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风,概说 一、概念,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喎斜及半身不遂、语言蹇涩等。由外邪侵袭引发者称为真中风;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类中风。,一、概念,临床特征1.发病突然、急骤;2.病情有轻重之别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 不利。轻无昏仆,仅见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症状。3.病情轻重之间易于转化,传变迅速。,二、沿革,(一)内经的论述内经无中风之名,依症状和发病阶段之异而予以不同名称:仆击突然昏仆,似被人击。大厥病势深重,突然昏不知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二、沿革,薄厥由
2、于情志刺激而致气血并逆,使人昏厥。“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偏枯肢体偏废枯萎,即中风偏瘫。亦称“偏风”。风痱指手足痿废不用,又称“痱”、“痱风”、“中风痱”。,二、沿革,(二)历代的主要发展1.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金匮要略定中风病名,分为中络、中经、中脏、中腑四类,并阐明喎僻不遂的机理:正气引邪,喎僻不遂。治疗以扶正祛风为主,代表方为小续命汤、大秦艽汤。,二、沿革,2.唐宋以后渐以“内风”立论金元时期:张元素主热;刘河间主火,“心火暴甚”;李东垣主虚,“正气自虚”;朱丹溪主痰,“湿痰生热” 。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真中风外中风邪,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喎斜,
3、半身不遂,而外见六经寒热形证者。类中风由风、火、痰、气等内因所致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的一种病证。为区别于真中风故名。,二、沿革,明清时期:张景岳主“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李中梓将中风分为“闭”、“脱”两类,充实了中脏腑的具体内容;叶天士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王清任以“气虚”立论,立补阳还五汤 。,三、讨论范围,1.重点讨论类中风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近,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腔隙性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真中风临
4、床较少见,且认识尚有分歧。,病因病机 一、病因,(一)精气亏虚(内伤积损劳欲过度),一、病因,(二)情志不调(三)饮食不节痰湿内盛,窜犯络隧 (四)外感时邪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 风邪乘虚入中 气血痹阻,二、病机,(一)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 ”李时珍本草纲目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 中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时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二、病机,(二)肝肾阴虚是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1.中风病理因素归纳有虚、风、火、痰、气、瘀六端2.气血亏虚,阴阳失调,
5、阴虚阳亢,本虚标实是中风的病理基础 (三)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则致卒中1.肝风夹痰,横窜经络,则致中经络之证痹阻颜面经脉 口眼喎斜肝风夹痰,横窜经络 阻于舌根 语言不利痹阻肢体经络 麻木、偏瘫2.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致中脏腑,二、病机,(四)中脏腑有闭脱之分,或见由闭转脱的变化邪实为主闭证(标实证候)中脏腑正不胜邪,阴竭阳亡脱证(正虚证候)(五)恢复期可因气血失调,血脉不畅而留后遗症,内闭外脱,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6、。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二、病证鉴别,1.厥证: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一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表现。,二、病证鉴别,2.痉证: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时也可伴有神昏。但痉证患者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以出现抽搐。痉证患者抽搐时间长,中风者抽搐时间短。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状。,二、病证鉴别,3.痫证:痫病发作时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但
7、痫病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地时常口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频抽而口吐白沫;中风则仆地无声,一般无四肢抽搐及口吐涎沫的表现;痫病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或留有轻度头昏、乏力等证,但可再发;中风患者昏仆倒地,其神昏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难以自行苏醒,需及时治疗方可逐渐清醒。中风多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亦与痫病不同。,二、病证鉴别,4.痿证: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见肌肉瘦削,筋脉弛缓,两者应予以区别。但痿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神昏
8、,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二、病证鉴别,5.口僻: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需与中风相鉴别。但口僻之口眼歪斜,常伴耳后疼痛,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三、相关检查,中风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相近,临床可作脑脊液、眼底及CT、磁共振(MRI)等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查无明显异常。头颅CT和MRI可显示梗塞区,并有助于和出血性脑中风鉴别。在起病后1周CT能正确诊断大脑或涉及半球内直径在1cm或更大的血肿。对于脑干内小的血肿或血块已变为和脑组织等密度时,MRI的诊断比CT可靠。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CT扫描,可显
9、示破裂附近脑池或脑裂内有无凝血块,脑内或硬膜下血肿及是否合并脑出血。MRI对SAH的诊断并不可靠,无CT条件下,可谨慎进行脑脊液检查。,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1.辨中经络、中脏、腑: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腑则见二便闭塞不通,虽有神志障碍但无昏迷;中脏则肢体不用,昏不知人。2.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闭证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之候。,辨闭证与脱证,3.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二、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腑当通瘀泄热;中脏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则须醒神开
10、窍与扶正固脱兼用;中风恢复期(后遗症),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三、中风昏迷的应急处理,(一)安静卧床,头偏向一侧; (二)清除痰涎,保持口腔卫生; (三)擦牙启齿; (四)鼻饲药、食; (五)针药结合,中西结合; (六)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护理。,四、证治分类,中经络证治,中脏腑证治,后遗症证治 1.半身不遂,2.语言不利,(1)风痰阻络祛风化痰,宣窍通络解语丹;(2)肾虚精亏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3)肝阳上亢,痰邪阻窍平肝潜阳,化痰开窍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3.口眼喎斜多由风痰阻于络道所致,治宜祛风、除痰、通络, 方用牵正散。,转归与预后,转归取决于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
11、衰、病情的轻重及诊疗的正确及时与否、调养是否得当。中脏腑神志由昏迷逐渐转清,半身不遂趋于恢复,说明其向中经络转化,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厥脱变证者,多致正气散脱。若邪盛正伤,病情迁延而留后遗症者,应抓紧时机综合治疗。此期若偏瘫由松软变为拘痉,伴躁扰不宁,为正虚邪盛,病情较重。若头昏、身麻,多有复中危险。复中病情重者,预后较差。,预防调护,1.预防:朱丹溪提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风门也提到:“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李用粹证治汇补预防中风强调:“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应
12、识别中风先兆,及时治理,预防中风发生。平时在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禁烟酒,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疲劳,以防止卒中和复中。,预防调护,2.护理既病之后,应加强护理。中脏腑昏迷,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面色、呼吸、汗出等变化,以防向闭脱转化。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痰涎。恢复期加强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并配合针灸、推拿、理疗、按摩等。偏瘫严重者,防止患肢受压而发生变形。语言不利者,宜加强语言训练。长期卧床者,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褥疮。,结语,1.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仅有口歪,半身不遂,或语言不利为临床特征。2.中风病因
13、以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亢为主。病位在脑,涉及到心肝。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中腑。 3.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中腑宜通腑泄热,中脏之闭证治宜熄风清火,豁痰开窍。脱证治宜救阴回阳固脱。恢复阶段以经络病变为主。应配合针灸治疗,同时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恢复。临床有少数中经络患者,属络脉空虚,风邪侵袭所致,治以祛风通络。佐以扶正。,临证备要,1.结合辨病,掌握其预后。脑出血急性期,绝大多数表现为中脏的风阳痰火闭证,或中腑之腑实瘀热证,有的可表现为脱象。中经络的重证,多为脑梗塞、脑血管痉挛。如见风阳痰火证,虽然神志清楚,仍应防其病
14、情恶化,临证时须严密观察。,临证备要,2.正确使用通下之法。中腑因瘀热内阻,腑气不通,邪热上扰,神机失用,应及时使用通腑泄热之法,有助于邪从下泄。中脏阳闭证,风阳痰火炽盛,内闭神机,有时因邪热搏结,亦可出现腹满,便秘,小溲不通,苔黄腻,脉弦实有力,亦应配入通下之法,可用礞石滚痰丸、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等,使大便畅通,痰热下泄,则神识可清,危象可解。即便是阴闭证,痰浊壅盛,亦可配用通下攻遂之法,如用控涎丹,温脾汤等,但正虚明显,元气亏虚者忌用。,临证备要,3.出血性中风可配凉血化瘀。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参血证有关内容,其出血的机理多有瘀热搏结,络伤血溢,临床有时可见面唇青紫,舌绛或紫黯,可配合凉血化瘀止血法,以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治疗,瘀热以行,有助止血,但应注意活血而不破血、动血。4.补阳还五汤适用于气虚血瘀证,肝肾不足兼有痰热者应忌用。,复习思考题,一、为什么说中风病变是渐积形成的? 二、如何鉴别中风之中经络、中脏腑,闭证、脱证和阳闭、阴闭证候。 三、中风有什么先兆?卒中时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四、对中经络和中脏腑闭证怎样进行治疗。 五、对中脏腑脱证如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