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初步研究.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452496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初步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初步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初步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初步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初步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初步研究,研究背景,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LUTD)已得到国外医生的广泛重视 LUTD引发感染、损伤上尿路功能等病理生理学改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LUTD直接影响患者本人日常生活,从而可能导致抑郁及自我尊重度的下降 LUTD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生存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加重医疗负担,下尿路的神经生理学机制,中枢控制骶髓排尿中枢桥脑中枢 M区(排尿中枢) L区(储尿中枢)脑干上中枢,周围神经控制,植物神经和躯体神经双重控制,研究目的,观察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发现相关因素及预测因素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

2、在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相关发现,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2007年9月2008年5月入住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 均经头部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入选标准,脑血管病首次发作或虽既往有脑血管病但未留有下尿路功能障碍者既往虽检查示前列腺增生,但临床未表现下尿路功能障碍者患者或其陪护能准确描述此次发病后的排尿情况者,排除标准,不能准确描述排尿情况者既往因多种原因有排尿障碍者泌尿系感染及肾脏功能障碍未治愈者合并其它可引起排尿障碍疾病的患者正在服用利尿剂、乙酰胆碱酯酶制剂等影响排尿情况的患者,资料收集,经培训的专业护理人员询问患者、家属、陪护人员或阅读病历记录,结合记录

3、24小时排尿日志进行有关排尿情况的资料收集。包括此次发病前、后及入院当时排尿情况及既往病史汇总后由具有神经泌尿专业知识人员跟据国际尿控协会2002年标准判断并分组。,下尿路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储尿期症状: 日间尿频:日间排尿次数增多(我国成人白天尿次约46次,正常饮水情况下平均日间排尿次数超过8次且每次尿量少于200ml者视为异常) 夜尿:晚间起床排尿多于1次(我国成人夜尿次约02次,正常饮水情况下平均夜间排尿次数超过2次者视为异常) 尿急:突发强烈的排尿感 尿失禁:尿液不自主漏出,排尿期症状: 排尿等待:启动排尿困难,当准备排尿开始时排尿动作延迟 排尿困难:排尿时需肌肉用力以启动、维持或改善尿

4、流 尿潴留:尿液不能排出而积存于膀胱内,尿流动力学检查,采用Laborie尿动力学检查仪和Toshiba放射检查床 记录膀胱压力 ( Pves) 、直肠压力( Pabd) 、逼尿肌压力 ( Pdet ) 和肌电图等参数,结合X线点拍摄,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下尿路功能障碍的预测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结 果,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下尿路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关系,经X2检验病灶发生于皮层与基底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病灶位于桥脑的患者共12人,因病例数较少而未能进行统计学分析,但可以发

5、现其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与MMSE的关系,每位患者经MMSE量表进行评价,以17分为界分为两组,与有无下尿路功能障碍进行统计 经Pearson X2检验结果P=0.0000.05, 有显著意义。认为脑卒中后高级脑机能障碍与下尿路功能障碍有相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与改良巴氏指数(BI)的关系,所有入选患者均用改良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以20分为界分为两组,与有无排尿障碍进行统计经Pearson X2检验结果P=0.0000.05, 有显著意义。认为脑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与下尿路功能障碍二者之间明显相关,下尿路功能障碍的预测研究,将发病年龄(每10岁分段)、

6、曾经有无意识障碍、留置导尿时间(每7天分段)、病灶单/多发、单/双侧病灶5个因素对于卒中后恢复期排尿障碍与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后退法,依据偏拟然比检验结果剔除变量),发现其预测价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灶单/多发和留置导尿时间是对发生脑卒中后恢复期排尿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 年龄因素是连续变量,每增加10岁,脑卒中后发生下尿路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139.4%(2.3941)多发病灶的患者是单发病灶患者发生下尿路功能障碍的3.844倍留置导尿时间亦为连续变量,每增加7天,脑卒中患者发生下尿路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25.4(1.2541),尿流动力学结果,尿流与病灶

7、部位的关系,讨 论,脑卒中后排尿障碍发生情况,尿频、尿急、夜尿及尿失禁发生率较高 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以往研究,与入选患者病程有关,急性期较高的发生率可能与肢体运动障碍、不能表达排尿意愿及意识障碍等因素相关 排尿困难、尿潴留发生率较低,与病程相对较长、休克期结束相关,并且此研究尽量排除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障碍情况,下尿路功能障碍与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的关系,MMSE量表主要反应高级皮层功能,即额颞顶叶的功能排尿控制的高级中枢邻近认知功能区域认知障碍则破坏了膀胱功能的代偿而导致排尿障碍,改良巴氏指数与病情轻重直接相关,下尿路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的关系,只将病灶位于皮层和基底节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前额叶

8、皮质可以决定是否排尿及何时何地排尿,额叶存在逼尿肌和外括约肌的高级中枢 皮层影响认知、语言等功能基底节邻近内囊区域,内囊为排尿高级皮层中枢的下传通路;基底节可以抑制排尿反射 理论上桥脑被盖部与基底部的破坏均会造成排尿障碍,脑卒中后恢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年龄膀胱及尿道的平滑肌、横纹肌功能均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有生理性下降高龄患者更易发生多发性病灶、认知及肢体运动功能相对更差,是排尿障碍的发生因素,留置导尿时间 卒中病情重、有意识障碍及尿失禁或尿潴留的患者在急性期多予以留置导尿 留置导尿本身刺激膀胱及尿道发生储尿期低频的不稳定收缩,长期收缩会引起神经肌肉结构的改变而导致功能不良 增加感染机会

9、,下尿路感染可改变膀胱尿道粘膜及平滑肌结构和功能 建议积极拔除尿管,及早进行自主排尿的训练,多发病灶 难以产生代偿机制排尿控制通路多处的破坏使得排尿障碍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尿流动力学分析,尿潴留,2人逼尿肌无反射,处于“休克期” 1人逼尿肌功能正常,但膀胱初感容量、初排尿感升高,考虑为糖尿病膀胱感觉减退而致1人逼尿肌功能正常,患者年龄较大且有精神症状而不能表达排尿意愿1人逼尿肌过度活动,残余尿量超过100ml,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伴收缩无力,逼尿肌过度活动,19人次中15人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率较高,与卒中病程相关 15人逼尿肌过度活动中12人尿失禁,即急迫性尿失禁早期膀胱排空障碍、不恰当的急性期膀

10、胱处理会加重逼尿肌过度活动 建议急性期发生尿潴留时留置导尿定期夹闭、开放或行间歇导尿以等待膀胱尿道功能自行恢复,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未能发现明确有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的患者,膀胱漏尿点压40cmH2o的患者占47.4,但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膀胱输尿管返流及肾功能损伤与脊髓损伤所致排尿障碍不同,结 论,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在恢复期仍较为常见,以储尿期症状为多主 脑卒中后下尿路功能障碍,与高级脑机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相关 年龄、病灶多发及急性期留置导尿时间是发生下尿路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 尿流动力学检查示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率高,根据临床症状不能完全推断真正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及原因 在不能明确判断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时应常规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指导下一步的药物及康复治疗应建立脑卒中急性期和康复期检查、诊断和处理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常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