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创新能力,从尊重儿童做起 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对世界的一切充满着好奇,爱问这问那,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可进入学校后,他们往往被唯一的标准答案所束缚,不敢发表自己的主见,不敢与人争辩,更不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空话、大话都不要讲,首先要做到“尊重儿童”。尊重一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千百年来,儿童的生命何时真正被重视过?我们漠视他们的存在,当着他们的面大声呵斥,任意批评。漠视他们的思想,什么事情都是我们说了算。虽然有时也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也是一种形式,走过场而已。而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个性和能力,就要从尊重儿童做起。 一、尊重儿童,就
2、要给儿童自由思考的空间 给儿童自由思考的空间,就是要保护并促进孩子的问题意识,使他们能进行丰富的想象,能进行独立、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人云亦云。教学完秦兵马俑一文后,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气势恢宏、惟妙惟肖的秦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第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因为没有他下令工匠建造兵马俑,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如果没有他的发现,秦兵马俑将永埋地下,和我们无缘相见。” 第三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建筑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用智慧
3、和汗水,烧制出了这形象逼真、威武雄壮的秦兵马俑。” 交流还在继续。我没有以教参提供的“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为唯一的价值取向,而是一一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学习中发表不同的看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只要言之有理,就要予以肯定,而不要把儿童禁锢在某个标准答案上。儿童的求异思维,正孕育着一场伟大的创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 二、尊重儿童,就要给儿童自由作业的空间 有一次,在教完特殊的葬礼后,我尝试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感受,自行设计有创意的回家作业。他们一听乐坏了,小脑筋立即开动了起来,他们有的给总统写了一封信,
4、赞扬他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有的为塞特凯达斯瀑布画了两幅画,一张是昔日雄伟壮观的画面,一张是奄奄一息、即将枯竭的画面,他用强烈的反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有的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写了一份长长的悼念词,深情款款、庄严肃穆;有的给环保部门写了一封倡议书,文中以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消亡为例子,建议环保部门的人也要调查一下我国的瀑布生存状态。倡议我们中国人也要以此为戒,时时刻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翼一旦高飞,头脑中便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创造的体验
5、便得到一次又一次次地强化。 三、尊重儿童,就要给儿童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 儿童的兴趣爱好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只有在自己喜欢的天地里学习,他们的才华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更大限度地发挥。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开设校本选修课,但由于受到经费、场地和师资的限制,很多孩子还是无法学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尊重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生命都幸福绽放”,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建议,我们学校可以强烈呼吁全社会成立“为孩子服务义工队”,为我们的孩子广搭舞台。我们可以把面包店的家长邀请过来教孩子们做面包,邀请花店的员工来给喜欢插花的孩子讲授插花艺术,邀请游泳馆的教练来给孩子们讲如何进行溺水救护,邀请银行的叔叔来给孩子们讲如何识别真假钞票。我们还可以组织孩子走向社区,走向军营,走向商场,走向医院让我们的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让我们突破传统的封闭式教育,以开放的心态,带领我们的孩子走进文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生活,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人格! 参考文献: 1黄武雄.学校在窗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徐顺湘主编.创造性人格养成的案例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