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鼻 槁教学提纲 一、什么是鼻槁?(概念及诊断) 二、为什么鼻槁?(病因与病机) 三、鼻槁怎么办?(防治及预后) 一、什么是鼻槁? 概念及诊断 鼻槁的概念 鼻槁的诊断 鼻槁的鉴别 (一)鼻槁的概念 识字 槁 :草木枯槁之意 定义 以鼻内干燥不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 西医学类似疾病 干燥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空鼻综合征 发病率 气候干燥的地区较常见 甲骨文 小篆 槁 楷书 (二)鼻槁的诊断 临床特征 经常鼻内干燥不适,甚或刺痛,吸气时尤甚 主要伴随症状 鼻出血 嗅觉减退 头痛头昏 鼻塞 鼻内腥臭 检查:以下任何一种 鼻黏膜正常 鼻黏膜干燥 鼻甲萎缩、鼻腔宽大、结痂覆盖 (三)鼻槁的鉴别 鼻槁的特征
2、很独特,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五种鼻病的鉴别 疾病 伤风鼻塞 鼻窒 鼻鼽 鼻渊 鼻槁 临床 特征 短期鼻塞 长期鼻塞 鼽嚏反复发作 浊涕多 鼻干燥 病程 短 长 长 可长可短 长 西医类似疾病 急性鼻炎 慢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 过敏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嗜酸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 鼻窦炎 鼻后滴漏综合征 干燥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空鼻综合征 注:以上五种鼻病,在民间笼统地称为“鼻炎” 什么是鼻槁?(小结) 鼻槁是以鼻内干燥不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病程较长。 西医的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及空鼻综合征等疾病,可参考鼻槁来进行中医治疗。 二、为什么鼻搞? 病因病机 病 因 病 机 鼻的功能
3、空 调 嗅 觉 加温 加湿 清洁 为何鼻内干燥? 津液不能上达鼻窍 津液的作用:滋润官窍及周身组织 为何津液不能上达鼻窍? 脾 肝 肺 心 肾 上 窍 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 下 窍 元阳 清阳 浊阴 脾肺肝功能失调,津液化生不足或不能上行鼻窍 津液为清阳的组成部分 为何脾肺肝功能失调? 生活方式不健康 饮食不节:伤脾,间接伤肺 熬夜失眠:伤脾 情志不遂:思伤脾、怒伤肝、悲伤肺 鼻槁的病因病机 不良生活方式 脾肺肝功能失调 津液化生不足 或不能上行鼻窍 鼻干燥 三、鼻槁怎么办? 防治及预后 鼻槁的中医治疗:针对病机 鼻槁的预防调护:针对病因 鼻槁的预后转归:治得好吗? (一)鼻槁的中医治疗 内
4、治 外治 1.内 治:中药治疗 证型 脾气虚弱 肺阴不足 相关五脏 脾 肺 兼证 纳呆腹胀便溏 咽干口燥,干咳无痰 舌脉 舌淡苔白脉细弱 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益气生津 养阴润肺 代表方 补中益气汤 百合固金汤 2.外治 滴鼻:润滑剂 雾化熏鼻 洗鼻 针灸按摩 体针 耳穴贴压 艾灸 穴位按摩 雾化熏 鼻 滴 鼻 (二)鼻槁的预防调护 调整不良生活方式,消除病因 食饮有节:健康饮食 起居有常:早睡早起 不妄作劳:怡情养性 特殊注意事项 禁用血管收缩剂滴鼻 在高温、干燥、粉尘多的环境,应采取降温、除尘、空气湿润等措施,以减轻鼻子处理空气的压力。 (三)鼻槁的预后转归 鼻槁能治好吗? 正确的中医治疗,配合中医理念指导的生活调养,对病程较短、鼻腔无形态学改变的鼻槁可能达到治愈。 病程较长且有鼻黏膜明显萎缩、鼻腔宽大的鼻槁,难以完全治愈,用中医方法整体系统调理,可以改善症状。 结 语 鼻槁常感鼻干燥, 津液不能润鼻窍; 调理脾肺资化生, 治养结合当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