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焦虑障碍与自我意识关系的研究 【摘要】 目的 初步了解营口市儿童焦虑障碍与自我意识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SCARED 和 EMBC 对随机抽取的720名36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有效样本数674人。结果 在674名小学生中,SCARED筛查阳性的有211例,占总人数的3131%。小学生在性别及年龄焦虑维度上有显著的差异。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小学生在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及自我意识总分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儿童中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对儿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应予以积极干预。 【关键词】 小学生;焦虑;自我意识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
2、会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1。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自青春期趋向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在于探索儿童焦虑障碍与自我意识状况的关系,以寻求更好的策略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为儿童焦虑障碍的有效心理干预提供佐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营口市小学中随机抽取3所小学,每校4个年级(36)年级,每个年级50例,男女生各25例,约720名学生为具体入组对象。 12 工具 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年级
3、、家庭类型等。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由Birmaher于1999年制定,用于818岁儿童青少年自评2。Perri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PiersHarris于1969年编制,主要用于评价自我意识的状况。 13 研究方法 131 被调查学生填写焦虑情绪障碍筛查量表及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为保持资料的完整性,调查问卷只用编号,不记名,待被试者填完该表格后由调查者当场收回。共回收有效问卷674份。 132 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 170 软件包进
4、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的性别、年龄及家庭情况比较 共收回有效量表问卷674份, 量表总分划界分(23分) 的为焦虑组, 共211人, 检出率为3131%; 其中男92例, 女119 例, 经卡方检验, 性别分布在焦虑组和非焦虑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503, P=0025)。焦虑组年龄为(9841394) 岁; 非焦虑组(10071356)岁, 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53, P= 0000)。家庭类型: 焦虑组单亲较少(711%),非焦虑组(8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49, P= 0618)。 22 两组的PHCSS 各分量表及总分比较
5、 比较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儿童PiersHarris 自我意识量表总分及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4个分量表,焦虑组得分均低于非焦虑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单亲、父母文化、父母职业都没有进入方程,只有年龄进入回归方程。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口市区小学生有焦虑性障碍的儿童占3131%,与国外研究比较,患病率较高3。分析其原因首先可能与样本不同有关,如样本来源、年龄范围以及诊断标准不同所致。其次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更加关注,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认识提高有关。 本研究发现性别间存在差异,女孩发病高于男孩,而且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多元逐步回归分
6、析显示年龄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这表明年龄与儿童焦虑症状关系密切, 对儿童的焦虑情绪具有预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意识量表总分及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4个分量表,焦虑组得分均低于非焦虑组, 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有焦虑障碍的儿童更容易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恰当,并表现出较多的情绪问题,如焦虑,紧张等。到青春前期,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集中在人际关系方面,焦虑的儿童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而忽视自己表现出的优点4,认为自己不可爱,在人际交往中体验不到愉悦感而不能合群。 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受周围环境及个体对环境的体验的影响5。研究表明,个体依据父母的评价开始认识自我,并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如果父母经常给
7、予子女情感温暖、理解,多一些鼓励和赏识,那么个体就趋向于肯定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6,7,减少儿童焦虑障碍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北京,增订版,1999:306. 2 苏林雁,王凯,朱焱,等儿童焦虑自评量表的全国城市儿童常模.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70. 3 Manassis K 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 lessons from the literature CanJ Psychiatry, 2000, 45(8): 724. 4 David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6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47448. 5 Admsonl, Lyxeu B Selfconcept and questions of life:Identity development during late adring late adolescence. J Addesc,1996,6:569. 6 蒋立杰,王欣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44. 7 林崇光,杜亚松,何艳,等藏汉中学生自我意识与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97.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