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论文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财政收支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公共财政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 化和法治化的过程,财政收支决策的 化和强化市场型政府等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的基本条件。而财政收支运作的透明、财政收支的硬性约束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特征。从总体看,我国财政还不是公共财政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 zglarket-augmenting government)基础之上的。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与此同时,它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那么这个政
2、府便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在强化市场型政府下,政府的财政收支不仅受到硬的约束,而且在财政收支的使用上必须按公共财政的规则来进行。英国 1688 年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建立“强化市场型政府”的开始,没有“强化市场型政府”就不可能有公共财政。财政收支运作的透明既是 财政的前提条件,也是 财政的结果。从理论上讲,“林达尔均衡”表明,公众付出的税负,应该与其获得的公共服务相等,这样的政府财政才是有效的。现在我国一年的财政开支 5 万亿,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欠缺,行政开支、形象工程占绝大头,花在国民福利上的钱只占小头。为什么是这样呢?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对行政权力、对政府预算的制约机制。在财政预算不透明
3、又没有公开听证的情况下,政府开支就不会注重人民的福利。全国人大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行政权力没有任何问责。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开会没有高度重视我们的财政收支理由。如果我们的人大代表多关注一下我们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理由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财政收支运作的透明度。财政收入是多少,支出是多少。是否硬约束,是我们分析财政体制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财政中有“以收定支”的理论,但后来政府财政收入的渠道多了以后(尤其是政府可以搞赤字财政) ,“以收定支”呈软化趋势。那么,现代财政中收支是硬约束还是软约束呢?我们认为,建立在 基础上的财政主要还是一种硬约束,政府的收支不是任意决定的。而在非
4、 体制下,财政主要还是一软约束,如政府的权力与责任严重不对称,行政权力没有受到制约,可任意增加审批权,也可以各种名目加税和收费,不仅没有立法机关监督,出了理由也大多没有被追究。权力与责任的不匹配已经在社会中形成太多的不满,只有 机制才能缓和。 不是万能的,但是离开了 我们很难对权力形成制约。二、我国财政体制的四大特点首先,我国财政还不是公共财政,而是一种政府财政。从主要方面看。我国还不是一个公共财政,第一,在我国,财政支出给谁,如何支出,一般是由行政权力决定的。具体说还是一种官员财政、政府财政。我国行政权力受到的制约比较少,这就使财政分配规则的确定、再分配方式的选择容易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研究
5、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其分配往往是加剧而不是遏制了公民间的不平等。按照利益集团理论的重要原则,即组织起来的集团往往比没有组织的集团能向官员们施加更大的压力,而小集团组织起来的可能性又比大集团大得多。在公民权利未被充分实现的情况下,部分强势的既得利益集团能够使政策更多地向他们倾斜,这样便发生政策扭曲,加剧本来已经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不平等。所以,目前中国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不仅有经济的理由,还有政治的理由。第二,如前所述,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联系处于不透明状况,这就不利于我国财政收支的有效利用。对于现代社会来说,预算是公众用来监督政府的手段,透明是监督的前提,我国的预算透明度显然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6、,只有真正建立财政收支项目间的关联,并使人了解财政资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能使公众对吸取民生资金的财政“黑洞”和“谜团”进行监督。可以说。我国“取之于民”没有制约,“用之于民”没有监督。政府财政、官员财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财政支出往往受政府的目标、官员的偏好所支配。这些年我国财政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这些钱如何花的 决策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目前中国税收法定的宪政 机制还未建立,所以政府如何花钱,还不能有效地为纳税人所直接选出来的代表来决定,决策者可以依靠手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把钱用到自己想用的地方去。如用大量的钱去搞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工程(如修高架、建机场等) 。当然,这些年来,政府在
7、支持“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也增加了一些支出,并全部减免了农业税。但是,相对于 31.4的财政收入年增速和政府财政支出中花在其他方面的钱来说,政府花在上述这些方面的钱,并没有增加多少,有的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甚至还在减少。研究表明,我国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能力“应该提供的合理公共服务量”远远大于公共服务的现实提供量。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对于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远远低于依据各国客观数据所测算出的经验值。为什么会出现公共服务提供量不足的现象?应该提供的合理公共服务量与公共服务的现实提供量差额用于什么地方了?这个差额主要用于行政
8、管理费的支出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经济性支出了。为什么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优于社会性支出目标?为什么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经济性支出目标也优于社会性支出目标?对此,我们的一个基本解释是,我国的财政还不是一个严格作用上的公共财政,还是一种政府财政、官员财政。换言之,在我国财政收支缺乏 机制制约的情况下,往往是政府性支出优于社会性支出。这是我国国富与民生关系失衡的根源所在。在我国现有考核机制下,政府官员大搞形象工程,可以较好地显示其政绩,而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投入往往难以看得见,有的在短期内还显示不出来。其次,我国财政主要是一种建设财政,还不是一种民生财政。 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论文
9、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财政收支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从我国政府支出结构来看,政府支出通常包括行政管理和国防安全等维持性支出,教育、卫生、住房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性支出,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投资的经济性支出,如果去掉不明用途的其他项,那么,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和维持性支出大体各占 13。虽然经济建设支出的增长趋缓,但这部分支出依然过大,尽管社会性支出的增长有所加快,但增长最快的还是行政事业费支出。从 2000 年至 2006 年,社会文教费支出增长了 16.3。而行政事业费增长了18.3,2006 年行政事业费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 18.7。
10、以 2005年为例。财政支出的总额将近 3.4 万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论文资料由.提供,地址.亿元。按功能分类,最大支出项目经济建设费,为9317 亿元。占整个支出的近 27.5。另外,行政管理费支出 6500多亿元,其中应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管理和分配经济建设费,加上这部分数字,围绕经济建设的财政开支就更加庞大。而同年,国家抚恤和福利支出的总和仅为 716 亿元,占整个支出的 2.1,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仅 1817 亿元,占整个支出的 5,4,各种价格补贴支出不足 1000 亿元,只占整个支出的 2.9,三项支出的总额约为3530 亿元,仅占当年整个支出的 10.4,为经济建设费支出的38,为行政
11、管理费支出的 54,为 GDP 的 2不到。我们与美国对比一下。从美国财政支出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的结构及变化的趋势。比如,美国联邦政府在社会保险和老年医疗保险两项上的支出,上世纪 1947 年仅占整个 GDP 的0.2,其后快速增长。1970 年代超过 5。1980 年代超过6,1990 年代以来保持在 6至 7之间。同期,政府对个人的其他支付,也占到 GDP 的 5左右,其中 2003 年为 5.6。这两项相加,美国联邦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占 GDP 的比重上世纪 70 年代中已达到 10。并一直保持在该水平以上。2003 年,美国联邦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占 GDP 的 12,5
12、,占 政府总支出的 41,是美国政府支出中的最大项目。如在联邦政府支出的基础上,再加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民生方面的支出,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支出应该更大。民生财政并非只是仅仅增加民生类支出,而是应该把民生理念贯穿于所有财政工作里面。更重要的是,民生财政涉及到民众在财政中的话语权和诉求渠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理由,更重要的是一种机制,一种制度安排。现代财政不等于民生财政,但是民生财政在我国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偏低却是一个事实。民生财政实际重视的程度远远低于理论上应该重视的程度。无论是从民生财政占我国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是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的民生财政都偏低。为什么我国民生财政比
13、重低?(1)民生财政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纳税人不能通过代议机关掌握财政主权,民生就面对着被忽视或被偷换的危险。我国人大代表对政府预算的审批权还不能得到实质性落实。只有 财政才能保障民生财政。如果“取之于民”受到制约,“用之于民”受到监督,那么我们就会实现民生财政了。(2)民生理由已成为中央重点关注的理由,但近些年支持民生的财政政策由于受既有利益格局和路径依赖的影响,一直采取“增量改革”,而非“存量改革”的思路。在财政预算中,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都是刚性的,同时,几次大的行政改革并未解决机构臃肿理由,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从 1998 年的 14.8增加到2006 年的 18.7。扣
14、除这些因素,中央可以用于支持民生的财源,更多只能依靠增量资金、超收资金。这也反映了民生并未被放到财政保障的首位。若财政体制性质不变,我们很难采取“存量改革”的思路。(3)我国财政收支的不透明导致民生投入的漏损甚至“伪民生财政”。媒体曾曝光的云南石林一个中标价 1008 万元的民心工程,经过层层盘剥后。最终流到施工人员手中仅剩下 66 万元,但是在财政账目上,民生投入就是 1008 万。这是典型的“伪民生财政”。这说明在我国实行民生财政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第三,我国财政支出的方向及结构是由权力及权力结构决定的。不同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出的方向及结构是有较大差异的。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的方向及结构的最大理
15、由是非均等性。这种非均等性是来自信息的不对称。但更重要的是来自权力及权力结构。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政策严重向城市倾斜,有利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之间获得教育、医疗保健和劳动力流动性的机会依然不公平。在卫生领域,占总人口 15的城市人口享用着 2/3 的卫生医疗保障服务,占总人口 85的农村人口享用着不到 1/3 的卫生医疗保障服务。我国城市人均卫生事业费用 38.3 元,而农村只有 9.9 元,农村医疗投入只占总投入的 16左右。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在 191 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 位。在教育领域。以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来看,1990 年农
16、村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经费为 82.84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05 元) 低 20左右,农村生均教育公用经费为 9.27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4.93 元)低 40左右。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 7000 元计算(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4 年本科最少花费一个贫困县农民 35年的纯收入。从教育经费投入来看。直辖市市区的学校投入最高,其次是直辖市县,再其次是一般市区。而一般农村县最低。直辖市市区生均事业性经费都在一般农村县的 3 倍以上。而在地区间差异上。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呈现出东部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由.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地区生均事业性经费最高,次之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成为
17、谷底。中国除了医疗、教育资源以省会城市为基点的递减配置以外,其他公共资源(如社会保障等)也呈递减配置态势。不仅仅是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是如此,其他经济指标也是如此。首先,中国财政收支的方向及结构是由权力的大小及特点决定的。谁的权力大,谁拥有的资源就越多。其次,中国还是一个权力等级制的国家,尽管这些年我们在不断地进行分权让利的改革,但是从上至下的权属关系并没有转变。加上权力缺乏制约,从而导致财政支出的非均等性。在等级制度下,财政支出不可能做到公平性和均等性。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在这种观念和制度下我们很难建立起公共财政。社会等级制度就是按照等级来制约、组合与使用
18、社会资源的契约。在等级社会里,一切按等级划分。财政的收支也按等级进行征收和分配,而社会负担则与等级高低是相反的,主要由低等级承担,高等级阶层总是尽量把社会经济负担转嫁到低等级阶层的身上,主要表现为超额的税费与赋役。当高等级阶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数量时,税费的超载就是一种必定的趋势,这就造成不断对社会再生产的侵蚀与破坏,两极分化的鸿沟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引发财政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等级制往往与寻租、腐败、掠夺、不平等等联系在一起。等级制导致财政分配由权力来决定。第四,我国财政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中国公共支出在地区层次上的归宿目标差异是由其财政分权体制决定的。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是近 30 多年以
19、来逐步演进而形成的。1994 年进行的重大改革再次集中了财政收入,但是,却未转变事权的划分。其结果产生了资金缺口。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不足以抵消这一缺口,于是财政收入均等化不足,地区间的财政支出不平衡加剧。我国纵向财政收入分配趋向集中化。一方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分配倾向于中央财政。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在 1990 年为 33.8,1999 年和 2004 年分别为 51.1和54.9。中央财政收入份额不断提高。但没有对支出作相应调整。尽管大部分中央财政收入返还给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却获得了大量收入分配制约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收入分配倾向于省级财政。分税制明确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
20、府之间的收入划分,但没有明确地方四级政府之间的收入划分。由于此体制具有高度联邦制特点,因此,各省间的收入分配差别较大。地方财政具有两个趋势:首先,与中央财政相比,地方财政资源更加集中化,表现在相对于地区级单位和县、乡而言,绝大部分省级政府支出比重不断增长。其次,农业部门处于不利地位。省级部门的收入以转移农村收入份额为代价的,财源从县乡政府转移到省级政府。我国横向的地区间财政支出资源趋向不平衡。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理由是市场化改革和向更发达的沿海地区倾斜战略。分税制不仅没有减轻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非均衡化影响,而且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这一不平衡的后果之一是,相对于发达省份,贫困省份的人均支出极少,大
21、多数基本的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另外,省内不平衡也是一样严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集中的同时,支出份额不断下降;从 1978 年中央支出 46,地方支出 54,到了 1999 年,中央支出下降到三分之一,地方支出却上升到 2/3:但是各级地方的有限财力实际上无法承担逐渐下放的事权,其中最重要的社会服务领域如教育、卫生、文化和科学研究等,地方承担了 99;根据黄佩华的研究,中国的县乡两级政府提供了大部分重要的公共服务,即 70的教育支出,55-60的医疗卫生支出,100的失业保险、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福利支出等。中央集中了过多的财权,而事权过多地集中于地方带来的理由越来越多,这主要表现在:第一,过多的转
22、移支付不利于公共财政均等化目标的实现。研究表明,1997 年以后我国农村一城镇区域间收入不平等,进而导致的总区域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剧。与转移性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上升密切相关。第二,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一般会导致财政运转的低效。我国转移支付中专项越来越多,这当中漏洞太多,监督的成本太高。第三,中央财力过大,必定导致地方政府“跑步进京” 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财政收支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伴随着税收的相应减少,从而避开了“财政搅拌”和相关浪费,许多家庭的日子会因此过得更好。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再分配的机制,减少再分配的无效或低
23、效,甚至是反向调控(加大了收入差距) 。克服再分配失灵的根本举措是改革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要建立一种有利于全社会(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受益的再分配机制。这种再分配机制的建立需,找关系,争取转移支付的手段越来越多,造成寻租甚至腐败。1994 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事权与财权分离。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依靠中央财政来提供均等化服务,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进行财税管理体制的重构。赋予地方政府足够的财税权力,并且把民生目标以制度形式纳入地方财政运转中。但是分税制本身是解决不了这个理由的。我国现行分税制只是把税收权在中央与地方划分,而没有转变税收权和支出权还是由政府决定的格局。
24、我国财权与事权为什么不对称?这可能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有关。目前中央对地方的制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事权,如对省级干部的任免。二是财权。有这两个权力中央就可以对地方进行有效制约了。现在不少人提出赋予地方政府足够的财税权力理由,这是一个好的倡议,但理由是。若赋予地方政府足够的财税权力会影响中央对地方的制约的话,这种改革也是很难推行的。所以,中国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不对称并不简单是一个财政体制改革的理由,它还涉及到中国的政治体制,它还涉及到公共财政的关键理由,即财政收支是由谁决定的理由。我国的地方官员一般都是由中央任命、考核和决定的,而不是由当地老百姓选举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中央必须要通过两大关键的权力
25、(人事权与财权) 来制约地方官员,这也是我国事权与财权难以对等的理由之一,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的几点深思从制度角度研究我国财政体制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在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建立公共财政越来越迫切。公共财政是建立在民众广泛的参与基础上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的所谓 模式,但是我们必须加大社会主义 政治建设的进程,通过制度创新,让民众真正参与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过程中来,真正从制度层面上解决部分“不能分享者”的“分享”理由,从而实现共享式增长和公共财政。攻治 化进程呼唤公众参与的发展,随着我国攻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过程正在向 和法冶方向发展,公民的 观念和法制意识也在
26、不断增强,民众要求建立真正作用上的公共财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客观地讲,这些年来我国在民生上有了很大的投入和改善,但老百姓为什么还有不满之处?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财政用多少钱于民生的理由,更重要的是人们需要一个是主决定民生的机制。因此,凡是真正以 化勾价值取向的政府决策者,都会非常注重并力图推动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民众的参与可以提高佥共政策的效果。在建立我国公共财政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理由值得我们去研究:一是要确定公共产品提供中的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有些公共产品(如教育 )政府可以提供,市场也可以提供。这样就会产生政府与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边界在什么地方的理由。这种边界如何确定?Acemoglu
27、等(2000) 指出,不能一味地强调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还要考虑公共支出的有效性,还要考虑经济发展的水平。政府与市场有一个权衡:公共支出增加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税收水平会提高,从而导致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二是从公共支出中受益的人,根据自身能力采取行动防范各种风险的意愿被削弱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共行动是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私人行动,即存在挤占效应。政府与市场在公共服务上均衡点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大小,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程度,人们对公共服务的认知程度及观念,政府目标及政治体制等,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改革的进程,认真研究公共产品提供中的市场与政府的边界。二是要把制约
28、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与完善再分配机制结合起来。当前一方面要制约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制约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既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优化(藏富于民) ,有利于社会总需求(特别是消费需要) 的形成,同时也可减少不必要的税收搅拌。帕尔达(1997)指出,加拿大公共支出占 GDP 的比例可能降低几个百分点,而不会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事实上,对于同一个家庭,如果政府支出的削减伴随着税收的相应减少,从而避开了“财政搅拌”和相关浪费,许多家庭的日子会因此过得更好。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再分配的机制,减少再分配的无效或低效,甚至是反向调控(加大了收入差距)。克服再分配失灵的根本举措是改革和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要建立
29、一种有利于全社会(尤其是低收入群体) 受益的再分配机制。这种再分配机制的建立需要与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财政及建立社会主义 政治联系起来。三是要完善我国公共支出管理的治理机制。公共支出管理涉及到四个既相互区别又有联系的理论理由:第一个理由被人们称为公共悲剧。政府官员们都对申请政府支出拨款怀有非常迫切的心情,他们将预算看成共用资源,索取无需花费成本,或者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成本。第二个理由是信息上的不对称性以及高交易成本,这将阻碍政府制定有效的支出规划,因为在社会中个人和各种群体的偏好是政我国财政体制的制度由写论文的好帮手.提供, .府权力的基础。第三个理由产生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激励上的不协调,这将会阻碍按社会的需要来配置资源和使用资源。第四个理由产生于反常的激励。在一些依赖于外援的发展中国家中,这种激励来自外部的援助方,每个理由都会造成社会不希望的结果。体制安排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解决这些理由,从而改善支出配置。在当前,我国可以从增加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增加财政收支的硬约束人手,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可以减少信息上的不对称性以及高交易成本;而增加财政收支的硬约束则是建立公共财政激励机制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增加公众参与度,建立强化市场型政府,从而建立公共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