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 刘彬 袁毓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 文章首先说明反问句的性质及其出现的语用环境, 然后揭示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文章认为, 反问句往往出现于“反通常性”的语用环境下, 说话人由于对该语境中有关的反常情况感到非常怀疑, 因而使用反问句, 故意对这种情况进行质疑, 在“疑善信恶”“疑有信无”“疑是信非”之类怀疑原则的指导下, 最终使得该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而听话人在识别反问句和理解其意义时, 需要借助上下文语境、逻辑事理以及说话人的身姿表情等, 并依据合作原则及其下的
2、相关准则进行相关的语用推理, 才能准确有效地识解。文章还说明了怀疑精神与乐观主义的关系。关键词: 反问句; 否定意义; 反通常性; 怀疑原则; 合作原则; 相关准则; 乐观主义;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语意合语法框架下的词汇语义知识表示及其计算系统研究”1 引言学界普遍认为, 汉语中的反问句表示否定意义。比如, 吕叔湘 (1990/1944) 认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 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 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11290 朱德熙 (1982) 也认为:“有的句子形式上是疑问句, 但不要求回答, 只是用疑问句的形
3、式表示肯定或否定。这种疑问句叫做反问句。反问句的形式和意义正相反, 肯定形式 (即不带否定词的形式) 表示否定, 否定形式 (即带否定词的形式) 表示肯定。”25204 例如:(1) a.谁知道呢? (否定:没人知道) b.你怎么知道? (否定:你不知道) c.酸什么? (否定:一点也不酸) 上述 3 例都是反问句, 而且都表示否定意义。那为什么反问句可以表示否定意义呢?或者说, 反问句的否定意义是怎么来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原因进行过一些探讨。有些学者认为, 反问句中的“哪里、什么”等疑问代词起到了否定词的作用。比如, 吕叔湘 (1953) 认为反问句中的“哪里已经没有
4、询问地方的意思, 专门用来否定”;998 姜炜、石毓智 (2008) 将“这是什么玩意儿!一用就坏了”中的“什么”看成否定标记。5也有学者认为, 反问句的否定意义来自于反问语义。比如, 许皓光 (1985) 认为反问句中决定反问语义的关键因素是反问的语气, 反问语气相当于一个否定词。16还有学者认为, 反问句的否定意义来源于语境。比如刘松汉 (1989) 、李宇明 (1990) 、邵敬敏 (2014) 等。此外, 郭继懋 (1997) 认为反问句的字面意义是对反问句预设的反映;2徐盛桓 (1999) 认为特指反问句的否定意义来自发话人早知疑问词所构成的疑问项的信息域是个空域;15倪兰 (200
5、3) 指出反问句是对前提的合适性和共知性提出质疑, 从而否定前提;12胡德明 (2010) 认为, “从根本上说, 反问句否定语义来源于说话人针对句子命题的一种主观否定态度”。3205我们认为, 以上观点或多或少都接近反问句的实际情况, 但是, 说得还不够透彻和明白。比如, 反问句是怎样表达说话人的主观否定态度的呢?对此, 胡德明 (2010) 并没有做出解释。再如, 反问句的否定语义是如何从语境中产生的?对此, 刘松汉 (1989) 、李宇明 (1990) 等似乎也没有明确说明。因此, 我们认为, 前贤的研究并没有清楚地揭示出反问句表示否定意义的根本原因。反问句的否定意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或
6、者说, 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听话人又是如何识别出反问句并理解其意义的?这些是本文主要想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而要探讨这些问题, 我们得先从反问句跟怀疑心理的关系以及反问句的性质说起。2 怀疑心理与反问句邵敬敏 (2014) 在探讨疑问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化关系时曾指出, “虽然说反问句是无疑而问, 但是反问跟疑惑似乎并非绝对无关, 换言之, 既然反问句的本质是否定, 那么否定跟肯定是两端, 中间是什么因素在起转化作用?我们觉得这个因素应该是怀疑, 换言之, 肯定的反面是否定, 那么在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应该是疑惑。怀疑越强, 离否定就越近;怀疑越弱, 离否定就越远。换言之, 一点也不怀疑
7、, 就是肯定;怀疑到底, 就转化为否定”。13287 我们认为, 这一观点指出了疑问句转化成反问句的重要因素, 也适当指出了怀疑和反问句之间的关系。不过, 邵文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怀疑跟否定有关, 也没有进一步指出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原因。为什么怀疑跟否定有关呢?这需要先从“怀疑”的词汇性质和概念结构说起。怀疑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从认知角度看, 怀疑是对于某种成说、观点等的合理性或正确性的否定。袁毓林 (2012) 曾指出, “怀疑”等动词为隐性否定动词, 在它们的词汇意义中都含有某种否定性意义。18袁毓林 (2014) 进一步指出, “怀疑”的概念结构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反惯常性的特点, 最
8、终使“怀疑”的意义结构中具有内置性的 (build-in) 隐性否定意义。同时, “怀疑”在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种情况: (1) 不相信某种正面和积极的可能性, 形成义项“不相信” (记作怀疑 (1) , 例如:“我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 (2) 转而相信某种负面和消极的可能性, 形成义项“有点儿相信”或“猜测” (记作怀疑 (2) , 例如:“我怀疑这个消息是假的”) 。20从“怀疑”的词汇意义和概念结构可以看出, “不相信某种正面和积极的可能性”和“相信某种负面和消极的可能性” (袁文称之为“疑善信恶”) , 其实都表达了一种否定性意义 (虽然是隐性的) 。这就解释了怀疑和否定之间有着
9、密不可分关系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 说话人为什么会产生怀疑心理?这与反问句的性质以及它所出现的语用环境有关。胡德明 (2010) 曾指出, “反问句是对对方言论或行为 q 的前提 p 的提问。提问的结果使得对方行为的前提不能成立, 达到否定对方言论或行为的目的。这是反问句与询问句的根本区别之一”。3138 我们基本同意这一观点。也就是说, 反问句并不是真正的“无疑而问” (因为无疑往往不必再问) , 而是一种说话人对对方的言论或行为的前提进行的提问, 只是它不要求听话人做出回答 (即使要回答, 说话人也要求对方做出跟自己一致的回答) , 这是反问句与疑问句的显著区别之一。至于说话人会
10、对对方的言论或行为的前提进行提问, 是因为对方的言论或行为在说话人看来十分反常, 因而使得说话人感到非常怀疑, 进而使用反问句的形式来进行表达。换句话说, 反问句往往要出现于“反通常性”的语用环境下, 说话人由这种反常的迹象而心生疑惑, 进而使用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从而传达出相关的交际意图。袁毓林、刘彬 (2016) 曾用这样的观点来说明“什么”句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什么”所否定的对象在意义上往往具有“反通常性”的特点, 说话人由反常的迹象而心生疑惑;在“疑善信恶”原则的指导下, 对相关的事情进行否定性猜测 (即不相信某种正面和积极的可能性, 转而相信某种负面和消极的可能性) , 从而
11、使得整个“什么”句涌现 (emerge) 出否定意义。例如 (转引自袁毓林、刘彬 (2016) ) :21309(2) 什么大医院?连个小感冒都看不好!(3) 什么小屁医院?连个小感冒都看不好!例 (2) 表示不相信这个“连个小感冒都看不好”的医院是“大医院”, 而例 (3) 是相信“连个小感冒都看不好”的医院的确是“小屁医院”。这两个例子中的“什么”句其实都表示否定意义, 不过它们否定的层次不同, 例 (2) “不相信是大医院” (不相信正面) 可以看成是一种显性的否定, 例 (3) “相信是小屁医院” (相信负面) 可以看成是一种隐性否定。袁毓林、刘彬 (2017) 曾指出, “谁”类反问
12、句的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是:说话人已知疑问代词“谁”的值域 (由一系列可能作为“谁”的答案的候选项构成的集合) 是一个空集, 但他明知故问, 意在对“谁”的值域进行质疑或反驳: (完全) 不相信存在某些个人, 他 (们) 具有某种属性或处于某种状态, 并且 (坚决) 相信不存在某些个人, 他 (们) 具有某种属性或处于某种状态。这种语义识解特点, 可以简称为“疑有信无”。不管是“ (完全) 不相信存在某些个人 (即疑有) ”, 还是“ (坚决) 相信不存在某些个人 (即信无) ”, 都是否定性的, 最终使得“谁”类反问句涌现出了否定意义。例如 (转引自袁毓林、刘彬 (2017) ) :22118
13、(4) 谁见过抽象的房子?见到的只能是具体的院子、楼房等。例 (4) 中说话人对存在见过抽象房子的可能人选 (“谁”) 非常怀疑, 不相信存在这样的人 (他们见过抽象的房子) , 并相信不存在这样的人 (他们见过抽象的房子) , 最终使得该反问句表示否定意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认为, 因为反问句往往用于“反通常性”的语用环境中, 说话人由这种反常的现象而心生怀疑, 进而启动反常思维, 并通过使用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否定性态度和判断。由此可见, 反问句的形成与怀疑心理密切相关, 而反问句的否定意义也来源于怀疑心理所内置的隐性否定意义。下文我们将结合具体语料, 考察不同类型反问句的否定
14、意义的形成机制。3 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邵敬敏 (2014) 指出, “疑问句有两大类型:第一, 结构类型, 通常认为有三大类:是非问、特指问以及选择问 (含正反问) ;第二, 功能类型, 主要有:反诘问、附加问、回声问和假设问等”。13287 邵文通过实例考察分析了各种疑问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制约条件, 发现三种结构类型的疑问句都可以转化为反问句, 不过它们转化成反问句的难易程度不同。邵文指出, “从转化为反问句的角度看, 语调是非问最容易, 其次是疑问代词虚用的疑问句、啊字吗字语气词是非问, 再次是特指问句, 最后才是选择问句以及正反问句”。13299 本节我们将分别考察是非问
15、反问句、特指问反问句、选择问反问句 (包括正反问反问句) 这三种结构类型的反问句的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我们发现, 上述三种反问句的否定意义的形成都跟怀疑心理密切相关。说话人在上下文语境的指示下或依据常理, 对该语境中涉及到的反常情况感到非常怀疑, 因而说话人使用反问句, 故意对这种情况的前提进行提问。于是, 在“疑善信恶”“疑有信无”“疑是信非”之类怀疑原则的指导下, 对这种情况进行否定性猜测:或者不相信这种情况是合理的、正常的, 或者相信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不正常的。而不管是不相信这种情况是合理的、正常的, 还是相信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不正常的, 都具有否定性意义或带有否定性倾向, 最终使得
16、整个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下面结合实例来分析上述三种反问句的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3.1 是非问反问句由是非问句转化而成的反问句是“是非问反问句”。这种反问句并不表示真正的疑问, 而是一种无疑而问, 带有否定性意义。例如:(5) 他父亲做尽了坏事弄钱, 他会是个好东西!? (曹禺雷雨) (6) 读书就为钱, 我现在目的达到了, 还读个屁书? (韩寒三重门) (7) 这么小的孩子就有心事? (迟子建原野上的羊群) (8) 现在的分配方法是不公平的, 有的人生下来就是百万富翁的儿子, 自然他长大以后可以拿很多钱去投资, 得到很多收入, 而像我这样的人生来就没钱, 只得去卖苦力气, 也得不到多少报酬,
17、 这难道是公平的吗? (张学敏公共经济学概论) 显然, 上述 4 例并不是真正的是非问句, 而是反问句, 表示一种否定性意义。比如, 例 (5) 中的“他会是个好东西?”表示“他 (肯定) 不会是个好东西”的否定性意义, 例 (6) 中的“还读个屁书?”表示“不需要读书”的否定性意义。这种否定性的意义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分析。我们认为, 例 (5) 的语境给出了“他父亲做尽了坏事弄钱”的前提信息, 说话人通过常识 (如“儿子随老子”) 推理, 对“他的人品”表示非常怀疑, 因而使用是非问反问句“他会是个好东西?”, 故意对此进行质疑, 进而进行否定性猜测:不相信他会是个好东西,
18、进而相信他不会是个好东西。这种语义识解所依据的原则是“疑善信恶”。不管是“不相信他会是个好东西”, 还是“相信他不会是个好东西”, 都具有否定性意义, 从而使得该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 即“他不会是个好东西”。同理, 例 (6) 的语境给出了“读书就为钱, 我现在目的达到了”的前提信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 说话人对“继续读书的必要性”表示非常怀疑, 因而使用是非问反问句“还读个屁书?”, 故意对此进行质疑, 进而进行否定性猜测:不相信有必要继续读书, 进而相信没有必要继续读书 (因为说话人现在认为读书是个屁, 即没有用处、没有必要了, 而且通过贬义词语“屁”更能凸显出说话人的这种否定性态度)
19、。不管是“不相信有必要继续读书”, 还是“相信没有必要继续读书”, 都具有否定性意义, 这也使得该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 即“不需要读书”。其余例子类推。当然, 这种否定意义是推导出来的衍推义 (entailment) , 所以后面可以出现明示这种衍推意义的句子。比如, 例 (5) 就带上了后续句“必然不会啊!”来明示这种否定性衍推意义, 即:(5) 他父亲做尽了坏事弄钱, 他会是个好东西?必然不会啊!通过考察可以发现, 反常的语境对于反问句的产生和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规定性作用。正因为是在反通常性的语境下, 说话人对语境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的反常情况感到非常怀疑, 因而使用反问句
20、;也正因为这种反通常性所导致的怀疑心理, 使得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因此, 我们认为, 反通常性的语境是反问句产生的基本条件, 也是反问句否定意义形成的重要条件。关于是非问与反问句之间的转化, 邵敬敏 (2014) 还曾指出, “在是非问句中, 语调是非问是最容易转化为反问句的, 啊字是非问以及吗字是非问可以有条件地不同程度地转化, 只有吧字是非问是绝对不能转化为反问句的”。13293 为什么语调是非问最容易转化为反问句, 而“吧”字是非问绝对不能转化为反问句呢?我们认为, 语调是非问 (如“他会是个好东西?”) 往往都明确表示说话人对该语境中所涉及的相关反常情况感到非常怀疑, 而这正是反问句
21、产生的语义基础, 所以语调是非问是很容易转化为反问句的。而“吧”字是非问 (如“你去过北京吧?”) 往往表示说话人对该语境中所涉及的相关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只是不太确定, 带有揣测的意味, 因而用“吧”字是非问来请求确认, 而这种语义性质与反问句的语义基础是矛盾的, 所以“吧”字是非问不能转化为反问句。3.2 特指问反问句由疑问代词构成的特指问句转化而成的反问句是“特指问反问句”。这种反问句也不表示真正的疑问, 其中的疑问代词 (如“什么、谁、怎么、哪儿”等) 不附带疑问信息, 整个反问句表示一种否定性意义。上文第 2 节介绍了“什么”“谁”类特指问反问句, 这里再举几例“哪儿”“怎么”类特指
22、问反问句进行分析。(9) 这么小的孩子就辍学回家, 祖国的希望在哪儿? (转引自季旭 2014:12) (10) 她只好下楼了, 心里还在想:他在古城一没亲戚二没朋友, 这大年三十的能去哪儿呢?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 (11) 真要是这儿开了妇女商店, 把余志芳、宋玉娥调来, 可把我调走, 我的脸往哪儿放呢?怎么对得起党的培养呢? (老舍女店员) (12) 可是, 吃不上饭, 怎么教书呢? (老舍茶馆) (13) 一言以敝之:“编写词典是一件严肃认真的工作。怎么能乱来呢?” (1994 年报刊精选) (14) 于德利也瞪眼:“大众生活干嘛呀?我们跟你们没关系了。”那位女同志人一边道:“没关系?
23、你们冒用我们名义, 四处拉赞助搞晚会, 怎么叫没关系?” (王朔懵然无知) 显然, 上述 6 例虽然包含疑问代词 (“哪儿、怎么”) , 但不是真正的特指问句, 而是反问句, 表示一种否定性意义。比如, 例 (9) 中的“祖国的希望在哪儿?”表示“祖国没有希望了”的否定性意义, 例 (12) 中的“怎么教书呢?”表示“不可能教书”的否定性意义。这种否定性意义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分析。我们认为, 例 (9) 的语境中已经给出了“这么小的孩子就辍学回家”的前提信息, 在这样非常反常的情况下, 说话人对祖国的未来很担忧, 对“祖国是否还有希望”表示非常怀疑, 因而使用反问句“祖国的希望
24、在哪儿?”, 故意对此进行质疑, 进而进行否定性猜测:不相信祖国有希望, 进而相信祖国没有希望。这种语义识解所依据的原则是“疑有信无”。不管是“不相信祖国有希望”, 还是“相信祖国没有希望”, 都具有否定性意义, 最终使得该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 即“祖国没有希望了”。同理, 例 (12) 的语境给出了“吃不上饭”的前提信息, 在这种反常的情况下, 说话人对“教书的可能性”表示非常怀疑, 因而使用反问句“怎么教书呢?”, 故意对此进行质疑, 进而进行否定性猜测:不相信有可能教书, 进而相信没有可能教书。不管是“不相信有可能教书”, 还是“相信没有可能教书”, 都具有否定性意义, 从而使得该反问
25、句涌现出否定意义, 即“不可能教书”。其余例子可类推。跟是非问不同的是, 特指问附带疑问信息的是其中的疑问代词。如果特指问句要转化为反问句, 那么疑问代词往往不附带疑问信息。但是, 有的时候这种情况与常规的特指问是很难分清的。比如, 如果是单独的一句话“祖国的希望在哪儿?”, 那么它更倾向于理解为常规的特指问句, 即表示常规的询问意义;但是, 如果在某种描述反常情况的语境下, 比如将句子说成“这么小的孩子就辍学回家, 祖国的希望在哪儿?”, 那么它就是反问句, 其意义应理解为否定意义。当然, 重音的位置以及重音的强弱, 对于区分常规的特指问句与特指问反问句也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 如果重音落
26、在特指问的疑问代词上, 则为常规特指问;如果重音不落在疑问代词上, 或者虽然落在疑问代词上, 但是重音超强, 则可能就是特指问反问句。13例如:(15) 你怕什么? (读者合订本) 单纯看例 (15) , 若重音落在“什么”上, 那么该句可以理解为常规的特指问句;若重音落在“你”或“怕”上, 或者将“什么”特别重读, 那么该句就应该理解为反问句, 此时的标点符号往往写成“!”。可见, 带有反通常性的上下文语境以及重音的位置、强弱, 是特指问反问句形成的重要条件。反过来说, 这种反常语境以及重音的位置、强弱就成为识别特指问反问句和理解其否定性意义的重要线索。这其中也利用了语法的象似性原则:反常的
27、韵律模式表示反常的语义。3.3 选择问反问句由选择问句 (含正反问句) 转化而成的反问句是“选择问反问句”。一般来说, 选择问句转化成反问句比较困难。正如吕叔湘 (1990/1944) 所指出的:“抉择式和反复式是非问句, 因为都是两歧的形式, 反诘的语气不显。”11293 因为选择问由并列几项构成, 它往往要求对方从中选择一项进行回答, 这就意味着会舍弃另一项或几项。当然, 在一定的语境下, 它也能够构成反问句, 这时它的意义不是真正的询问, 而是带有否定性倾向, 或者否定前项, 或者否定后项, 或者否定全部。例如:(16) 你们缺德不缺德?哎, 我哪儿招你们了, 让我里外都没好下场。 (当
28、代电视编辑部的故事) (17) 结果, 拆了, 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 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 (老舍茶馆) (18) 我跟你是亲戚, 是老朋友?还是我欠你的? (曹禺日出) 显然, 上述 3 例都不是真正的选择问句或者正反问句, 因为它们不要求对方选择一项进行回答, 而是带有否定性倾向的反问句。比如, 例 (16) 中“你们缺德不缺德?”表示“你们缺德”, 即肯定了前项, 否定了后项;例 (17) 中“全世界, 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表示“全世界都找不到这样的政府”, 即肯定了后项, 否定了前项;例 (18) 表示“我跟你不是亲戚, 不是老朋友, 也没有欠你
29、的”, 即否定了全部项。那这种否定性意义又是如何形成的?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分析。我们认为, 例 (16) 是说话人对对方的言语行为感到愤怒和不满而说出的话语, 说话人对对方的人品表示非常怀疑, 因而使用反问句“你们缺德不缺德?”, 故意对对方的人品进行质疑, 进而进行否定性猜测:不相信你们不缺德, 进而相信你们缺德。这种语义识解所依据的原则是“疑善信恶”。不管是“不相信你们不缺德”, 还是“相信你们缺德”, 都具有否定性意义, 从而使得该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 即“你们缺德”, 意在表示埋怨和责备。例 (17) 是秦仲义在政府拆了他的工厂后说的一段话, 他对政府的这种行径感到非常恼怒, 并对世
30、界上是否还存在这样的政府表示非常怀疑, 因而使用反问句“全世界, 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 故意对此进行质疑, 进而进行否定性猜测:不相信还找得到这样的政府, 进而相信找不到这样的政府。这种语义识解所依据的原则是“疑有信无”。不管是“不相信还找得到这样的政府”, 还是“相信找不到这样的政府”, 都具有否定性意义, 这就使得该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 即“全世界都找不到这样的政府”, 意在表达对政府的强烈不满。例 (18) 从上文语境“李石清倏地回过身, 当他看见站在他面前的是黄省三, 心中刚才积蓄起的无处发泄的怨气, 像是忽然找到了一个出口”可以看出, 例 (18) 是说话人 (李石清
31、) 对对方的行为不满而说出的一句话, 故意对此进行质疑, 进而进行否定性猜测:不相信我跟你是亲戚、是老朋友、我欠你的, 进而相信我跟你不是亲戚、不是老朋友、也没有欠你的。这种语义识解所依据的原则是“疑是信非”。不管是“不相信我跟你是亲戚、是老朋友、我欠你的”, 还是“相信我跟你不是亲戚、不是老朋友、也没有欠你的”, 都具有否定性意义, 从而使得该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 即“我跟你不是亲戚, 不是老朋友, 也没有欠你的”, 意在发泄怨气。跟其他两类反问句不同的是, 由于选择问句 (含正反问句) 一般由并列几项构成, 所以由选择问句构成的反问句的意义, 或者是否定并列项的前项, 或者是否定并列项的
32、后项, 或者是前项后项都否定。这也使得选择问反问句在理解时往往需要花费听话人更多的努力, 听话人“必须结合语境以及说话者的心理与认知才能够准确把握”, 13299 但是也有识解原则可依:或者是“疑善信恶” (如例 (16) ) , 或者是“疑有信无” (如例 (17) ) , 或者是“疑是信非” (如例 (18) ) , 这三种原则还可以归纳为更为一般的“疑正信反”。3.4 小结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反问句往往用于带有反通常性的语境下, 说话人对语境中所涉及到的这种反常情况表示非常怀疑, 因而使用反问句, 故意对这种情况进行质疑。在“疑善信恶”“疑有信无”“疑是信非”这类怀疑原则的指
33、导下, 对这种情况进行否定性猜测:或者不相信这种情况是合理的、可能的或正常的, 或者相信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不可能的或不正常的。不管是“不相信这种情况是合理的、可能的或正常的”, 还是“相信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不可能的或不正常的”, 都具有否定性意义或带有否定性倾向, 最终使得整个反问句涌现出否定意义。这便是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这一语义生成过程可以简示如下:反通常性语境 (反常的现象) 说话人表示非常怀疑, 使用反问句, 故意进行质疑怀疑:疑善信恶、疑有信无、疑是信非 ( (1) “不相信”; (2) “相信不”) 内置了否定性意义推动反问句表示否定意义4 反问句的识别与理解上文我们已经
34、揭示出了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 那如何可以识别出某个特定的疑问句是反问句, 以及如何理解这种反问句的意义呢?从上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 反通常性语境对于反问句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反问句产生的基本条件。而且, 这种反通常性的意义特征往往会在上下文以话语的形式明示出来, 如上文例 (5) 中的“他父亲做尽了坏事弄钱”便明示了这种语境。反过来, 如果从反问句的识别和反问句意义的理解上来看, 这种反通常性的语境就是重要的线索和标记。正如李宇明 (1990) 所指出的, “反问句的识别, 其实就是证明问话人关于 Q 的情况, 寻找非 q 的存在”, “寻找非 q 主要靠对语境 (上下文、
35、文外背景) 的把握”。6所以, 听话人在听到一个问句时, 通过对上下文语境、逻辑事理或问话人的身姿表情等的把握, 如果能推断出问话人对当前的事情、行为不是真有疑问, 那么听话人就可将该问句识别为反问句。那听话人是如何推断出问话人是否真有疑问, 并且, 听话人是如何理解反问句的意义的?我们认为,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首先需要了解疑问句的语用特点。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来审视疑问句, 疑问句的特点可以刻画为:a.问话人不知道某个信息, 并且他想知道这个信息;b.问话人认为被问人知道这个信息, 并且对方愿意告诉自己这个信息。在这样的语用前提下, 问话人用疑问句向被问人询问。所以, 如果一个问句不满足这样
36、的语用前提, 那它可能就不是真正的疑问句。也就是说, 如果听话人发现问话人已经知道或倾向于知道某个信息时, 那么他就可以判断出问话人并不是在向自己询问这个信息。而听话人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逻辑事理或问话人的身姿表情等, 来推断问话人对某个疑问信息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如果有, 那么他便可以推断出问话人说出的问句不是真正的疑问句, 而是一种无疑而问的反问句。至于听话人如何理解这种反问句的意义, 我们认为, 可以通过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及其下的相关准则 (maxim of relevance) 来进行推理识解。合作原则是 Grice (19
37、75) 提出的人与人之间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原则, 而相关准则是合作原则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一般来说, 要使语言交际顺利进行, 说话人与听话人应该而且会遵循合作原则;如果说话的一方有意违反了合作原则, 那么一定是想传达另外的意思, 比如言外之意。下面我们用上文所举的两个实例来进行具体分析。(19) 这么小的孩子就辍学回家, 祖国的希望在哪儿?(20) 他父亲做尽了坏事弄钱, 他会是个好东西?显然, 例 (19) 中问话人先说明了“这么小的孩子就辍学回家”这一反预期信息, 进而使用问句“祖国的希望在哪儿?”, 听话人通过常识 (如小孩子应该上学、受教育) 推理和问话人在表达这种反预期信息时的表情 (
38、如惊讶、愤懑、无奈等) 能够明白这一问句是问话人对当前现状不满而说出的话语, 进而可以推断出问话人的用意不是向自己询问“祖国的希望具体在什么地方”, 即该问句不是真性疑问句, 而是反问句。并且, 听话人认为问话人是遵循合作原则的, 问话人既然心里已经知晓“祖国的希望在哪儿?”没有答案, 但他依旧进行询问, 即违反了合作原则, 此时听话人依据相关准则, 可以进一步推测出问话人使用该问句一定有其他含义, 即否定“祖国有希望”。同理, 例 (20) 中问话人先说明了“他父亲做尽了坏事弄钱”这一前提, 进而使用问句“他会是个好东西?”, 由此听话人能够明白这是问话人对“他父亲”和“他”不满而说出的话语
39、, 并通过常理 (如“儿子随老子”) 推断“他是个好东西”和“他父亲做尽了坏事弄钱”是矛盾的, 进而可以推断出“他会是个好东西?”不是真性疑问句, 而是反问句。同时, 在合作原则和相关准则的指引下, 听话人可以进一步推断问话人使用该反问句肯定另有他意, 即否定“做尽了坏事弄钱的人的儿子”是“好东西”。也就是说, 听话人在听到例 (19) (20) 这样的句子时, 通过上下文语境、逻辑事理或问话人的身姿表情等的指示作用, 并在合作原则、相关准则的指引下, 能够识别出它们是反问句, 并进一步推断出它们的否定意义。当然, 这种反问句的识解程序是我们假设出来的比较复杂的方式与机制, 实际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繁琐复杂。这是因为, 一方面, 很多形式上的反问标记在提示着人们进行有效的语义理解, 比如各种反诘副词、反问固定格式以及贬义词语的使用等。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