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甲肝疫苗群体性接种培训.ppt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1538062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肝疫苗群体性接种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甲肝疫苗群体性接种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甲肝疫苗群体性接种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甲肝疫苗群体性接种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甲肝疫苗群体性接种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甲肝疫苗群体性接种,甲肝简介,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易发生食物型和水型爆发流行。常呈现季节性和周期性流行。 甲肝临床表现1、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30天)2、主要为黄疸。另外,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等。,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源:甲肝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其他途径还有血液传播、垂直传播等。3、易感人群:主要为儿童,2011年全省报告甲肝病例年龄分布,群体性预防接种,指在特定范围和事件内,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的活动。,定义,背景,我省是全国甲肝疫情高发省份之一,

2、2010年、2011年发病率均居全国第二位。 2008年将甲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截至2010年4月实现了全省范围覆盖。2008年-2010年之前出生的儿童并未给予补种。 发病高峰年龄5-10岁。 甲肝高发的地区多集中在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接种范围、对象、时间、工作指标,实施范围 两当县所辖所有乡镇 开展时间 2012年11月19日-23日 接种对象 4-14岁儿童 1997.1.1-2007.12.31,工作指标 目标人群以乡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5%以上 无甲肝患病史 无明确甲肝疫苗接种史 无疫苗接种禁忌症 无论户口为本地还是外地、临时居住还是长期居住,均免费接种1针次甲肝灭活疫苗(0.

3、5ml),群体性接种要求,确定接种形式 定点接种为主、巡回入户为辅 合理设置接种点 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人口密度、摸底情况设置接种点 城镇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地段医院及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接种 农村可在乡、村级接种点进行接种 亦可在学校等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 接种点有醒目的标记,张贴接种禁忌告知,接种点功能分区,固定接种点应合理设置等候、登记、接种、观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等功能分区,甘肃省预防接种管理规范第五-九条要求: 预防接种人员 经过专业培训,统一考试合格 拥有甘肃省预防接种人员资格证书 每两年接受一次县卫生局考核 每年至少一次培训专业 预防接种单位 拥有甘肃省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书

4、 县卫生局对接种单位每两年考核一次,技 术 措 施,接种前准备,积极开展人员培训主要针对村医。 儿童摸底工作 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登记 摸底调查人员应采取入户或通过托幼机构等方式,给家长发放甲肝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通知单 摸底登记应在11月8日前完成,做好疫苗供应管理工作。本次接种所用疫苗为甲肝灭活疫苗(预充式),疫苗应保持在2-8的环境中。 做好接种时间安排严格掌握禁忌证及缓种原则,对暂缓接种的儿童,应予以补种 肝炎病史 发热,选好接种点,实施定点集中式接种,同时辅以巡回、入户接种。 城镇,在行政区域划分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地段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开展

5、接种 农村在乡、村级接种点进行接种 可在学校等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面积不得低于60平方米,根据接种人数确定接种室个数,避免多人同时在同一接种室接种 设置接种后观察区域,要摆放一定数量的座椅,以便受种人员能够在接种后观察30分钟 设在医院的接种场所应远离所属医院传染病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感染性门诊,避免疫苗受种者与其它就诊患者共用同一通道进入接种门诊,接种禁忌,科兴 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 患有肝炎或其它严重疾病者 发热性疾病患者推迟接种 对本疫苗成分过敏者,接种现场工作,接种点人员的配备 应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现场组织员,现场记录员,现场接种员 接种现场工作 检查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

6、对受种者姓名等,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完成后在接种证和接种卡空白处填写。 严格安全注射措施。接种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刺伤,使用后不得再将针头盖盖上;使用过的注射器,集中进行安全无害化处理。安排专人负责,做好记录,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甲肝灭活疫苗;疫苗开启后切勿与消毒剂接触,酒精消毒须待干或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后接种;预充式注射器有裂纹、标签不清或不清晰、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接种现场要保证疫苗的温度要求,不能反复冻融,不能提前取出大量疫苗等待接种;儿童接种后应休息观察30分钟 加强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接种后,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 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及应急处置小组 严

7、格把握接种禁忌症 拥有良好的现场接种秩序 接种后严格实施30分钟留观 接种时间安排在饭后,避免空腹接种 接种点配备急救药品,学校接种点需配备救护车辆 规范接种操作,实施安全注射 规范疫苗储存和管理 加强AEFI监测和处置工作,AEFI(一般反应),局部反应多为疼痛、偶有红肿、硬结、肿胀; 全身反应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不适、腹泻; 持续时间多不超过24小时,一般可自行缓解。,其它反应,湿疹 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类肝炎反应 关节炎 坏死性筋膜炎 流感 群体性癔症,湿疹,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非传染性、过敏性表皮炎症

8、 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 湿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 婴儿多在出生后12个月开始出疹,湿疹多长在面颊、颧部、眉间和额头,严重时四肢躯干都会出现。,荨麻疹,一般在接种后数小时以致数日内发生 皮疹大小不等,色淡红或深红,皮疹周围呈现苍白色,压之退色,边缘不整齐,严重者融成片状 皮疹消退较快,退后不留任何痕迹,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时间:注射后不久最迟于1-2日产生 表现:局部红肿范围逐渐扩大,皮肤光亮,不痛、或伴有瘙痒、麻木、胀感。 发生部位:全身。多在颜面部。 出现急、消退快、消退后不留痕迹。,过敏性休克,有疫苗或血清制品接种史 发生时间:数分钟至30min(长者达1-2h) 症状:最初皮肤

9、,特别颜面部、上胸、腋下、腹股沟,继而全身广泛性皮疹或荨麻疹、水肿呼吸道症状循环衰竭症状消化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血IgE增高,晕针,发生原因:情绪紧张,恐惧心理;被接种者在注射时空腹,疲劳,接种场所空气不流通引起。 表现:多见女孩,婴幼儿较少见接种时或接种后不长时间 临床表现多样恢复较快,过敏性紫癜,发生时间:接种后1-7d 接种部位皮下瘀斑 个别出现皮下出血点 色深红,压之不退色 时间久后变为紫色 关节肿胀疼痛 伴有出血,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 常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致病菌包括革兰氏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0、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群体性癔症特点,反应发生快 以女性为多 集体发病时间集中;反应者处在同一环境中 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一致,以自诉症状为主,局部无异常反应 其他单位同一批号注射者无类似现象 暗示疗法有效,尤其给予隔离治疗后,效果显著 症状有反复现象;痊愈快,群体性癔症处理原则,一、宣传教育、预防为主 二、排除干扰、疏散病人 三、疏导为主,暗示治疗 四、仔细观察,处理适度,群体性AEFI,定义 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受种者中,发生的2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或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同种疫苗受种者中,发生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非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明显增多

11、。,常见的群体性AEFI,接种疫苗后感染 由于一次性注射器或针头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针头消毒不当、疫苗或稀释液被污染、稀释后疫苗搁置时间过长等原因所致。 可引起注射部位局部化脓、脓肿、蜂窝组织炎,全身性感染、脓毒病、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感染乙型肝炎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等。,接种事故 除因疫苗质量问题外,大多是因为接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接种途径错误、接种剂量过大或误用其他疫苗和药物所致。 可引起接种局部红肿、溃疡、淋巴结肿大和溃烂,少数人可伴有体温升高、乏力、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群发性心因性反应 指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由于接受了同一种“刺激因子”,个别人出现躯体异常不适反应,而导致一批

12、人同时或先后发生类似的连锁反应。 是一种心理因素造成的接种反应。不是器质性疾病,其特点是各种检查均查不出疾病,症状与体征不符。 诊断依据: 有一个异乎寻常而严重的应激事件作为诱因; 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在时间上有紧密联系; 表现为精神症状、不出现意识障碍,并可伴有强 烈的情绪变化及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症状与体征不符,持续时间不长,预后良好。,群体性AEFI报告,报告程序 属地化管理 发现后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和药监部门报告 2小时内逐级上报 2小时内填写群体性AEFI报告卡 网络报告 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报告,群体性AEFI处置,处置原则 反应迅速、准确定性、救治为先、减

13、少危害,依据法律法规和规定,科学有序规范地开展卫生应急处理工作。 边调查、边核实、边抢救、边处理的原则,科学有序、及时有效地控制事件的发展。 加强与群众、媒体的宣传与沟通,口径一致。,数据汇总及上报,原始表格保存在各接种点及乡卫生院 有关数据汇总表格应汇总后逐级上报所有表格在11月30日前上报 接种工作完成后及时上报接种总结,接种工作评估,接种率评估 以接种登记和家长认可为准 全县调查120名儿童:3乡(每乡30名)+县城市场、车站(30名)。(每乡调查3村,每村10名) 年龄组:每村4-7岁4名、8-11岁3名、12-14岁3名,共10名 本次评估时,遇到因拒绝、有禁忌症、生病暂缓的未接种者

14、,也要计算在内,以便更真实反映接种率,结果判定,每个调查单位只要发现1名未种者(因拒绝、有禁忌症、生病暂缓者除外),即以乡镇为单位开展查漏补种工作; 如有2名以上应种对象未接种(因拒绝、禁忌症、生病暂缓者除外),应以乡镇为单位重新开展摸底调查,并对漏种儿童实施补种; 如有2名因拒绝、禁忌症、生病未接种者,则再扩大调查30名儿童(共调查60名以上); 若共有3人因患病或禁忌症等原因未种,该调查单位评估通过;如有4人(含4人)以上,无论任何原因未种,该调查单位则需开展查漏补种; 如有2个调查单位需查漏补种,则全县重新开展摸底调查,并对漏种儿童实施补种。重新开展摸底调查和接种所需经费有当地承担。,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医学研究方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