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林院校化学教导综述 作者:吕日新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强化基本能力,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探究习惯,改变“照方抓药”式的盲目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实验方式。实验前,让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实验预习,并写出具体实验方法和步骤,指导教师要帮助其解决问题和纠正错误,让学生独立完成基本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巡视指导,认真观察,适当提醒、激发学生思维,对于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进行指导并纠正,决不能包办代替,允许失败,并积极鼓励学生重做。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数据和结果如实地记录到实验记录本上。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按要求写好
2、实验报告。通过实验全过程的训练,可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锻炼,为完成今后的毕业论文和从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激发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实验的乐趣,是我们化学实验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一旦对某一件事物或某种活动发生兴趣,就会产生肯定的、愉快的情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前提。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做好实验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实
3、验教学的目的除了巩固、应用基础理论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开发学生智力因素。针对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教学目的及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课的重要作用性,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其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实验过程。农林等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化学理论基础和较好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由于学科之间的交叉,农科专业的科研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渗透了相当多的化学技能操作。只有掌握良好的化学实验操作水平,才能在本专业的科学研究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目前大多数农林院校的实验教学体制基本上是教师“讲授”而学
4、生“接受”。实验教师把实验所用的试剂都准备好,仪器调试好,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巧设悬念诱兴趣”,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积极思考、勤于探索。把所学的知识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并不断的创新,不断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与学双方得到交叉互动,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另外,教师要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实验氛围,在轻松的环境中操作实验才会取得更好的实验结果。尽管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很有必要,但如果策略不当,会扼杀或
5、妨碍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比如教师过分强调仪器的贵重和药品的毒性,会给学生心理增加负担,使得学生不能放开手做实验。教师更应该强调学生进行规范的操作,有必要时给学生进行预演,以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创新性的发现。教师要对实验有创新的同学给予表扬,并引导学生帮助实验设计错误的实验组进行分析,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和偏差,以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实验奥秘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学习氛围,取长补短,使实验设计更趋完善,取得更大进步。 完善实验成绩考核制度 实验课考核是反馈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基础
6、化学实验考核是将学生实验报告和期末笔试成绩揉在一起,一张试卷,都是纸笔考试,重理论,轻实验,或者不进行实验考试,只作一次考查。容易形成不认真做实验却花功夫去写实验报告、为了得高分不惜凑数据等不良风气,背离科学求实的实验原则。化学实验强调动手能力,而笔试是纸上谈兵,并不代表实验能力。因此,应该对实验成绩进行综合考核。(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前预习(预习报告的撰写)、课堂回答问题、环境卫生、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和完成实验报告等几个方面,而每个环节均在实验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2)期终考试。期终考试分笔试和现场操作两种形式进行。笔试是全面考核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
7、技能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实验技能的考核有规范标准、分值和规定时间,学生随机抽签回答和操作。这种考核方式的实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改革后的考核既重视期末,更重视平时;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因此,学生的实验成绩不仅包含有笔试成绩,而且含有技能测试成绩和综合设计成绩,真正做到了“考核全面,评分合理”,避免了“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素养的提高。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实验课教师的素质对实验课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充分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许多相关领域的知识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而且要
8、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好的教学方法,能在短时间内生动形象地把内容讲清楚,让学生带着兴趣积极地投人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做到教学相长。教师要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和教学工作,教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是上好实验课的基础。备好课是保证上好实验课的前提。教师要吃透教学内容,深入理解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并紧紧围绕实验教学大纲,根据农林等专业特点写出实验教案,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要求、操作技能、操作要点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都一一列入教案,突出重点、难点,以便在实验中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加强课前教师实验预做,进行集体讨论,这不仅能确保实验顺利开出,同时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
9、量的有力措施。课前预做实验,能够加深指导教师对实验内容的印象,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学生得力。预做实验时,教师完全按照学生实际的条件进行,从中发现问题,予以解决,保证实验得以正常进行。教师能预先掌握实验数据,有利于正确评价学生。预做实验后,教师集体讨论,统一要求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现场指导。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数据的记录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对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要严格要求,注意实验的科学性、规范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启发学生思考,沉着冷静地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动
10、性和创造精神。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所有的实验环节完成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和自己短时间的授课进行及时总结。实验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能够完成实验,并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对于培养一个科学人才,只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而是要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竞争焦点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培养高素质有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农业、林业人才,对加快农业、林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思维、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实验证明,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和运动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课,可以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拓宽思维和动手能力。如何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探索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符合新世纪要要的创新实用型人才。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