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加强农村公路管护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发言稿.doc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460163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村公路管护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发言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农村公路管护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发言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农村公路管护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发言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加强农村公路管护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发言稿 各位委员,各位 同志: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私家乘用车、摩托车、电动车等车辆逐渐增多,车辆行驶速度越来越快,其中的交通安全隐患也逐渐凸现出来。据统计,xx年xx省在县乡公路上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25%,其余事故中还有许多虽是发生在国省道上,但与乡村公路搭接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造成农村交通安全隐患的因素主要是: 一、道路的因素。一是缺乏配套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一些坡陡、弯急、临水临坡路段,道路两侧违章建筑多,视野狭窄,且未设置显眼的交通标志、标线,尤其是低等级山区公路,沿线急弯、陡坡、临崖路段多,安全隐患十分

2、突出。二是农村公路养护不足,随着民生工程“村村通”、财政一事一议、土地项目等不断实施,农村公路里程不断增加,但后续的养护资金没有跟上,导致近年来修建的农村公路破损现象接踵出现。三是道路设计建设标准低,路面窄,路面砼厚度不足,道路安保工程实施不到位,致使道路通行不畅,易于损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二、车辆的因素。一是“问题车”多,一些村民买“二手车”,甚至用报废车从事运输,此类车辆安全状况差,很少办理法定的牌证和异地转入手续,大多没有保险。超标燃油助力车、电动车严重扰乱了道路交通秩序,其造成的交通事故特别是死亡事故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农村地区肇事车辆的“主力军”。二是农村车辆年检率较低,有的不上

3、牌照,更谈不上购买保险,一旦发生事故,无论对于驾驶人、还是受害人,事故损害赔偿得不到有效解决,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有的因为车辆无牌,事发路段也没有监控设备,发生事故后驾驶人一跑了之、有恃无恐。三是农村车辆维护差,很多车主只重经济效益,轻视行车安全,超载、人货混装、私自改装车辆,极端忽视车辆维护,甚至因车况差、手续不全,无法通过年检,就干脆不修理、不维护。 三、人为的因素。一是农村居民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一部分农村群众交通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交通违法现象普遍。二是农村地区机动车驾驶人安全素质和驾驶技能较低,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遇到突发情况不能正确应对。三是无证车主大量增加,有的甚至购

4、买假牌假证使用。 四、管理的因素。由于交警警力不足,日常管理以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等主干公路为主,农村公路无力顾及,长效管理措施无法有效落实,漏管失控在所难免。对农村机动车和驾驶年检审验率低及各种变型车、拼装车等问题,应对措施乏力。农村公路管养人员缺失,交通路政人员管理力量薄弱。乡镇交管站及行政村劝导服务站,乡镇专职交通管理员及行政村协管员等两站两员工作,因大多数地方未纳入财政保障,人员工资、工作场地、运转资金等没有着落,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难以落实,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下面,就如何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考核管理和责任追究。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层层纳入各级政府和

5、有关部门的考核评价项目和责任追究机制,重点是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度考核,对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的,由市级安全生产委员会牵头进行责任倒查,对保障措施不到位、工作措施不落实造成事故的,要严厉追究政府及有关部门人员的责任,以此倒逼政府及相关部门真正重视农村交通安全工作,促使其在人、财、物等方面向农村地区倾斜。 二、落实财政保障。大力推进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一要落实工作经费。将农村地区“两站两员”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等纳入财政保障,解决有人管的首要问题。同时要提高农村公路补助标准,对山区和贫困地区给予较多的资金补贴,并和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

6、利用交通扶贫工程实施的机会,使这些地区的公路在扶贫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维护。二要改变政府职能。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有资质的社会力量参与例如农村公路管养、运输公司接送学生等,政府通过监督、督查的方式促进农村地区交通管理实效,以此来明确交通安全责任主体,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政府买单的现象。 三、提升公路安全通行水平。大力推进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建议由交通部门牵头完成农村公路亟需解决的危险路段安保工程建设任务。要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设置警示提示标牌和防护栏,在交叉路口的主路安装黄闪灯、路口提示桩,在支路安装减速带。公路隐患整治工作不缺制度、不缺技术、不缺措施,公路隐患能够保质保量地在限定

7、的时间内整治到位,资金保障是基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建议财政部门对农村公路隐患整治划拨专项资金,整治的资金市级财政要占大头,县乡级财政的配套资金占小头,否则加强公路隐患整治难以落实,只能是喊喊口号。 四、长抓车辆管理。抓好车辆源头管理。一是严格车辆管理,公安交警、农机等部门要督促摩托车、低速货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等机动车辆注册登记、检验,办理牌证业务。对报废和转籍车辆严格把关,解决农村机动车及驾驶人无牌无证问题。二是严把驾驶员的培训、考试、审验和运营申请等关口,交通部门整顿驾培市场,规范驾驶培训,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夯实机动车经销商的管理,工商部门要严格管理,要求经销商严格按照国家车辆标准和

8、相关规定销售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四是教育部门要建立完善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机制,避免使用无资质、安全性能低,甚至是报废车辆接送学生的现象发生,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五、提高农村地区群众安全素质。以宣传为抓手,全面促进群众良好素质的养成,建议由公安部门牵头,在农村地区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安全宣传体系。一是完善传统宣传阵地建设。市县的主要媒体应拿出一定的版面和资源,以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道路安全宣传。做到“四个至少”(每个行政村至少一处墙体标语,路口至少一处警示提示标牌,学校幼儿园至少一处宣传板报,每学期至少一次交通安全课);二是大力推广适合农村人口结构的宣传方

9、式。要结合农村工作的特点,通过集市赶集、农村唱戏、广播电视、婚嫁喜宴等多种形式,将交通法律法规、安全常识、驾驶技能、事故案例、安全提示等内容,反复宣传、广泛传播;三是收集农村客货运驾驶人、面包车摩托车驾驶人、镇村组干部、学校老师等农村重点人群联系方式,开展经常性短信点对点宣传,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四是推进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把交通安全宣传作为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并结合当地民俗、出行特点、天气特点等适时加课,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提高整个家庭的交通安全意识。 六、制定完善农村公路安全机制。目前,农村公路尤其是村组道路每年以百公里数为单位增长,这些公路路面窄、坡度大、弯道急,没有安保设施,存在很大交通安全隐患。农村公路的范畴、界限越来越难以界定,且点多、面广的现状导致这些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存在较多盲点。所以,建议从立法等上层政策的角度,出台相关政策针对村组公路建立交通安全法规宣传、事故认定处理机制,健全村组道路交通管理网络;建议重新定义农村公路范围,明确其管理和养护的职责,便于基层部门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民生工程和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加强农村公路的管护,使之更加畅通、更加安全,真正成为幸福之路、致富之路,在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会议纪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