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鉴陌生化原理,调动语文学习内驱力 在二十世纪初期,俄国的文艺理论家第一次提出了“陌生化”的概念,这一概念指出文学的最大魅力在于创造性的感受和对接触到的事物产生的新鲜感。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陌生化的概念同样适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指引下产生强烈的求新求异的心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陌生化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深刻感知,从而构建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 一、问题陌生化,引导探究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要注重问题的新颖和新鲜。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陌生、新鲜的问题引导下探究文本内涵,获得丰富的知识。 如在教学鸿门宴这篇课文的
2、时候,我借鉴了陌生化的概念,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的时候,针对本班学生喜欢数学的特点,这样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请你们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整理文本的叙事脉络,然后绘制成一条数学曲线。”这样的问题和原来指导学生梳理情节的提问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提问,首先自主通译全文,然后大家一起整理文本的叙事思路,确定坐标系,再概括主要事件,确定坐标点,最后画出曲线图。在完成曲线图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认识到这篇课文的叙事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而文本的线索就是双方人物的活动轨迹,整个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曲折起伏,学生被整个故事深深吸引,这样就为下面的深度探究奠定了良好
3、的基础。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完全打破了以前的提问方式,而是以一种非常新鲜的方式提问,同时也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点设计问题。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走进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这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深入文本,对话文本,获得深刻的感悟。 二、迁移陌生化,避熟就生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要注重拓展延伸,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值得提出的是,教要尽量避开学生熟悉的内容,要选择学生比较陌生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探究的渴望,有新鲜感,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如学习鲁迅的作品祝福,作者写到祥林嫂的死,描写到这一事件发生在鲁镇祝福的环境中,这样的写法就是
4、我们所说的以乐景衬托哀情的手法,让读者在文本内容鲜明的对比中感受到封建制度对祥林嫂的迫害。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教学效果,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乐景衬哀情的写法,巩固学生的所学。在选择拓展内容的时候,我没有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描写小女孩死亡的场景,而是引导学生从红楼梦中选择相似的情节进行分析体会。 很多学生学习完林黛玉进贾府之后对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从中找到了贾宝玉娶亲一段内容进行分析:“在描写贾宝玉娶亲的时候,整个场面可以说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但是与此热闹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潇湘馆的无限凄清,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宝林二人之间爱情的悲剧色彩。”然后在学生
5、对乐景衬哀情有了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我为学生播放了这一段内容的相关视频,这样学生对于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体验更深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链接课外内容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但是在链接课外知识的时候,教师要选择学生感觉陌生化的内容,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延伸课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作业陌生化,组织实践 作业是语文学习的又一重要环节,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但是,我们布置作业往往是落实到纸上做练习,或者引导学生练笔写作,对于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没有新鲜感,甚至产生厌倦,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那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
6、也要在作业设计上渗透陌生化的概念,创新学生作业形式。 如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不必采用书面作业巩固基础知识的形式,可以为学生安排戏剧表演的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表演过程深化学生的认知。于是,我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作业:“同学们,学完雷雨这部戏剧之后,大家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戏剧表演,有意者请积极报名参加。”高中生对于表演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家纷纷行动起来自发地组成剧组,自行分工,有的编写剧本,有的准备道具,在表演的过程中大家全心投入,整个实践活动非常成功。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改变了以前传统的作业模式,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这样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全心演绎中升华了情感,实现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鉴陌生化原理,可以让语文教学融入新鲜的血液,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机,调动学生激情学习的内驱力,引领学生徜徉在语文课堂中,感受语文的无尽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226251)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