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献检索概述,文献检索课要求,一 保证出勤率二 注意课堂纪律三 注意记好笔记,文献检索课的含义,是一门培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方法课。 信息素养:指个体成员有目的的搜集、选择、整理、加工、评价与利用信息的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种复合品质。信息意识: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敏感力、观察力、判断力、吸收能力以及对开发利用信息知识的主动性信息能力:指获取、处理、利用和创新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包括: 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尊重知识产权;抵制违法信息及信息行为;学会在信息活动中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文献检索课的意义,继承和借鉴前人成果,避免重复研究掌握信息检
2、索技术,节省信息搜索的时间信息检索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选题、立项、结题,科技文献检索在科研中所占比例,文献检索与利用,第一讲 文献信息基础知识 一、信息和文献 信息、信息源、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源的类型 二 、文献检索语言 检索语言的作用和类型 几种主要检索语言的特点和比较,本讲概要,信息和文献信息、信息源、信息资源,什么是信息?“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总称。” 著名控制论专家 维纳“信息是关于环境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信息论创始人 申农,信息和文献信息、信息源、信息资源,可度量可识别可存储可转换可共享可处理可传递可再生可压缩
3、可利用,信息的特征,信息和文献信息、信息源、信息资源,人类经历了五项巨大的信息变革语言的产生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发明电磁波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和文献信息、信息源、信息资源,什么是信息源? 信息产生的始点1、信息源的发生体 人类社会 自然界2、信息传播的载体 第一载体 第二载体 (无形) (有形),信息和文献信息、信息源、信息资源,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人类选取、序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是高质量、高纯度的信息源,资源,物质,能源,信息,信息资源概念的产生,表明人类已经清醒的认识从资源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信息。信息的开发、积累和传播,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是构成生产李最活跃的因素,是有效促进经
4、济和社会发展的手段,信息和文献信息、信息源、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变化特征1、载体形式和传递方式2、内容与数量3、分布特征,二、信息和文献文献信息源类型,文献的概念“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信息,知识,文献,凡是以文字、符号、图形、视频、声频等手段记录下来,具有存储和传递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都称为文献,信息和文献文献信息源类型,文献的媒体类型印刷型微缩型机读型视听型电子网络型,文献的加工类型零次文献(灰色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文献的出版类型图书报纸期刊特种文献,信息和文献文献信息源类型,文献的媒体类型印刷型 传统文献的基本形式,书刊等纸质印刷品微
5、缩型 微缩胶卷、微缩胶片、微缩卡片的照相复制品视听型 唱片、光盘等通过计算机存储输出的文献电子网络型 将知识信息转化为电子波,通过因特网传递的文献形式,信息和文献文献信息源类型,文献的加工类型零次文献 尚未或不宜发表(又称灰色文献)一次文献 首次公开发表(又称原始文献)二次文献 对一次文献的整理、提炼、系统化(检索工具) 目录 题录 文摘 索引三次文献 利用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所含知识加以综合综述研究类 参考工具类,信息和文献文献信息源类型,文献出版类图书报纸期刊特种文献科技报告 政府出版物 会议文献 学位论文专题文献 技术标准 产品资料 档案文献,文献检索语言信息检索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的原理,
6、标引人员,检索人员,有序化文献库,标引,检索,信息储存,信息查找,信息检索系统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40年代前 手工检索40年代 半机械化50年代 脱机检索60年代 联机检索70年代 国际联机检索80年代 光盘检索90年代 网络检索,文献检索文献检索语言的作用,文献检索语言在文献检索过程中的作用示意图,存储过程,文献信息,检索课题,分析,分析,文献信息特征,检索提问信息,标引着录,选用,检索语言和名称规范,形成,形成,文献信息标识(检索点),检索提问标识(检索词,输入,检索,检索系统标识(标识分配),输出,检索结束,检索过程,文献检索语言文献检索语言分类,按表达文献特征划分1、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检
7、索语言作者、篇名、刊物来源、出版机构、代号、语种等2、描述文献内部特征的检索语言分类、主题、关键词等,按结构特征划分1、分类语言2、主题语言主题词、元词、叙词、关键词等3、自然语言4、引文语言.,二、文献检索语言,几种主要检索语言的特点和比较体系分类语言叙词语言关键词语言引文语言,文献检索语言几种主要检索语言的特点和比较_体系分类语言,分类语言分类语言是以分类号做为文献主题感念标识语言。它包括体系语言和组配分类语言。后一种语言使用并不多见,体系分类语言按文献所属学科专业性质的逻辑次序,以分类号为标识,从总到分、从上到下,严格有序的存储、检索文献的一种标识系统,体系语言分类规范国内根据中国图书馆
8、分类法(1999年第四版);国外根据杜威十进制分类法,体系分类检索语言的构成1、分类号:各级类目的代号,由字母数字组合而成,其中字母表示基本大类,数值表示类目划分及隶属情况。2、基本部目:马列毛邓(A);哲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N);综合性文献(Z)3、基本大类:马列毛邓(A);哲学(B);社会科学总论(C);政治法律(D);军事地理(E);经济(F);文教科体(G);语言文字(H);文学(I);艺术(J);历史地理(K);自然科学总论(N);数理化(O);天文地球(P);生物科学(Q);医药卫生(R);农业科学(S);工学技术(T);交通运输(U);航空航天(V);环境科学(X
9、);综合性文献(Z)4、分类表:类目划分的详细情况,文献检索语言几种主要检索语言的特点和比较_叙词语言,叙词语言,主题语言的一种。是以叙词作为主题标识,通过概念组配的方式表达文献主题的标识系统,叙词,具有组配功能,并且经过严格的规范化处理的表示单元概念的名词或词组称之为叙词,相关概念,叙词的组配,组配的方式有:(1)相交组配:不同概念相交形成新概念(例1)(2)并列组配:两个基本点或多个概念并列形成一个概念(例2)(3)限定组配:表示事物的叙词和方面词组配后形成一个新概念,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例3),叙词的规范中国汉语主题词表,例1:时钟、收音机时钟收音机,例2:文学理论、美学理论文艺理论,例
10、3:刀具、热处理刀具热处理,文献检索语言几种主要检索语言的特点和比较_分类语言与主题语言比较,文献检索语言几种主要检索语言的特点和比较_关键词语言,关键词语言,以关键词为标识,用来存储、检索文献信息的标识系统,关键词,从文献中抽出的能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称之为关键词,相关概念,关键词语言中的词汇,关键词直接从文献题名、摘要或正文中抽取,不经过规范化处理,故也可以归到自然语言中。它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抽词标识,关键词语言的规范,关键词语言没有专门的词表,只对一部分无检索意义的虚词和实词作了规范,列入非关键词表。,文献检索语言几种主要检索语言的特点和比较_关键词语言,关键词语言特点1、该语言是自然语言,直接用这些词汇做检索,即方面又容易掌握。专指度高,差准率高。2、一篇文献有若干个关键词,就轮排成若干条索引,检索入口多。3、适宜于计算机快速编制,缩短检索工具的出版周期。4、检索词未经过规范化处理,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用词不统一,漏检率较高,查全率较低。,思考题,1、什么是信息意识?2、文献按加工类型可以分几钟?3、用图表描述知识、信息、文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