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马化腾:我的创业史,以及给创业者一点建议腾讯公司在创业初期所遇到的问题,与当下很多创业者正面临的一些难题非常相似;其次,马化腾先生的危机感一点也不比创业公司的 CEO 少。创业维艰我在 1998 年注册了腾讯公司,当时父母都没有想到,他们说:“你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去开公司啊。 ”所以他们建议我找合伙人一起做,可以弥补自身的缺陷。我对产品比较在行,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我刚好在这个跨界中间。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对政府接待、行政、法律很了解。曾李青长得就像老板,出去别人握手都先跟他握。我的名片只写工程师,不敢写总经理,怕人
2、家觉得你们这公司玄乎了。当时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副产品是 QQ。QQ 最早的名字叫网络寻呼机 ,最早的图标2就是一个BP 机 。我们开发出来这个产品是想卖给别的运营商,可是价格一直谈不拢。产品在自己的手上,用户又疯涨,运营 QQ 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没钱买服务器,这逼得我们很早就要想怎么有造血的能力。我们夜以继日地接一些琐碎活儿,为的是能够赚到一点点钱,用来养活 QQ,比如我们要向通讯局交服务器托管费等。此外,我当时也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
3、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1999 年下半年,我拿着改了 6 个版本、20 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 IDG 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我们 400 万美元。有了这笔资金,公司就买了 20万兆的 IBM 服务器,那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2001 年的时候,前几名的互联网公司都上市赚钱了,QQ注册用户已经达到 2 亿,但缺乏现成的收费渠道,我们心里也很着急。这时候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我想到通过与运营商走二八分账的协议实现业务增长(运营商 20%,腾讯 80%) ,2002 年,移动QQ 占到腾讯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 70%。之后我们继续以较低的成本开展
4、新业务,并且在新业务和功能方面,通过即时通讯增加客户粘性,而不是分散精3力,因为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外工具竞争的筹码。那时候 MSN 很强势,基本上大家认为 QQ 是死定的,只是什么时候死而已。但我们针对国内网络结构做了大量的优化。我们传文件很快,有聊天室,包括我们的头像是个性化的,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讲这段历史,其实是为了说创业最开始的第一步是要生存,先能生存下来,但这也是最难的。你要创业的话,第一个想法是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你第一年的收入怎么着至少房租得交吧?房租水电你能不能挣回来,这是一个很基本的东西,所以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什么领导力的,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很难说,小企业的成功概率算下
5、来是很低的。现在创业的这个条件比当年好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因为门槛低了,竞争也更加激烈。这里我也有两点建议供你参考:1)创业初期一定要集中资源解决一个用户痛点。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一些邮件, “马总,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帮你创造 100 亿的利润,但我要面谈。 ”一般这些人想法都太大了,其实创业者就要将自己的想法聚焦一些。2)留意跨界所产生的机会。现在我们提互联网+,谈论更多的是两个领域之间是否存在机会,那是蓝海,跨界的部分如果你两边都懂,就有很4大机会。自我颠覆很多人说腾讯是最早拿到移动互联网门票的公司,指的就是微信。微信的确是唯一一个在手机上开始做的,并且是以手机为主的,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
6、。以前都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做好,换掉屏幕,转到手机上。但微信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反而特别有魅力呢?因为这个产品让我们看到很多独特的体验。它充分利用手机和 PC的区别,把移动端变成人随身的一个器官。微信的诞生源自于腾讯的危机感,因为微博的出现,还是从社交切入,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当时腾讯内部有 3 个团队报名做一款能够对抗微博、能够解决 PC 到移动端的产品,最后一个团队做出来了微信。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说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话,是在另外一个公司,那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回过头来看,生死关头其实就是一两个月,那时候我们几个核心的高管天天泡在上面,研究产品。微信的第一个
7、版本没有做通信录匹配,当时中国联通说你做了,就触红线了。那好吧,不匹配,然后出来的东西就好像一个阉割版的 QQ,没有意思。即便这样,正在广西、云南开会的中国移动知道了也立刻打电话给 QQ 无线说,这个东西谁做都可以,腾讯做就不行,我们在别的地方要5惩罚你。后来市场竞争起来了,国内出现了好几家同类产品,我说不行了,不管了惩罚也要做,于是通信录便加进来了。这样用户加入微信之后,看到有好朋友冒出来,互动就高了。因为这些缘故工信部压力很大。我就问工信部,我说如果你能出一个命令禁止微信也可以,我还有手机 QQ,我不怕。但是封掉微信,国外的那些软件就进来做了。微信做起来后,有件事情让我感触很大,原来我们有
8、一款老游戏,是单独的一款手机游戏,叫节奏大师,是音乐类的,已经上线一年多了,日活跃 70 万,一放到微信上立刻变成 1700 万,这就是社交的力量。经历了这些危机和转型之后,我有一个比较大的感悟,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表面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这个社会的趋势,就非常危险,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很可能灰飞烟灭了。很多人问我潮流来了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要改变,但是好像做不到,因为有时候会跟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说基因 DNA 不适应。我的做法就是给自己多一个准备,例如开一个另外的部门、另外一个分支,调一些团队,做一些可能跟现在已经拥有的业务其实是有矛盾的,不妨尝试,因为你主动放弃不做,市场上的对手就一定会做,这还不如6自己先试一下。产品思维其实抓住机遇只是一个开始,对于互联网企业产品才是王道。但这是一条孤独之路,你往往需要用最笨的方法才能最快地跑完全程。要像小白用户那样思考,并每天高频使用产品,不断发现不足,一天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就会引发口碑效应。另外,创始人要抹掉身份去用户那里潜水 ,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我每天都会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爱给产品部门挑错,最后到了自己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在腾讯,有一个10/100/1000 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