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面积抽象教学管理论文 圆是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以及圆的认识和周长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知识,但是在圆的面积公式教学中,涉及到以直代曲的转化过程及极限的思想,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的小学生来说,是学习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化抽象为直观,用极限的思想展示以直代曲的转化过程,使学生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有一鲜明、正确的感性认识。下面谈谈我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设想。 一、分割圆面,认识曲直关系 1.教师演示。将一个圆对折两次,并沿折痕剪开,贴在黑板上,如图
2、(1)所示。指导学生分析观察,并设问:(1)图1是由哪些线组成的?(2)这些线与圆的半径和周长有何关系? 附图图 图(1) 接着再将图(1)中的四个图形分别对折、剪开并贴在黑板上,如图(2)所示。 附图图 图(2)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回答:比较图(1)与图(2),有何异同?半径变了没有?周长变了没有?随着圆等分份数的增加,圆周曲线的弯度有什么变化? 通过教师的演示,使学生初步观察并感知到随着圆等分份数的增多,曲线逐渐变“直”了。 2.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按以上操作,将圆等分,观察圆的曲线变化的情况,折剪次数尽可能多一些。在学生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将圆不断等分下去,这个圆
3、所等分的圆弧组成的曲线最终将变成什么样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把一个圆等分成很多近似的等腰三角形排起来,等分得越细,围成圆的那条曲线就越接近于直线。通过以上讲解,为学生理解课本中:“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二、用三角形拼组圆,进一步理解曲直关系 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可用三角形拼组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曲线和直线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附图图 图(3) 按图(3)所示,让每一个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沿其对边中点的连线对折两次,成一小正方形;再以正方形双层边的交点为顶点对折,成一直角三
4、角形。又以原顶点,将双层直角边和斜边对折,重复对折数次,成一叠三角形,然后剪去单层边,使之成为一叠等腰三角形,最后全部展开,形成一个“近似圆”,如图(4)所示。 附图图 图(4)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近似圆”,问学生: (1)这个“近似圆”是由许多什么图形拼成的? (2)如果折的次数越多,形成的“近似圆”的三角形的底边将越短,它们所组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什么图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如果所组成的小三角形的个数越多,由这些小三角形底边所围成的“近似圆”就越接近于圆。这里再次渗透了“极限”思想,说明直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曲线,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打下基础。 三、通过把圆分
5、割拼组成“近似长方形”的演示,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时,教师可趁热打铁,出示圆面积演示仪,演示并让学生观察如何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等份,使之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然后提问: 1.如何使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越来越接近“直线”,使之变成长方形呢? 2.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圆的哪一部分,二者有何关系? 3.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面积有何关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回答后,总结、板书如下: 1.这个长方形的长是被等分圆的周长的一半,即: 长方形的长C22r2r 2.这个长方形的宽是被等分圆的半径(r)。 3.被等分圆的面积等于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
6、积rrr2 四、巧设练习,巩固知识 1.回答以下问题。 (1)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比较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异同。他们计算结果的单位相同吗? (3)求圆的面积时必须知道哪个量?这个量的单位和计算出的圆面积的单位有什么关系? (4)想想看,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或周长时该怎样求圆的面积? 2.选择题。 (1)在圆面积公式Sr2中,r2表示()。 2rrrrr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圆面积就扩大()倍。 36928.26 (3)大圆直径为6厘米,小圆的直径为4厘米,小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23564919 (4)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0.2425.123.14 (5)半径为2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相等不相等不能比较 通过以上练习,不但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而且通过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情,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回授。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