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残疾儿童康复教育的思考 【摘 要】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是最主要的残疾儿童教育形式,在校学生既有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也有肢体残疾、言语残疾以及精神残疾等儿童,还有各种各样的资优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基本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以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但其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从残疾儿童教育现状和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残疾儿童;康复教育; 一、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 1.1 社会接纳能力不足 从特殊教育机构类别来看,尽管接收学前特殊儿童的机构有三类:一是专门特教机构专收特殊儿童;二是特教机构设普通班或附设幼儿园;三是一般幼教机构附设聋儿班。但只有少量听力、视力和智力
2、残疾幼儿在特殊教育机构中接受学前特殊教育训练。从特殊教育机构所有权来看,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存在公办与民办两种类型,民办学前特殊教育机构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公办机构的不足,但在准人、资质、教育质量和安全等方面亚待加强监管,至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特殊幼儿早期教育还处于空白状态。 1.2 专业化程度不高 当前的学前融合教育还处于试验与起步阶段,大多数普通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储备、教育能力等方面还未充分做好接纳残疾幼儿的准备。我国的学前教育师资中,只有极少数从业人员具备特殊教育的知识与技能;而其师资培训工作只在少部分地区开展,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空间受限。 1.3 专业人员间缺乏有效的合作
3、 过去人们对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需求基本上局限于教育本身,忽略了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应包括幼儿教师、特教专家、医护人员、治疗师等不同领域的人员。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实效更主要地取决于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与否,各个环节皆需各方面的相互连接与互动,只有通过跨专业领域的合作,才能事半功倍2。 综上所述,我国残疾幼儿教育现状表明,一方面,残疾幼儿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残疾幼儿与普通儿童或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相比,存在着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缺少法律依据和保障;此外,如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扩大、公共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分配不公以致矛盾凸显等也是
4、制约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措施 2.1 通过立法保障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 一是尽快制定并颁布特殊教育法,完善现行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从世界各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政策和立法一直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强大助推剂。我国也不例外,促进残疾幼儿教育公平的基石仍然是特殊教育立法保障;二是细化现有相关法律条款,加大执法力度。明确责权关系,细化相关法律中对特殊教育的规定,突出法律条款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避免相关部门执行时相互推诱;三是明确法律法规中对未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部门、机构、个人逐层问责的条款,使特殊教育法律条款真正发挥相应的法律效力。 2.2 加大政府对残疾儿
5、童早期教育的资金投入 首先,政府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逐年增加财政投人,更多地关注缺少早期教育机会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将资金“天平”更多地倾向残疾幼儿这一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其次,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虽然在我国还远不可能使所有残疾儿童及其家庭都能获得同等质量的早期教育服务,但至少要通过政策的调控,缩小而不是扩大这些差距,不能剥夺弱势群体接受早期服务的机会,如逐步分阶段实施0一6岁的早期干预服务,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一定的资助(如经济补助、政策优惠等)1。 2.3 构建为残疾儿童提供专业服务的早期教育体系 残疾幼儿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成效越
6、好,其早期干预需要专业团体提供的普及化与个别化服务,既需要特殊保育与向下延伸的特殊教育,也需要兼顾残疾幼儿的个别差异辅之以“个别化家庭服务方案”。为此,世界各国都积极兴办各种各样的早期教育机构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鼓励社区和家庭积极参与早期教育,进行合力教育,从而促进早期教育的不断发展。因此,我国应分区域适度推进多样化的早期教育机构建设,倡导合力教育发展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与服务机构,构建为残疾儿童提供专业服务的早期教育体系。 2.4 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对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管理 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办学主体的多样化(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民
7、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等多部门公办与社会力量民办并存)、教育对象单一化(局限于听力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等)、教育服务内容随意化(局限于听力语训及孤独症矫治、从业人员不稳定、没有统一服务标准)的局面,要建立以社区为依托、政府领导统筹、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4。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评估办法与标准,把残疾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政府投人与经费筹措、落实教师待遇、教育质量等列人各级政府的督导内容。 2.5 培养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关键不仅是资金和设备,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儿童,培养师资是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基石。培养
8、高质量的师资应从以下方面人手:在高校相关专业增加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课程(如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类课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保障残疾儿童早期教育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教师的地位,重视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残疾幼儿早期康复。 2.6 逐步推行让残疾幼儿回归到普通幼儿园就读 让残疾幼儿有机会和普通幼儿一起学习,但课程设计的内容还是以普通幼儿的学习需求为主;融合教育是更重视残疾儿童需求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必须兼顾残疾幼儿与普通幼儿的学习需求;相较于以往实施的教育方式,较能关注残疾幼儿的学习需求。由此项措施可显示我国逐渐重视残疾
9、幼儿的受教育权,尽管实施仍有许多困难,但从隔离式走向融合式的学前融合教育仍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态势3。 三、残疾儿童教育未来展望 我国特殊教育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各级主管部门、社会保障机构、学者专家、民间机构、家长团体与教育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已逐渐发展与时俱进。不仅重视所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受教育权,而且扶助弱势残疾儿童充分人学。期待未来我国的特殊教育能向上提升并往下扎根,积极致力于提升残疾儿童教育服务的质量,提供符合残疾儿童需求的课程、教学与无障碍学习环境,以达到服务对象普及化、人学安置多元化、行政支持制度化、人力资源专业化、课程教学精细化、学习环境优质化、家庭参与全面化、绩效评估标准化的目标,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实现残疾儿童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与人尽其才的教育公平理想,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 【参考文献】 1戴卫东,顾梦洁。 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工作模型介入探讨J。 残疾人研究,2013,01:20-25。 2张磊。 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开展状况述评J。 上海教育科研,2011,10:83-86。 3佘雅蓉。 对中国残疾儿童受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及建议J。 中国校外教育,2011,22:7。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