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心理学开卷自己总结.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21615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开卷自己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医学心理学开卷自己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医学心理学开卷自己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医学心理学开卷自己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医学心理学开卷自己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前 言一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一)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个性):意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自我意识。(二) 心理的实质: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解释,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这一论断科学地阐释了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1心理是脑的机能(1)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2)心理的器官是脑:(3) 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1)心理是观念的反映 (2)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3)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4)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

2、性:第一部分 人的心理 一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指一个人对来自环境的信息,通过感官加以选择、接受,在神经通路和脑中进行编码、贮存、确定其意义,并运用经验、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它由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过程组成。1感觉 : 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物体的大小、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眼、耳、鼻等感觉器官而产生感觉。 2 . 感觉中的重要现象(感觉的特性,答题时记得加上举例)1) 适应 : 是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2) 感觉对比 :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

3、象,有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3) 联觉 : 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现象。4) 后像 : 是当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人们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并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的现象,多表现在视觉通道内 。3 . 知觉 : (perception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按一定关系综合构成的。例如香蕉就是由它特殊的外形、特有的表皮、味道、果肉等多种特征综合构成。4 知觉有四个特性: (答题时也要记得举例) 选择性: 人们周围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一定时间里

4、,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理解性: 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它、理解它,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的经验把它组织成一个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改变以后,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二 记忆5 记忆 : 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叫记忆。 (概念)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将记忆分为 :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记忆的保持时间可以将记忆分为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

5、 把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称为: 表象表象有着显著的 形象性、直观性;6 关于记忆的理论解释 根据从信息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及对信息的编码方式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 :瞬时记 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 当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保持它的印象,为: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存储时间 0.25-0.5 秒,容量较大。 短时记忆 一般保持在 12 分钟之内,人能清楚地知道短时记忆的内容,并能对所记忆的 内容进行操作。记忆容量 72 个组块 。 长时记忆 系统储存时间从 1 分钟到几年直至终生,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所有记忆系统中 最大的。长时记忆中的东西是

6、处于潜伏状态的,不能被人意识到,是备用性的。7 记忆的基本过程(1)识记: (2)保持与遗忘(3)再认和回忆(1)识记: 是反复地感知事物,并在大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开始和前提。 根据人在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识记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性,以及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识记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2)保持与遗忘A 保持: 个体把识记过的对象以一定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过程,称作保持。 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的内容会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原来识记内容中的细节趋于消失,主要的、显著的特征得以保持,记忆的内容变

7、得简略、概括与合理;另一种是增添了原来没有的细节,内容更加详细、具体,或者突出夸大某些特点,使其更具特色。B 遗忘:是个体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现和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遗忘分为两种:一种是永久性遗忘,即识记过的内容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另一种是暂时性遗忘,即对于识记过的内容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但在适当条件下记忆还可能恢复。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用重学法得到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 曲线,遗忘具有规律性,在时间的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这提示学习若能经常及时复习,知识的遗忘量将大为减少。回忆时间间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备注) 造成遗忘的原因主要有:

8、痕迹消退说抑制或干扰说压抑说脑部受到损伤(3)再认和回忆再认和回忆是对储存信息的提取、再现的过程。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再认比回忆容易,通常是能够回忆的内容都可以再认,但能够再认的内容不一定能够回忆。再认和回忆的正确程度一般取决于对原来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备注)改善记忆的方法: 1 集中注意 2. 及时复习 3. 反馈 4. 背诵 5 .过度学习 6 .记住要点 7. 采取分散记忆 8.采取意义识记 9. 不要把性质相似的材料安排在一起学习 10 .多样化的复习8. 表象与记忆表象指当感知过的

9、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简答相关题目1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调节张力和觉醒状态的联合区,该联合区位于脑干网状结构、间脑和大脑皮质内侧部。接受、加工、储存信息的联合区,此区主要位于两半球后部,包括顶 -枕- 颞区以及相应的皮质下组织。计划调节和控制复杂心理活动的联合区,此区位于额叶中央前回的前方,特别是前额叶及与之紧密联系的皮质下结构。 2 马斯洛层次学说 生理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为需要是发展的;在前种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才产生后层次的需要。 3 遗忘的进程 艾宾豪斯:遗

10、忘曲线其它影响因素: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学习的程度(过度学习)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前摄抑制、后摄抑制)识记者的态度4 遗忘的原因1.痕迹消退:遵循遗忘规律2.抑制或干扰:前摄抑制、后摄抑制3.压抑:主动遗忘4.脑损伤:提取障碍5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组织有效的复习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好于集中复习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5 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6 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6. 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2) 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和能动的反映。7.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是什么?区别:感觉是在刺激作用下,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

11、知觉是在刺激作用下,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8. 艾宾豪斯遗忘曲线表明了什么?第一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研究了遗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说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最初遗忘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第二种表明了人在识记某种材料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得特别快,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的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9以狼孩卡玛拉的实例说明客观现实与心理的关系。狼孩卡玛拉的实例说明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

12、环境中的事物是起决定作用的。卡玛拉长期脱离社会环境,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人正常的心理。论述题1. 试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从脑的进化看,人脑及心理功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这一点可以从动物进化的不同阶段的神经系统和行为特点的相互关系上看出来。在进化的最初阶段,动物只有弥散的或网状的神经系统,相应的行为也较为简单。随后出现的头部神经节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雏形,而具有头部神经节的动物就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了。从脊椎动物开始出现了管状神经系统,并有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分,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脑。与此同时,动物的行为也变得较为复杂了。人脑的形成大约经历了 10 亿年,大

13、脑皮层特别是新皮层在人脑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可以适应各种各样极度复杂的自然环境,心理现象相应地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心理是脑的机能,但是脑不会独自产生心理,必须是客观事物作用它时,才实现反映机能,产生心理。虎孩、狼孩、熊孩等虽然都具备人的生理解剖特点,但由于他们长期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环境,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正常心理。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和能动的反映。人的一切心理现象,从感觉、知觉、思维、想象,到情感、意志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形式。然而,人的主观心理并不是死板地、机械地反映事物,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每个人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主观因素的

14、影响,使反映带有主观性。另外,人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同时,还能积极能动地改造客观现实。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雄辩地证明,人类的生存进货都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适应、协调,根据人类需要不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结果。第二部分 心理应激1 应激(Stress) ,现代英语中的含义是“压力” 、 “紧张”,是指有机体对内外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心理学将心理应激定义为:个体在觉察(认知评价)到威胁或挑战,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的心身紧张状态。心理应激是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的重要环节2 应激定义中的三要素;应激源,心理中介机制(调节心理中介因素,应激反应1) 、应激源:引起应激反应的环境刺激就是应激

15、源,具体是指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和应对反应的环境事件或情境。理论上一切环境变化(刺激)都是潜在的应激源,但实际上,这种潜在应激原只有被个体通过认知性评价觉察到对自身具有威胁或挑战时才能成为实际有效的应激源。(备注)应激源按照内容分类:A 、社会文化性应激源 B) , 职业性应激源 C)、环境应激源 D)、心理性应激源:A、社会文化性应激源(一) 生活事件:是指日常生活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如考试、就业、结婚等。科学研究表明,生活事件是造成心理应激并进而使健康受损的主要应激源。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霍姆斯(T.H.Holmes) 等研究人员根据对 5000 余人的病史分析、实验室研究

16、及流行病学调查,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 ) 。“生活变量单位”(LCU)代表相应生活事件的作用程度。通过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表明,LCU 升高与心性猝死、心肌梗死、结核病、白血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多种疾病有明显相关。心理上的丧失感对健康的危害最大,如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以及意外事故对健康的影响。 (二) 生活琐事:是指带来“烦恼”的小事情,也有人称之为日常困扰。(三) 重大变故:指给所有人带来应激的重大事件,如战争、动乱、地震、洪水等。(四) 文化冲突:移民的思乡情就与长期不能适应居住地社会文化环境有关。B) , 职业性应激源特指与工作有关的应激源,主要来自四方面:(1)工作者

17、本身(2)工作条件(3)工作性质(4)组织方面C)、环境应激源主要指各种特殊环境、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如高温、低温、高或低气压、辐射、强烈的噪声和震动。噪声是现代化城市中最惹人注意的环境应激原之一。现代人所接受的噪声影响远胜于我们的祖先,汽车、飞机、工厂机器运转、建筑机械、商业音响等都是噪声原,噪声的应激效应是肯定的。D)、心理性应激源:挫折,心理冲突a 挫折:是由于各种障碍造成动机行为不能达到目的或趋向目标的进程受阻而延搁时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根据挫折发生的原因把挫折分为:外部挫折 ,个人挫折 挫折反应包括消极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心理防御反应。 情绪反应:表现为愤怒、敌对、焦虑、恐惧

18、、忧郁、沮丧、绝望、失助和淡漠等。 行为反应:表现为攻击、逃避或回避等。 心理防御机制:后面介绍b 心理冲突: 是指相互对立或排斥的目的、愿望、动机或反应倾向同时出现时引起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备注)动机冲突基本形式分成: 趋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个同样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引起同样程度的动机,而必须从中选择其一时发生的心理冲突。 避避冲突又称双避冲突,两件不受欢迎或令人讨厌的事同时出现,而必须选择其一时发生的心理冲突。如 “前遇悬崖,后有追兵” “ 进退维谷” 趋避冲突指个体对一个事物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态度取向(既向往又拒绝,既喜欢又厌恶)时发生的动机冲突,往往

19、既有吸引力,又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是最常见的心理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是指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有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时产生的心理冲突2) 、心理中介机制(调节心理中介因素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人格;社会支持3) 、应激反应 生理反应 , 心理反应一、应激的生理反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影响遍及全身。1、坎农的应急反应学说也称“或战或逃” 反应(fight or flight)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凝血时间缩短、儿茶酚胺增多、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机体变得警觉、敏感,从而为机体投入搏斗或者逃离危险做好准备。2、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塞里认为

20、,对机体不利的应激原持续作用下,会出现一般性的长期躯体反应,塞里称之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 ,也称一般适应综合征。GAS 可分为三个阶段:(1)警戒期:由于觉察威胁,出现“或战或逃”反应,根据应激原的强弱而有程度的不同。为对抗应激原而对体内能量进行动员,如果应激原强度足够,可直接导致死亡。(2)、抵抗期机体通过警戒反应适应应激原,处于与应激原长期抗衡的状态。在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协调下,各系统均处于动员状态,生理反应超过正常状态,大量资源被消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胰岛素、内啡肽、白细胞介素均参与抵抗期的应激反应。3)耗竭期长期暴露于同一应激原,机体不断

21、适应,用来对抗应激的能量已被耗竭,机体需要得到休息和能量的补充。如果机体不再有可供动员的能量储备来对抗不良应激,则可导致心身疾病、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彻底崩溃,严重时警戒期的体征可能重现而致个体死亡。二、应激的心理反应心理反应主要包括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和心理防御反应。1、情绪反应(1)焦虑(2)恐惧(3)愤怒和敌意(4)抑郁(1)焦虑:预期发生某种灾难后果的一种紧张情绪。适当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促使人投入行动,以适当的方法应对应激原,从而适应环境,如考试焦虑。C.D.Spielberger 将焦虑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是一种持续较短暂、强度多变、伴有紧张和害怕的心理状态

22、。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质,具有特制焦虑的人容易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事件看成危险,总是怨天尤人、恐惧不安,容易陷入应激状态。(2)恐惧:多发生于安全和个人价值和信念受到威胁的情况下。(3)愤怒和敌意遇到不合理的、恶意的或有人故意设置的障碍时产生愤怒、忿恨或者敌意,有时与攻击性欲望有关,辱骂和讽刺多见。(4)抑郁 包括一组消极低沉的情绪,如悲观、悲哀、失望、绝望和失助等。表现为发愁、苦闷,对周围事物冷漠,兴趣索然,郁郁寡欢、对生活失去乐趣,自信心下降,自我评估明显下降,严重时,悲观沮丧、绝望、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容易自杀。2、行为反应 1)针对自身的行为反应(2)针对应激原的行为反应(1)针对自身的行为

23、反应 包括远离应激原,或改变自身条件、自己的行为方式或生活习惯等。逃避是最常见的表现(2)针对应激原的行为反应3、认知反应应激情境下,注意力集中、清晰思维及正确回忆等认知功能会降低。认知能力下降又会促使个体产生动机冲突、并使挫折增多,激发不良情绪。认知反应的另一方面是自我评价降低或丧失,最常见的是对负性事件的潜在后果详加描述和过分强调以及对自己能力的否定。4、心理防御反应又称心理防御机制,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基本概念之一。所谓防御机制,是指由一定的动机所发动,目的在于避免精神上的痛苦、不快,以及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心身疾病、神经症和精神疾病。各种防御机制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在心理上进行自我保护,

24、犹如生理上具有的免疫功能一样。一般简答题1 一般适应综合征( GAS ) 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2 心理应激 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3生活事件(或应激源) 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各种应激刺激。4 负性生活事件 指个人认为可能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5 生活变化单位( LCU ) 用以标记生活事件,来检测事件

25、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6 应激反应 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7 退化 当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8 认知评价 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9 应对方式 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10 情绪关注应对和问题关注应对 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的应对策略是针对个体的情绪反应的,这被称为 情绪关注应对。相对应的是 有的应对策略针对事件或问题,则称为 问题关注应对。11 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本我的欲望

26、与客观实际条件出现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起作用,起到了暂时减轻焦虑的作用。12 否认 把已经发生,但又不愿被接受的痛苦事实加以否定,当作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心理负担。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否认通常是无意识的。13社会支持 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社会人和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14 在心理应激研究领域中,生活事件可分为哪几大类?(1)按事件的生物、心理、社会属性分有 : 躯体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2)按事件的现象学分有工作问题 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经济问题 个人健康问题 自我实现和自

27、尊方面问题 喜庆事件;(3)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有 正性生活事件 负性生活事件;(4)按事件的主客观属性分有 客观事件 主观事件。15.应激反应中常见的行为反应有哪些?逃避与回避 ;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 ;无助与自怜 ;物质滥用 。论述题1 生活事件的刺激(或应激结果)可引起机体哪些变化? 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忧郁等。 行为反应,包括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等。 生理反应,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途径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 2 简述心身中介机制影响健康的途径。 心理神经中介机制主要通过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进行调节,非特应系统 功能增高,而与

28、之 对应的向营养系统功能则降低。如果应 激源刺激过强或时间太久,也 可造成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或紊乱。 心 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 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胰腺和甲状腺也起一定作用。 心 理神经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着双向性调节。一般认为,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中等度的应激可增强免疫应答,强烈的应激则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 3 影响应激反应严重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认知评价 应对和心理防御 社会支持 个性特点4 如何指导应对 指导个体通过“问题解决”的应对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 指导个体进行“再评价”应对,使之改变认知评价,例;换一个角度去认识生活

29、事件,以减轻应激反应 提供或帮助寻求社会支持,即采用“求助” 的应对方式。 分散注意,即采用“转移”的应对方式,例如指导个体通过适当的活动转移个人对应激源的注意力,解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指导个体进行一定的放松训练,即 “松弛”应对 催眠、暗示、运动,甚至使用一定的抗焦虑药物等方法,也可被看成是应对干预手段。5 某学生考前总要头痛,考完试症状随之缓解,请用应激理论解释。 考试是应激源 各种中间因素影响 中介机制引起生理反应6.一具有典型 A 型行为特点的人在遭遇一系列生活事件之后,罹患了冠心病,求您诊治,您将如何为其治疗?冠心病属于心身疾病的一种。2. A 型行为指冠心病倾向个性,主要特点

30、是时间匆忙感和竞争敌对倾向。1.诊断:(1)躯体诊断(略)(2)心理诊断:心理诊断须靠心理检查作出。心理检查的常用方法是会谈法和心理测查。所以,根据这一点,先同病人交谈来了解病人的各方面情况,必要时,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进行测查。病人的人格;病人当前的心理状态;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或工作应激因素、心理冲突或挫折等) 。7 简述心理应激引起的机体的变化。当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常有明显增强。在某些情况下,某些个体可出现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的情况,如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和血压下降、血糖降低等,甚至导致休克等。在心理应激状态下,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

31、强,同时抑制葡萄糖的消耗,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有时盐皮质激素也增加,引起血容量增加。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研究表明:大脑作为环境与免疫系统间的协调者,在调节机体对各种应激源的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应激引起的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可以伴有儿茶酚胺及阿片样物质的释放,作用于淋巴细胞受体。8. 简述心身中介机制影响健康的途径。心理神经中介机制:主要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进行调节,非特应系统功能增高,而与之对应的向营养系统功能则降低。如果应激源刺激过强或时间太久,也可造成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或紊乱。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胰腺和甲状腺也起一定作用。心理、神经、免疫

32、中介机制: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着双向性调节。一般认为,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中等度的应激可增强免疫应答,强烈的应激则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9 如何减少心理应激对个体的损害?.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是人们用来控制应激事件或对它们的反应的对策。可分为情绪关注性应对(包括心理防御机制、重新评价情境和减轻紧张)和问题关注性应对(包括事先应对和寻求社会支持)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减轻焦虑及其他消极情绪的一种方法,是当个体在应激情况下难以作出直接应对时,由潜意识自动采用的防御性策略。常见的有:否定作用、退行作用、幻想作用

33、、反向作用、合理化作用、升华作用、幽默作用、潜抑作用。重新评价情境是指由于应激依赖于对事件的评价,所以可以通过估计证据的份量以及将消极评价转为积极评价的能力,以降低应激程度。通过重新评价情境,可以集中思考积极方面,分散对消极面的注意;产生积极情境状态,阻止消极情绪;增加个体对威胁情境的控制能力,产生应对应激的效果。通过应用镇静剂、体力锻炼、放松训练等,可以直接抑制应激引起的生理唤起以及相关的症状,是重要的应对应激的措施之一。通过获得信息,为建立有效地应对作好心理准备;对应激情境的模拟想象、实践和排演等提高相应的应对能力;学会解释消极情绪、认知曲解以及发现唤起应激的因素,帮助认知调整,降低应激反

34、应等事先应对可作为对付即将出现的应激情境的技巧,减轻应激反应。由他人提供的有益于应对应激的信息和指导,关怀、影响和教育及鼓励与保证等社会帮助,使个体与社会方面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联系,可减低应激程度。10 简述心理因素影响免疫系统的可能途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造成暂时性皮质醇水平升高,后者损伤细胞免疫作用,但持久应激与短期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效果不同,有时可使细胞免疫功能增强。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与淋巴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影响淋巴细胞功能。中枢神经与免疫系统有直接联系。免疫抑制可形成条件反射,改变免疫功能。11 简述心身疾病诊断、治疗原则。

35、.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躯体诊断、心理诊断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躯体诊断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事件、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以及心理、人格发育情况、早年生活经历及遗传情况等;在体格检查时,应想到某些病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或者说是“心理、自主神经症候群”或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心理诊断常用方法是晤谈、心理测验、心理生理学检查、行为观察等。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常用方法有眼心反射、皮肤划纹征、皮肤温度测定。心身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生物医学手段在躯体水平上处理现存的病理过程,另一方面必须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加以干预或治疗。具体方法有:适应环境(尽可能帮助病人适应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应

36、激源) 、药物治疗(当病人负性情绪水平很高或已维持很长时间、认知能力很差时,可以选用某些改善情绪的药物来控制过度的心理生理反应。当病人的情绪通过药物作用变得较为平稳后,他们接受医生所给予的正确的思维和应对方式、主动纠正自己原来的认知偏差的能力也会明显提高) 、心理治疗(目的在于影响病人的人格、应对方式和调整情绪) 。12 如何理解心理社会因素是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在癌症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癌症病人不良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对其病情的发展和生存期有严重影响。某些负性情绪与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具有某些情绪和个性行为特征的人其癌症发病率较高。癌症病人的不良情

37、绪反应和应对方式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癌症的发展和转归。采用支持性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延长。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是促进还是抑制癌症则取决于:心理社会因素的性质、强度和作用时间,心理社会因素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与生物源性病理性刺激的间隔时间,个体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与生理耐受性。13. 某医科大学年轻教师,平时身体健康。一次偶然检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异常增高,后证实是白血病。心身马上被击跨,抑郁焦虑、沮丧,封闭孤独,失去康复的希望和信心,不到半年绝望离世。试用心身医学的观点加以剖析。身患癌症是负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心理

38、应激,然后通过心理神经免疫学机制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突然患病引起严重的心理反应,加重病情发展。抑郁情绪导致免疫力下降,加速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缺乏社会支持加速病人病情的恶化过程。第四心理评估1. 心理评估是通过观察、晤谈及心理测验等手段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深入的客观描述。 2. 心理测验 指在标准的情境下,对个人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类方法。 3. 标准化测验只有通过一套标准程序建立测验内容,制定评分标准,固定实施方法,而且具备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并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水平,才能称为标准化测验。 4. 常模 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提供了可比较的标准。

39、 5 信度指测验分数的可靠性,通过对测验分数测量误差的计算来估计。 6 效度 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即某种测验是否测查到所要测查的内容,在何种程度上测查了所要测查的内容。 7 智商( IQ ) 智力测验结果的量化单位,用于衡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 8 比率智商 ( ratio IQ)最初由 Terman 提出,计算方法为: IQ=MA/CA 100 。公式中 MA 为智龄指智力所达到的年龄水平,即在智力测验上取得的成绩; CA 为实龄,指测验时的实际年龄;设定 MA 与 CA 相等时为 100 。比率智商有一定局限性,适用最高实际年龄限制在 15 岁或者 16 岁。 9离差智商( dev

40、iation IQ)由 Wechsler 提出,它是用统计学的标准分概念来计算智商,表示被试者的成绩偏离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每个年龄组 IQ 均值为 100 ,标准差为 15 。计算公式为 IQ=100+15 ( X- ) /SD 。离差智商克服了比率智商计算受年龄限制的缺点。论述题1简述按目的和功能,心理测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 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临床评定量表和职业咨询测验等。 2 试述心理测验标准分的原理及常用类型。原理:(1)由于原始分的意义非常有限,测验分数的全距不同,测验分数在常模样本中的离散情况也可能不同,不具可比性。(2 )原始分在不同年龄或不

41、同群体被试者之间也不具可比性。而心理测验的基本目的就是比较心理特征的差异。要实现这两个目的,运用标准分是一种较好的手段。(3 )采用标准分作为常模形式的基本条件就是测验分数在常模样本中要呈正态分布。常用类型 有 Z 分=( )SD、离差智商 IQ100+15(Z)、分50+10(Z)、标准20=10+3(Z)、标准 10=5+1.5(Z)等。 3临床工作如何选用心理测验。选择原则: ( 1)根据临床或研究工作不同目的,如心理诊断、协助疾病诊断、疗效比较、预后评价、心理能力鉴定等,选择测验种类,或组合多种测验来满足不同的要求。(2)选择常模样本能代表被试者条件的测验,比如被试者年龄、教育程度、心

42、理特点、居住区域等必须符合该测验的常模样本的要求。(3)优先选用标准化程度高的测验及有结构的测验4)选用国外引进的测验时,应尽可能选择经过我国修订和再标准化的测验。( 5)主试者应选用自己熟悉和具有使用经验的测验。 4 简要列举人格测验的原理、常用量表及其用途。( 1)每种人格理论都假定个别差异的存在,并假定这些差异是可以测量的。( 2)最常用的人格测验方法为问卷法(自陈量表)和投射法。( 3)临床常用人格自陈量表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病理心理)、艾森克人格问卷(一般人格)、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和卡特尔人格测验(正常人格)等;常用投射测验(正常和病理人格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有洛夏墨迹测验和主

43、题统觉测验等。第五部分心理治疗1 心理治疗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行为治疗是一类主要根据行为学习理论(参见第一章)原理来认识和治疗临床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问题、针对目标和面向将来。目的是改善病人适应性目标行为的数量、质量和整体水平。 3.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的一种,采用深度肌肉放松技术拮抗条件性焦虑。包含了三个步骤:放松训练、等级脱敏表,以及这二者的配合训练(脱敏)

44、。 4. 厌恶疗法是行为治疗的一种,即 在某一特殊行为反应之后紧接着给予一厌恶刺激 ( 如电击、催吐剂、体罚、厌恶想象等 ) ,最终会抑制和消除此行为。厌恶疗法常用于治疗酒依赖或药瘾、性欲倒错以及其他冲动性或强迫性行为障碍。 5. 认知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6. 访者中心疗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Rogers C )于 1940 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通过治疗师的倾听、接纳与理解,促进患者的成长,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的心理治疗。 7 心理治疗是

45、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一种合作努力的行为,是一种伙伴关系;治疗是关于人格和行为的改变过程。8 心理治疗的目的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治疗病人的心理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治疗者与病人建立的关系,善用病人求愈的愿望与潜力,改善病人的心理与适应方式,以解除病人的症状与痛苦,并帮助病人,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9 心理咨询1. 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2. 着眼于帮助来访者认清自己的问题所在,

46、通过咨询,能提高应付挫折和各种不幸事件的能力。3. “助人自助” “不求不帮”10 心理治疗 vs 心理咨询相似之处理论方法常常一致,工作对象常常相似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11 通情( rapport)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术语,即 医生要按患者看待世界的方式理解他的行为。并对患者的情感反应有所反馈。 12. 操作条件法(正强化法)以操作条件反射为依据,主要通过正强化(使用奖励)过程塑造新的社会行为模式,从而矫正原有的不良社会行为,因而又称奖励法。13. 生物反馈 借助于仪器(生物反馈仪),将人体内许多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被人们感

47、知到的各种生物活动变化的信息加以记录处理、放大并转换成为能被人们所理解的信息,如以听觉或视觉的信号显示出来 ( 即信息反馈 ) 的过程。 14。暗示疗法的种类答案 言语暗示。药物暗示。操作暗示。环境暗示。自我暗示。 15 支持疗法一般是指医生合理地采用劝导、启发、同情、支持、解释、提供保证、应激无害化指导以及改变环境等方法,构成了心理治疗的主要内容,帮助病人认识问题、消除疑虑、改善环境、提高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康复过程。论述题1。心理治疗的原则1)和谐性 2)针对性 3)计划性 4)综合性 5)保密性 6)灵活性 7)中立性 8)回避性 2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 综合性医院有关的病人。这类病人可分为

48、以下三个方面:急性疾病的病人;慢性疾病的病人;心身疾病的病人。精神科及相关的病人。各类行为问题。社会适应不良 3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问题探索阶段:探索问题行为的表现,问题行为的病因和问题行为的相关因素。 分析认识阶段 治疗行动阶段 疗效评价阶段 结束巩固阶段 4精神分析治疗的主要手段自由联想交谈 ,认识和克服阻抗 ,识别和解决移情鼓励病人发泄 , 释梦 , 解释 5系统脱敏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放松训练。 等级脱敏表。 放松训练基础上脱敏。 6Beck 认知治疗基本技术有哪些? 识别自动性想法。 识别认知性错误。 真实性检验。 去注意。 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 7简述患者中心疗法的基本治疗态度 坦

49、诚和谐 无条件积极关注 准确的感情移入性理解8 松弛疗法的原理和类型原理:皮层、随意神经和植物神经的相互制约特性;松弛条件反射形成。种类:渐进性松弛训练;简单松弛反应;自律训练等9 生物反馈的原理和种类原理:信息论;内脏学习种类:肌电生物反馈、皮电生物反馈、脑电生物反馈等第六部分 .心身疾病1.心身疾病采用广义概念。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医师资格考试中使用狭义概念,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2. A 型行为指“冠心病倾向个性”,主要特点是时间匆忙感和竞争敌对倾向。3. 情感压制研究显示,癌症病人较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否认机制。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只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