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选择情况调查参加者:*主题:以苏州独墅湖校区问卷调查分析综合总结时间:2011 年 1 月 22-23 日地点:苏州独墅湖校区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尤其因 2006 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413万人而显得更为突出了。 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
2、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础。为此,我通过图书馆、网络的相互作用下,研究了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的问题,并在苏州独墅湖校区于 1 月 22 日至 23 日间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见附件 1) ,对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多方面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大学生直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他们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等能否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需求,将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就业。然而,现实中无论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还是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而且这种断层已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引发当代大学生就业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差距的深层根源,这主要与大学生的人群特征有关。作为一个享有高等教育经历的特殊
3、群体,大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教育回报的要求决定了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人生期待和较完整的职业规划。而这些就致使他们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较高的职业期待。而作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群体,大学生又大多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其职业期待普遍高于就业环境的实际水平也在情理之中。本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显然,这是目前大学生竞争力缺乏的普遍性原因。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
4、的竞争力。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大学生状况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但更多的同学认为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不太有帮助或没有帮助。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完善尽管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家庭与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就业重要的外部环境,它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影响着大学生就业。1、整体层面:直接影响较小。根据本次调查,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高。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将家庭期望视为首要考虑因素并不是很高。至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环境方面。2、具体层面:单方面影响较大。具体层面主要指家庭、社会环
5、境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影响。学生“来源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也反映了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就择业标准而言,调查显示,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对于地域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来自大城市对于薪酬的要求也普遍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工资起点大多集中在 2000 元以上,而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的工资要求则集中在 1000-1500 元。就择业的方式和途径而言,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倾向于从社会关系网络方面来寻找出路,其中很多同学认为家庭和社会关系是求职最有效的途径;而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则重点依托于学校的推荐。 寻求大学生就业
6、难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四维。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作为一名学生,进一步更新观念,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并维持大学生身份认同更新学生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首要环节。 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但是,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是其突出的经济增长特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就业结构性难题是突出的,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
7、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数量却呈几何倍数增长。两者相加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须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 维持必要的大学生身份认同。就业期望的适当降低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要放弃自身的身份认同。恰恰相反,现实中必要的身份认同有助于解决现阶段的就业难题。尽管当前对于大学生的负面评价时有所闻,但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积极评价。如果人们无限制地降低大学生的岗位标准,甚至与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混为一谈,这很有可能带来“大材小用”的后果,导致人才浪费。其次,这为我们调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路提供了空间。大学生素以富有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而著称。在今天就业形势不甚乐观的
8、情况下,大学生也以对社会的责任感而积极地应对这一社会问题。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大学生要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1)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通过开设专业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系统性专门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专业实习则通过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做将书面知识付诸实践方面的准备。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共同构成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2)重视校内活动和校外社会活动。作为大
9、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校内活动之外,校外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已被学生视为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途径。在这一方面,无论是来自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都没有太大的认识差异。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中国社会其他人群的就业问题一样都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无论是将目前比较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归结为大学生数量太多,或从大学生自身寻找原因,表面上看虽
10、然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或根源,但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模糊和转移了问题的焦点。因此,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需要政府和社会有足够的耐心和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充分发挥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以对大学生的爱护、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来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外因是通过事物的内因起作用的,在外界种种力量的帮助下,提高就业率最根本的还是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着手。能力是人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提高就业率就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相信在我们大学生的努力奋斗下,就业不再是难题,我们也会迎来美好的未来。附件 1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调查您好!我现在进行一项大学生专业选择
11、与就业情况的研究调查报告。本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并不涉及隐私,调查结果仅做研究分析使用。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请结合自身情况,在您所认为的答案前打勾。 )1. 您的性别A. 男 B. 女2您所在年级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其他3. 您喜欢所学的专业吗?A. 是 B.不是4. 您认为您现在所学的专业实际情况与当初填报志愿是对专业的了解差距大吗?A. 相去甚远,完全和我想的不一样B. 差距不大,大概有一点不一样C. 完全一样5您愿意把所学专业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吗?A. 愿意 B. 不愿意6您觉得所学专业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A. 适应 B. 不适应7您毕业以后是否考研或是出国A. 一定考 B. 一定不考 C. 很难说,在考虑8刚毕业对月工资的要求A. 1000 一下 B. 1000-3000 C. 3000-5000 D. 5000 以上9. 当工作处在巅峰时期中,而中国某个项目市场前景良好,是否会选择创业或者转行A. 一定会 B. 一定不会 C. 看当时自身的资金知识积累情况10. 你认为一个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最重要的素质是A. 实践能力 B. 市场敏锐度 C. 学习能力D. 专业知识 E. 社会责任感 F. 知识面G. 交际能力 H. 外语水平 I. 创新能力J. 知识结构 K. 知识深度 L. 数学知识M. 计算机水平附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