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血液学基础.pptx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389631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2.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学基础.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血液学基础.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血液学基础.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血液学基础.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血液学基础.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血液学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血液学(Hematology)是研究造血组织及血细胞的发生、演化的病理和生理过程的科学。2. 临床血液学检验(Clinic Hematology):研究血液系统病的病理改变和血液病实验诊断的科学。,将机体所需的氧,营养物质,激素,酶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参与体液的调节并保持内环境的稳定防御或消灭入侵机体的细菌和毒素通过凝血作用防止血液流失,血液的主要功能,血液的基本组成,从正常人体内抽出血液,放入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后,经离心沉降,管内血液分为两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血细胞层中最上面一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下呈红色为红细胞。血细胞在血液中所

2、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积(或压积)(见右图)。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比积约为40%50%。如果把从血管内抽出的血液放入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几分钟后就会凝固成血凝块。血凝块收缩,析出淡黄色澄明液体,称为血清。,一个简单的实验,红细胞(Red Blood Cell),形态:扁平板状,中央凹陷,平均直径7-8m内含:血红蛋白(HGB),富含铁份,容易氧化功能:运输血红蛋白,氧气和二氧化碳 正常值范围 4.0 6.0M/l生命周期天含血红蛋白和铁在骨髓中形成改变形状低氧水平引起肾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 (激素)特点:细胞内无核,柔软,可进入比本身直径更小的毛细血管正常值:男性:4.0-5.51012/L 女

3、性:3.5-5.01012/L,RBC 刺激应答,失血缺氧(高海拔)骨髓受损 (放疗)由于血液循环疾病所致的疾病 (例如心脏衰竭)吸氧量减少所致的肺病,血小板,功能凝血,预防流血释放血小板颗粒形成血纤维蛋白主要特征尺寸: 2-6 微米正常值范围: 200K 500K cells/L形状不规则 A.K.A. 血小板巨核细胞的碎片在外周血中循环周期大概为10天,白细胞 (White Blood Cell),形态: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 720m之间。 作用:产生人体免疫技能,直接攻击外来细菌或产生抗体抗原反应。 特征:根据其形态差异和细胞质内有无特有的颗粒可分为五类细胞:淋巴细胞

4、、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直径: 7-17um 15-20um 12-15um 10-15um 13-18um核: 近似球型 凹陷倾向 杆状 分节 不整形细胞质:淡青色 青灰色 淡橙色 淡青色 淡褐色颗粒: 赤紫色 赤紫色 橙褐色 赤橙色 暗紫色 粗大 微细 微细 粗大 大小都有 少数 多数 多数 充满 核上也有比例: 20-40% 2-10% 50-70% 7%1%,常用血细胞计数仪测试参数,中文名称英文缩写参考值范围白细胞 WBC成人:4.0-10.0 109/L 儿童:5.0-12.0 109/L 新

5、生儿:15.0-20.0 109/L 红细胞 RBC男:4.0-5.5 1012/L 女:3.5-5.0 1012/L 新生儿:6.0-7.0 1012/L 血红蛋白 Hb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中文名称英文缩写参考值范围红细胞压积 HCT男:0.42-0.49L/L女:0.37-0.45L/L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0-92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 27-31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g/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血小板 PLT 100-300 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9-17fL血小

6、板压积 PCT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9-13fL,中文名称英文缩写参考值范围淋巴细胞 LYM1.0-3.0 109/L 单核细胞 MONO0.067-0.325 109/L 嗜酸性粒细胞 EO0.05-0.5 109/L 嗜碱性粒细胞 BASO0.02-0.05 109/L 嗜中性粒细胞 NEUT3.0-5.0 109/L 淋巴细胞百分比 LYM%20-40% 单核细胞百分比 MONO%2-10%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EO%7%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BASO%1%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NEUT%50-70%,各参数临床意义,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7、等。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肺气肿等。,红细胞(RBC):,各参数临床意义,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 铁性贫血等。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 气肿等。,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增多,脱水。减小: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红细胞异常形态学检查,细胞形态改变1.球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红细胞增多症。3.口形红细胞:遗传性口形RBC增多症、DIC、酒精中毒。 4.靶形红细胞:缺铁性贫血、

8、地中海贫血5.镰形红细胞:存在异常Hb(HbS)。6.红细胞形态不整: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7.棘细胞:见于脂蛋白缺乏的病人。8.裂片细胞:DIC、溶血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9.缗钱状形成:原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球形、椭圆形、口形、棘形RBC,裂片、泪滴、棘形、盔形、镰形RBC,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 指血的白细 胞数平均要高一些。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白细胞:,淋巴细胞:

9、,增多: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减少: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 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伤寒、疟疾、黑热病、 活动性结核、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感染恢复期,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变化: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情况下减少病理增多: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皮肤病,寄生虫病, 血液病,猩红热等病理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应用ACTH后,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 缺乏症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慢粒、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粘液性水肿,溃疡性结 肠炎、

10、变态性反应、甲状腺机能减退等。减少:速发性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等),ACTH过量、 应激反应(如心梗,甲亢等)。,血小板(PLT):,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 骨折等。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 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 尿毒症等。,红细胞的起源、发育及衰亡,原红 早幼红 中幼红 晚幼红 网织红 RBC 衰亡,衰亡的RBC,珠蛋白铁胆色素,参与再造血参与胆红素代谢,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测,参考值: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RBC) 男: 120160 g/L (4.05.5)1012/L 女: 110150 g/L (3.

11、55.0)1012/L新生儿: 170200 g/L (6.07.0)1012/L,27,临床意义:,(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1)相对性RBC增多: 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2)绝对性RBC增多: 继发性:代偿性增生:生理因素、精神因素、高山居民和登山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及长期多次献血者、慢性肺心病、严重的肺气肿、紫绀型、先天性心肺病发非代偿性增生:某些肿瘤、肾病患者 原发性:真性RBC增多症,28,轻度:男:120g/LHb90g/L 女:110g/LHb90g/L; 中度:90g/LHb60g/L; 重度:60g/LHb30g/L; 极重度:Hb30g/L。(1)生理性: (

12、2)病理性: 妊娠中后期的孕妇 生成减少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破坏过多 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失血,29,(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贫血,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分类,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造血干祖细胞异常,造血调节异常,造血原料不足利用障碍,红细胞破坏过多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凝血性疾病,非出凝血性疾病,贫血的定义,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相应的健康者正常范围下限。常见的 临床症状多种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 共同的症状不是一种 疾病的名称,血象检查报告,判断贫血时的 注意事项,婴儿、儿童及妊娠妇女 vs 成人久居高原的居民 vs 平原血容量变化 血容量增加:妊娠、低蛋白血症、充

13、血性心衰 血容量减少 :脱水、急性大失血,最早出现的症状:头晕、乏力、困倦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面色苍白,贫血症状,其他:心悸、气促、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恶心、便秘、蛋白尿、月经失调等。症状的轻重取决于1)贫血的速度2)贫血的程度3)机体的代偿能力,血象、网织红细胞 血涂片、骨髓涂片/病理 贫血病因相关检查,最基本的,很多时候是必不可少的,最为重要,贫血的检查和诊断过程,一般认为平原地区成年男性 HB120g/L女性 HB110g/L孕妇 HB100g/L,轻度 90g/L 中度 60g/L重度 30g/L极重度 小于30g/L,贫血的分度,输血的分界点?,红细胞生

14、成减少性贫血造血干/祖细胞量和/或质的异常:再障、纯红再障、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造血调节异常:骨髓基质细胞受损: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髓外肿瘤转移、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淋巴细胞功能亢进:AA、自身免疫性疾病、自免溶贫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病(EPO低下);肿瘤性疾病、慢性贫血(TNF、IFN、炎性因子负调控)造血细胞凋亡亢进:MDS、AA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红细胞自身异常:膜异常、酶异常、珠蛋白异常、血红素异常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免疫性、血管性失血性贫血,(正常红细胞)

15、,(大细胞高色素性红细胞),(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贫血个论,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概述,铁的来源:外源性铁:食物;内源性铁:衰老红细胞铁总量:男1000mg,女300400mg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贮存: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1:临床表现,精神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粘膜损害:口角炎、舌炎、反甲;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脱落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症)易感染小儿:哭闹、躁动、生长迟缓、智力低下;,2:检查,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RBC大小不等,中心淡然区扩大 铁代谢检查 铁蛋白 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骨髓增生性贫血,中晚幼

16、红“核老质幼”,骨髓细胞内外铁(-)寻找缺铁的原因相关检查,最为重要,(正常RBC),(IDA的RBC),3:缺铁的原因,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生长快婴幼儿、妊娠哺乳、 育龄妇女慢性失血 :月经多、胃肠道溃疡 失血1ml丢失铁0.5mg吸收障碍:胃大部切除术、胃肠道功能紊乱,4:治疗,原则:根除病因,补足储铁补铁,同时口服VitC饮食:少进食谷类、乳类和茶,多进食鱼、肉治疗有效最早表现是网织红细胞升高,510天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停药指针 :贫血纠正后46月小剂量补铁(补充贮存铁)/铁蛋白正常,欢迎同学们提问!联系电话:13826204917,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