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中小学体育开展现状研究 1前言 2011年国务院将特困连片区作为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其中教育扶贫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到国民体质的健康发展。特困区中小学生是教育的弱势群体,保证他们体育教育的顺利进行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成败。黑龙江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南麓的松嫩平原,包括齐齐哈尔市辖区的龙江县、泰来县、甘南县、富裕县、克东县、拜泉县和绥化市辖区的明水县、青冈县、望奎县、兰西县以及大庆市辖区的林甸县,共计11个县,区
2、域国土面积37955km2,占全省总面积的836,总人口467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653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数的215。这一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原因,成为贫困的重灾区。对这一区域的中小学体育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当前特困区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发展对策,为农村中小学改善学校体育环境提供资料,为教育脱贫提供科学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中小学。 22研究方法 根据区域分布,在11个县中选取5个县126所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查。对所抽取的学校中的五年级及以上学生随机发放学生调查问卷,中学350份,小学25
3、0份,共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18份,有效回收率863。同时,每个学校选取一名体育教师发放教师调查问卷,共收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873,对所收回的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对区域内的一些相关领导进行座谈。 3结果与分析 31师资队伍现状 调查表明,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仍然缺编,学历偏低,工作量大,职称问题亟需接解决,师资队伍的不良状况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中、小学体育的顺利开展。调查学校中共有体育教师210人,由表1可知,小学教师与教学班的比例为1:710,中学为1:556,其中专职教师占比7095,兼职体育教师2524,代课体育教师381,与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12年
4、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1的标准仍有差距。年龄和职称结构上由表2可以看出,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小学体育教师30岁以下的比例达到4136,这表明这一地区中学体育教师需要增加进修、学习的机会,小学教师队伍教学经验有待提高。职称状况上,中小学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分别为7403和7669,中学仅有2208体育教师具有中级职称。40岁以下的体育教师初级职称中小学分别达到5195和594,只有极个别体育教师具有高级职称。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在
5、职称的评定上很难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体育教师的工作无法得到重视。从学历结构上来看,具有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入职不久的高校毕业生为多,有多年教龄体育教师学历均在中专及中专以上。在调查的学校中,专职体育教师都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兼职教师及代课体育教师无体育专业毕业,小学兼职代课现象较为常见,故这一地区中小学生体育课质量难以保证。从体育教师教学任务来看,小学体育教师周课时量在16课时左右,中学为12课时,另外体育教师还要组织课后的体育活动、早操、课间操等,因此体育教师在学校所承担的任务十分繁重。 32场地设施现状 在所调查的学校范围内随机抽取7所学校,其中3所中学4所小学,对场地、器材
6、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3,可以看出黑龙江特困连片区所调查中小学现有体育场地匮乏、器材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学校正常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客观因素。在所调查的中小学中,没有400米的田径场,现有的3块足球场和2块排球场也都为非标准的场地,排球场、篮球场大部分地面都未做硬化处理,学生使用过程中容易受伤,雨雪过后更是无法继续使用。没有学校有室内的体育馆,因此漫长的冬季较多体育课上课内容无法安排。体育器材主要以球类跳绳为主,在场地以及器材的客观条件限制下,教师在体育的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上多以游戏、健身操、健身舞为主,体育项目选择面较为狭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度。近几年,国家队对特困连片区中学
7、教育经费投入有了进一步提高,然而,体育经费部分的比例还未发生质的改善,仍然无法满足这一区域长久以来体育贫困积累造成的需求。部分学校,体育器材室的陈设器材更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未真正投入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小学校园建造的篮球场,全都安装标准的篮架,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没有实用的价值。经费短缺、场地匮乏、器材利用率低下等客观条件,使特困区体育课教学难以按课程标准正常进行。 33体育教学现状 1体育开课率及每周上课次数调查显示,所有被调查的中小学,都开设了体育课,开课率达到100。其中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每周开设34节体育课,高年级学生每周开设23节体育课;中学每周开设体育课都为2节。但是受体育场地
8、设施短缺的限制,夏天体育课上可以正常进行,冬天男生多是自由活动,女生更多的是在教室自习。因此,这一特困连片区中小学的体育课虽然正常开设,但是体育课上课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图一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项目选择图2体育课教学内容由图一可知在教学内容项目的选择上,选择最多的为田径项目,中小学有一定差别,中学教学内容项目选择上排前五的为田径、乒乓球、篮球、足球、和排球;小学分别为田径、体育游戏、足球、体育舞蹈和乒乓球。由图二可知,在中学篮球、排球、乒乓球依然排在学生所喜欢的项目的前三,小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前三分别为体育舞蹈、体育游戏和足球。由此可见这一地区学校体育内容项目的选择和学生的喜爱上还存在较大差别。体育
9、理论课的教学各个学校基本都没有开设,即使是由于气候、天气原因,室外体育课不能正常进行,体育课时间也几乎没有进行理论课教学,多数教师会选择让学生自习,或是体育课直接被其他科目老师占用,这种情况在中学尤为明显。究其原因,田径、游戏类、球类、体育舞蹈类项目对场地条件要求较低易于开展,学生也容易接受。虽然这一地区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冰雪资源,但是冰场、雪场不易维护、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还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因此贫困地区学校多无开展。图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喜爱运动项目图3大纲实施、教学组织及教学思想在执行大纲情况上,绝大多数学校都能部分实施,仅有个别学校是完全执行,没有不执行大纲的学校。教学组织上,小学
10、课堂更多的是采取放羊式教育,中学课堂会安排相应的体育活动,但教学计划大多都不固定,随意性很大。中、小学教学组织的共性是体育课学生玩好了,不出现安全问题即可。在教学主导思想上,小学教师主要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中学教师对健康第一和技能主导同等重视,仅有个别教师无明确指导思想。 34课余体育活动现状 1早操、课间操调查表明,黑龙江特困连片地区农村学校早操、课间操开展情况为:143的学校每天坚持出早操和课间操,286的学校只出课间操,571的学校从不出早操。课间操情况好于早操,中学好于小学,但是课间操形式单一,仅仅局限于做操上,强度偏小,另外受季节影响较大,夏天明显好于冬天。2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结
11、果显示,贫困区农村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开展,小学每周在3次以上,中学每周2次左右。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小学以自由活动为主,学生多进行毽子、跳绳、沙包、游戏等简单易行的项目。中学低年级以兴趣为主导,球类项目居多、高年级主要练习达标内容,除毕业班的学生体育活动外,其他年级学生的体育活动大都得不到家长支持。在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因素中缺少场地器材、家长不支持、缺少运动伙伴成为主要的因素。3运动会、课余体育训练情况在调查的范围内的中、小学都曾经举办过运动会,形式各异,以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趣味比赛为主。中学每年都要举行至少一次运动会,小学每年举行一次的学校过半,有13的学校会隔年举办一次运
12、动会。在运动会的参与度调查中,95的学生希望参加比赛获得荣誉,但是仅有45的学生有机会参加运动会,由此可见,农村中、小学每年举办运动会的次数和规模有待提高。在学校运动训练队方面,每个学校主要是以比赛前的临时训练为主,几乎没有学校的运动队坚持常年训练。在训练内容方面,运动训练队的训练内容主要以田径为主。 4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建立良性考核制度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转变家长和学校领导观念,体育教师在多方支持下组织体育活动。2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投入。建设体育场地、购买的器材应符合地域特点,在冬天因地制宜,为冰雪运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3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增加体育理论课比例,倡导健康、快乐等多元价值取向的教学观,提倡使用体育教师自编教材,使教材与环境客观条件相适应。4在课余体育活动开展中增加地域特色项目比重,如拉爬犁、滚木轮、滑雪等传统体育项目。 作者:牛大贺 栾振昌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