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 一、高校体育教学交往 教学不同于其他事物,教学交往有各种各样的表述:交往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来作为中介,前提是语言是要有意义的,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师生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彼此的精神世界和所投入的情感来实现的。交流的目的一般在于很好地继承和传播科学知识,把优良的智慧成果作为基础,也可以说成是作为一种媒介,包括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力智慧、内心情感、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总地来说,指的就是人际交往方面。有专家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教学以交往的形态存在,人和人的交往,最少是两
2、个人,是一定要有媒介的,还要有一定的交往内容。什么是教育,说到底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只是交往的双方不同于我们以往的交往模式,这种特殊的交往主要以传递经验为目的、进而达到促进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学是教育的核心,也是交往的一种特殊化形式,教学本质上就是有知识和有经验的人把自己的心得和别人分享的过程。然而如果我们要描述高校体育教学交往的理想状态,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这里交往的主体,也就是我们的高校体育教师、大学生和体育方面的教学内容。高校体育教师担当的是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在教学中应当有一定的创新力,创新是作为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门必修课。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是在传播知识,更是学
3、生的榜样,也应当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第一领头人。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方面的性质、即需要瞻前顾后,这其中的原因是教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比较考验教师的能力,教师首先能传授自己已经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这里是指专业知识方面,除此之外,对学科最新成就以及一些新的有代表性的学术流派观点也应当有所涉及。切不可因为体育并不是专业的内容忽略它的重要性,教学交流方式应当要尽量贴合高校教学的独特模式。所以,高校体育课也是一门值得深入思考的大学问。 二、高校体育教学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今天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的占据主体地位,多数体育教师都是以权威者形象出现,向学生传授自己娴熟的技能,比较关注自己
4、,对学生的反应和接受程度却不是很重视。大学生大多是思维跳跃较快,但运动起来就略显不足,各方面就有所欠缺,一直认为老师就是权威,自己只能一切听从老师的安排,比较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给的知识。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交往形式过于简单化。高校体育教学主要以班级授课的方式,学校都以班级为形式开展教学,即教师与学生群体一对多进行交流。这种个体与群体式的模式被很多人接受,而且这样交往的效率也比较高,因此“个体群体”形式的教学交往长期以来经久不衰。然而教学交往形式原本可以更加多变多样,可以变成包括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这种现象可能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关,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固有模式就是领导与被领导
5、,教师在交往过程中永远具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一贯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无条件学。在这种观念下,体育教学很难开拓师生的视界,难以最大化地释放自己的身心发展和潜力。 三、如何构建更好的师生交往模式 要构建更好的师生交往模式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即尽量以学生为中心,从关注教进而转向学;把简单的传递转为帮助,这要求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具有比较高的统一性与效率性,面对这种情况,高校体育教学系统、教学关系和教学结构等都有必要重新思考,以求有一定的突破和提高,重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交往模式,以及转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学要想实现理想的交往模式,需要整个体育教育系统的来自思想层面的改变,这要求每所高校制度跟上步伐,转变旧的课程观,在实实在在地读懂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新元素。首先把体育课程作为最基本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科的独特的创造力,进一步实现体育课程更好的发展。这也是现代教育较为注重的问题,它可以缩短体育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把本来单纯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变成真实、有价值的实际问题。创新思维给体育带来了很大变化:体育课程并不是终极的教学素材,而是提供给师生进一步思考的素材,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发挥其内在潜力,可以摸索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切入点,把体育课程变得更加开放,赋予它新的意义。 作者:朱建军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