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2.1)--纯棉织物的防皱整理.pdf

上传人:职教中国 文档编号:1415980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DF 页数:126 大小:2.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1)--纯棉织物的防皱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5.2.1)--纯棉织物的防皱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5.2.1)--纯棉织物的防皱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亲,该文档总共1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防皱整理(免烫整理)Wrinkle Resistant Finish1、防皱整理的起因1.棉、粘 胶 纤 维及其 混纺 织物具 有许多 优良 特性,但也存在着弹性差、易变 形、易 折皱 等 缺点;在纺 织印染 加工过程 中,这 种织 物由于 不断 受到各 种外 力的作 用而 引起变形,但在 洗涤 过程中 遇到 湿热条 件,纤维的 变形 就会立即 恢复,从而 产生剧 烈的 收缩现 象即 缩水。一、防皱整理概述2、防皱整理的概念 防皱整理就是利用防皱整理剂来改变纤维及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提高织物防缩、防皱性能的加工过程。由于最初是利用脲醛树脂作为整理剂对纤维素纤维进行防皱整理的,因此该整理又称为

2、树脂整理,先后出现了脲醛树脂、三聚氰胺一甲醛树脂、二羟甲基乙烯脲、醚化的三聚氰胺树脂、醚化脲醛树脂及相应整理工艺。整理发展的四个个阶段 防缩防皱仅明显改善干防皱性。WRA(干)220230,表面平整度(DP 级)23,抗张强力损失1530%。特点:只赋予整理品干防缩防皱性能,洗涤后仍要进行熨烫。洗可穿(免烫)提高干、湿防皱性,赋予其免烫性能。WRA250260,DP 级34,抗张强力损失3040%。Wash&Wear,Easy Care,Non-iron,Mini Care特点:具有干、湿两方面的防皱性能。耐久压烫(PP或DP)洗可穿,改善缝线部分或褶裥处的平挺度。WRA280300,DP 级

3、45,抗张强力损失5060%。Permanent Press 或Durable Press 可统称为“防皱整理(树脂整理)”低、无甲 醛整理 织 物抗皱性 的提高和 改善使得 其他性能 恶化,尤其 是强度;每 提高折皱 回复角20,其相 应强力指 标下降7%;发 展目标:平衡弹性 提高和强 力下降的 关系减少织物甲醛 释 放如:醚化二 羟甲基二 羟基亚乙 基脲多 元 羧 酸、环 氧类树 脂、乙 二醛类 树脂等折皱回复角 crease recovery angle 测 量方法:在 规定条 件下,受力 折叠 的试样 卸除 负荷,经一 定时间 后,两 个对折 面形 成的角 度。评 定指标:折 皱回复

4、 性大 小通过 测定 整理织 物经 向加纬 向的 折皱回 复角 的大小来衡量。回 复角 越 大,弹 性越 好。折皱回复角(折 皱回 复 角)WRA、CRA 国 际标准:一级:180。二级:200。三级:210。240。四级:240。280。五级:280。未 整理棉 织物 150 160 一 般防皱 整理 220 230 洗 可穿整 理 250 280 耐 久压烫 整理 280 300DP 等级 主 观判断 外 观平整度、接缝外 观、褶裥 外观三个 指标 AATCC 立体耐久压烫平 挺度 标 样 分为1、2、3、3.5、4、5 级4、织物产生折皱的原 因折 皱 的 形 成 可以简 单地看 成是由

5、 于外力 使纤维 弯曲 变 形、放 松后未 能完全 复原所 造成。纤 维晶区的 变化 纤 维无定型 区的变化拉伸压缩纤维素大分子结构 00197.swf(1)纤维晶区变化 在 纤维的晶 区,纤维 素大分子 间存在强 的氢键作用 和分子间 引力,当 受到外力 作用时,能够阻滞纤 维素分子 链之间的 相对运动,因而只 能发生较小 程度形变。可 以认为纤 维的晶区 是防皱的。(2)无定型区变化 在纤维的无定形区内,大分子链间排列较松,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间存在的氢键数较少,在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大分子间的部分氢键被拆散,并能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形成新的氢键。当外力去除后,由于新形成氢键的阻碍作用,使纤维

6、素大分子不能立即回复到原来状态。如果新形成的氢键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则发生永久形变,使织物产生折皱。认为折皱主要发生在纤维的无定形区。(3)织物产生折皱的原 因 由于纤维 素分子上有很多极性羟基,在纤维受到拉伸时,纤维素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发生相对移动后,能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新的氢键。OHOHOH OH OHOH氢键的拆散和重建 织物的折皱通常出现在纤维的无定形区,并且折皱主要是由于纤维中的分子间力较弱,新的氢键易于形成造成的。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的防皱性能,普遍采用在纤维素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建立适当的交联,这样不仅强化了纤维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而且交联也封闭了部分羟基,减少了新氢键的形成,有

7、利于折皱的回复,提高了织物的防皱性能。其他纤维的弹性分析 羊毛 弹性好二 硫 交键使分 子间不 易相对 滑移,受力后 变形,内能 增 加,放 松后,回复力 大肽 链 柔性大,卷曲 伸 直,变 形大,回复大 锦纶 弹性很 好大量的(CH2)n 存 在,柔性 大,弹 性好。涤纶 弹性较 好大 分 子有苯 环结构,刚性 较大,模量高,受力 后不易 产 生移动可通过CH2 CH2 的 内 旋转回复二、防皱原理 防皱的基本措施是在纤维素的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建立适当的交联,减少纤维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移,限制新的氢键的形成从而达到防皱的目的。但就纤维之间所形成交联的性质问题有以下两种不同

8、观点;树脂沉积理论和交联理论。沉 积理论 共 价交联理 论1.沉积理论 整 理剂初缩 体在纤维 内自身缩 合成网状 结构的整理 剂微粒,沉积在纤 维素纤维 的无定形 区并和纤维 素大分子 链之间形 成氢键和 范德华引 力,把纤维 素大分子 链相互网 状缠结起 来,靠机 械阻力限制 了大分子 链的相对 滑移,提 高了织物 的防皱性能。2.共价交联理论 防皱整理 剂和 相邻的两 个纤 维素分子链上的羟 基反 应,生成 共价 键,从而把相邻的 大分 子链互相 连接 起来,减少了两个 大分 子链间的 相对 滑移,同时使纤维 素大 分子羟基 在一 定程度上得到封闭,减 少了大分 子在 新的位置上重建氢

9、键的 能力,使 得纤 维素分子链或基本 结构 单元的回 复能 力得到加强,提高 了织 物的防缩、防 皱性能。OCH2CN NCH2CH CHOH OHO O2D树脂抗皱原理 要 设法减少 棉纤维在 外力作用 下产生大 分子间相对 位移的机 会,或当 大分子发 生相对位 移时能阻碍 在新的位 置形成氢 键,因而 当外力去 除后,大分 子能较快 回复至原 位置。防 皱整理的 理论基础:在纤维 素大分子 链和基本结 构单元间 引进一定 数量的化 学键(共 价交联),可 以阻止纤 维基本结 构单元间 的相对位 移,提高纤 维素纤维 的弹性回 复。三、抗皱整理工艺(一)、树脂 整理工 艺1、工 艺流程浸

10、 轧 树脂工 作液 预烘(拉幅烘 干)焙烘 后处理2、工 作液组 成:树脂初缩体 抗皱整理剂催化剂(常用MgCl2)加快整理剂与纤维的反应润湿剂(常用JFC)帮助渗透柔软剂 改善手感和耐曲磨性,提高撕破强力热塑性树脂 改善耐平磨性3、浸轧轧液率:轧液率越低 越好,一般70 80 轧液率高的缺 点:能量浪费 烘干时发生泳 移,产 生表 面 树脂 手感僵硬 弹性差 强度低 摩擦牢度差4、预烘目 的:使初 缩体均匀 渗透到纤 维内部意 义:直接 影响树脂 分布和整 理品的质 量原 理:浸轧 后,浓度 外大于内,预烘时,依浓度 梯度,使树脂 向内扩散。控 制条件:轧 液率尽量 低 预烘温度不宜 太 高

11、,一 般80 最 好不用接 触式烘干,而用红 外和热风 烘干5、焙烘目的:使 初缩体与 纤维发生 交联反应条 件 控制:温 度 和时间 催化剂 为MgCl2,150 160,3 5min 高 效 催化剂,170 180,3060s 烘房温度 要均匀张力 尽量采用 低张力,以免内能 储存,引 起尺寸不 稳定良 好 的密封 和通风 排气 排出CH2O,H2O,CH3OH6.后处理水洗 皂洗 水洗 烘干洗去:游离甲 醛甲醛有毒,有刺激 性,其含 量越少越 好 未 反 应的树脂 表面树 脂表 面 树脂会 影响织 物手感,降低 防皱性 副产物甲 胺 等副产 物有鱼 腥味(二)免烫整理工艺 主要有四 种加

12、工方 式(1)干 态交联法:增加整 理剂的 用量。(2)湿 态联法:织 物在水 溶胀状 态下交 联,浸 轧 打卷处理15h(20 25)问 题:干防 皱性优:湿防 皱性好、手感柔软、耐洗性 优良。(3)潮态交联:织物 浸轧后 烘至一 定含水 率(棉织物为6 12%)打卷 处理2 4h 水洗耐磨性好,手感柔 软,湿弹 性好,但 干防皱性 仍差。(4)温和焙烘法:浸 轧工作液 低温烘 燥(纤维充 分溶胀、部分溶胀,及 干 瘪 状 态 的变化 中逐步 完成交 联反应)(5)两次焙烘法:织物 经干、湿态两 次交联 处理,从 而获得较 好干,湿 防皱性。总 之,尽管 织物经不 同工艺整 理后,防 皱性在

13、不同 湿度下不 一致,但 整理品的 含湿若与 交联时的含湿(这是什么意 思?)相当,防皱 性最佳。(三)耐久压烫整理工艺两种工艺(1)延 迟焙烘法:浸轧烘干 成衣缝 制 压烫、焙 烘 成品由于织物 在烘干后 至压烫、焙烘间隔 长,要求 整理剂不 会 过早地 与纤维 反应(即敏化 织物在 贮藏期 间性能 稳定)用 于免 烫整理。(2)预 焙烘:浸 轧 整理液 预烘 成衣 缝制 压烫 成品,此法只适用于羊 毛织物,且在折裥 处需喷洒 特殊药剂。此外涤/棉混 纺织物 藉涤纶 纤维部 分的热 塑性,也有类 似 效果。四、常用抗皱整理剂 醚化反应:N羟甲 基酰胺 类 酯化反应:多 元 羧酸,如1,2,3

14、,4-丁烷 四羧酸(BTCA);1,2,3-丙 烷三 羧酸(PTCA);柠檬 酸(CA);聚马来 酸酐;还有乙二醛、环 氧类 化 合物 等 1.N 羟甲基 酰胺 类(1)脲素甲醛 树 脂(UF)(2)三聚氰 胺 甲醛 树脂(TMM)(3)二羟甲 基环次 乙基脲(DMEU)(4)二羟甲 基二羟 基环次 乙基脲(DMDHEU 或2D)(5)二羟甲 基氨基 甲酸乙 酯(6)二羟甲 基三嗪 酮OCHOH2CN NCH2OHCH CHOH OHDMEU DMDHEU或2DOCHOH2CHN NHCH2OHCH2CH2N羟甲基 优点 可以使整 理后的纯 棉织物达 到耐久压 烫的水平 焙 烘 温度低,一般1

15、50160焙烘即可.缺点 整理后织 物的强力 有显著的 下降 在应用加 工过程中,会释放 出大量的 甲醛,影 响操作人员的 健康 整理后的 织物在存 放和穿着 过程中,还会释放 甲醛,刺激人类 肌肤和呼 吸道粘膜,并且还 可能诱发 皮肤癌2.低甲醛整理剂通过醚化 反应 制的低甲 醛树 脂整理剂。如 六 羟 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的游离甲醛1%,整理后织物上游离甲醛达660ppm,经 甲 醇 醚化后,游离甲醛降到0.6%,织物上仅225ppm。这 种 改 性物主要是2D 的 醚化改性。醚化 二羟 甲基 二羟基 环次 乙基脲氯 损小,不泛 黄,释 放甲 醛也少;醚化剂:甲醇、乙醇、异丙醇、多元醇等;甲

16、醇 有 毒,想得 到极低 甲醛整 理剂,必须用 多元醇 醚化;由 于 醚化 改性后 的反应 速率大 大降低,能获 得耐水 解的树 脂整理剂和整理 品。另 一 方面,对于 反应性 很低的 树脂整 理剂,可以采 用高效 催化剂来获得必 要的 反应速率。3.多元羧酸 用多元羧 酸对织物 进行防皱 整理,从 根本上避免了甲醛 对环境和 人体造成 的各种危 害,因此受到人们 的重视。多元羧酸 作为防皱 整理剂的 开发和研 究,也推动了纤维 素纤维防 皱理论 酯化交联 的深入发 展,以及相关 的催化剂 体系和催 化机理的 发展。防 皱整理催 化剂:凡 是能加速 树脂或交 联剂与纤维 进行交联 反应,降低

17、反应温 度,缩短 反应时间的 化学药剂,都可以 成为防皱 整理催化 剂。催 化剂的作 用:加速 树脂与纤 维反应,降低反应温 度和缩短 反应时间。五、催化剂1、防皱整理中催化剂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优良的促使 树 脂焙 固 的作 用。催 化剂的 用量 要少,对纤 维无损 伤。(2)具有良好的相容 性。选用的催化剂应与柔软剂、荧光增白剂和硬挺剂等常用添加剂有 良好的 相容 性。(3)在工作液中要有 良 好的 稳 定性。催化剂与树脂在室温下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发生树脂过早聚合 或经甲 基水 解现象。(4)不影响整理织物 的 物理 机 械性 能。(5)价格便宜、无毒、无腐蚀性、无气味,而且整理后,

18、织物不具 有难闻 的气 味。2、防皱整理中的催化机理 N-羟甲基化合物:属于碳正-亚铵正离子机理 常用催化剂:酸、潜酸、路易斯酸 路易斯酸:能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所有阳离子都是路易斯酸 路易斯碱:能供给电子对的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所有阴离子都是路易斯碱 催 化剂的选 择要根据 树脂的活性 大小、所采用的 工艺来确 定,活性 高的树脂 要选用活 性较低的 催化剂。配 制工作液 时,其他 各种助剂 可预先混 合并加水 稀释至所 需要的浓 度,临用 前加入已 溶解好的 催化剂,以维持浸 轧液的稳 定性。六 添加剂 目 的:改善 整理后织 物的手感、外观及 机械性能。常 用的

19、添加 剂:渗透剂 柔 软剂 硬 挺剂 水溶性聚氨酯(1)渗透剂 作 用:为了 使整理剂 充分渗透 到纤维内 部,提高整 理剂在纤 维内部分 布的均匀 性。常用:平平加O、渗 透剂JFC。(2)柔软剂 作 用:改善 织物的手 感,使织 物的手感 变得柔软、润 滑并减少 整理织物 物理机械 性能的变 化。常 用 的 柔 软 剂主要 有有机 硅、吡 啶季铵 盐类。添加柔软剂 改善撕破强度 柔 软剂不能 改变整理 后纤维的 断裂延伸 度,但可使 纤维或纱 线间的摩 擦系数减 小,以提 高纤维及纱 的移动性。织 物在撕裂 时,纱线 易于聚拢 而有较多 的纱线来共 同承受撕 力,使整 理品的撕 破强度得

20、到一定的改 善。柔软剂对撕破强力的影响(3)硬挺剂 作 用:改善 防皱整理 织物的弹 性、耐磨 性和撕 破强度,使整理织 物具有手 感丰满、厚实的 效果。常用:聚丙烯 酸 酯乳 液、聚 乙 烯醇(PVA)。(4)水溶性 聚 氨酯 作 用:改善 整理织物 的撕破强 力和耐磨 性,提高织 物的弹性,改善手 感。防皱整理中,通 常以PU和2D 树脂拼 混应用 于涤/棉和涤/粘 纤 织物 及真丝 绸的低 甲醛整 理。七、防皱整理的工艺与设备半制品准备 浸轧工作液 预烘、拉幅烘干 焙烘 后处理。干态交联法工艺流程:(一)防皱整理对织物的要求 织物上不能有折痕,否则防皱整理后会产生永久性折痕。具有良好的吸

21、水性,毛细管效应要在10cm/30min以上。织物上应不含浆料、不带碱性和有效氯,一般织物上的pH值控制在67之间。对染色、印花织物进行整理时,必须预先进行试验,以免发生变色和色牢度下降。半制品织物不宜过度拉伸,以减少织物的缩水率。织物的含湿量不能太大。(二)浸轧工作液轧余率要求低,防止产生表面树脂。刻纹滚筒、轧吸法、单面给液辊 配制工作液时,除了催化剂外,其他各种助剂可预先混合并加水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临用前加入已溶解好的催化剂,以维持浸轧液的稳定性。浸轧液的配制一般在室温下进行。采用一浸一轧两次或二浸二轧。浸轧一般在室温下进行,以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整理剂初缩体发生缩聚。(三)预烘、拉幅烘干

22、1.预烘的 作用 有 利于整理 剂初缩体 扩散进入 纤维内部。2.预烘温度 控制预烘温度,避免 形 成表 面 树脂 表 面树脂的 形成:预 烘温度的 过高使整 理剂初缩 体可能会 随着水分 蒸发移向 受热面,即产生泳移 现象而 积聚,也 可能发生 过早的缩聚,使较 多的整理 剂残留在 织物表面 或纱线、纤维的间 隙内,形 成表面树 脂。造成 整理后的 织物防皱 性能差,手感粗糙、发脆。一般预烘温度 控 制在80 90 之 间。3.预烘设备 滚 筒烘干 红 外线烘干 热 风烘干 一 般分两步 烘干,即 先用红外 线烘干或 导辊式热风烘干,使带 液 率达 到30 左右时 再进行 拉幅烘干。(四)焙

23、烘1.焙烘的作用 利用较高 的温度和 催化剂的 作用,使 整理剂初 缩体与纤维发生 交联反应,或生成 具有一定 结构的树 脂,从而使织物 具有防皱 性。2.焙 烘的 温度和时 间 焙烘条件 为:温度140 160、时间3 5min。催 化剂一定,整理剂 的反应性 越高,所 需焙烘温度 越低。反 应条件一 定,焙烘 温度越高,所需焙 烘时间则越 短。温 度太低,交联不完 全并形成 副产物,防皱效果差;温度太高,会使 纤 维受 损。3.焙烘设备 悬 挂式焙烘 机 导 辊式焙烘 机 卷绕式焙烘机(1)悬挂式焙烘机1-织物 2-输送带3-悬布辊筒(2)导辊式焙烘机1-蒸 汽加热区 2-煤气燃烧器 3-

24、排气口4-预 烘区 5-焙 烘区 6-冷却区(五)后处理1.后处理 的作 用 去 除未反应 的化合物、产 生的 副产物(鱼腥味)、游 离甲醛和 表面树脂。鱼 腥味的产 生:由 甲基胺、二甲基胺、三甲基 胺造成的,特别是三甲基胺(CH3)3N。甲 醛和氨(或铵盐)的存在是 生成这些 副产物的 主要原因。2.后处理工艺 后 处理一般 在平洗机 上进行,先用100 热水洗,然 后皂洗(洗涤剂 纯碱)或 氨水洗,最后水洗、烘干。八、常见产品防皱整理 工艺 棉织物的防皱 整理 粘 胶纤维织 物的防皱 整理 涤棉混纺织物 的防 皱 整理 中长纤维织物 的树 脂 整理 其 它整理方 法(一)棉织物的防皱整理

25、 一般防缩防皱 产品 的 整理 耐氯漂白织物 的整 理 耐久性机械整 理产 品 的整 理(1)一般防缩防皱产品的整理 浸轧预烘拉幅 烘干 焙 烘(150 160,3 5min)平洗烘干拉幅。工作液组成:2D或其他树脂、氯化镁、柔软剂。工艺流程:(2)耐氯漂白织物的整理 选用醚化2D 树脂或DMPU树脂,采用快速防皱整理工艺或常规工艺均可。选用-双羟乙基砜树脂,在焙烘后必须用双氧水复漂后再皂洗。6MD树脂只能按常规整理工艺进行。(3)耐久性机械整理产品的整理 工作液组成:6MD混合树脂或轧花树脂、氯化镁或硝酸锌、柔软剂。工艺流程及条件:浸轧树脂(二浸二轧或一浸一轧,轧余率6570)预烘(8010

26、0)拉幅烘干(车速6070m/min,100,含潮率1015)机械整理(电光、摩擦轧光或轧花)焙烘(应采用松式焙烘机,150160,3 4min)水洗。(二)粘胶纤维织物的防皱整理浸轧工作液(二浸二轧,轧余率6070)预烘(90 100)拉幅烘干(100,超喂3 4 以提高织物的防缩性能)焙烘(150160,3 5min)平洗(水洗及氨洗等)烘干。工作液组成:脲醛树脂或改性脲醛树脂、铵盐、柔软剂。工艺流程及条件:(三)免烫整理 要 获得良好 的免烫效 果,可以 进行分步 交联,即 先进行含 湿或湿态 交联,然 后再干态 交联。多采用潮态交联法2D树脂1215盐酸调节pH2。工 艺流程:浸轧工作

27、液预烘(110烘干至含水率610)冷打卷(用聚乙烯薄膜包好)放置24h皂洗中和烘干。整理工艺预焙烘法(P.C.法)浸轧工作液(二浸二轧)预烘(90100)焙烘(130,3s)后处理烘干成衣压烫(160,60s)该工艺适用于薄型织物成衣的加工。延迟焙烘法(D.C.法)浸轧工作液(二浸二轧)预烘(90100)冷打卷裁衣压烫(160,60s)焙烘。(四)耐久压烫整理(简称PP 整理)(五)快速树脂整理 该工艺把 原来的浸 轧、预烘、热风拉 幅、焙烘、平 洗、烘干、拉幅六 个工序缩 短成浸 轧、预烘和 高温拉 幅焙烘三 个工序.(六)快速整理工艺浸轧 预烘 烘干、焙烘(170180,30 60s).整

28、理液组成:2D或DMEU、高效催化剂、柔软剂。工艺流程:(一)防皱整理后织物的 物理机 械性能 防皱性能-增强 抗皱性抵抗变形的能力(弹性 模量)折皱回复性从形变中恢复原状 的能力 防缩性能-提高 断 裂强度棉纤维下降,粘胶纤维上升 断裂延伸度-下降 撕破强力-下降 织物的耐磨性-下降九、整理纺织品质量防 皱整 理产 品的 性能 指标 防皱性:折皱回复角 DP 级 耐用性:断裂强力(抗张强力,拉伸强力)撕破 强力 耐磨 牢度 安全性:释放甲醛 耐漂性:吸氯泛黄、熨烫后断裂强力 对染色品色光的影响:色差每项性能指标一般都有试验方法标准供选用1.防皱性能 织 物的防皱 性能包括 抗皱性和 折皱回复

29、 性。织 物的防皱 性能主要 取决于折 皱回复性 能。织 物经过防 皱整理后,折皱回 复性能得 到了较大的提高。折 皱回复性 能通过测 定整理织 物经向加 纬向的折皱回复 角的 大 小来 衡量。织物的回复角()1 2 3 4 5 6 平均值经向 61 69 63 53 55 58126纬向 63 61 60 68 68 75经向 128 127 128 128 124 121255纬向 132 129 128 126 131 129经向和纬向各10个,每个方向的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各5个。日常试验可只测样品的正面,即经向和纬向各5个。2.防缩性能 织物经过 防皱整理 后,防缩 性能及尺 寸稳定性

30、 都 提高。吸湿性能 经过防皱整理后,纤维素纤维吸湿性能下降。原因交联剂与纤维素大分子上的羟基进行了交联反应,封闭了一部分的羟基,降低了织物的吸湿性能。交联的存在使纤维的膨化受到限制,因此吸湿性能下降。纤维素纤维织物经二羟甲基脲防皱整理后的强度变化3.断裂强度1-粘胶纤维2-棉纤维织物的拉伸强力(N)1 2 3 4 平均保留(%)682.3 704.2 718.3 693.5 699.6434.8 442.8 439.8 441.7 439.8 62.9每个方向至少试验5块。棉断裂强度下降的原因 棉 纤维经防 皱整理后,纤维内 形成了交 联作用,或 者整理剂 微粒沉积 在纤维的 无定形区 或纤

31、维表 面,使纤 维的刚性 增加而柔 软性下降,大分子 结构单元 的活力下 降,在外 力作用下 均匀分配 外力的能 力下降,容易造成 应力集中,而导致大分子链的 断裂。粘胶断裂强度提高的原因 粘 胶纤维经 防皱整理 后,大分 子之间形 成了交联,大分子 之间的作 用力得到 了加强。当受到外 力作用时,大分子 链间相互 滑移的现 象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 强 度得 以提 高。防皱整理后粘胶纤维强力、断裂延伸度的变化4.断裂延伸度断裂延伸度下降的原因 纤 维经防皱 整理后,整理剂和 纤维间生 成了交联,整理剂 沉积在纤 维的无定 形区,降 低了纤维 随外力而 产生变形 的能力,从而使纤 维的断裂 延伸

32、度显 著下降,交联程度 越高,整 理剂沉积越多,断裂 延伸 度 降低 也越 大。5.撕破强力 纱 线之间的 摩擦阻力 增加,织 物经防皱 整理 后,纤维 的断裂延 伸度下降,纱线在 织物 中的活动 受到限制,聚集在 撕裂作用 点的 纱线数较 少,撕破 强力下降。整理剂 用量增加,撕破 强力 下 降也 增加。脲醛树脂用量与织物撕破强力的关系1-棉2-粘胶纤维撕破强力下降的原因 织物经防皱整理后,纤维的断裂延伸度下降,纱线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加,纱线在织物中的活动受到限制,聚集在撕裂作用点的纱线数较少,撕破强力下降。整理剂用量增加,撕破强力下降也增加。加入适量的柔 软剂 有 助于 撕破 强 力的 改

33、善。耐磨性下降的原因:纤 维素纤维 织物经过 防皱整理 后,虽然弹 性增加,但织物的 断裂延伸 度下降,所以耐磨性下 降。6.织物的耐磨性(二)防皱整理后织物的 化学性 能 吸湿性能 耐洗性 纤维在溶剂中 的溶 解 度 对染料的上染 性1.耐洗性 整 理织物耐 洗性的好 坏主要取 决于整理 剂与 纤维形成 的交联键 的稳定性。整 理后织物 的耐洗性 包括交联 的耐酸、碱水 解稳定性 及整理织 物是否会 产生吸氯 泛黄或氯损。(1)交联的耐酸、碱水解稳定性 交 联剂的氮 原子上连 接吸电子 基时,具 有较 好的耐酸 水解稳定 性。若氮 原子上没 有氢原子,交联 键比 较 耐碱。(2)吸氯和氯损

34、N-羟 甲基酰胺 整理剂 整理过的 织物会 吸附氯,即使是微量 的氯如自 来水中含 有的氯也 会产生吸 附,形成氯胺,这种现 象称为 吸氯。吸 氯后的织 物在高温 熨烫时会 发生不同 程度的 损伤,这 种现象称 为吸氯损 伤。有 的织物在 吸氯后会 产生泛黄 现象,称 为 吸氯泛黄。吸氯和氯损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存 在亚 氨 基 NH。亚氨基的来源:N-羟甲基酰胺整理剂中存在;交联键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其 他原因:未交联的 羟甲基在 碱性条件 下,对氯有直接的 置换 作 用,也可 生 成氯 胺。氯损反应CNH+NaClO CNCl+NaOHO OCNCl+H2O CNH+HCl+OO O熨烫C

35、NCH2OH+NaOCl CNCl+NaOH+CH2OO O(1)(2)氯损大小因素 氯 损的大小 取决于氯 胺的稳定 性和整理剂对酸的缓冲 能力。2.纤维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铜 氨溶液是 纤维素纤 维良好的 溶剂,当 纤维素分 子间引入 交联后,其在铜氨 溶液中的 溶解度下 降。交联 程度增加,溶解度 下降增大。(1)直接及活性染料 纤维分子间引入了交联,阻止了纤维的膨化,封闭了部分羟基,所以其染色性能下降。3.对染料的上染性(2)酸性染料 脲醛树脂和氨基-甲醛类整理剂,由于氨基存在,使织物对酸性染料的上染能力有所提高。(三)整理品的甲醛释放交链的水解1.甲醛释放来源树脂初缩体中的游离甲醛整理

36、剂N-羟甲基的分解(主要来源)2.降低织物甲醛释放的措施 选 择水解稳 定性良好 的、含游 离甲醛少 的防皱整理剂,也可在酰 胺-甲醛 防皱 整理剂 中,适 当地 拼混无甲醛整理 剂或 其 他的 助剂 在 工作液或 皂洗液中 加入甲醛 捕捉剂 适 当提高焙 烘温度使 整理剂与 纤维素充 分交联。加 强防皱整 理织物的 后处理以 驱除织物 上的游离甲 醛。一些相关标准 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 部 分:游 离水 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 2912.2-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2部分:释 放甲醛(蒸气吸收法)GB/T 3819-1997 纺织品 织物折

37、痕回复 性的 测定 回复角法 GB/T 3917.1-1997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 能 第1部分:撕破强力的测定 冲击摆锤法 GB/T 3923.1-1997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 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 GB/T 13769-1992 纺织品 耐久压烫织物经 家 庭洗涤和干 燥后 外观 的评定 方法密封瓶回复角试样尺寸 试验回复翼尺寸:长为20mm,宽为15mm 水平法:试样尺寸为40mm15mm的长方形 垂直法:试样的形状及尺寸如右:折痕回复角 crease recovery angle 在规定条件下,受力折叠的试样卸除负荷,经一定时间后,两个对折面形成的角度。回复

38、角试样采集折皱回复测试仪弹性仪拉伸强力试样采集撕破强力试样强力测试仪AATCC 3-D Smoothness Appearance ReplicasLighting equipment for viewing test specimens补充知识织物中 甲醛含 量问题甲醛 释放 量限 定的 提出 在1960 年代 初,服装生 产商 首先要 求低的 甲醛 释放,以避免 在剪裁和 缝纫车间 中引起不 舒适感甲醛 含量 限定 标准 1984 年,美 国制定 标准,限定 织物上 甲醛 的释放量 从1970 年到现 在,二 羟甲 基二羟 基乙烯 脲(2D,DMDHEU)释放 甲醛量 由1000ppm降到

39、 现在 的50 150ppm中国标准GB和Oeke-Tex 标准100 GB 18401-2001 纺织品 甲醛含量的限 定 GB 18401-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甲醛含量、pH 值、色牢度、异味、可分 解芳香胺 染料)婴幼儿服装:20ppm 与皮肤直接接触 类 服装:75ppm 与皮肤无直接接 触 类服 装:300ppm 室内装饰材料:300ppm无甲醛DP 整理 剂 为彻底解决DP整 理织物 上的甲 醛问 题,自1980 年代开始,研究 开发 无 甲醛 类DP整理 剂以取 代含甲醛类整理剂成 为染 整 工作 者的 工 作热 点尝 试 用作无甲 醛DP整理剂的 化合物 乙

40、 二醛 环 氧氯丙烷 二 氯丙醇 乙 烯砜 多元 羧酸 聚 氨酯等多元 羧酸 类化 合物 1960年代初期,Gagliardi等人首先发现多元羧酸可以作为织物DP 整理的无甲醛整理剂,但是由于没有发现好的催化剂,整理效果不理想。1980年代,美国南方农业研究中心的Welch教授发现NaH2PO2是多元羧酸类整理剂最好的催化剂。1.2.3.4 丁四羧酸(BTCA)是性能可与2D 类整理剂相媲美的无甲醛类整理剂。催化剂的选择催化效果从高到低:1 2 3 4NaH2PO2KH2PO4Na2HPO4三乙胺Na2HPO3NaH2PO4K2HPO4Na2CO3LiH2PO4Na2H2P2O7Ca(H2PO

41、4)2Na4P2O7Na5P3O10Na3PO4Na2PO3F肌醇六磷酸盐影 响耐 久压 烫整 理的 因素 1、基布 2、整 理 剂和配 套助剂 3、加工工 艺N 羟甲 基酰胺类 交联剂整 理品的释 放甲醛甲醛被用于防腐和木材加工,相信甲醛被用于纤维 素纤维织 物的交联 处理是受 了其它方面应用的 启发。由于N 羟甲基酰胺类交联剂的有效性,当人们意识 到服装上 的甲醛对 健康不利 后,没能立刻取代 它们,而 是在相当 长的时间 内寻求减少甲醛释 放的途径。降低含 甲醛整 理剂整 理品释 放甲醛 的途径1.低甲醛、超低甲 醛整理剂2.催化剂(品种选 用、用量)3.助剂,如聚氨酯 弹性体4.优化配

42、 方5.适当低 温烘干6.焙烘充 分(温度、时间恰 当)7.织物不 带碱(甲 醛清除 剂、处理后 洗涤)织物 上游 离甲 醛的 测试 方法 参考文献1(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吸光光度法测定织物中游离甲醛,印染,1997,23(12),3334)参考文献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 2912.1-1998 纺织 品 甲 醛的 测定 第1部分:游 离水解的 甲醛(水 萃取法)GB T 2912.2-1998 纺织 品 甲 醛的 测定 第2部分:释 放甲醛(蒸气吸收 法)参考文献3(银-邻二氮菲法测定织物中游离甲醛,印染,2000,26(3),4142)织物 上游 离甲 醛的 测试 方法

43、参考文献4(服装、面料中 游离甲醛 残留快速 判定法,染整技术,2000,22(4),3536)参考文献5(纺织 品中游离 甲醛的气 相色谱分 析,分析化学,2002,30(11),1333 1336)参考文献6(纺织 品游离甲 醛快速测 定法,印 染,2003,29(3),3334)纳米技术的应用 在研究马来酸 酐 防皱 整 理中,用纳 米TiO2或SiO2替代常规工艺所 用 的过 硫 酸钾(K2S2O8)和次磷酸钠(NaH2PO2H2O),作为马来酸 酐整 理 剂与 纤维 发生交联 反应的催 化剂,可 使织物整 理后强力下 降减少,应用于丝 绸织物则 整理后泛 黄现象也有 所改善。原 理:纳米 材料具有 比表面积 大、表面 活性中心多、吸附能 力强等优 异性能 研 究对象:棉、真丝、毛织物思考题 树 脂整理的 工艺流程、工艺处 方组成和 工艺条件。棉 织物经防 皱整理后,其物理 机械性能 会发生怎样 的变化?粘 胶织物经 防皱整理 后,物理 机械性能 的变化与棉 织物相同 吗?在 对防皱整 理产品进 行品质评 定时,通 常需要评定 哪些方面 的性能?我 国对纺织 产品上的 甲醛含量 是如何规 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