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藏开发设计,气藏发现,以气藏上第一口气井的出气为标志,气藏,气藏组(气田),气藏工程设计,气田开发设计,第一节 气田开发概述,1. 石油勘探,区域勘探,1.1 气田开发程序,有利区域,主要任务:从区域出发,进行盆地的整体调查,了解地质概况,查明生、储油条件,指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油气地质储量的估算,指出有利的含油构造。,工作:普查和详查,工业勘探,有利构造,寻找油气藏,它是在区域勘探所选择的有利的含油构造上进行的钻探工作。,主要任务 查明气藏的特征及含油气边界,圈定含油气面积,提高探明储量。 为气藏工程设计提供全部地质基础资料包括:气田构造的圈闭类型、大小和形态,含气层的有效厚度,流体物性
2、参数及气层压力系统、气井生产能力,完成上述任务的主要方法 地震细测工作 目的: 搞清构造形态和断裂情况,确定含气带的圈闭面积、闭合高度; 结合探井资料作出气层构造图和构造剖面图。 打详探资料井(评价井) 在初步掌握构造情况的基础上,本着少井多数据、取全取准资料,较快地控制住全部气层为原则,进行详探设计。 井数多:评价时间长(开发时间推迟了,不合算);对开发井网影响较大。,.井数的确定:简单构造上,井网密度小,井距大于2km;气田:井网密度为23km2/井.井位的选择:构造高部、边部均需布井,但要考虑其与今后开发井网的结合问题。.钻井的顺序(每口井需钻在什么位置上).资料项目:录井、取心、测井、
3、钻杆测试(DST);试油(把井中的泥浆替出,诱导油流出),试井;油、气、水化验,PVT分析;岩心分析(K、So、Swi、Sg);渗流物理特性分析(毛管力、润湿性、水敏性、酸敏、相对渗透率),目的:进行详细的地层对比,搞清各油层的性质及分布,确定有效厚度下限、以及隔层的性质及分布研究,提供依据。,气井的试油和试采(动态评价方法) 目的:暴露地下矛盾,认识油井生产动态,进行气藏综合研究,为制定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试气资料:产量数据qO、qg、qw;压力数据气层静压、Pwf、Pt、PC;气、水的物性资料;温度数据。 试气:把气、水从地层中开采到地面上来并经过专门测试取得各种资料的工作。, 试采规划、
4、确定井数、井位、层位。平面上:好气层、差气层兼顾;纵向上:兼顾不同类型的油层。、工作制度:接近合理的工作制度(稳定试井确定的气嘴大小)为宜,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测试内容: 气、水产量(Qg、Qw); 井口压力(油压、套压); 井底流压; 根据稳定试井(系统试井),求出采气指数、比采气指数; 绘制IPR曲线(井流入动态曲线); 干扰试井(确定气层的连通性); 不稳定试井; 气层改造及真实产能,2. 气藏评价,含气面积,构造形态,流体性质,储量规模,产油能力,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做准备,3. 开发方案设计,开发方式,开发井网,开发层系,开发速度,4. 方案实施与监测,按照开发方案设计要求,对油田
5、 进行全面开发,同时对气田开发过程进行监测,5. 开发调整,6. 气藏废弃,1.2 油田开发特点,1. 认识与开发同步,2. 油藏的整体特性,3.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深埋地下,无法直接测量和描述,间接手段和直接手段,4. 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发现废弃,评价阶段、开发设计阶段,高、中、低含水阶段,一、二、三次采油阶段,5. 风险性与收益性的统一,人才、技术、资金密集,风险与收益并存,决策的正确与否,对油藏的认识正确与否,1.3 油田开发简史,开端,探索,总结19201960,1859.8.29, E.Drake, 21.3m,18591920, 粗放经营和衰竭方式,油藏、
6、物质平衡理论、水驱油理论常规试井理论、集约管理,发展19601980,提高1980,三次技术革命,现代试井理论、油藏数值模拟技术、EOR技术、海上采油,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水平井技术、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注水,EOR,水平井,第二节 油藏评价,2.1 评价方法,1. 地震,2. 钻探,3. 录井、测井,4. 取心,为了开发一个油藏,需要在勘探的基础上,对油气藏进行深入细致和全面的研究。,5. 测试,6. 取样,7. 分析化验,8. 试采、试注,9. 开辟生产试验区,为油田正式生产积累经验,试验区选择原则:,代表性,方便操作,独立性,认识程度高,1. 构造特征,2.2 评价内容,构造形态、圈闭研究
7、、断层研究,2. 油层特征,油层厚度及连通关系,3. 储层特征,岩性、岩石物性、岩石非均质性,4. 流体特征,流体分布:平面、垂向,流体饱和度分布,油气水常规物性,油气水高压物性,5. 油气藏压力和温度,压力梯度、系数、方程,6. 渗流物理特征,润湿性,相渗特征,毛管压力,敏感性,7. 天然能量及驱动方式,溶解气及弹性膨胀能量分析,地保压差和弹性采收率。气顶气能量大小估计(气顶指数)。边、底水能量:水体大小、水体补充能量的方式和途径。异常高压释放能量估算。油藏主要驱动方式。,8. 油藏储量计算和评价,9. 产能特征,单井产能分析油气层伤害、保护与改造产能分布特征,10. 井网、井距、井型研究,
8、油藏评价结果形成油藏地质模型和开发概念模型主要图件: 钻探成果综合图,分油层组构造井位图,油气藏剖面图,综合柱状图,油气层对比图,油气层和砂层等厚图,储量统计图,砂体形态和微相图,油气层物性频率分布图或等值图,流体性质分布图,断层分布图,孔隙分布图,毛管力曲线,油水、油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图,粘温曲线图等等主要表格: 钻探成果与取心统计表,地层分层数据表,构造断层要素表,油气层厚度统计表,试油成果表,DST和测试数据表,试采数据表,油气物性统计表。,第三节 开发井网,油气井在油藏上的排列方式,井网形式,井数(井距、密度),3.1 井网基本形式,排状、环状、面积,1. 排状井网,构造完整,渗透性好
9、,含油面积大,a: 排距,b: 井距,ab,连通性好,单井控制面积,单井控制储量,井网密度,2. 环状井网,构造完整,含油面积较大,渗透性好,井排与含油边界形态一致,连通性好,3. 面积井网,油井按照一定的几何排列方式部署到整个油藏含油面积之上所形成的井网形式,正方形井网,三角形井网,适应:面积中等或较小,渗透性和油层连通性相对较差的油藏,正方形井网,最小井网单元是正方形的井网,井网单元:相邻油井构成的基本单元,三角形井网,井距:d,排距:a,3.2 注水开发井网,注水井排,开发单元,切割区,1、切割注水开发井网,-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为若干 区块, 每个区块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
10、 分区进行开发和调整。,1) 排状内部切割注水开发井网,切割距的大小取决于油层连通状况、渗透率高低及对采油速度的要求。,两排注水井排之间可以布置三排、五排生产井。,切割区是独立的开发单元, 亦称为开发区或动态区。,2) 环状内部切割注水开发井网,注水井排位于油藏内部,( 依切割方向(注水井排的分布方向)分类 ),切割注水:,横切割、纵切割和斜切割,油层大面积稳定分布且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 在切割区内, 注水井排 与生产井排间要有好的连通性; 油层渗透率较高, 具有较高的流动系数。 注水效果能较好地传递到生产井排, 以便确保所要求的采油速度。,适用性:,优点:, 可以根据油田的地质特征来选择切割
11、井排的最佳切割方向 和切割区的宽度,驱替均匀; 可以优先开采高产地带,使产量很快达到设计要求; 根据对油藏地质特征新 的认识, 可以便于修改和调整原来的注水方式(井网具有可调性)。 切割区内的储量能一次全部动用, 提高采 油速度; 能减少注入水的外逸。,局限性:,不能很好地适应油层的非均质性, 对于平面上油层性质变化较大的油田, 有相当部分 的水井处于低渗地带, 影响注水效率;注水井间干扰大, 井距小时的干扰更大,使吸水能力大幅度降低;行列注水方式是多排开采,中间井排由 于受到第一排井的遮挡作用,内部井排不易受效,注水受效程度明显变差, 在注水井排两侧的开发区内, 油层压力 不总是一致,其地质
12、条件也不相同, 因此有可能出现区间不平衡,增加平面矛盾。,3、边缘注水开发井网,边缘注水-把注水井按一定的形式布署在油水过渡带附近进行注水,即注水井位于构造上油水边缘附近的等高线上,基本上与含油边缘平行。,适用条件,油田面积不大, 中小型油田; 油藏构造比较完整; 油层分布比较稳定, 含油边界位置清楚; 外部和内部连通性好, 油层的流动系数较高, 特别是注水 井的边缘地区要有好的吸水能力, 保证压力有效地传播, 水线均匀地推进。,根据注水井在油水过渡带附近所处的位置分类:,边外注水,-注水井按一定方式分布在外含油边界以外, 向边水中注水,(缘外注水),要求:含水区与含油区之间的渗透性较好, 不
13、存在低渗透带或断层,(前苏联的巴夫雷油田),外内,边上注水,由于一些油田的外含油边界以外的地层渗透率显著变差, 为了保证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和保证注入水的驱油作用, 而将注水井布置在含油外边界上或油水过渡带上,(缘上注水),边内注水,如果油水过渡带处有高粘稠油带,或这一带出现低渗遮挡层,或在过渡带注水不适宜,将注水井布置在含油边界以内,以保证油井充分见效和减少注水量外逸。,(缘内注水),边缘注水,优点:,油水界面比较完整,水线移动均匀,逐步由外向油 藏内部推进,因此控制较容易,无水采收率和低含水采收率较高。,局限性:,注入水的利用率不高, 注入水容易外逸; 受效生产井(排)少,一般不多于三排。,因
14、此对较大的油田, 其构造顶部的井往往得不到注入水的能量补充, 形成低压带, 在顶部区域易出现弹性驱或溶解气 驱。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边缘注水就不够了, 应该采用边缘注水并辅以顶部点状注水方式开采, 或采用环状注水方式。,4、 面积注水开发井网,概念:是将注水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和一定的密 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适用条件:(1)油层分布不规则,延伸性差,多呈透镜 状分布;(2)油层的渗透性差,流动系数低;(3)油田面积大,构造不够完整,断层分布 复杂;(4)可用于油田开发后期的强化采油;(5)可用于提高采油速度。,开发特点:在面积注水方式下, 所有油井都处于注水井第一线,有利于油井受效;注
15、水面积大, 注水受 效快; 每口油井有多向供水条件, 采油速度高。目前面积注水方式几乎被所有注水开发油田或进行二次采油油田所采用。,井网的命名:(1)以注水井为中心,包括周围的生产井而构成的注水单元来命名。该单元中有几口井就称为正几点井网。 美国用此命名法。(2)以生产井为中心,包括周围的注水井而构成的单元来命名。 前苏联和中国油田采用。(3)反井网:注水井和生产井位置调换而得的井网。,排状正对式注采井网排状交错注采井网四点井网五点井网七点井网九点井网,井网要求注采井数比( =ni/np)水动力场图,面积注水几种基本的注采井网 及 性质,(1)钻成井网要求:长方形或正方形(2)注采井数比为1:
16、1 由于1口注水井将影响2口生产井 1口生产井将受到2口注水井的影响(3)水动力场图,排状正对式注水开发井网,一口注水井与周围油井组成的井网单元,注采单元,注采比单元,按注采(井数)比划分的井网单元,注采单元或井网控制单元,注采比单元或最小流动单元,等压线,流线,B.排状交错注采井网(1)钻成井网要求:长方形或正方形(2)注采井数比为1:1 由于1口注水井将影响4口生产井 1口生产井将受到4口注水井的影响(3)水动力场图,排状交错式注水开发井网,等压线,流线,C.四点井网(反七点井网)(1)钻成井网要求:等边三角形(2)注采井数比为1:2 (M= (I-3)/2) 由于1口注水井将影响6口生产
17、井 1口生产井将受到3口注水井的影响(3) 1/12单元水动力场图,四点井网(反七点井网),等压线,流线,注采单元或井网控制单元,注采比单元或最小流动单元,5点注水开发井网,D.五点井网(1)钻成井网要求:正方形(2)注采井数比为1:1 由于1口注水井将影响4口生产井 1口生产井将受到4口注水井的影响(3) 水动力场图:可简化为背对背的两个 径向流,五点井网的水动力场图 与交错排状注采井网相似,但井网属于正方形井网,流线,等压线,E.七点井网(反四点井网)(1)钻成井网要求:等边三角形(2)注采井数比为2:1 由于1口注水井将影响3口生产井 1口生产井将受到6口注水井的影响(3) 1/6单元水
18、动力场图,七点井网(反四点井网),七点井网的水动力场图 与四点井网相似,但注水井与生产井全部换位,九点与反九点井网,F.九点与反九点井网(1)钻成井网要求:正方形(2)注采井数比为3:1或1:3(3) 水动力场图(排液或注水坑道+井附近的平面径向流),反9点注水开发井网,边井,角井,注采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在均匀井网内,连接注水井和生产井的一条直线,是该两井之间的最短流线,沿该直线上的压力梯度也是最大。于是注入水在平面上将沿着这条最短流线先推进到生产井,以后才是沿其他的流线突入。,在油井见到水时,在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只有一部分储层面积为水所波及。水波及区在井网面积中所占的比值,就是均匀井网见水
19、时的面积波及系数,也称为面积扫及效率。,到目前为止, 对均匀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的研究,大多数是根据在各种简化模型下,用理论方法特别是用试验方法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根据B丹尼洛夫和P.M.卡茨研究结果,得到了面积注水系统流体运动前缘微分方程的解,因而可以确定见水时的波及系数。,对于直线系统,见水时的面积波及系数计算公式为:,驱替前缘水的平均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在M1时,在d/a 1 的情况下,面积波及系数可由下式计算:,直线井排:,交错井排:,对于五点、反九点和反七点面积注水系统,见水时的面积波及系数分别为:,五点系统,反七点系统,直线系统,反九点系统,EA,M,应用不同的化学剂(如聚合物)使水
20、稠化或降低水的相渗透率时,只有在驱替剂与原油的流度比小于5 时,才有较明显效果。,正方形井网波及系数低于三角形井网,各种井网见水后的波及系数随含水率的上升,面积波及系数还有增加,其值可查标准图版。,直线井网波及系数与流度比关系(正方形井网),直线交错井网波及系数与流度比关系(三角形井网),五点井网波及系数与流度比关系,反九点井网在边井含水率下的波及系数与流度比关系(角井与边井的产量比=0.5,边井极限含水率=0.95),反九点井网在角井含水率下的波及系数与流度比关系(角井与边井的产量比=0.5,边井极限含水率=0.95),5、点状注水开发井网,2点,3点,6. 注水 时机选择(3种),(1)早
21、期注水(2)晚期注水(3)中期注水,应考虑3方面的影响:(1)原油物性(主要是原油粘度)与压力相互影响程度;(2)地层的天然能量大小; (3) 注水时的压力降程度,(1)早期注水 适用条件:地饱压差小的高饱和油藏优点:P地Pb,生产压差调整余地大,高产、稳产时间长,自喷开采期较长。原油性质好缺点:初期注水工程投资大,投资回收期较长注水时机:0 ( P地-Pb)/ Pb 0.1,(2)晚期注水 一次采油达到经济极限时注水。优点:初期投资少,原油成本低,投资回收期短缺点:原油性质变差油气水三相流动,油相流动阻力增大稳产和自喷开采期短,(3)中期注水 介于早、晚期注水时间之间,地层压力可能低于饱和压
22、力。适用条件:地饱压差大和异常高压的油藏优点:采收率较高 缺点:同(2)注水时机:0.80.85p静( p静静水柱压力),3.3 开发井距,井网密度,单位含油面积上的井数(S),含油面积:A,开发井数:n,wells/km2,正方形井网,A1=A/n,d,A1=A/n,d,三角形井网,1. 经济极限井距,销售收入与支出相等的井距,销售收入,N.,R.,P,采收率(R)用经验公式确定,支出,井数,n,单井投资,F,采油成本,C,n,F,+,N.,R.,C,元/吨,N.R.P=nF+N.R.C,总支出,元/井,经济极限井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2. 最佳井距,开发油田所得收入最大化的井距,销售收入,
23、nF+N.R.C,总支出,N.R.P,盈利,M=N.R.PnFN.R.C,M=N.R(PC)nF,采收率,M=N.R(PC)nF,B: 井网指数,n=A.S,Sopt,M,S,最佳井网密度,最佳井距,最佳井数,3. 井网类型的选择,总井数,Jo,采油指数,n,Iw,吸水指数,IwJo,If,nwno,5点,Iw2Jo,If,nwno/2,7点,Iw3Jo,If,nwno/3,9点,一般讲,注水井的吸水指数与采油井的采油指数相比,其值越高,所需要的注水井数越少。 吸水指数比采油指数小得多的油田 (m2),四点法或反九点法较有利。 吸水指数与采油指数接近的油田,五点法法较有利。,面积注水井网特征参
24、数,面积注水井网扫油面积系数表,理论研究分析,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特别高时,应采用注水强度低的面积注水井网,如4点或反9点。 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特别低时,应采用注水强度大的面积注水井网,如7点或9点。 一般情况下,五点井网被认为合理优越的面积注水方式。,许多油田采取正方形井网,反9点法的面积注水方式,经验,优点:机动灵活性大,面积注水在大庆油田主要采用三角形井网,4点法,缺点,注采方式一旦确定,不但注采系统难以调整,而且要提高采油速度时,就必须增加三倍井数,正规的反9点面积注水井网,注采井数比1:3,如果注水井吸水能力强,能够满足油田的开发需要,可按此方式实施。如果注水井吸水能力不很高,不能满足
25、油田的需要,则在需要的部位,适当增加注水井,使注采井数比保持为1:2左右,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一般开始都采用此比例。,油田开发到中后期,随油井的含水率不断上升,产量逐渐递减,为保持必要的原油产量的速度,应不断提高油井的产液量,原有注水井的注水量可能满足不了要求,此时可以调整和增强注水系统,把注采井数比逐步提高到1:1。 反9点面积注水井网的调整有4种方式: 第一:调整为5点法面积注水井网,角井转化为注水井,第二:调整为横向线状行列注水方式,第三:调整为纵向线状行列注水方式,第四:开发后期调整为9点法注水方式,正方形井网不仅在注采系统调整方面具有较大的机动灵活性,而且在井网密度方面也有较大的余地。,
26、正方形井网原来井距300m,井网密度11.1口/km2。井间加密后,井距211m,井网密度22.2口/km2。,三角形井网,4点法等面积注水方式很难进行加密调整,要均匀加密就得增加三倍井数,这往往是不可行的。,对于断块油田或含油面积小的油田应根据油藏和含油面积的几何形态进行部署和调整,不一定按照正规井网系统布井。,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乌尔禾油藏是正方形井网、反9点面积注水方式调整灵活性大的一个典型。 油藏D=2900m,孔隙度12.1%,K=1.210-3um2,h=83m,油藏东南部油水界面上下裂缝比较发育,边底水有一定的作用,由于渗透率低,边底水作用不大。,1978年投入开发,采用井距55
27、0m,SPC=3口/km2,1983年一次加密,采用井距388m,SPC=6口/km2,19921993年二次加密,采用井距273m,SPC=13口/km2,夏子街9油藏,孔隙度13.8%,K=310-3um2,A=4.6km2。 开发方案采用三角形井网、300m井距、4点法,48口井,32口油井,16口水井。1991年投产,单井产量6.9t/d,递减很快,1992年最多产油3.06 104t,开采速度0.35%,1994年产量降为1.48 104t,速度只有0.17%,采出程度仅为2。4%。 1994年注水井地层压力高达26.69MPa,比原始地层压力高10.49MPa,油井地层压力13.8
28、8MPa,比原始地层压力低2.32MPa,生产井流动压力更低,只有3.04MPa。,第四节 开发方式,采油方式(举升方式),流体从井底举升到地面的能量来源,开发方式(驱动方式),流体从地层流动到井底的能量来源,开发方式,天然能量开采,人工补充能量开采,弹性驱动,边底水驱动,注水,注气,热力,弹性驱动,仅靠油藏自身的弹性能驱动原油,压力和产量逐渐降低: 衰竭式开采,采收率: 10%,溶解气驱动,采收率: 1020%,水压驱动,边底水,采收率: 3050%,注入水,经验公式,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弹性水压驱动,刚性水压驱动,注水开发是常规油田的开发方式,水源易得,注水容易实现,驱油效率较高,注水时机
29、,早期注水,晚期注水,产能高,效益高,第五节 开发层系,多层油田: 分采? 合采?,开发层系,对于多油层油田来说,由于油层之间的性质差别较大,即油田存在着一定的垂向非均质特性,为了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水平,有必要对所有含油层进行分类,并划分和组合成一定的开发层系,采用不同的开发井网进行开发。,开发层系,独立开发单元,单独设计,单独开发,5.1 层间差别,储层岩性和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压力状态,油水关系,5.2 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 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有窜流,无窜流,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开发井网 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 要求划分开发层系,若油层太多或井
30、段太长采油工程难以发挥作用,储层特性相近原则,5.3 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I,II,储量规模原则,流体性质相近原则,油、气层分采,稠油、稀油分采,重油、轻油分采,差别不大可合采,隔层原则,层系间必须有良好隔层,压力系统一致性原则,驱动方式一致性原则,层位相近原则,与经济技术条件相适应原则,层系开发模式,先油后气,先上后下,先大后小,先易后难,先下后上,三套开发层系,三套开发井网,第六节 开发速度,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开发速度(采油速度),采油速度不是常数,地质、经济、技术条件,峰值采油速度,v2%,气藏,水平井,v34%,v56%,第七节 开发方案设计,对油藏开发的程序和步骤做出规划,
31、开发方案,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工程,开发井网、开发方式开发速度、开发层系,油藏工程设计,1.油田概况,勘探开发历程,地理环境交通经济,地质条件,开发准备,2.油田地质特征,油藏评价的结果,油藏工程设计,3.油藏工程设计,开发层系设计,开发方式设计,开发井网设计,开发速度设计,开发指标计算,方案评价与优选,油藏工程设计,4.方案实施要求,钻井次序、完井方式,投产次序,注水水质要求,增产措施要求,动态监测要求,第八节 开发监测与开发调整,1. 开发监测,产量监测,产液剖面监测,油水界面监测,一年后,一年前,水驱前缘监测,2. 开发分析,地质特征再认识,储量及可采储量核算,储量动用状况,产量构成
32、分析,注采平衡分析,增产措施和油层改造,开发综合分析,3. 开发调整,开发层系调整,开发井网调整,开发方式调整,射孔层位、工作制度、油井转注,Thanks,复习内容,第一章 油气藏概述(3学时)主要内容:油气藏、油气藏条件、油气藏分类、油气藏储量计算。重 点:油气藏条件、油气藏分类难 点:油气藏力学条件,第二章 油气藏流体(3学时)主要内容:天然气性质、原油性质(组成、相对密度、饱和压力、体积系数、溶解气油比、原油密度、压缩系数、原油粘度、原油相图)、地层水性质。重 点:天然气性质、原油性质难 点:体积系数、压缩系数和原油密度及其关系,第三章 油气藏岩石(4学时)主要内容:岩石孔隙度及影响因素
33、、岩石渗透率及影响因素、毛管压力及曲线特征、相对渗透率及曲线特征、岩石有效应力及应用、储层敏感性及连续性。重 点:岩石渗透率、毛管压力及曲线特征难 点:油藏参数统计及非均质评价,第四章 油气藏压力与温度(4学时)主要内容:油气藏压力(流体压力、骨架应力、上覆压力)及压力梯度、应力关系方程、压深关系方程确定方法及其应用、压力系数、油气藏静温及温度梯度。重 点:压力系数、压深关系方程确定方法及其应用难 点:压深关系方程应用,第五章 气藏物质平衡方程(5学时)主要内容:定容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及其应用、封闭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及其应用、水驱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及其应用、气藏驱动能力分析及驱动指数。重 点:
34、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及其应用难 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第六章 油藏物质平衡方程(10学时)主要内容:弹性驱动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及其应用、水压驱动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物质平衡通式及简化、油藏驱动能量及驱动指数、油藏驱动机制分析、水侵量计算。重 点:弹性驱动和水压驱动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应用、驱动能量及驱动指数难 点:水压驱动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第七章 油井试井(10学时)主要内容:稳定试井(油井产能指数、油井产能曲线及方程、油井产能指数及其应用)、拟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压力降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Horner法、MDH法、MBH法)、探测半径、干扰测试、断层测试、探边测试、Y函数
35、、双重介质试井。重 点:稳定试井、压力降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难 点:压力恢复试井,第八章 气井试井(5学时)主要内容:气体稳定渗流及产能试井、二项式及指数式产能方程、常规产能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气井不稳定渗流及不稳定试井。重 点:气体稳定渗流及产能试井、常规产能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难 点:二项式及指数式产能方程,第九章 产量递减规律(4学时)主要内容:油气产量变化模式、递减速度与递减率、递减规律诊断、递减类型分析、产量递减规律应用、指数递减。重 点:递减速度与递减率、递减规律诊断、指数递减难 点:递减规律诊断,第十章 含水上升规律(6学时)主要内容:含水上升一般规律、驱替方程
36、及求解、含水上升影响因素、含水上升统计规律、水驱曲线及其应用、含水上升率。重 点:驱替方程及求解、水驱曲线及其应用难 点:水驱曲线的应用,第十一章 底水油藏开发(4学时)主要内容:底水油藏开发特点、Dupuit临界产量、隔板临界产量、射孔井段确定、见水时间预测。重 点:Dupuit临界产量、隔板临界产量、射孔井段确定难 点:射孔井段确定,第十二章 油藏工程设计(10学时)主要内容:油藏评价、开发井网、开发方式、开发层系、开发速度、开发监测与调整。重 点:油藏评价方法及步骤、开发井网、开发方式、开发层系、难 点:开发井网设计及开发层系划分,习题,1下图一为某油层顶面构造图,储层厚60米,储层上、
37、下均发育有巨厚的非渗透性泥岩。钻井结果表明,1号井油水界面距油层顶20米,2号井油水界面距油层顶30米,3号井油水界面距油层顶10米,4号井油水界面距油层顶10米。要求:1)试计算出油藏的油水界面,确定油藏数目,指出油藏类型;2)按照图例要求,在图中标出各圈闭的溢出点,闭合范围、含油面积;3)按照图中所给剖面线位置(A-B),画出油藏剖面示意图。,1.10,1.11,第四章,练习:1、已知o和油层深度测压数据(D0,P0),试确定油藏压力方程。2、4000m深处油藏实测原始地层压力为45MPa,试对压力状态作出评价。若Dwoc=4050m,地层原油密度0.7g/cm3,试求出水相的压力方程。,
38、4.7,4.10,正常压力系统,5.7,5.8,6.1,6.2,7.9,7.13,7.15,7.16,9.1,1. 直线的斜率为-D: D=0.1476,qr=exp(0.4682)=1.597717,2. 选择开始递减的时间作为参考点,代入该点的数据求得递减方程:,3. 递减速度:,4. 废弃时间:,5. 可采地质储量:,6. 剩余可采储量:,10.4,10.5,已知某油田L油层,地质储量为 2500万吨,为注水开发油田,根据其累计产水量和累计产油量资料获得的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为:(1).求出WORR之间的关系方程;(2).求出fwR之间的关系方程;(3).求出 fw=90,95,98%对应的
39、采出程度,这一计算说明了什么?(4). 求出含水率50%时的含水上升率。,复习提纲,1章,1)、基本概念:圈闭、油藏、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储量丰度、单储系数、采收率、描述圈闭的参数、描述油藏的参数,储量的分类及级别。,2)、能力训练:根据等高线画油藏剖面图,背斜油藏剖面图、断层油藏剖面图、地质储量计算需要哪些参数的,如何获得?计算公式及单位。,2章,1)、基本概念:天然气、油、水的高压物性,他们随压力、温度变化关系。,2)、能力训练:油的单相体积系数与两相体积系数的区别,它们随压力变化的原因等。,3章,1)、基本概念:孔隙度、渗透率、非均质性的描述、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异系数的计算及非均质性的判别
40、、各向异性的判别。,2)、能力训练:储层岩石的敏感性分析、如何保护储层。,4章,1)、基本概念:压力系数、压力系统的评价、油相、水相压力方程。,2)、能力训练:油水界面的高度求取,5章,1)、基本概念:定容气藏、封闭气藏、水驱气藏有什么区别?各种气藏的生产指示曲线是怎样,拟压力是怎样定义的,容积系数如何计算的,生产指示曲线有什么用途?等等,2)、能力训练:求气藏的储量、可采储量、驱动指数,水侵量的计算等。,6章,1)、基本概念:封闭未饱和油藏、饱和油藏、水驱油藏等概念,油藏的有效压缩系数,油藏的驱动指数,注采平衡,驱动机制,生产指示曲线的用途。,2)、能力训练:求油藏的储量、水侵量、驱动指数、
41、采出程度等。,7章,1)、基本概念:稳定试井或产能试井,采油指数,采气指数,吸水指数,拟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井筒储集效应,续流效应,生产指示曲线的用途等。,2)、能力训练:压降和压力恢复试井分析。3)、难点:断层试井和双重介质试井,9章,1)、基本概念:递减率,递减速度,递减指数,产量递减的原因,递减的分类,递减类型的判别。,2)、能力训练:递减规律分析及应用。3)、难点:双曲递减,10章,1)、基本概念:含水上升影响因素,甲型、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分析,含水率的上升规律,2)、能力训练:水驱特征曲线的应用。,12章,1)、基本概念:开发程序内容,油藏评价内容,开发井网,注采单元、注采比单元,井网密度,最佳井网密度,极限井网密度,开发层系,为什么划分开发层系,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采油速度,开发监测内容等等。,2)、能力训练:井网的选择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