 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 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2)其他费用考虑了前期咨询费、设计费、招投标管理、监理费、勘察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等费用。(3)预备费按 5%计。4.3 投资估算项目基本建设总投资 3390
27、.38 万元,见表 4-1。表 4-1 项目总投资估算工程量 单价 投资额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 数量 (元) (万元)项目总投资1 工程费用 2974.021.1 流域治理 Km2 52 253.74(1) 谷坊坝 座 30 22.43土方开挖 m3 568 16.05 0.91土方回填 m3 534 20.02 1.07C20 砼坝 m3 182.4 367 6.69附建物砼 m3 24 380 0.91浆砌石 m3 321 261.64 8.40钢筋制安 t 6.8 6549 4.45(2) 护地坝 m 1170 22.48土方开挖 m3 987.4 16.05 1.58土方回填 m3
28、 782.8 20.02 1.57C20 砼坝 m3 42 366.09 1.54附建物砼 m3 3 379.02 0.11干砌石 m3 963.8 156.44 15.08M7.5 浆砌石 m3 29.25 261.64 0.77混凝土 m3 23.4 363 0.849钢筋制安 t 1.5 6549 0.98(3) 防护坝 m 1698 63.58土方开挖 m3 1698.40 16.05 2.73土方回填 m3 1248.40 20.02 2.50M7.5 浆砌石 m3 2230.48 261.64 58.36(4) 护坡 m 580 27.44土方开挖 m3 580 16.05 0.9
29、3土方回填 m3 368 20.02 0.74M7.5 浆砌石 m3 985 261.64 25.77(5) 排洪渠 m 2000 117.81清除淤泥 m3 560 9.18 0.51土方开挖 m3 2480 16.05 3.98土方回填 m3 2006.4 20.02 4.02C20 明渠衬砌 m3 1230 388.75 47.82M7.5 浆砌石 m3 2002.48 261.64 52.39模板制安 M2 1562.00 58.18 9.091.2 整理土地 亩 1646.19 1800 296.301.3 封禁治理 442.011) 补植柳树(d=8cm) 株 80505 20 1
30、61.012) 补植桑树 株 15000 42 63.003) 补植桂花树 株 8000 150 120.004) 封禁管护 Hm2 5200 150 78.005) 封禁标志标牌 块 100 2000 20.001.4 水土保持 539水土保持林(用材杉) 株 300000 3.5 105.00栽植板栗 株 80000 48 384.00栽植油茶 株 100000 5 50.001.5 农田水利设施 1469.97(1) 水源工程 4机井管理房 1 M2 25 800 2机井管理房 2 M2 25 800 2(2) 排水沟(45km) 870.77土方开挖 m3 45900 14.8 67.
31、93土方回填 m3 18000 20.02 36.04浆砌护坡 m3 18900.00 280 529.2浆砌护底 m3 9900 240 237.6300涵管m 6000 280 168.004.4 资金筹措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所需资金主要采取项目集成的方式整合。项目涉及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建设和科技建设等,涉及的主管部门有水务局、国土局、林业局、发改委、农委和科委等部门。项目建设总需投资 3390.38 万元,中央资金 500 万元,需政府投资 2890.38 万元。4.5 资金运用计划本项目全部建设内容在 1 年内完成,2014 年初主要完成全部
32、规划设计工作;2014 年 5 月开始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生态建设、基(3) (包括土方开挖、回填、基础垫层及管道安装)(4)500 涵管( 包括土方开挖、回填、基础垫层及管道安装)m 3800 480 182.40(5) 水泵购置及安装 台 2.00 24000 4.8(6)山塘治理(包括堤塘整修、溢洪道、消力池、涵管等)口 80 30000 240.002 其他费用 416.36(1) 建设单位开办费 89.22(2) 规划勘察设计费 89.22(3) 工程监理费 89.22(4) 建设单位管理费(5) 征地补偿费用3 预备费 148.7合计 3390.38础设施建设工程,环境建设初见成效。2014 年下半年完成整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