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分析作品结构,郭沫若答华罗庚张继生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千百年来,此诗被广为传诵。,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不仅在数学领域成就非凡,而且能诗善文,对唐诗尤为喜爱。他认为卢纶这首诗中的描述有违自然规律,为此,特地写了一首五言诗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无高处,怎得见雁飞?”郭沫若先生见到这首质疑诗后,很快亦以诗作答:“深秋雁南飞,懒雁慢未随。忽闻寒流至,奋翅连连追。”,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是作者为实现表达目的而确定的文章内容的先后顺序。结构就是思路的体现。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包括分析段内的句与句和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全
2、篇的结构应在把握层次基础上归纳概括。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如何安排情节与线索,表达了什么感情,用了什么手法等。散文的结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以写事为主的文章结构特点: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以写人为主的文
3、章结构特点: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偏重于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是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结构特点: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托物言志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结构通常为: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特点: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象征之人;卒章显志;篇末点题。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
4、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进入景点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注意:赏景的缘由要交代清楚,最好能点题;多角度的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方式来深化主题。,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它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内容有三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结构体式有四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
5、般不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灵感的结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的震撼性的审美效果。,考点一整体分析作品的结构思路,精要 概述,分析结构特点就是要分析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特殊性”,常常用特定的术语来回答,如:时空式;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线索式(事物、情感、某句话);小标题式,分论点式;欲扬先抑式;首尾照应式;伏笔照应式;卒章显志式。分析思路与分析结构有所不同,虽说也得概括内容要点、层次,但它重在突出各个部分的发展和关联,比如“这篇文章按照什么推
6、进,先怎么样,然后怎么样,接着怎么样,最后怎么样”。,分析构思及其特点比较复杂,涉及“结构”“手法”“主题”三方面的问题。分析构思常用这样的格式回答:这篇文章先运用什么,表现了什么;然后运用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后运用什么,表现了什么。分析构思特点则要分析文章在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上的主要特点。比如:这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主要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2012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典例 精析,听朗诵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
7、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
8、,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
9、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
10、澈了下来。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有删改),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试题,读懂是前提。整体把握文章,理清行文思路、结构非常重要。本题就是着眼于全文思路而设的;即便是关联文本局部的试题,也只有整体把握文本才能做出准确、全面的解答。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对树木的把握也可能不准确。此文前三段开篇切题,第四至十一段分析论述,末端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答案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主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论述影响历史与世
11、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题,层层深入;以明确鲁迅文章与道义共存的主旨收尾,前后照应,顺理成章。,把握文章结构思路一般可分“四步走”。第一步,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把握文章全貌。这一步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1)从散文的情感变化(神)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写景抒情散文尤其如此。(如荷塘月色:不静求静得静生静)(2)从散文蕴涵的道理(神)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哲理散文需这样。,(3)从散文散乱的事件(形)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叙事性散文需这样。(如记念刘和珍君)(4)从时间、空间变化(形)的角度来思考文章思路,游记散文更需如此。如例题,听朗诵就是以时间变化的角度来行文,由
12、现在听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回忆过去自己对鲁迅这篇文章的喜爱,再谈论文章的流传,最后点明主旨: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不可泯,鲁迅文章不朽。,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露出文章的脉络。,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把写相同内容的合并为一个层次。这一步的作用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的结构。具体做法是寻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也要注意。第四步,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成段意。,点击进入即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