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1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1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2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1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2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4节鱼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2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5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2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6节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2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章第7节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2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2章第1节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3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2章第2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3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2章第3节社会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3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3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4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1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4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2节细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4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3节真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50.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4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5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5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5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5章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5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章第1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6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章第2节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6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2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6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3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705369.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二.重点难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三.教具准备: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一、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二、 探究新知(一)腔肠动物水螅的基本特征水螅多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长约1厘米,身体几乎透明,一端常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口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辐射对称定义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把身体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辐射对称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教师口述导语: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下面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总结:水螅的形态点师:提出问题1、 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能。 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2、 这样的形体结构与捕食有什么关系?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3、 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水螅通过柔软细长的触手来捕获猎物。通过色彩鲜艳刺激的视频图片将学生带入学习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迸发学习的热情。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总结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总结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渗透生物的形太结构与生理功4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水螅身体由两层细胞组成-----内胚层和外胚层。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口周围有触手,适应固着生活;触手上有许多刺细胞,刺细胞里大多藏有毒液和刺丝。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水螅能迅速弹出长而中空的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射到猎物或捕食者题内,从而将其麻醉或杀死了解水螅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无性生殖有芽体,芽体长成小水螅后就会脱离母体,独立生活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常见的腔肠动物海葵,水母,海蜇,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构成珊瑚礁,珊瑚礁可以形成岛屿,加固堤岸,还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和庇护地。然而由于过度采挖、环境污染等因素,珊瑚礁破坏严重。(二)扁形动物1、涡虫4、 推测它如何将水蚤消化?吃进去的水螅就在消化腔内消化,消化腔与口相通,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板书过渡,刚刚我们认识了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水螅的繁殖。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了解水螅的生殖方式,思考并得出。学生回答教师给预提导。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水螅的生活世界。了解了水螅的形态以及生活。大家知道水螅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 对腔肠动物。那你能从水螅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总结: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能是样适应的。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重点内容。以分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来完成。5生活习性涡虫生活在淡水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以水中小动物为食物外部形态(1)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体长一般1~1.5厘米;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2)前端:前端呈三角形,背部两侧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3)腹面 :颜色浅,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咽,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4)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2、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体长2-8m,700-1000个节片,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有小钩(2排,25-50个)。 人吃了未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米猪肉)后患病3、华枝睾吸虫由卵巢、精巢和子宫构成,生殖器官发达,营寄生生活4、日本血吸虫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死亡 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间宿主:钉螺 感染状态:幼虫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总结:涡虫的形态点师:提出问题1、 涡虫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 右和背腹2、 这样的形态结构与运动有什么关系?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3、 涡虫怎样消化食物的?用伸出口外的咽捕食,食物在肠内消化。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水螅的形太结构特点。学生讨论,自学其他扁形动物通过色彩鲜艳刺激的视频图片将学生带入学习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迸发学习的热情。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总结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总结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渗透生物的形太结构与生理功能是样适应的。学生自主学习其他扁形动物,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培养同学积极主动思考能力5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本课小结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扁形动物的生活世界。了解几种扁形动物的形态以及生活。那你能从他们身上总结一下扁形动物的特征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重点内容。以分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对学过的知识加以总结,让学生养成总结的好习惯。课堂上已经总结的内容加以整理,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淡水中 2.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 3.结构:4.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 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石油 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三、扁形动物(一)涡虫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生活方式5(二)猪带绦虫(三)华枝睾吸虫(四)日本血吸虫四、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1、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检测案1.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在括号内腔肠动物( A B E ) 扁形动物( A C D )A.没有肛门; B.有刺细胞; C. 身体扁平;D.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E.身体呈辐射对称2.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A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3.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进行( C )生殖。A.有性 B.分裂 C.出芽 D.孢子4.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D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游入口中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5.涡虫排出食物残渣是通过( B )。A.肛门 B.口 C.胞肛D. 细胞膜6.水螅的体壁是由__外胚层______和__内胚层______两层细胞构成的。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_消化腔_______它与__口______相通。7.涡虫背腹 扁平 ,体形像一片柳叶。身体前端呈__三角____形 ,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 眼点 ,可以辨别光线的明暗反思与补充:1第2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2、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蛔虫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4、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5、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方面1、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以及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2、通过理解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3、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2、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观察法、实验法、分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蚯蚓、硬纸板、平面玻璃、镊子、烧杯、水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2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二.探究新知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雄虫较小,体长15-25cm雌虫较大体长15-35cm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和肠生端肛门。有发达的生殖器官生活史: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1.体表有角质层2.生殖器官发达3.消化管结构简单了解蛔虫的感染途径1.食物感染主要是吃附有虫卵的生菜、水果,或食入被带有蛔虫卵的苍蝇和尘土污染的食物。2.经手感染3.饮水感染一些农村饮用浇水或池塘水,容易到虫孵的污染4.呼吸道感染尘土中的蛔虫卵可被吸入呼吸道,然后再被吞入消化道感染人体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1.它极可能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2.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3.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4.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思考预防的方法1.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干净2.不喝生水3.饭前便后要洗手教师口述导语: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过渡:“大家刚才在短片中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肠中取出。为什么它没有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掉?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总结:蛔虫的形态特点师:提出问题雌回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板书过渡,刚刚我们认识了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蛔虫生活。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了解蛔虫的生活史,思考并得出。蛔虫的生活方式。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学生回答教师给预提导。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来总结,蛔通过色彩鲜艳刺激的视频图片将学生带入学习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迸发学习的热情。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总结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总结蛔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渗透生物的形太结构与生理功能是样适应的。。通过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让学生认识蛔虫的感染途径。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为如何预防奠定基础。4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角质层。常见的线形动物钩虫和蛲虫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2) 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3) 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4) 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机动)小结:作业: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5)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6) 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7) 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8) 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虫的感染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及预习谈谈蛔虫对人类的危害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总结预防蛔虫病的方法。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蛔虫的生活世界。了解了蛔虫的形态以及生活。大家知道蛔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 对线形动物。那你能从蛔虫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总结: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通过对预防方法的总结,渗透德育目标。要珍爱生命养成卫生好习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重点内容。以分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对学过的知识加以总结,让学生养成总结的好习惯。课堂上已经总结的内容加以整理,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5环节动物:一、让学生观察蚯蚓引导学生回答蚯蚓的生活环境并引出蚯蚓这种典型的线形动物。二、让学生完成实验并思考以下问题:1 观察蚯蚓身体的形状和颜色。蚯蚓的身体是否分节?在靠近身体前端的几节有什么特殊结构,其颜色是否与其他部位相同?蚯蚓的体色为暗红色或灰黑色,身体长而圆。蚯蚓的前端有环带。2 用手摸一摸蚯蚓的体表,是干燥还是湿润的?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是光滑还是粗糙?蚯蚓体表湿润、粗糙。3 怎样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环带,蚯蚓的前端有环带4 蚯蚓在平面玻璃上和牛皮纸上运动的快慢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在上牛皮纸运动速度快。蚯蚓靠刚毛辅助运动,平面玻璃太光滑。三、请学生列出常见的环节动物并归纳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四、请学生列举蚯蚓的益处。分组完成实验回答课前问题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多数生有刚毛。培养学生的自主完成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六.板书设计:第二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一、蛔虫的形态结构雄虫:15-25cm 尾部卷曲 雌虫:15-35cm尾总尖直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体表有角质层 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生殖器官发达二、感染途径 消化道感染 危害三、 预防措施四、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5五、常见的线形动物六、环节动物 :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多数生有刚毛。检测案1、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A ) A 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B 干燥、疏松的土壤 C 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D 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2、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 D ) A观察蚯蚓的反应,反应快的一端是前端 B 长有口的一端是前端C观察蚯蚓的运动 D靠近环带的一端是蚯蚓的前端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如果蚯蚓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时间过长,会导致蚯蚓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B )A.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 B.体表逐渐干燥,影响呼吸C.离开了穴居,生活不习惯 D.神经系统受到损坏4、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其原因是( C )。A.玻璃板摩擦力大 B.蚯蚓不能在土壤之外的地方爬行C.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配合 D.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5、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完成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 )。A.体表 B.口 C.肺 D.体壁6、下列能自由生活而不是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是( B )A.蛔虫 B.秀丽隐杆虫 C.丝虫 D.钩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生活的 B.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就能完成反思与补充:1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二)能力方面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三)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二.教学重难点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2.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三.教具准备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识别常见的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缢蛏一、实验: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1)缢蛏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2)靠足缓慢运动。导入新课“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是“蜗牛”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软体动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形趣味情景引入,设疑诱思,激发学生兴趣。3(3)用鳃呼吸。(4)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二、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石鳖 蜗牛 乌贼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2、 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3、 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钉螺态,结构是否一样?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它们却都属于软体动物。为什么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它们的存在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学生填表教师: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思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条不素地进行观察,并详细准确地作好观察记录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贝壳的作用是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2、靠什么结构运动?靠足运动3、靠什么结构呼吸?鳃呼吸4、缢蛏如何获取食物?在吸入和排出水过程中摄取水中食物颗粒教师:在观察河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蜗牛和乌贼,并将观察结果填在表格中。(见下)重点知识教师指导学生比较表格中三种动物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们的身体都很柔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于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教学,可采用讨论归纳的方式进行。4石鳖 蜗牛 乌贼贝壳数量,作用 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保护一片/保护 有退化的贝壳海螵蛸/支持有无外套膜,作用 保护身体是否柔软 身体柔软 身体柔软 身体柔软足的种类 斧足 腹足 腕足五.板书设计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常见的软体动物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内壳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三、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检测案1、下列动物( D )是软体动物。A.水螅 B.涡虫 C.蚯蚓 D.石鳖软,都有外套膜,都有外壳或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这就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正因为它们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它们才都属于软体动物。教师:学生讨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归纳性总结,软体动物有的对人类有益,应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对人体有害,应加以控制,以免造成危害。42、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 )A.螃蟹、苍蝇 B.蚯蚓、蜘蛛 C.乌贼、金龟子 D.钉螺、水蛭3、河蚌、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B )A.身体柔软、有贝壳 B.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C.身体由体节构成 D.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A.体内有骨骼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体外有外骨骼 D.足和触角分节5、蝗虫的触角具有的作用是( A )A.嗅觉和触觉 B.嗅觉和听觉 C.视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7.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注意:[ ]内填数字, 上填名称)(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 头 部 、 腹部 、 胸部 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11 ] 胸部 。(2)图中[9 ] 翅 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 三 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 6] 中足 ,运动器官都着生在 胸 部。(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气管 (气门或气管)。反思与补充:1第四节 鱼 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掌握动物的分类。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鱼的呼吸过程。5.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6.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二)能力方面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鱼的呼吸与运动。2.教学难点 :鱼的呼吸与运动。三、教具准备挂图、鲫鱼、鱼解剖标本、水槽、剪刀、筷子、细线。四、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学习个人尝试合作探究交流解疑1、播放鱼游泳的视频:《人与自然》中海洋鱼类的视频2、展示鱼的骨骼图片:问:那些动物是有脊柱的?那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一.明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仔细阅读教材p19页第1、2段,明确动物的种类及主要生活环境是怎样的?脊椎动物 · 无脊椎动物:二.了解多种多样的鱼视频展示:学生探究了解:1、鱼的种群数量2、鱼的生活环境、食性……3、四大家鱼:列举淡水鱼4、列举常见的海水鱼三、认真观察课本p20-21页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1、 探究总结:鱼的主要特征4个点鱼的外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鱼的体表: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既能保护身体又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鱼的运动: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运动鱼的呼吸:鳃完成22页观察与思考:提示学生是脊椎动物而不是脊柱动物并提问:前面三节课所学的动物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将所学内容概括总结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合作。提示:鳃为3师生探究突破难点交流体验调控心态课堂检测及时巩固布置作业(1)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从鱼嘴入,鱼鳃出。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时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鱼鳃中的鳃丝是对呼吸极为重要的鱼只能通过水流入嘴中;从鳃排除水来进行气体交换。大多数鱼是用鳃呼吸的,鳃没有水流经过就带不来水里的溶解氧,缺氧自然会导致死亡。四、探究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展示图片:蛋白质重要来源2、明确《渔业法》相关规定:养殖、捕捞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进行总结什么是鲜红色的?六、板书设计(一)鱼的形态特征体形:流线型,减小水的阻力4体色: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体表:鳞片和粘液,有保护、减小阻力作用侧线:测定方向、感知水流鳃; 呼吸器官鳍: 运动器官(二)鱼的呼吸水 口 鳃(气体交换) 鳃孔 水(三)鱼的运动尾鳍:稳定身体、推动前进、控制方向骨胳:保护和支持身体鳔: 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四)鱼与人类的关系1.鱼的种类(2.4万种)及作用(食物、滋补品等)。2.海洋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3.四大家鱼:鳙鱼、鲢鱼、草鱼、青鱼。检测案1、下列不属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是( C)A.体表大多被有鳞片 B.用鳃呼吸C.体内有脊柱 D.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游泳2、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地张开关闭,这是鱼在( C)A.吞咽食物 B.喝水 C.呼吸 D.散热3.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很多已死的鱼中,她可判断鱼是否新鲜的依据是( B )A.鳞片是否新鲜 B. 鳃丝的颜色C.身体有无伤痕 D. 体表是否湿润4.下列生物中是鱼类的有(A )①海马 ②鲨鱼 ③娃娃鱼 ④鳄鱼 ⑤鱿鱼 ⑥鲫鱼A.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5.下列关于我国水域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C)A.我国的海域面积广大,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可以将工厂和生活污水排入江海,丰富鱼类的饵料C.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用先进技术改进渔业5D.耗巨资修建的三峡水利工程,非常有利于鱼类生活6. 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B )A.虾 B. 鲫鱼 C. 蜗牛 D. 乌贼7.对“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进行探究时,发现能够保持鲫鱼身体平衡的鳍是( A )A.胸鳍和腹鳍 B. 背鳍和尾鳍 C. 背鳍和臀鳍 D. 鳍和尾鳍8.你有过捉鱼的经历吗?下河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挣脱,这是由于体表有很滑的粘液,鱼体表粘液的作用是( B )A.预防人类捕捉 B. 减少运动阻力C.保持体表湿润 D. 辅助呼吸9.通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鱼的尾鳍没有的功能是( B)A.产生前进的动力,控制前进的方向 B. 使鱼体直立C.维持鱼体的平衡 D. 帮助鱼体转换方向 10.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D)A.章鱼 B.鲸鱼 C.甲鱼 D.海马反思与补充:1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5. 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 方面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方面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 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二.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3.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新课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鱼类,鱼类有哪些特征?鱼类的特征与它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最主要的特征围绕着在水中的生活:可以在水中呼吸和游泳。可见动物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复习,回答: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温故知新,引导对动物的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的思考。2那么,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却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可引导进一步讨论,或进行追问鳄属于什么类群?讲解:所谓特征,意思就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特点,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并看看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思考问题,进行回答:通常,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此表示迷惑,并认为鳄也是两栖动物。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具备区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基本知识。引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导对“特征”的关注,引出新课,明确学习目标。新课教学(一)两栖动物1.蝌蚪和青蛙的区别(1)自主学习模式A 阅读教材、观察图片;模式B 阅读教材结合观察牛蛙、触摸牛蛙;(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表达:①蝌蚪和青蛙的区别。(提示:外部形态、呼吸器官、运动方式)②青蛙身体的颜色,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③触摸蛙有什么感觉。(如果有牛蛙作为观察材料)④除蛙外,还有哪些两栖动物,能简单介绍吗?(1)自主学习,尝试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2)小组讨论交流:①蝌蚪:外形、游泳姿态、呼吸方式都与鱼类相似。青蛙:外形与蝌蚪区别很大,在陆地上善于跳跃,也可在水中划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②青蛙皮肤裸露,体色与环境相近。③蛙的皮肤湿润、黏滑。④其他的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大鲵。此部分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也可以布置网络查询检索任务,进行交流。在观察中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分次出示的资料不断纠正学生对青蛙和蝌蚪的结构特征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32.两栖动物的特征(1)在学生表述时追问:关于蝌蚪从何处来、关于成体皮肤辅助呼吸。(2)引导得出结论:两栖动物幼体的发育无法脱离水环境,成体肺不发达,需皮肤辅助呼吸,是由水中向陆地过渡的动物类型的特点。通过以上的问题尝试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利用观察、对比,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与人类的关系出示图片及视频,请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提出视频或图片中未呈现的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1)两栖类是食物链中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2)猎食野生动物存在危险,也破坏环境。(3)保护两栖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认识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环保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二)爬行动物提问:我们了解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那么龟、鳄这些也能在水中游动的动物为什么属于爬行动物呢?演示:海龟、鳄产卵和孵化的照片。对比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环境。提问:更多的爬行动物在陆地环境中生存,有的甚至在干旱的环境下生存,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蜥蜴的特征。1.蜥蜴的特征(1)自主学习(2)小组讨论①蜥蜴与青蛙的区别。(提示:外部形态,呼吸方式、生殖发育方式、生活环境)②爬行类的常见动物有哪些?为什么它们属于爬行动物?海龟和鳄都把卵产在陆地上,并且在陆地上孵化。刚孵化出来的幼体很小但与成体很相似。(1)自主学习,尝试自己找出蜥蜴与青蛙的差异。(2)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①青蛙: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卵无卵壳,蝌蚪游泳,用鳃呼吸;成体皮肤裸露,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差异大。蜥蜴:在陆地上产卵,卵有卵壳,生殖和发育不依赖水环境,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差异不大,体表有鳞片或甲。②试着用蜥蜴的某些特点衡量鳄、龟、蛇的分类。在观察中尝试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2.爬行动物的特征由蜥蜴、龟、鳄、蛇的共同特点总结出爬行动物的特征。通过以上的问题尝试归纳出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利用观察、对比,归纳出爬行动物的特征,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尝试说出:以蛇为例,毒蛇咬伤、捕食虫鼠、蛇毒入药……保护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认识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环保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动物的特征与它们功能紧密相关,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同时它们都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生态环境的健康以及我们自身的进行“问卷星”在线问卷反馈。5生存和发展,我们要关注它们的生存现状并加以保护。布置两个思考题:1.树蛙可以远离池塘这样的水环境,它们如何繁殖后代呢?2.某些蛇直接产下小蛇,它们是胎生的吗?五.板 书 设 计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两栖动物 1、青蛙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两栖动物3、主要特征2、爬行动物 1、蜥蜴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爬行动物 3、主要特征 检 测 案1、冬眠状态下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 D )A .肠 B.肺 C.口腔黏膜 D.皮肤2、两栖类是( C )。A、典型的水生动物 B、真正的陆生动物C、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D、最低等的脊椎动物3、爬行动物覆盖着鳞片或甲 ,其作用是( D )A .有利于运动 B.保护皮肤 C. 有利于防御敌害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及保护作用4、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没过几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A )。A .缺氧 B.饥饿 C. 惊吓 D.水质有问题5、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C )A .皮肤裸露 B. 幼体用鳃呼吸6C. 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D.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6、蜥蜴的呼吸特点是( B )A.完全用肺呼吸 B.肺呼吸,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C.用体表呼吸 D.用鳃呼吸7、判断:(1)既能生活在水中,有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 )(2)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里。( √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 )8.连线体表覆盖鳞片青蛙 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在陆地产具有坚韧卵壳的卵蜥蜴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终生生活陆地上反思与补充:1第六节 鸟1. 教学目的1. 知识方面:1.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 能力方面: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3.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鸟类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的探究活动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学生行为 教学意图课程引入播放鸟类飞行视频。学生观看,引出课题 激发兴趣,引起疑问:活动一多种多样的鸟展示许多鸟的图片小组比赛看那组写出鸟的名称最多。并要求说出他们的居住环境。 点拨 总结引出课本内容看图或结合自己的知识写出鸟名,环境。代表回答问题。初步认识鸟类的多样性2自主阅读教材第30-31页内容,完成教材中的讨论推测: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之间有什么联系,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的联系?教师总结:鸟类的喙与其食性密切相关。短而直的喙是食虫鸟,强大末端有弯钩的喙主要以鸟兽等为食。长而直的喙主要以鱼虾为食,强直且尖锐的喙以昆虫为食,扁的嘴以杂食性居多。纤细的足部善于握住树枝,一般生活在林中,粗壮有利爪的足一般生活在山地丘陵地区,细长的腿可在浅水中行走,主要生活在湿地,趾端有爪能攀附树干在树林生活,脚掌有蹼,可以游泳,生活湿地湖泊。学生思考填答推测: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之间有什么联系,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的联系? 认识鸟的特征与生活和环境的关系3活动二 鸟的主要特征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不看课本的前提下,请每个同学在纸上写出自己认为鸟类可以飞行的原因,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于适当评价。请写的最全面的学生上黑板画出自己心中的鸟,并要求将自己描述的鸟的特征体现在绘画中。 教师评价并引导出外形、羽毛、胸肌、骨骼等方面的特征。 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做出假设。不看课本的前提下,请每个同学在纸上写出自己认为鸟类可以飞行的原因?并讨论学生画版画,并说明。学生作出驾驶:鸟的外形、羽毛、胸肌、骨骼等方面的特征锻炼学生依据经验作出假设的能力探究1 鸟的外部形态做纸飞机的飞行活动鸟类的体表被覆盖着什么?有何意义?鸟类的体表覆盖着羽毛,羽毛能减小空气阻力。鸟的翅膀展开,你们能识别出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羽片平整、羽轴很明显的正羽是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它们在排列在翅和尾部上,是彼此重叠的,展开时呈扇形,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探究1 鸟的外部形态研究纸飞机的飞行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研究做纸飞机的飞行并回答问题。通过模拟实验,帮助学生获得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4探究二 鸟的内部特征一、 肌肉和骨骼指导学生观察鸟的头骨,口中有无牙齿、鸡脚骨横切面、鸡胸肉等相关图片,完成思考题。1、鸟的胸肌与其他部位的肌肉相比,发达程度如何?观察胸肌的着生部位并模拟飞行动作,联想胸肌与飞行的关系?鸟的胸肌非常发达,为鸟的飞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观察鸡脚骨的切面,脚骨内部是否充满骨髓?鸟的骨骼是中空的。3、鸟的骨骼有哪些特点?鸟的骨骼轻、薄、坚固二、鸟的其他特征问:鸟的飞行需要大量能量,哪些能力从哪里来?播放视频,请学生观察鸟捕食的过程。让学生谈谈是否被鸟粪落在身上或车上的经历.展示图片:一只小乌鸦每天要吃下超过它体重的食物:一只体重约两公斤的肉食鸟类在一天内能把二公斤的鱼吃得清光!杜鹃幼鸟的食量更是惊人:它能在一天中吃掉18条小蜥蜴,39只蚱蜢、3只凤蝶蛹、43只甘蓝蛆、5条金龟子幼虫、4次圆蛛、50只黄粉虫以及大量蚂蚁卵。同学们,鸟在高空中不停的飞它们累不?它们的呼吸如何? 播放鸟呼吸气体进出肺和气囊的动画,让学生观察教材“鸟体内的气囊”图文,请学生在图中标注出鸟呼气、吸气时气体在肺和气囊中的流动方向。展示人与鸟的心搏次数的数据,请学生分析数据。讲解:鸟的提问高而恒定在42。讲述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和吸气时气体在肺探究二 鸟的内部特征肌肉和骨骼1、 结合教材图片及食物得出:鸟的胸肌发达2、 在鸟的骨骼模型,指出胸骨和龙骨突的位置,明确胸肌付着其上,胸肌的收缩和舒张牵动两翼运动。3、 总结得出鸟的骨骼轻、薄、坚固学生看图、分析出结论联系生活经验,得出结论: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学生观察教材“鸟体内的气囊”图文,请学生在图中标注出鸟呼气和吸气 气体在肺和气囊中的流动方向。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鸟心跳频率高,运输营养物质和样的能力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v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5提问:鸟如何繁殖后代?鸟类通过产卵繁殖后代认真倾听 理解概念讨论得出:恒温增强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扩大了分别范围。回答:通过产卵繁殖后代通过讲解,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再次展示:各种鸟的图片请学生总结鸟具有的特征归纳得出鸟的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概念6活动三: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问:假设自然界没有了鸟类,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师生归纳总结:假设我们周围没有鸟,那么就会出现害虫猖獗、鼠害蔓延。生态平衡的破坏将导致农业减产、疾病传播,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结合课前知识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促进爱护鸟类情感的形成小结 演练1.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梳理 总结 总结归纳所学内容,及时巩固7四.板书设计检测案1.下列哪项不是鸟适应飞行生活的外形特点( A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 B.全身被覆羽毛C.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正羽 D.身体呈流线型2.鸟排便频繁的原因是( D )。A.食量大B.消化功能差 C.吸收功能差 D.直肠短,不能长时间储存粪便3.下列哪项不是鸟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 D )。A.胸肌发达 B.骨骼薄而轻 C.气囊发达 D.胃发达4.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动力主要来自( C )A.四肢 B.胸骨 C.胸肌 D.羽毛5.家鸽飞行时,牵动两翼的肌肉主要着生在( D )A.后肢 B.脊椎骨 C.颈部 D.胸骨第6节 鸟有喙无齿身体呈流线型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食量大 消化能力强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多种多样的鸟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胸肌发达,胸骨上有龙骨突 形态结构特征鸟 其他特征 心跳频率高骨骼轻、薄、坚固 主要特征 体温恒定通过产卵繁殖后代86.蜂鸟的心搏次数为615次/min,是人的8倍还多,这与它下面的哪项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A)A.飞行 B.呼吸 C.生殖 D.孵卵7、双重呼吸指的是( D )A只在呼气时,肺进行气体交换 B只在吸气时,肺进行气体交换C吸气和呼气时,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D吸气和呼气时,肺和气囊都进行气体交换8.鸟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鸽的身体呈 流线型 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利于飞行。(2)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了 翼 ,生有几排大型的 羽毛 ,胸部有很突出的 龙突骨 ,其两侧有发达的 胸肌 ,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3)直肠 很短 ,粪便可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 减轻体重 ,利于飞行。(4)飞行时,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体内的 气囊 经呼吸作用,散失到体外,以便保持体温恒定(5)心脏有 四 腔,心肌发达,血液输氧气能力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