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下品德与社会第 12 课依依不舍情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感受师生间、同学间浓浓的师生情与友爱之情。2、能力目标:以恰当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切感受;能为母校发展献言献策,为母校、老师、学弟学妹们做力所能及事。3、知识目标:体悟成长乐趣。教学重点回顾小学生活,感受自我成长,感受学校、老师的培育之恩和同学间的友爱。教学难点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回顾本班级历年大事、趣事,收集能反映自己与同学班集体共同学习生活的照片、文字或其他物证。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无论是身体心理认知上,通过六年的成长学习
2、生活,已经有自己的朋友圈,对老师、母校都有了独自感受。与此同时,他们又或多或少因为家长、老师、自己、择校等,不得不忙于紧张的学习之中,很少有时间、有机会梳理自己六年来的学习生活经历;另一方面,他们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渠道,较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本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即 “唤真情”,以说形式呈现;其次是“重梳理”,在说的基础上整理探讨写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三项活动来逐一调动,即回忆激情、定格师情友情校情、挥写赠言。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呈现六年来班级重大活动图片视频,勾起回忆 2、生畅谈感受3、揭题板书二、师生共回忆活动一 班级和我 1、师谈话过渡引
3、入2、自读阅读材料3. 学生借助照片等物证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六年里印象深刻的学校大型活动、难忘的班级大事、快乐的班级趣事、泪雨磅礴的班级瞬间等等。4小结:六年的童年时光,六年的纯真年代,六年的欢笑泪水,六年的共同历经,六年的携手成长,六年里我们一起走过,所有的,都将成为我们永存的记忆!活动二 同学和我 老师和我 母校和我过渡:六年的时光,相聚在一起就是缘分,朝夕相处,同学情、师生情纯朴而深厚,说出你我的故事,点点滴滴,可长可短,或感激,或歉疚,或不舍,或祝福,1、出法活动要求(1)自读阅读材料(2)小组成员间畅所欲言2、学生梳理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更多侧面回顾故事,提醒不忘关注普通同学
4、曾经给予的帮助与支持,鼓励更多的学生表达的愿望4小结三、师生外化于行活动三 写临别赠言1、读诵经典写给不同对象的临别赠言2、师生交流书写形式如传统同学录,电脑保存班级 QQ 群信息;班级微信群等。3、小组讨论留言可写内容及注意事项4、梳理交流如临别留言可表达祝福、感激、赞赏、不舍、歉意,也可以是和同学的几个约定4小结:形式随意,内容不一,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记录同窗情谊,师生情,不舍母校情经,定格记忆,发自内心,真诚表达。四、拓展升华1、成果展示组内推荐,班内交流,共鸣不舍之情2、齐唱静静地走过老师的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3、总结延伸回如母校、老师、同学还有哪些途径?(如为学校献言献策,为母校、
5、老师、学弟学妹们做力所能及事等)板书设计12、依依不舍情班级和我 难忘点滴 成长乐土 不舍分别同学和我 难忘友情 真情帮助 朝夕陪伴老师和我 难忘师恩 谆谆教诲 无私博爱学校和我 难忘母校 亲近母校 心系母校教学评价与反思:1、活动准备分 6 人小组,学生组织,根据班级情况,个体感受,照顾到大多数班级学生情感。教师还要关注中途转学的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转学经历,要注意引导、及时纠偏,可避免不必要的尴尬。2、 本课需要给足学生时间,思考的空间,特别是课前收集整理小学六年来的生活学习点滴,如相关的照片、图片、视频、文字等。这是本节课能否完成课堂目标的关键。师引导外,还要参与其中。3、有目的有计划安排师生共同回忆,找到情感抒发点,再借助多媒体的生动形象优势,勾起学生记忆,难以忘怀的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共同回顾小学生涯,互相启发,互相感染,产生共鸣,在共同经历的分享过程中,感受自我的成长。4、在写环节时,避免传统同学录填写时的重复劳动等弊端,引导现代的、积极的、健康的、有意义的临别赠言方式。在表达感激回馈同学、老师、母校时,恰当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具体叙述,体现其难忘。以此回忆自己的成长足迹 ,道出不舍回馈之情。当然,课堂是有限的,课前的准备必须充分,时间充足,课内情感调动有效,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让其能真情表达,不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