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8.2.1)--8.2古代漢語的被動句.pdf

上传人:职教中心 文档编号:1370342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9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2.1)--8.2古代漢語的被動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8.2.1)--8.2古代漢語的被動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8.2.1)--8.2古代漢語的被動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1 - 8.2 古代漢語的被動句 【教學目標】 1、 明了 被動句 的 含義 2、學習被動句的結構類型 3、 學習 被動助詞 的 源變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上述 23 【教法】 講 授 法 +討論法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時數】 1 課時 被 動 句 句子的主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爲的受事者,同時謂語表示的行爲是對受事主語有消極影響的行爲或者是出乎意料的行爲,這樣的句子叫 做被動句。古代漢語的被動句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施事成分不出現的被動句 這種被動句的主語表示受事者,而施事者不出現,通常稱之爲意念被 動。例如: ( 1)魯酒薄而邯鄲圍。(莊子 胠篋 ) (

2、 2)事兩君者不容。(荀子 勸學) ( 3)項羽是以兵大敗。(史記 高祖本紀 例( 1)“邯鄲圍”意思是“邯鄲被圍”;例( 2)意思是“同時事奉兩個君主的人不被寬恕”;例( 3)“兵大敗”意思是“軍隊被打得大敗”。 - 2 - 二、用“於”“于”引出施事成分的被動句 這種被動句中“於”“于”及其所引出的施事成分總是分佈在謂語動詞之 後。例如: ( 1)郤克傷於矢。(左傳 成公二年) ( 2)困于酒食。(周易 困卦 九二) ( 3)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論語 公 冶 長) ( 4)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 滕文公上) 有時也有施事成分出現而不用介詞“於”“于”引介的情況,史記中較多見。

3、例如: ( 5)縱有姊姁,以醫幸太后。(史記 酷吏列傳) “姁”音 x。 ( 6)郎、侍中皆冠鵕鸃,貝帶,傅脂粉,化閎、籍之屬也。(史記 佞幸列傳) 鵕鸃( j n y):有文彩的赤雉。閎、籍:以聲色事人的宦者之名。 例( 5) “幸太后”意思是“被太后寵幸”;例( 6)“化閎、籍之屬”意思是“受閎、籍之類的人影響”。 三、用助動詞“見”“被”“爲”的被動句 上古時期 ,出現在 被動句中的“見”和“被”都是助動詞,“爲”在被動句中不引出施事成分時也是助動詞。例如: ( 1)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墨子 兼愛下) ( 2)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 秋水) ( 3)國一日被攻,雖欲事

4、秦,不可得也。(戰國策 齊策一) ( 4)以萬乘之國被圍於趙。(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 ( 5)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爲戮乎?( 左傳 成公二年) ( 6)胥之父兄爲戮於楚。(史記 吳太伯世家) 四、用“爲”引出施動者的被動句 “爲”在被動句中出現始於春秋末期,在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的文獻裏,“爲 ”大多是助動詞,不引出施事成分,到戰國晚期的文獻裏,“爲”引出施事成分的介詞功能 - 3 - 則已經占明顯優勢。例如: ( 1)不爲酒困。(論語 子罕) ( 2)兔不可復得,而身爲宋國笑。(韓非子 五蠹) ( 3)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史記 秦始皇本紀) 五、“爲所”式被動句 這種

5、被動句始見於戰國末期,漢代很常見。其中的“所”不 再是一個構成名詞性成分的前綴,而是一個被動標記。例如: ( 1)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爲魚鼈所食。 (莊子 盜跖) ( 2)夫人直議者不爲人所容。(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 ( 3)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爲人所制。(史記 項羽本紀) ( 4)微趙君,幾爲丞相所賣。(史記 李斯列傳) ( 5)趙軍爲秦所坑於長平之下。(論衡 辨祟) 漢代以後,這種句子中“爲”字引介的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現。 例如: ( 6)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史記 項羽本紀) ( 7)沮授爲操軍所執,乃大 呼曰:“授不降也,爲所執耳!”(後漢書 袁紹傳 古代漢語被動句中的助動詞“見”“被”“爲”和“爲所 ”式中的“所”可以看作是被動的標記,介詞“於”“于”和“爲”都不是被動標記,因爲它們不僅可以引出施事成分,在其他句子中也可以引出其他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