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用 胆结石治疗汇总(汇摘)默认分类 2010-03-25 15:18:46 阅读 58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订阅本文引用自天天快乐胆结石治疗汇总(汇摘) 引用天天快乐 的 胆结石治疗汇总(汇摘)药用柴胡 1 包(6g),黄芩 1 包(6g),黄连 1 包(3g), 姜半夏 1 包(6g), 枳实 1 包 (6g),制大黄 1包(6g),白芍 1 包(10g), 炙甘草 1 包(3g) 。兼黄疸者加茵陈 1 包(15g), 栀子 1 包(10g);胁痛剧烈者加川楝子 1 包 (10g),醋延胡索 2 包(20g); 胆结石者加金钱草 2 包(30g),海金沙 1 包(15g), 鸡内金 1
2、 包(3g),脾虚失运,大便溏薄者加山药 2 包 (20g);发热加连翘 1 包(10g), 蒲公英 1 包(15g);呕恶加陈皮 1 包(6g),白术 1 包(10g)。宁胆汤。药物组成:柴胡 12 g,郁金 15 g,鸡内金 30 g,木香 12 g,炒枳壳 12 g,威灵仙 20 g,黄芪 20 g,茯苓 15 g,白术 15 g,党参 20 g,当归 12 g,白芍药 15 g。痛甚加川楝子 12 g、延胡索12 g;便秘加酒大黄(后下)10 g;纳呆加炒麦芽 30 g、炒谷芽 30 g;黄疸加茵陈 30 g;热重加黄连10 g、龙胆草 12 g;阴虚津伤加生地黄 12 g;瘀滞甚加三
3、棱 12金川组,以三金二川汤为主治疗。药物组成: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川朴、川军、柴胡、元胡、芦荟(为末)、公英、白花蛇舌草。肝郁气滞(51 例):加香附、积壳等 ;瘀血组络(19 例):加旋复花、茜草、丹参等;湿郁肝胆(29 例):加胆草、枝子、黄芩等 ;肝阴不足(9 例):加生地、枸杞、沙参等。自制中药方,主要成分:柴胡、香附、枳壳、白芍、郁金、金钱草、金银花、连翘、栀子、大黄、延胡索。本病属中医的“胁痛” 、 “胆胀”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肝胆,但与脾、胃、肾有一定的关系。肝胆在五行属木,若肝气过盛,肝火内灼,炼液为石。肝与胆相系,肝之余气溢于胆而成胆汁。肝主疏泄,肝气条达,胆道通畅,胆汁
4、才能循常道疏泄下行,助脾胃运化水谷。在中药治疗中,在胆囊炎、胆结石未发作时,可服柴胡、香附、枳壳、白芍等中药调节免疫机能,其中柴胡、香附对免疫球蛋白有双向调节作用,白芍、枳壳可溶解胆结石,同时作气功和体育锻炼。中医药治疗疾病讲究辨证施治,以金钱草为主的“排石汤”组成各有不同,但我们常用处方为:金钱草 100 克、海金沙 25g、滑石 20g、琥珀 20g、延胡索 15g、茯苓 15g、泽泻15g、扁蓄15g、瞿麦 15g、威灵仙 12g、猪苓 15g、车前子 12g、甘草 12g。现代药理研究资料表明:金钱草煎汁口服的作用有 :利尿排石作用。其煎汁口服吸收入血 ,促进输尿管蠕动,有利于结石排出
5、。抑制结石生成。金钱草中的多糖成分对草酸盐结晶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利胆排石。体外实验证明金钱草煎汁对结石有软化、侵蚀作用。海金沙煎汁口服能使输尿管蠕动频率增快,尿量增加,以推动结石排出。扁蓄、琥珀煎汁口服有利尿止血、促进创伤修复作用。延胡索其生物碱有中枢镇痛、镇静、催眠作用。茯苓、泽泻煎汁口服都有抑制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达到利尿作用。猪苓煎汁口服有对抗醛固酮的抗利尿作用而显利尿作用。滑石煎汁口服有抑制杆菌生长作用。瞿麦煎汁口服有排钠利尿,保护肾组织,抑制肾草酸钙晶体形成的作用。威灵仙煎汁口服有中枢镇痛、松弛平滑肌作用,其白头翁素对多种细菌及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有促进肾、输尿管损
6、伤的修复作用。车前子煎汁口服有利尿排石及抑制结石形成、生长作用。大柴胡三金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 9 g,黄芩 12 g,大黄 9 g,枳壳 9 g,半夏 6 g,甘草 5 g,白芍药 15 g,郁金 15 g,鸡内金 15 g,金钱草 30 g,海金沙 30 g。加减:胆绞痛加延胡索 12 g、川楝子 12g;恶心呕吐加竹茹 12 g、陈皮 6 g;气虚加黄芪 30 g。每日 1 剂,水煎 2 次,分早晚 2 次服。在运用本方时,应注意调节大黄的用量,使患者每日保持稀软便,注意排石情况,患者饮食要清淡,忌油腻辛辣和烟酒。溶排石汤,药物组成:金钱草 20 g,海金沙 15 g,鸡内金 15 g
7、,柴胡 10 g,茵陈 10g,川厚扑 10 g,枳壳 10 g,芒硝 10 g,香附 10 g,穿山甲 10 g,白芍 20 g,甘草 6 g。现代医学认为,胆结石的成因主要是胆汁成分的改变、细菌感染和胆汁淤积 3 方面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作用。中医学认为胆石症属肋痛、肋胀范畴,主要病机是外邪内侵、七情不舒、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调或蛔虫上扰等各种原因作用于肝胆,均可导致肝胆疏泄失常,使气血淤滞、温热蕴结、痰饮内生,令胆汁浊而不清,淤积日久而渐成结石。本研究溶排石汤选用海金沙、鸡内金、芒硝、穿山甲溶石、化石;香附、柴胡、茵陈清热利胆,疏肝理气; 甘草、芍药缓急止痛,松弛胆管。诸药配伍,共奏溶石排
8、石、清热利胆、疏肝理气、缓急止痛之功效。清胆汤治疗胆囊炎 60 例疗效观察. 郑淑英.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胆囊炎治疗原则: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清胆汤药物成: 柴胡 15 g,蒲公英 30 g,金银花 30 g,连翘 20 g,黄芩 10 g,黄连 10 g,茵陈 30 g,枳实 15 g,龙胆草 10 g,栀子 10 g,大 10 g,甘草 5 g,水煎,每日 1 剂,早晚分服。体质较弱,或服后腹胀者减大黄 35 g,体质较强,服药不泻增大黄为35 g,或加芒硝 12 g。7 d 为 1 疗程,服药期间禁忌油腻及咸辛辣食品。清胆汤是由柴胡汤、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综合化裁而成。方中柴胡、
9、蒲公英、茵陈三药为主,柴胡入少阳经疏利肝胆之热,蒲公英清热解毒、尤能利胆;茵陈清热化湿利胆退黄。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黄连、黄芩、栀子三味乃黄连解毒汤减去黄柏,义在专清中、上二焦之实热,借苦寒燥湿以泻火解毒。龙胆草清热凉肝,兼益胃气,导热下行至膀胱排出,而降转氨酶,枳实消痰散结,配大黄泻出热结,下气通便,以利结石及秽浊排出。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解毒消炎之功。故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伴有胆系感染者每收良效。光明中医 2007 年 4 月第 22 卷第 4 期 胆结石 37 例治疗小结.文荣钦 广东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29000)按中医辨证分为气滞、湿热两型。气滞
10、型(28 例):症见间歇的右上腹隐痛、胀痛 ,钝痛,有口干口苦,纳呆,或食后心窝部不适,或有轻度巩膜黄染,上腹部轻度压痛或明显压痛,小便清或微黄,大便正常,舌苔卜白或微黄,脉弦或弦滑。治则:疏肝理气。基础方 :柴胡、黄芩、枳壳、郁金、鸡内金、山楂、海金沙各15g,虎杖、金钱草各 30g,土茵陈 25g,琥珀末(冲)1 5g,甘草 8g,水煎服,每天 1 剂。温热型(9 例):症见右上腹疼痛较剧 ,或有阵发性绞痛伴发作,有畏寒发热或黄疸,右上腹压痛或拒按,大便硬结难解,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洪数。治则:清热利湿通下。基础方:柴胡、黄芩、枳实、郁金、海金沙、鸡内金、山楂各 15g,
11、金钱草、虎杖、土茵陈各30g,大黄 12g,木香(后下)10g。选用柴胡、枳壳、郁金疏肝利胆,郁金兼活血化瘀,以排石化石,虎杖、金钱草、海金沙、土茵陈、黄芩清利湿热,以溶石化石,鸡内金、芒硝软坚散结,活血祛瘀,以溶石化石,大黄、芒硝通便,活血以排石、溶石、化石。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软坚散法,活血通便之功,以达到排石、溶石、化石之效,并结合证型不同酌情加减,效果更满意。金黄茵栀汤治疗胆石症 56 例.江苏省江都市中医院(225200) 于小萍. 青海医药杂志年第卷期急性期方药:制大黄 10 克 ,茵陈、金钱草 30 克,栀子 10 克,海金沙包 12 克,龙胆草、郁金、制半夏、延胡索各 10
12、克,青陈皮各 6 克,木香 6 克,鸡内金、枳壳、山楂各 10 克,生甘草 6 克,7 剂。缓解期方药 制大黄 10 克,金钱草、茵陈各 30 克,栀子 10 克,海金沙包 12 克,青陈皮各6 克,延胡索、鸡内金、枳壳、山楂、郁金各 10 克,党参 15 克,生甘草 6 克,20 剂。临床上胆石症表现为急性胆道感染者较常见,采用清热毒,利胆排石中药治疗效果较好。有部分利胆中药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如大黄、陈茵有明显的利胆作用,海金沙作用与去氧熊胆酸相似。栀子、茵陈、山楂等药还能促进胆囊收缩,有利于利胆排石。在单药研究方面,很多学者分别认为大黄、茵陈、金钱草、青陈皮、海金沙等均有使胆汁
13、流量上升的作用,尤其是青陈皮能使胆中的固体含量下降,以减少胆石的形成。陈皮的蒸馏油具有溶解胆固醇结石的作用。木香、枳壳、青陈皮、延胡索等均有降低十二指肠张力的作用。三棱、莪术、桃仁等活血化瘀药能引起规律性肠管兴奋,有利于十二指肠舒张和排空,有利于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从而能增强利胆药物的疗效。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李峻辉 1,李晓玲 2. 2003 年 6 月第 26 卷第 2 期由小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而成。方药组成:柴胡、黄芩、法半夏、太子参、栀子、乌梅、姜黄、延胡索、川楝子、枳壳、丹参、郁金、甘草。水煎服, 3h1 次,每次 200ml,每日1 剂。湿热盛加白花蛇舌草,或茵陈;血瘀甚加生三七、
14、炮穿山甲粉; 并胆结石加金钱草;胆道蛔虫加大乌梅剂量,加杭芍、川椒。方中必备的乌梅、姜黄,现代药理认为乌梅煎剂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并对平滑肌有弛缓作用。姜黄中的姜黄素个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分泌,并能促进胆囊收缩。中医认为,姜黄行气破血通经,尤长于行肢臂而活血利痹止痛,对胆绞痛放射肩臂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二者相配,一酸一辛,一收一散,调畅气机,再配合延胡索、川楝子、枳壳、丹参、郁金等理气活血止痛之品,则经气畅通,通则不痛,共奏清肝利胆、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故临床上每获良效。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如有胆道狭窄,过大结石形成嵌顿,胆道壁炎症粘连畸形等情况,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安徽中医临
15、床杂志 2003 年 6 月第 15 卷第 3 期.疏肝利胆法为主治疗胆结石症 80 例张振琪疏肝利胆法为主,自拟基本方:茵陈、黄芩、郁金各 25g,白花蛇舌草、枳壳各 20g,栀子、金钱草、柴胡、木香(后入)、鸡内金、丹皮各 15g,大黄(后下)、芒硝( 冲服)、大枣、甘草10g,白术 50g。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分服。头晕加枸杞子 15g,何首乌 15g;胆绞痛加延胡索 12g,苦楝子 12g 或注射东莨菪碱注射液40mg;气短加黄芪 25g,党参 25g;恶心呕吐加竹茹 12g,法半夏 10g。本法包括疏肝行气活血法和清利肝胆湿热法,前者常用药如柴胡、郁金、枳壳、木香、丹皮、苦楝子
16、、枳实、姜黄、佛手、香附等;后者常用药如茵陈、栀子、虎杖、金钱草、田基黄、车前子、龙胆草、白花蛇舌草等。 “六腑以通为用”,故辅以通里攻下法,常用药如大黄、芒硝、玄明粉、番泻叶等。据中药药理研究,疏肝利胆常用药中的柴胡、茵陈、大黄均能使胆汁排出增加;郁金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囊收缩,对泥沙状结石有良好的溶化作用;栀子能促进胆汁分泌;枳壳等显著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和降低胆囊压力;芒硝有一定的利胆作用 ;金钱草能增加肝脏胆汁流出量。说明疏肝利胆法治疗胆石症是有一定的药理依据的。陕西中医 2003 年第 24 卷第 4 期. 扩管排石汤治疗胆石症 145 例.李晓强 党晓静 李 铭 陕西省三原县中医医院
17、(713800)自拟扩管排石汤治疗,药物组成如下:柴胡、虎杖各 15g,青皮、枳壳、木香、白芍、厚朴各 12g,白术、郁金、元胡各 10g,海金沙、鸡内金各 20g,金钱草 3040g,大黄 810g(后下), 甘草 6g。随证加减:上腹部疼痛剧烈者加川楝子、乌药 ;脘腹胀满者加重厚朴、木香用量。排石治疗前,先用扩管排石汤取掉海金沙、大黄、鸡内金三位药物,水煎服,每日 1 剂,连用 5d。配合用 654-2 片 5mg,每日 3 次,口服,先行扩管消炎治疗,一般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即可服用扩管排石汤治疗。每日 1 剂,水煎早晚各服 250ml,每 15d 为 1 疗程,连用 23 个疗程。( 无
18、症状者开始即服扩管排石汤)先消除排石管道局部组织炎症所致的水肿、粘连、狭窄、阻塞等症状,使用扩张管道的药物,促使管道平汤肌松弛,管腔溶积增大,形成利于结石排出的顺畅通道,然后予以强效系列的药物排石,以提高排石率和治愈率。胆石症属于中医“胁痛” “腹痛”范畴。在临床上多以湿热为主,故清利肝胆湿热、行气止痛,扩管排石为之治疗大法。方中选用柴胡、青皮、枳壳、木香、厚朴行气止痛,并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胆汁流量增加;金钱草、海金沙、虎杖,大黄相互配伍,清热利胆、泻下排石;鸡内金化石消积,帮助消化;莪术、郁金破血祛瘀 ,使瘀阻不通之管道得到畅通,促使结石的顺利通过;大黄“以通为用,以泻为用 ”,有人报道,
19、 大黄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扩张奥狄氏括约肌,用药后经快速胆石定性诊断及电镜扫描确定,1 周内排石者为 80.6%;白芍配元胡缓急止痛,缓解状;白术固护脾胃,防止大黄苦寒伤及胃气 ,诸合用,达到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利胆排石的效果。消石散治疗肝胆结石 48 例.梁金尧 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223001). 陕西中医 2003 年第24 卷第 1 期消石散组成及制法白芍、柴胡各 2 份,茵陈、金钱草各 3 份,黄芩、大黄、郁金、青皮、法半夏、香附,生鸡内金各 1 份。将金钱草、茵陈、柴胡浓煎取汁,其余粉碎成细末,再将二者搅拌均匀,置烘箱干燥后即成。消石散每 kg 体重每天 0.4g,分 2 次口服
20、,1 月为 1 个疗程。最多的服 3 个疗程。安 徽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 定期服用消炎利胆汤预防胆石症胆囊炎复发黄茂英 王家和. 1997 年第 16 卷 第 2 期 消炎利胆汤组成:茵陈、金钱草各 30g,柴胡、黄芩、木香各 10g,枳壳、郁金各 610g,大黄(后下)6g 。疼痛明显加用延胡索 6g,消化功能差加用鸡内金 6g。除大黄后下外,将上药置容器内加水约 500ml,在未煮沸之前用武火 ,沸后则用文火再煮煎 2530min,在沸后 15min 左右加入生大黄然后再煎 10min 左右,煎成药液约 400ml,分 2 次早晚服用。必要时也可进行二煎,但是水不宜太多,以免病人喝
21、不完。用法:每日 1 剂,分 2 次服用。出院后不论有无发作,均需每 36 个月服用消炎利胆汤 7 天,每日 1 剂,煎服。随着无症状时间的延长,服药间隔的时间也可延长至每 612 月服用 7 天。对于胆囊炎尚无结石者,在首次胆囊炎发作后,也按上述方法进行服用。为了防止胆石的生成,1986 年国际胆结石预防会议提出了对胆石症的三级预防。初级预防是针对患者胆汁有成石的倾向,但结石尚末形成的高危人群的预防;二级预防是针对无症状结石的病人预防出现临床症状和并发症;三级预防是针对进行溶石疗法的病人,预防溶石后的复发。我国的胆石症以胆石素混合结石即泥水样结石为主,此类结石术中难以清除干净,术后又易复发,
22、 且目前溶石的药物对此类结石效果不佳。本人针对此情况,特别是考虑到生成结石的病因是由于该病人胆管内环境的紊乱,这种紊乱并不因胆囊切除或胆总管探查而消除或得到矫正,特别是也需要清除胆管内形成的微小结石,即对此类病人实施初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采用定期服用消炎利胆汤进行消炎利胆排石,以使达到这一作用。定期服用一定剂量的消炎利胆汤,可有效地清理胆管,防止结石的形成和积聚。1.中医辨证治疗胆囊炎 48 例董远琳 张明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年 第 08 期采用中药煎剂内服治疗:自拟方:柴胡 15g,黄芩 15g,郁金 15g,白术 15g,茯苓15g,延胡索 15g,川楝 15g,枳壳 15g,
23、香附 15g,白芍 15g,大黄(后下)12g,甘草 10g,水煎服, 2 日 1 剂,每日 3 次,10 天为 1 个疗程,若发热、黄胆者加茵陈、栀子增强清热利胆退黄,若疼痛剧烈,呕吐蛔虫者加乌梅、使君子安蛔止痛,若湿热煎熬结石阻滞胆道者加金钱草、海金沙利胆排石,若胁痛,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半夏和胃止呕。方中:柴胡、郁金疏达肝气活血散结,黄芩、栀子清热泄火,延胡索、川楝、枳实、青皮疏肝和胃、理气止痛,大黄、泄火通便,金钱草、海金沙、茵陈利胆排石,鸡内金健脾运湿,白芍、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黄芩、栀子、茵陈有抑菌、解热、利胆,降低血中胆红素作用,降压作用,对
24、肝脏实质病损有改善作用,大黄、鸡内金能促进胆汁,消化液分泌,有利胆、溶石、排石和消化作用,玄胡有较强镇痛、镇静,使肌肉松弛、解痉作用,郁金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泻作用,金钱草促进肝细胞胆汁分泌肝胆管内胆汁增多,内压增高,胆道括约肌松弛有利于胆汁排出,因此该方组成达到了清热利胆、排石、止痛之效果,在临床中应验。柴参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 65 例.纪奎德商丘市向阳医院中医内科(476000).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7柴参利胆汤药物组成:柴胡 20 g,丹参 20 g,川楝子 15 g,白芍 20 g,当归 15 g,栀子 15 g,郁金 15 g,赤芍 15 g,桃仁 15 g,白花蛇舌草 30 g,茯苓 15 g,木香 15 g,甘草10g。上药作煎剂煎服,每日 1 剂,8 周为 1 个疗程。根据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的病因病机多为情志、饮食所伤,形成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以疏肝利胆、活血化瘀为组方原则,自拟柴参利胆汤。方中柴胡、丹参为君药;川楝子、白芍、赤芍、栀子、郁金为臣药;当归、桃仁、白花蛇舌草、茯苓、木香、甘草共为佐使药。全方共奏疏肝利胆、活血化瘀之功,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既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又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优势,为探索中医药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开拓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