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故宫简介.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389382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故宫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故宫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故宫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故宫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故 宫,简 介,故宫旧称紫禁城。在北京市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永乐四年(1406年)始建,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迄今五百六十多年历经多次重修和扩建,仍保持原来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屋宇九千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周围宫墙约3公里,四角矗立风格绚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超、内廷之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几东西六宫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地方。故宫南面为

2、南北狭长的前庭,有天安门和端门,形成宫门前面一长列建筑的前奏。正门即午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午门后为一方形广场,其上有弯曲的金水河横贯,河上跨五座汉白玉单拱石桥,桥北是九间重檐庑殿顶和太和门,其两侧并列昭德、贞度二门。广场东西有通往文华殿和武英殿的协和、熙和二门。,三大殿是外朝的主体建筑,如太和门迎面为面阔十一间重檐庑殿顶的太和殿,中间是方形单檐攒尖顶的中和殿,最后为九间重檐庑殿顶的保和殿,三座殿建在一个工字形三层汉白玉的台阶上,四周廊庑环绕,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内廷从乾清门开始,在中轴线上的建筑物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其周围的十二座宫院。乾清宫东西各有六

3、组自成体系的院落,即东六宫和西六宫,每组院落都以前后殿、东西庑的标准格局组成。东六宫南面有奉先殿、斋宫和毓庆宫,西六宫前面是养心殿。内廷中轴线之东有宁寿宫一组建筑,俗称外东路,西有慈宁宫、寿康宫、英华殿等。,内廷另有花园 三座,御花园在故宫中轴线的煞尾处,宁寿宫花园在宁寿宫养性殿之西,慈宁宫花园在慈宁宫之前。内廷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故宫建筑气势宏伟、豪华壮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故宫还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是研究明、清两代历史和历代艺术的重要资料。,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故宫三大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名皇极殿,清顺治二年

4、(1645年)始称今名。现存建筑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建在高约2米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云龙云凤望柱,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高35.05米。宽约63米,面积2,377平方米。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重大典礼,如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节日庆典和出兵征讨等活动都是在此举行。殿中的金漆雕龙宝座是封建皇权的象征。太和殿红墙黄瓦,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构殿宇。,中和殿,在故宫太和殿后。故宫三大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5、建,初名华盖殿,嘉靖时改名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称今名。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执事人员等朝拜。每逢加皇太后徽号和各种大礼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在故宫中和殿后。故宫三大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谨身殿,明嘉靖时改名建极殿,清顺治时始称今名。乾隆时重修。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筒瓦四角攒尖顶。清时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公贵族和京中的文武大臣。乾隆后期(十八世纪末),成为殿试的场所。,乾 清 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清康熙前为皇帝

6、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皇帝朱由检因李自成率起义军攻打北京,由此仓皇出逃,自缢于景山。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担任然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史和召见臣下。,在故宫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平面呈方形,黄瓦四角攒尖顶。清代封皇后,授皇后册、宝的仪式和皇后诞辰里都在此举行。乾隆十三年(1748年),代表封建皇权的二十五颗宝玺收藏于此。,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眠。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建。明时为皇后住所。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攻打北京,崇祯帝逃至景山自缢,其皇后吊死于此。清代改为祭神场所。东

7、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养心殿,在故宫乾清宫墙外西南。建于明代,请用正是重修。为皇帝居住和进行日常政务活动的地方。正间为皇帝引见官员之所,西间为皇缔阅览奏折和共商军政大计之处。东间在同治、光绪年间为慈禧垂帘听政的地方,曾在此策划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后,宣统帝溥仪在次被迫决定退位,1917年张勋在次演出复辟丑剧。,储秀宫,在故宫西六宫内,予翊坤宫、体和殿组成一个院落。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建。明、清两代是后妃居住之处。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住此。她五十岁生日时仅重修储秀、翊坤两宫和赏赐臣仆就耗费白银一百二十五万两

8、。,御花园,原名宫后苑。在故宫坤宁宫北。正中有坤宁宫门和园内相通,东南、西南两隅设门,分成去琼苑东门、琼苑西门(原名坤宁门),是宫墙北并列的三座琉璃门,门外为神武门。远东西长130米,南北宽90米,占地约11,700平方米,为宫城总面积的1.77%左右。园内有二十多座大小建筑物,结构精巧多样,间有山石树木、花池盆景和五色石子甬道,是一处以建筑为主体的宫廷式花园。殿堂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以布局紧凑、古雅富丽取胜。园景大致分三路,主体建筑为五间重檐的钦安殿,并依地形安置亭台楼阁,与变化于严整之中。殿后左方为太湖石迭砌的假山,名堆秀山,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殿后右方为延晖

9、阁,于御景亭遥相对峙。其余凝香亭、万春亭、绛雪轩、千秋亭等分布有致,增添庭院景色。,乾隆花园,在故宫外东路宁寿宫西侧。建于清乾隆后期。是乾隆帝兴建太上皇宫宁寿宫时在近旁营建的花园,供他养老休憩。园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占地5,920平方米。园分五个部分,著名的建筑有古华轩、禊赏亭、旭晖亭、逐初堂、翠赏楼、延趣楼、符望阁、竹香馆、倦勤斋等。分布错综有致,间以逶迤的石山和曲折回转的游廊,是建筑物与花木山石交互融合,意境楷适,事故宫中著名的园林。,珍妃井,在故宫的外东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对支持变法的光绪帝及其爱妃珍妃怀恨在心,将他们分别囚禁在南海瀛台和冷宫中。

10、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携光绪逃离京城时,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内溺死,因称珍妃妃井。,在故宫保和殿西北侧。是紧靠皇帝住所的一处重要禁门。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河北、山东等地爆发天理教起义,京郊一支起义军曾杀进皇宫,攻破此门,直逼皇帝寝宫养心殿。今隆宗门匾额上留下的箭头,是当时天理教起义的战斗遗迹。门为东西向,宽三间,与景韵门遥遥相对。,午 门,故宫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高35.6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墩台,台正面以垛墙围绕,后面砌宇墙。墩台正中有三门,正面呈长方形,后为券形,墩台上建楼五座,俗称五凤楼,围以汉白玉精美栏杆。主楼为重檐攒尖顶。金黄色琉璃瓦与绚丽的彩画交相辉映,气势巍峨,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太和门。午门钟楼左右有钟鼓亭,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主持大典时,钟鼓齐鸣,以示威严。清代每年颁发史书仪式也在此举行。,神武门,原称玄武门。故宫的北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清康熙时重修。门楼建在高10余米的城墙上,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上层檐下有华带匾,书满汉文“神武门”,楼下有石护栏围绕。城墙有三券门,中门可启闭,北向券门上部有“故宫博物院”石匾。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直捣皇宫,皇帝朱由检出此门到煤山(现名景山)自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