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年四川高考第一阶段备考策略.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368856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四川高考第一阶段备考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2014年四川高考第一阶段备考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2014年四川高考第一阶段备考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2014年四川高考第一阶段备考策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2014年四川高考第一阶段备考策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以高考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2014年第一阶段高考复习 成都七中 张俊(qq375036339),第一部分:制定复习策略的依据 三个研究第二部分:2014年第一阶段复习策略,第一部分:制定复习策略的依据 三个研究一、研究考纲二、研究真题三、研究学生,第一部分:制定复习策略的依据三个研究一、研究考纲,课标,考纲,课标反映基本要求;大纲为教育部颁布,高于课程标准要求;说明是在大纲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而制定的更为实际可行的命题方案。教学要求非命题依据。,认真解读2013年版考试说明,理解明确高考方向、适应高考。(一)考试性质 (二)考试指导思想(三)考核目标(四)考试范围(五)题型示例,一、研究考纲,

2、(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启示:难度系数:保持稳定,0.5-0.6,2013年四川卷均分0.57,难度系数适中。,(二)命题指导思想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各学科的命题,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并结合我省中学教学的实际,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

3、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突出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考查,并在试卷结构、试题设计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关注点一:能力测试为主导 关注点二:课程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新材料、新情境,不拘泥于任一版本教科书。关注点三: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能力要求, 关注点四:科学历史观指导唯物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关注点五:相对稳定,适度创新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稳”就是不变,它表现在:考查内容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阶段特征的考查不变;

4、呈现方式“三新”(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不变;考查方式能力立意、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变;切入角度高考历史试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变。,稳中求新(变)“求新”变在哪里?主要“变”在以下四个方面:(1)由注重考查教材知识向课程知识转变;(2)由注重考查历史知识向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转变,比如,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由考查单一历史思维向开放多元思维转变,也就是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4)命题设计所依据的史学范式由单一走向多元、与所依据的课标若即若离、与所依托的教材渐行渐远。,(三)考核目标与要求,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学科主体内容,突出考查文科综合的四项基本能

5、力。第一条 阅读和获取信息,第二条 调动和运用知识,第三条 描述和阐释信息的能力,第四条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1.阅读和获取信息,理解整理解读所谓“完整”就是全面,“准确”就是充分,“合理”就是适度。对信息的解读要实现“完整、准确、合理”,必须运用归纳、分析、比较的方法,建立材料信息之间、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信息的重组和知识的重组。对考生而言,“完整”、“准确”主要是知识储备和能力问题;“合理”则更多地是史料学问题,中学生由于没有经过历史专业教育,在解题中最容易过失性丢分的环节就是对史料的“过度”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教材材料中的知识课外知识生活常识、民俗知识、传统文化知

6、识、和历史概念密切相关的知识,3.描述和阐释信息所谓描述,就是对历史现象的表述和历史特征的解释。要求考生回答的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事物所处的背景、时间、地点、基本过程,以及历史事物内部各要素的逻辑关系等。描述和叙述的区别?叙述全面描述特点历史阶段特征,何谓阐释?“阐释”的目的?所谓阐释,就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具有史学意义的解说,这实际上是要求对历史事物作出初步的史学评价。其目的是,通过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得出(对考生而言)“具有创新性” 的历史认识(观点)。这个“历史认识” 就是命题者的“测试意图”。即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手段,挖掘有效信息的深层含义,4.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 和“探

7、讨”问题,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描述和阐释” 因为任何“描述” 和“阐释”都需要经过“论证” 和“探讨” ,所以“论证” 和“探讨” 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方法。“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主要展示的是考生的审题过程,要解决的是“答什么”。“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主要展示的“考试结果” ,体现的是“怎么答” 、“只有这么表述,得出的答案才能得分”。含义考查方法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分类的方法结合特征得出结论的推断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复习建议每天12道有思维含量的选择题按上述方法分析12段材料(限时训练)能力训练“月计划” 9月 阅读和获取信息 10月 调动和运用知

8、识 11月 描述和阐释信息 12月 论证和探讨问题,(四)考试范围 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 2古代中国的经济 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希腊、罗马第二部分 近代近代世界中国第三部分现代现代世界现代中国说明: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共27单元89节内容。在编排上体现了古今关联、中外贯通、必修选修有机结合的原则。时序上打破了模块排列,对模块内容进行了整合,实行的是通史排列,先后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排列,增强了历史的时空观念,有利于整体、全面地把握历史的发展线索。学会解读说明中

9、考试内容的规定。关注2014年说明中考试内容的变化。 要善于捕捉考试说明中的微妙变化,把握其动向。 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特别是增加的考点和题型示例,应给予足够重视。 重点不是变化了什么?而是为什么变化?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商鞅变法 秦的统一 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郡县制(3)从汉到元政治演变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革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宋的集权措施 王安石变法 元的中央官制与行省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内阁制度与清朝的军机处,单元节子目,无边疆政策,(五)题型示例

10、新课改地区历年高考真题2009年-2013年四川高考真题,第一部分:制定复习策略的依据三个研究一、研究考纲二、研究真题,1.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 杨宁一,2.命题内容 变化的核心“课程观”取代“教材观”,3.命题技术,(1)选择题的命题技术从考查识记能力为主向考查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多方面能力发展第一,突出经典知识(主干知识)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制度(政治、经济)、社会变迁中的历史背景第二,关注与社会生活、历史观的联系(2010年宁夏卷35)中

11、日双方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第三、从考试内容、形式、考题设计目标上看,新课改高考试题的命题已趋向稳定和成熟。,(2)主观题设问指向归类:,试题设问往往是根据材料或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概括特征(观点、内容、变化)类:,分析历史原因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鉴别类:,评价(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历史影响(作用、意义)类:,适度发挥、各抒己见,开放试题类:,原学科内综合37分题,重视综合考查与运用,注意平衡各种关系,如古代近现代史的比例分配、中外历史的比例分配、政治经济文化的比例分配、知识与能力的比例分配等。2013年四川卷打破这一传统,将52分的主观题拆分为任意分值的两道试题,作化

12、大为小的尝试,做到了中国与世界历史知识比重的平衡、古代与近现代知识比重的平衡。新的问题是,历史试卷信息量可能有所增加,知识点考查和材料组合更为灵活,需要更全面的复习和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新课程命题总体特点:命题原则:立足学科知识突出学科能力 体现人文素养价值取向:凸显课程观念关注学科前沿 树立历史意识呈现方式:呈现新的材料设置新的情景 着眼新的视角,第一部分:制定复习策略的依据三个研究一、研究考纲二、研究真题三、研究学生,1.学情分析: (1)史盲,知识面窄,时序混乱; (2)文科功底薄弱,阅读、理解、表达俱差; (3)时间紧,高一、二荒废,高三学习各科压力大;2.2013年阅卷分析: (1)

13、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足 (2)历史思维能力欠缺 (3)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4)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复习目标: 课本必修三本+选修两本共五书基础知识理一遍(进度);学生掌握基本史实(认知)和基本解题方法(运用)。,第二部分:2014年第一阶段复习策略,第二部分:2014年第一阶段复习策略一、制定计划,符合学情及地区考情。二、转变观念,树立“教材课程观”。三、构建结构,培养学科思维和能力。四、用好教材,扎扎实实夯基础。五、精练精讲,循序渐进提能力。,第二部分:2014年第一阶段复习策略一、制定计划,符合学情及地区考情。,成都市2010级历次诊断考试安排,第一段复习:2012.72013.1

14、1.中国史:2012.72013.12上旬 专题复习:必修一、必修二,知识基础与拓展(概念范畴、时空顺序、知识关联),注重“双基”,重视材料教学。 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时空梳理、知识综合与拓展),方法与训练,提升学生史料阅读能力。2.世界古代史:2012.12中旬 专题(古代希腊、古代罗马)+通史(古代世界)3.一诊模拟:2012.12下旬,第二段复习:2013.12013.31.世界近现代史:2013.12013.3下旬 专题复习:必修一、必修二,知识基础与拓展(概念范畴、时空顺序、知识关联)注重“双基”,重视材料教学。 通史复习: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

15、气时代、战后(时空梳理、知识综合与拓展)方法与训练,提升学生史料阅读能力。2.学生自主复习:中国史部分+古代世界 (自主复习提纲) 3.二诊模拟:2013.3下旬,第二部分:2014年第一阶段复习策略一、制定计划,符合学情及地区考情。二、转变观念,树立“教材课程观”。,备考应高于高考,起码是教师的视野、眼界应高于高考。因为,高考除了具有选拔功能之外,还担负着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使命,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近五年来的四川(全国更是)高考命题不受新课标和高考大纲知识范围的制约,更不会受各版本教材的束缚。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大量运用新材料,创设新

16、情境,不拘泥于教材,高于教材,课程观代替了教材观,试题以新的内容载体考查考生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突出开放性和创新性。,1.做到用教材复习,而不是复习教材。(1)挖掘教材,深入理解历史概念(制度名称、专有名词等)的内涵: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注意同类概念间的区别。关注历史概念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及原因。 如分封制、郡县制,“目的”“对象”“内容(权力、义务)”“名称”“影响”等,属于原始层次的记忆内容,是教材中的叙述内容,而不是本质。 建立在这些基础知识之上,深入分析、理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实质、区别(割据与集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意义,郡县制的局限性。 突出相应材料的呈现。,再如:对世官制、察举制、

17、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选官制度的理解:第一层次:记忆朝代对应关系;各自内容、影响。第二层次:在选拔标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第三层次:理解世官制、察举制等制度的封闭性与垄断性。,厘清事件演变的过程及成因、影响,在历史事件的“变化”中掌握其“实质”,并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如:科举制在唐、宋及明清时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演变的趋向是什么?近代以后,在人才评价和培养模式上方式了哪些变化?为何会有这些变化?,历史概念教学策略:问题探究式复习法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逐步确立和完善的?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关系如何?责任内阁有什么权力?内阁首相是怎样产生的?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特点

18、?怎样评价君主立宪制?英国政治民主化与其经济发展是如何相互促进的?如何正确看待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我国的人大制度与西方代议制有何不同?,1.做到用教材复习,而不是复习教材。(1)挖掘教材,深入理解历史概念(2)整合教材,重组和开发教材资源,例:复习课辛亥革命一、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走向现代化的里程碑 ,三、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全新的社会面貌四、全球史观看辛亥革命共有世界资产阶级革五、精神信仰走进辛亥英烈们的精神世界,新视角,例:西方人文主义复习面对四大问题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19、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物质生活:科学革命,完成四个解放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科学革命: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2.突出主干和重点,注重精讲,大胆取舍(1)格外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注重找出其个性与共性原因与条件,分清背景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内因与外因,历史事件的影响中也应突出该事件的作用的特有性,并与背景相对应,突出程度性、范围、性质、专业术语等。,例1:工业革命的背景例2: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例3(2010天津卷4)“17世纪末科学革命

20、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例4(2010安徽卷18)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突出主干和重点,注重精讲,大胆取舍(1)格外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2)重视具有转折性标志的事件;,例

21、:(2011四川卷19)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图6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2.突出主干和重点,注重精讲,大胆取舍(1)格外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2)重视具有转折性标志的事件;(3)突出主干,讲透讲新;,关于近代民主革命,可设置这些问题:1、变革的动力类型:内源性还是外塑性抑或二者的融合?2、变革的属性:从属于世界近代化潮流中的政治民主化改造范畴。3、变革的过程特征:渐进性;阶段性;多元性;承继性;借鉴性。4、变革的结果:政体演变与政治文明的更新

22、、政治革命的演进、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和社会全面改造紧密结合 。,2.突出主干和重点,注重精讲,大胆取舍(1)格外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2)重视具有转折性标志的事件;(3)突出主干,讲透讲新;3.处理好选修与必修的关系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选修二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必修一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选修二 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选修二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选修二 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思想来源,人民民主,资产阶级民主,延伸拓展,发展壮大,巩固强化,开始确立,小结:英国民主政治简史,一、理论准备: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霍布斯、洛克)二、争取民主1、革命前的斗争:税收问题、权利

23、请愿书2、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四个阶段)三、确立民主: 1689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四、完善民主: 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政党制度五、拓展民主:宪章运动,英国民主政治“一、二、三”一条主线: 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第二部分:2014年第一阶段复习策略一、制定计划,符合学情及地区考情。二、转变观念,树立“教材课程观”。三、构建结构,培养学科思维和能力。,复习教学要在“理”上做文章,概括、

24、拓展、升华教材。 复习教学要在教学中要阐释清楚历史现象的本质性的含义,建构其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历史问题。 复习教学要引导学生构建较长时段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分段、分期,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课的结构点(透)专题结构线(明)通史结构面(全)跨模块结构网(严),(一)课的结构点,例:宋明理学什么是宋明理学?“理”为何物?“理”从何来?“理”当何论?“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形成的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道、佛),又继承孔孟正宗(儒为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的哲学思想体系。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故名“理学”。它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学派,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二)专题结构线

25、一系列关联的“点”就可以串联为一条线。如复习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时可抓住四个点: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洋务派,(中体西用),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跨专题结构例:中国主流思想演变脉络及其阶段特征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从天命鬼神宗法等级思想到儒家思想1. 夏商周的主流思想:天命鬼神宗法等级思想2秦朝的主流思想:法家思想3西汉中期至清朝前期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1)西汉中期

26、至唐朝的主流思想:高度重视礼制与教化的儒家思想经学思想(2)宋元至清前期的主流思想:重视心性探究和内心修炼的儒家思想理学和心学,中国主流思想演变脉络及其阶段特征近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从衰微中的儒家思想到中西体用思想1. 近代前期(清朝后期,1840-1911年)的主流思想:衰微中的儒家思想2近代后期(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主流思想:中西体用思想(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主流思想是“西体中用”思想。(2)北京政府时期的主流思想是“中体西用”思想。(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主流思想是“西体中用”思想。中国现代的主流思想: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1. 1949-1978年中国的

27、主流思想:毛泽东思想2.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主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通史结构“面”就是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 先秦时期(远古时期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阶段特征】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表现】(1)政治上: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2)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男耕女织、自 给自足是其基本特点,延续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28、(3)思想文化:出现了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 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例:通史结构构建及重点提示(一)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 商周时期内容精讲: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二)社会转型与文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内容精讲:集权政治、铁器牛耕、百家争鸣(三)社会进步与文明嬗变秦汉唐宋时期内容精讲:集权政治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情况。(四)近代前夜的挑战与应对明清时期内容精讲:集权政治的异化、批判思想的出现、新经济因素的萌芽(五)现代化的艰难起步19世纪中期内容精讲: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的萌生(六)社会的现代化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内容精讲:甲

29、午战争、辛亥革命、民族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七)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内容精讲:中国道路问题、中共政策的调整、国共关系 (八)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内容精讲:新中国政治制度建立、发展历程、新中国经济发展(九)“封闭”与“开放” 新中国外交历程内容精讲:史观落实: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十)“光荣”的时代古代希腊和罗马内容精讲:民主政治、罗马法、希腊先哲(十一)“发现”的时代1416世纪的世界内容精讲:新航路的发现、人文精神的复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十二)“理性”的时代17、18世纪的世界内容精讲:启蒙运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十三)工业化的时代19世纪的世界内容精讲

30、:两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广泛建立、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十四)“探索发展”的时代20世纪前半期内容精讲:“冷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新变化和苏联的改革、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十五)“对抗”的时代“冷战”时期内容精讲:“冷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新变化和苏联的改革、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十六)“剧变”的时代八十、九十年代以来内容精讲:两极格局的终结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四)跨模块结构“网” 就是把零散知识串联起来,“织”成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图解,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古代世界,

31、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训练策略:“历史基础知识逻辑接龙1”,辛亥革命,孙中山,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五四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中共成立,中华民国,美国共和制,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十月革命与苏联模式,工业革命,珍妮纺纱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改良型蒸汽机,第三次科技革命,工场手工业,手工作坊,生产力,城市化,火车机车汽船,电力的广泛应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社会结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关系,鸦片战争,原子能计算机空间科技,信息时代,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训练策略:“历史基础知识逻辑接龙2”,第二部分:2014年第一阶段复习策略一、制定计划,符合学情及地区考情。二、转变观念,树立“教材课程观”。三、构建结构

32、,培养学科思维和能力。四、用好教材,扎扎实实夯基础。,1.把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历史复习的首位。(1)依据考纲说明,整合知识,夯实基础。(2)关注知识、概念的理解和对时空概念的整体性认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3)通过增加优质试题的训练,以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拘泥于教材,多角度观察同一历史事物。,四、用好教材,扎扎实实夯基础,3.注意对基础知识的专题归纳比较总结。,(1)专题归纳:根据某个主题线索将其发展过程串起来的复习方法。实践证明将同类事物放在一起去记忆、理解,效果会更好。,总结归纳勤动手,线索清晰效率高,理解运用显功效。,2.按新课程体现的新史观理解复习。,(2)比较总结:有比较

33、才有鉴别。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历史事件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性,进行有机的而不是僵硬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加深对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的认识。,在比较中找差异,在差异中去理解,在理解中更巩固。,四、用好教材,扎扎实实夯基础,1.把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历史复习的首位。,第二部分:2014年第一阶段复习策略一、制定计划,符合学情及地区考情。二、转变观念,树立“教材课程观”。三、构建结构,培养学科思维和能力。四、用好教材,扎扎实实夯基础。五、精练精讲,循序渐进提能力。,五、精练精讲,循序渐进提能力。,1、精选精练(1)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四川高考趋势和要求,符合学生实际。,2011年浙江文综13

34、题: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A B C D2012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B C D,纯记忆,2009年四川卷18.1973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A 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B 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C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 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选项表述有

35、科学性错误,胡焕庸、张善余的中国人口地理中,曾将南宋嘉定十六年、北宋崇宁元年各路人口的密度作了一个对比(如下表),这则材料能够说明,【注:以北宋各路人口为100%;两宋的淮南地区包括淮南东路、淮南西路,大致包括今天安徽中部、河南的淮河以南、湖北东部地区。】政局变动使人口分布发生巨大变化 人口变化说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南宋江南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福建路是南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A B C D,选编选择题的常用技巧: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2.加大试题的阅读量3.提高新材料的信息量4.提高思维能力层次(如加大选项的甄别难度)5.创新试题呈现方式6.引入新的史学观念7.引入新的思考角度或评价标准 8.拓

36、展或质疑教科书中某些观念,淡化一些观念9.引入史学研究方法10.根据学术动态来选点,五、精练精讲,循序渐进提能力。,1、精选精练(1)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四川高考趋势和要求,符合学生实际。(2)计划性,适度训练。2、精评精讲(1)用心评卷,了解、掌握学生答题状况并作深入分析。(2)用心评讲,发挥评讲的矫枉过正和指导作用,(2)用心评讲,发挥评讲的矫枉过正和指导作用,知识型评讲方法型评讲 复习方法:适用于考前指导(知识板块复习法) 解题方法:适用于平时训练,解答选择题应该遵循的原则。非绝对原则、最近原则、全面原则、相似原则、主体一致原则等,明确解答选择题的三个重要步骤。审(材料、题干、选项、关系

37、)联(知识、逻辑)判(正确选项),解答选择题的规律,多总结史学基本原理与思路方法。公式法:如根本原因的判定、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原因,解答非选择题的规律,(1)第一种题型 【问题设计】根据材料,概括(归纳、指出)现象(或特点、趋势等)。,【解决方法】看标点划分层次标出关键词句转化语言罗列答案,(2)第二种题型 【问题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概括、归纳)原因、意义。,【解决方法】研读问题,神合所学化简迁移,化腐朽为神奇,(3)第三种题型 【问题设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的认识。,【解决方法】明确答题两步走,先述后评述变化述内容,评背景评影响,一、最大限度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二

38、、材料解析题六大题型的问题设计与解决方法,(4)第四种题型 【问题设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解决方法】明确评价主题积极(进步)消极(局限),(5)第五种题型 【问题设计】评(论、析)材料中关于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 展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决方法】提炼观点表明态度具体论证(史实+评论),(6)第六种题型 【问题设计】 了解了以上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了解了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根据以上材料或材料X,谈谈你对“某个观点”或“某句话”的理解。,【解决方法】详见例题。,谢谢您的耐心倾听!欢迎批评指正交流!,(2013年高考全国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

39、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1)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崩溃分封制瓦解(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2012年山东 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

40、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2012年广东 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2012年海南 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高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 相权力基本,削弱宰相权力,削弱地方权力,加强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学历史到底还要不要去“背”?,考查特点:直接考查准确的史实记忆; 准确记忆基础上的判断性考查

41、; 熟练基础上的灵活运用。,优秀学生切身体会:有效作答总离不开准确史实的记忆,A.试题“变着法子”大量考查了记忆性史实。 B.记忆过程伴随着理解、迁移、概括等历史思维能力。 C.熟能生巧。,基础知识是根本;理解记忆显能力;活学活用才升华。,1.政治上,两极格局形成,多极化趋势出现,多极化趋势加强,背景、内容、影响,欧共体、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崛起、中国振兴,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瓦解、多强力量的发展,2.经济上,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三大支柱),经济区域集团化(三大组织),经济全球化(历程、原因、重要表现、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西方:大力干预与

42、干预的调整、发展人民资本主义、经营 者革命、发展社会福利和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出现,3.科技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物理学、进化论、文学、美术、音乐和影视,经济体制调整,例:关于二战后世界历史的总括,例4: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1)性质: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2)基本形式: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美国联邦制民主共和政体和法国总统制民共和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和德国式的君主立宪制。,(3)国家最高权力分配都按照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组织。,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上院作用小德国君主立宪制浓厚专制残余帝国议会作用小,例1:罗斯福新政的首要措施和中心措施的理解,例2:为什么

43、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例3: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之含义,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殖民地反对殖民统治;半 殖民地反封建反侵略),建立资本 主义民主制度。无产阶级革命:反对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社会主义革命:将生产资料有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建 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建立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有学者认为,从古至今的人类历史,先后出现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据此可将世界历史划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依据上述结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即开端)应定在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C英国资产

44、阶级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胡适说:“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批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面是用科学的方法做整理的功夫。”据此,你认为胡适宣扬新思潮的惟一目的是 A打倒孔家店 B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师夷长技以自强,纵向,横向,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物质文明,必修: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活领域的文明,从自然经济到工业化、市场化,政治文明,必修: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中的文明,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必修: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文明,从迷信、愚昧到科学、理性,渔猎采集文明,(1)文明史观 从文明演进角度理解阐释历史,分析文明的演进与交融。,以生产力标准把握文明发展走向,构建主干知识结构。,后三个阶段亦通称机器大生产时代,(2)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的含义:亦称近代化。指的是从农业文明专制社会向工业文明的民主社会演进变化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现代化(近代化)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