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张伯苓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启示.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55141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伯苓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伯苓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张伯苓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张伯苓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张伯苓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张伯苓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启示 杨再峰 潘燕婷 司晓宏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校长办公室 摘 要: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的许多教育办学思想, 如校务公开、责任分担、师生合作、诚真信原则等, 就高等教育管理而言, 具有深入剖析的研究学术价值。在全球化、信息化及现代化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重温张伯苓的高等教育办学思想, 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 张伯苓; 高等教育; 教育管理; 借鉴; 作者简介:杨再峰 (1985-) , 男, 壮族, 百色田林人,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收稿日期:2015-

2、11-05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Thoughts of Zhang Boling and Its InspirationYANG Zai-feng PAN Yan-ting Si Xiao-hong School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Hezhou University;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eadmasters office; Abstract: Famous educator Zhang

3、 Boling has a lot of educational thoughts, such as campus-affair publicity, responsibility sharing, coope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inciple of sincerity. As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it deserves our further study on its academic value. With the glob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4、modernization, there is a severe challen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worthy of our reviewing Zhang Bolings higher education thoughts.Keyword: Zhang Boling;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reference; Received: 2015-11-05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及现代化的到来, 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既是发展机遇, 也是严峻挑战。作为研究高深学问

5、的高等教育, 如何应对未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吸取近现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特别是重温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具有一定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张伯苓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 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于教育事业。1904 年起, 他与严修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蜀光中学等系列南开学校。他是南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是我国近代民办高等教育的拓荒者、体育教育的先驱者、科学教育的创始者。张伯苓生于 1876 年, 他青少年时, 正值中国外临资本主义帝国豪强的入侵, 内对穷、乱、愚、弱、私等现象苦难时期。1

6、891 年 15 岁的张伯苓进入北洋水师学堂学航海科, 1894 年学毕课业, 在实习期间他历经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 目睹“国帜三易”奇大耻辱, 其意识到海军挽救不了亡国之命, 从而弃武从文。张伯苓教育事业始于严修家私馆任教, 并于 1904 年与严修创办了南开中学, 到 1918 年创办南开大学, 从此服务于南开大学 30 年, 张伯苓教育思想的产生源于他创办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教育、改革教育等实践活动之中。回顾张伯苓的一生, 他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对其教育思想形成产生起决定性作用。20 世纪初, 是我国社会制度、文化等方面处于解体与重建时期, 新兴的社会制度取代了封建社会, 持续 1300

7、多年的封建科举考试制度被取消, 新文化运动兴起。在内困外扰背景下, 一些有识之士救国救民高度使命为己任, 如张伯苓弃武从文、鲁迅弃医从文等。在各种问题的冲击下 1919 年爆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张伯苓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潮, 五四运动宗旨: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及爱国精神, 成为张伯苓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精神追求。张伯苓曾言:吾无才无能, 一生对教育事业取得的一点小小成就, 不外乎是自己对教育的热忱和努力而已。二、张伯苓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体系的特点(一) 知人善任, 用人不疑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此言精辟的总结了人才对大学发展的作用。在国弱民穷社会

8、动乱时代, 作为民办私立学校, 南开大学在创办之初, 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绩, 并与清华、北大齐名, 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史上都是罕见之事。这取决于张伯苓慧眼识人、用人之道。作为校长张伯苓格外重视人才、珍惜人才、选贤任能、敢于提携青年、委于重任、用人不疑。如南开大学教授何廉就是一个典例, 1926 年31 岁的何廉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归来, 张伯苓聘请其到南开大学任职, 任教之初清华大学从南开大学挖走教师, 张伯苓校长婉言留下何廉刚。1927 年校董事会批准何廉成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 并任命其为委员会的主任导师, 到 1930 年春, 除管理经济研究委员会外, 张伯苓校长

9、又要求何廉主持商学院和文学院经济系的工作。这使得经济学院规模迅速扩大, 注册的新手从1931 至 1932 学年的 69 人到 1932 至 1933 年增到 139 名, 1936 至 1937 年度达到了 172 名的顶峰1172。最后何廉教授最高职务升至南开大学代理校长, 其一生为南开大学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 南开大学创办初期, 在经费紧缺的条件下张伯苓还网罗到一批年轻杰出的知识分子服务于南开大学, 如其胞弟、凌冰、梅光迪、余日宣、司徒如坤 (文科) 等, 这些人中, 有在校时即是极优异的教授, 更多的是后来成为学术界的大师1159。(二) 透明公开, 廉洁自律南开大学成立前几年,

10、 学生与教师人数较少, 规模较小。1921 年学校进行香山议会, 会议有四十条议案。其中一条是校务公开, 学校一切事, 不是校长一人号令, 应该是大家共同商量, 所以要大家同负责任289。为使学校师生全体成员目标一致性、理念一致性、行动一致性, 张伯苓校长要求提高学校管理的透明度, 具体措施是实行校务公开, 账目收支明细表放在图书馆里, 人们可以自由进行查阅。张伯苓曾说道:“苟能财政公开, 则自能相谅矣!”3108 让教师与学生能够了解到学校一切事物, 特别是学校经费的收支情况, 从而提高全体成员对学校的认同感。在办学经费极为紧缺的发展时期, 张伯苓作为校长, 以身作则、廉洁自律, 优先考虑教

11、师们的待遇, 而自己的工资维持较低, 一直不变。其所凑得的钱全部用于学校各项发展。(三) 从严治校, 质量为先学校章程是学校发展及实践活动依据。在南开大学创办与发展过程中, 张伯苓校长在与教师和学生交流中多次强调南开大学非校长学校, 而是大家的学校。在南开大学创办第二年, 学校制定了简单的学校章程。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设立校董事会, 其董事成员一般是三到五名。校董事会责任是参预本校重要事务和分担校长部分责任。同时, 香山会议另外一条重要议案是责任分担。全校师生既是都负责任, 必须认定自己的责, 尽了自己的职务, 才行。史稊芬有言:“决无一时就好的事, 非得除了自己病不可”289。作为民办私立高等学

12、校, 其生存与发展最大的障碍是缺乏办学经费。张伯苓校长多数时间是在国内外筹集办学经费, 因学校管理中明确责任, 各履其责, 有时校长长期在外, 学校任仍然能够良好运行。南开大学这种管理责任制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群体的责任意识, 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未来捆绑在一起, 从而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作为私立高等学校, 教育质量与培养人才质量是其立命之本。作为私立学校南开大学的收费相对高于当时国立大学, 但在办学经费极为紧缺的时候, 南开大学并没有急速扩张其招生规模, 严格控制招生数量, 并重视对学生质量的培养。张伯苓提出“允公允能”的办学理念, 既要有爱国爱群之心, 又要有能够服务祖国事业的真才

13、实干能力。面对当时国民体魄衰弱, 精神萎靡, 工作效率低, 工作服务年限短。张伯苓深知体育的重要性, 提出“强国必先强种, 强种必先强身”。对于德智体张伯苓提出“三育并进而不偏废”, 凡体育考核不过关者不授予毕业证, 正科不及格者不让升级。南开大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深受社会的认可与青睐, 每年未到毕业之际, 其学生已被社会预订完毕。(四) 师生合作, 民主治校民主治校原则体现在管理中全员参与、相互合作。胡适曾言中国人最大的通病是:穷、乱、愚、弱、私。针对“私”这一行为张伯苓在创办教育事业过程中处处强调合作精神, 教育管理上也极为强调合作精神, 有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1925 年南

14、开大学师生之间发生些不愉快的事情, 致使大学停课。学生请求校长开课, 张伯苓提出开课的条件:即以后师生亟应合作。盖学生对于学校, 实应扶助其进行, 不当随事挑剔;且于学校之行政, 学校之措施, 应先了解清楚, 代学校着想一番, 然后可以进行批评, 可以说话, 不当无的放矢。其后学生承认对学生能力内可行之事, 以后当竭力扶助学校进行2142。南开大学不仅要求学生在学校内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走向社会之后校友们之间也应相互联系, 相互帮助扶助母校的发展。南开大学在办学发展过程中部分经费是校友们捐助或通过校友们努力而得的。作为校长张伯苓在学校管理中提倡民主治校, 师生共营。如在学校章程拟定过程中就体

15、现民主原则, 吾召集诸职员并学生数人, 假京西香山慈幼院会议兴革事项, 开会计六日, 与会者约二十人, 所议事项或由会员提出, 或由校长交议110。团结合作、民主治校、全员参与, 集思广益, 推动了南开大学的发展与繁荣。(五) 独具一格, 勇于创新事物的本体是事物本身区别于其他事物地特征, 也是事物存在的价值。在创办南开大学之前, 张伯苓考察不同国家教育体制。以美、法、英教育制度和德、日教育制度对比, 最后提出“土货化”与“认识中国, 服务中国”的南开大学教育发展方针。1927 年, 在清华大学不择手段挖走南开大学教师时, 张伯苓校长深感学校危机, 其理性分析南开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异同。

16、最后认为南开坐落于商业都市天津, 天津还有个成为华北大工业中心的前景, 南开应当把重心放在培养企业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上, 而当时的国立清华和国立北大尚未包括这两个领域1172。张伯苓校长敢于突破陈旧, 勇于创新, 提出人无我有, 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特色使南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培养出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 学校所培养出的高质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六) 以人为本, 讲究诚信所谓“以人为本”管理机制, 就是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人、关系人、爱护人、以人为先, 并把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当作整个管理工作的头等工作761。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张伯苓认识到人的能

17、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实践管理过程中其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倡导关心、关爱、关怀, 学校创办之初全校一千多人, 作为校长张伯苓能够一一记得学校所有成员的名字, 将学校营造成一个大家庭, 自己则是一家之长, 在这大家庭里促进师生的发展。同时, 张伯苓在创办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视对学生人格的感化和培养, 要求学生先做人后做事, 在管理中以诚、真、信精神原则影响学生。在某次校运动会中, 张伯苓见有几班跃高, 好择竿之弯者而用之, 如以前某班即如此也。噫!是何言欤?在校见他人用弯竿, 己遂效之, 而不问用弯竿之正当否也, 则他日出学校入社会人皆用弯竿, 尚能望其独用直竿也乎?见他人用弯竿,

18、而己遂效之, 此种事所谓引诱也, 当力绝之222。南开大学注重对学生人格培养, 以“诚、真、信”引导学生成长, 学生学会感恩, 毕业之后的校友们致力于帮助学校的发展。三、张伯苓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借鉴与启示高等教育俱研究高深的学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引领社会发展等功能, 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社会组织机构。高等教育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使命, 国家将高等教育发展作为未来发展战略性之一。当今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面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 寻找它们问题共同基点是解决和推进我

19、国高等教育迈入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南开大学在创办之初及发展过程取得辉煌的成就, 重温张伯苓高等教育管理思想, 仍不失其启发意义。(一) 把教育质量作为大学的核心目标21 世纪全球化时代,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挑战及不确定性是每个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最近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文件, 一流大学的形成离不开优质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从广义范畴来解析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一般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4155。自 1977 年正式恢复高考以来到 1998 年, 我国高等教育严格执行精英教育之路

20、, 为国家和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到 1999 年国家调整了高校招生政策, 高校招生数量增多,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确实起到了不少促进作用, 使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由于高校盲目的扩张, 在校学生数量骤增, 高校教师队伍质量和教学硬件设置跟不上, 这种只重量不重质的现象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整体下滑, 降低了高等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高等教育价值受到不少质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里, 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质量看法, 如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来描述, 那就是“大为不满”的冬天, 而按美国约翰.S.布鲁贝克教授所说, 那就是社会和职业界已经对高等教育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52。

21、从张伯苓对南开大学教育质量管理要求中可以看出教育质量应始终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命脉, 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水平标准。学校培养的人才, 不只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同时也是对学校声誉的影响。提高教育质量不应只成为高校一种教学理念, 而应具体落实到教学实处, 强加教学评价, 可由学校对教师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求、学校对学生要求形成提高教育质量合力。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提高教育质量方法可以借鉴南开大学创办之初的经验, 实施严进严出, 凡是学业未能达到学校要求者不予毕业, 正科不及格者不予升级。特别是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 只

22、有严抓于教学质量, 不能让学生以混子日方式度过大学生活, 方能促进学校的发展。(二) 把革故求新作为大学的基本使命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来看, 可以预测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将按分类发展, 具体是三种类型:一是研究型大学, 二是研究型和应用型大学, 三是应用型大学。高等教育发展将更为注重办学特色, 而不是千校一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七章第二十二条指出: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综观近年来我高校发展过程中被同质化现象很严重, 造成此种结果是由于高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缺乏自身的定位和对自身内涵的理解, 盲目跟风。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有部分院校, 特别是民办院校存在着招

23、生困难, 学校已面临生存危机,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学校缺乏办学特色。学校的内涵是学校特色的本质, 学校的特色可以说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过程中, 极为重视自身内涵的发展, 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办出自身的特色。如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和化学应用研究所的创设, 就连当时国立的清华、北大都未曾涉及到。最终使一所民办私立学校发展成为我国现今的名牌大学, 乃至世界上都名声响溢。在国家号召地方院校转型和改革期, 地方院校应重新定位自身的办学理念, 敢为人先, 突破陈旧, 敢于创新, 结合当地社会实际需求, 办出自己的特色, 做到独具一格, 培养出具有实用性的应用型人才, 为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24、做出贡献, 提高学校对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度, 体现出地方院校存在的价值。这是地方院校走出现实发展困境途径, 同时能够从具体上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进步。(三) 把内部管理作为大学运行的关键保障张伯苓在领导南开大学发展过程中, 还创造了一套高效的高校管理经验。在行政组织管理上由校长直接领导校董, 选贤任能, 实现了管理高效能。张伯苓的管理高效之法是值得当今高校管理者借鉴的, 随着高校规模扩大, 许多高校成了小型社会, 高校管理结构也成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 包括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问题。造成外部管理问题主要是国家对高校管得过多, 利用行政权力干预学校办学

25、活动, 学校失去了自身办学活力。学校内部管理问题主要是行政组织结构人员过多, 责权不明, 相互推脱, 办事效率低。为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及现代化社会, 引接未来的挑战, 高校管理体制必须敢于改革, 敢于创新。外部需强化高等教育公共管理, 纯粹的自治和绝对的政府控制都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639-42。内部管理需强化精简、高效理念, 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在对学校教师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的设置上, 要坚持“因事设岗”和精简高效的原则, 防止“因神设庙”和人浮于事7363。特别是学校内部的管理必须做到结构精简、人员精干原则, 不仅降低管理成本, 而且能够启发学校的活力。只有从“内外双管齐下”对高

26、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才能使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四) 把民主治校作为大学活力的内在源泉尊师重教自古就有之, 如古代的天地君亲师就是尊师思想体现。张伯苓在办学过程中曾言:大学最重要的是教师。决定学校的发展两核心因素是资金与人才,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学校、有些领导喜于行政, 视行政人员高于教师, 以行政为中心, 弱化了教师的权力, 教师权力得不到保护。张伯苓创办系列南开学校, 其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就是要造就新人才, 去改造旧中国, 创造新中国。因为吾人抱同一目的, 无论吾人所任者为各课之职务, 或各科之功课, 随时随地都宜往同一方向走。力合则效力大, 力散则效果微2108。张伯苓在办学过程

27、中深刻认识到师资力量是决定大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管理过程中其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力量, 特别是教授们的力量。不仅多次提高教师的待遇, 而且让全体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张伯苓的这些做法是值得当今高校们管理者借鉴与效仿, 特别是当今高校倡导教授治校的理念时代, 张伯苓做法更值得学习。学校发展应当以尊重教师为先, 人才为本, 凝聚教师力量, 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为学校发展出谋献策, 形成教授治校制度, 授予教授参与权, 提高教授管理权, 同时必须对教授们权力给予保护。参考文献1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3梁吉生.张伯等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 4顾明远, 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5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6魏士强.高等教育哲学蕴含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 读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J.高等教育研究, 2014 (11) . 7司晓宏.教育管理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