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研究.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30955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研究论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研究发表时间:2013-5-15 10:59:46论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研究提示:本文原版含图表 pdf 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正式会员会看到下载地址) 。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下面显示的字数不代表全文字数),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中文摘要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居无定所,靠沿街乞讨的方式获取钱物来生存”历代统治者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考虑,都会采取很多措施来安抚这一群体,让他们早日回到原籍!恢复劳作”建国后,为了保证城市建设的安全,我国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了收容遣送的

2、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了城市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迅速恢复”但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 ,收容遣送制度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2003 年孙志刚事件所引发的社会效应,直接加速了这一制度的废止,5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6 适时出台”新的 5 救助管理办法 6 保障了流动人口的权益,但是由于受旧制度积弊的影响,其救助理念还偏重于管制,求助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同时,救助中也存在救助方法不适当或者救助不作为的现象”有研究表明,新的救助制度实施后,流浪乞讨人员的数目较先前并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多的趋势,很多流浪乞讨者宁

3、愿呆在街头乞讨,也不愿进救助站接受救助;另外,救助站中也出现了反复救助的现象,”如何更科学化!人性化地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 ,引起了多学科的关注,而其中把社工介入的工作方法应用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则成为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开拓中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焦点”本文即是以济南市救助管理站为例,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工介入所进行的一次探索性研究”此次社工介入是对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在个案介入过程当中,以查默斯的/程序指引 0 救济理论和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为指导 ,运用了个案怜理模式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另外,根据个案在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了相应的社会工作方法和助人技术去为案主/增能 0”通

4、过个案管理模式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中的实地应用,反思了中国当前社会工作实务开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社工介入必须立足于中国/差序格局 0 的社会结构 ,在当前救助制度和救助文化的框架之下,对社工介入的方法进行有效探索和灵活运用目录中文摘要Abstraet.,3第一部分导言.,5 一!研究的缘起.,5 二!文献回顾.,6 三!救助历史的回顾.,8 四!研究思路! 方法与个案介绍.,12 五!研究的意义.,13第二部分社工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15 一!当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5 二!社工介入的优势分析.,.,18第三部分社会工作

5、者在救助管理中的实务介入.,21 一!社工介入的理论.,提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前期阶段必须借助于行政力量推动的观点,认为社工介入应在征得机构支持与理解的情况下,再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理念和技巧去围绕求助者开展专业性的助人活动”夏学蜜教授则提出了社会工作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二个纬度的性质的观点 ,认为这二者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 (夏学蜜,2000)”面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任务,王思斌认为,我们应用国际社会工作的先进经验来补充!改造我国的社会工作(助人活动);在本土化过程中 ,要善于发现两种社会工作的亲和性,注重我国的体制和文化特征,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6、王思斌,2001)” 张齐安以郑州市救助怜理站为例,提出了救助站社会工作者设岗的观点,认为应在救助站设立社工工作站,负责全和汉代董仲舒认为,社会救助是人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相互依存是由团结互助来维系的”宋以后思想家也强调/以博施济众为己任 0 的博爱思想” 总之,/仁 0 作为一种社会道德标准,激励人们向善,有利于社会相互扶助的开展”在/ 仁 0 这种道德标准贯穿于历代社会救助思想的同时,还有两种社会救助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救助行为:一是,族内救助,即主张同宗子孙摈弃亲疏,对同一族内之人一视同仁地养老!慈幼! 济贫的思想 ”二是,追求生生!善报等受佛教影响的社会慈善救助思想,如中国民间盛

7、行的积/阴德 0 的观念,就是一种佛教观念,即行善而不图留名于世,暗含着不是直接的社会承认,而是一种延期的/报 0,这种/ 报 0 可以惠及后半生,甚至可以惠及子孙后代”与带有强烈儒家概念的/ 义 0(正义!公平! 道德)相比,/善 0 的概念更易将人们的社会投入与精神投入混淆在一起.(魏王信,2002)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佛教文化,它们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于/流浪乞讨者 0 的救助态度” 在古代,由于战争!灾荒和瘟疫的频繁暴发,背井离乡乞讨的人特别多,人们对于他们的遭遇能形同身感,在施舍方面也多是出于同情和对自己未来的预期而为”随着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认识也发

8、生了很大变化,由同情!自我预期! 望善求报等逐渐过渡到救助权利的层面上 ”大部分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持一种开放!宽容的态度,认为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很多问题,经济发展的成果还不能普及到每个老百姓,二元体制的存在也使得社会保障网络不能完全覆盖到广大农村,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会有一部分群体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流浪乞讨者 0 就是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群体”对他们实行基本生活救助,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的权利,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伴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人们的救助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转变为

9、社会救助,由单纯的物质救助转向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并举”救助中强调尊重!接纳案主,救助方式偏重于挖掘案主个人的潜力,以助人自助为专业助人的最高目标”在国外,社会救助的价值理念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施恩论逐渐转向权利论;从单纯的物质救助逐渐转向物质救助与能力提升并重: 从污名性救助逐渐转向更为人性化的救助”这种价值理念的变化也是建立在人们对求助群体成因深入认识的基础之上”在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以前,人们出于慈善思想!宗教信仰等原因,向老!弱!病!残! 孤!独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救济”但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社会财富大幅增加的同时,贫困却有增无减,社会贫富差距逐渐增

10、大,社会不安全感普遍增加,这些矛盾引起了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与反思.人们开始认为贫困不只是由于个人徽惰!不负责任 !道德败坏或者老!弱! 病! 残等因素所引起的,其中还有更深刻的社会结构的原因.正是这种归因的转变,导致了社会救助价值理念的变化.(二)救助方法的演变受孺家思想影响,我国古代民间的救助主要是基于血缘!姻缘和地缘关系而形成的亲戚朋友之间的互助”通过这种互助方式,人们之间的关系纽带不断地得以加强和巩固”即使在当代社会,民间的这种救助方式在解决民众困难!维护社会团结等方面,也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现代,随着国门的打开,一些宗教势力开始在中国设立慈善机构,从事某些方面的慈善救济活动”民国政

11、府期间,一些非官办团体也积极开展过救济事物,分担了部分社会救济压力”近年来,经常性社会捐赠制度基本得以确立,它使社会互助工作在救助中的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国古代社会官方救济大体可以分为灾荒救济和贫困救济两种,针对灾荒救济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场缓(因灾歉收或绝收时,官府减免税赋,免除差役,休养生息)!放贷( 对灾民贷粮!贷款及贷农作物种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以工代贩( 为灾民提供劳动机会,按劳给酬,且报酬多有优惠,以工代贩所得收入不抵偿娠济所得)!以及仓储制度( 一种防灾备荒和间接救灾的措施,包括太平仓!义仓!常平仓!社仓! 军储仓! 广惠仓!惠民仓!预备仓等) 等措施(曹明睿,2005);针

12、对贫困救济的主要方法有:专门修建一些救助设施 ,用于救助鲜寡孤独人员”民国以后,政府曾在 1915 年仿照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6 制定颁布了 5 游民习艺所章程 6,初步尝试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一些济贫行为, 于急娠!工贩之外唐钧:5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变迁与评估 6,吻洲叭,们双别-目一 pol 哪 in 侧 l0.htmZoo3 年 9 月 12 日站社会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社会工作者活动;同时,设立外联社会工作岗和机构内部社会工作岗位(张齐安,2007)”童敏认为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与西方明显不同,需要将日常的服务转化为专业的服务,督导者在督导过程中需要承担以下角色:专业社会工作服

13、务的设计者!专业服务需要的转化者!日常专业服务的指导者和专业服务的培训者( 童敏,2006)”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分别围绕流浪乞讨人员成因!救助管理模式创新和社会工作本土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还缺乏社会工作实务介入上的探讨,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经验积累上还比较薄弱,专业的助人理念和方法还没有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三!救助历史的回顾孤儿!流浪儿和孤寡老人都是社会的不幸者 ,他们失去了生存的保障支柱和生活的依存力 t,失去了亲人们的关怀和安慰 ”在这种情况下,儒家几千年形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14、及人之幼 0 的美德,使人们向这些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对于目前我们称之为/流浪乞讨人员 0 的救助 ,则包含着人们更复杂的情感在里面”从救助理念和方式来讲,无论是来自民间还是政府的救助,都是首先基于对这一群体成因的认识”纵观历史,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理念和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它既在整个社会救助思想和救助方式的框架之下,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一)救助理念的演变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仁义 0 的国家,其救助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周代,在 5 周礼#司徒6 中就可查到/以保息养万民 0 的救助思想”5 礼记#大同 6 又进一步描述了养老抚幼!使娜寡孤独废疾者各有所归的大同理想”春

15、秋战国时代,墨子提出了以强扶弱!以富济贫,相互扶持!交相利的兼爱慈善救助思想”而儒家社会救助慈善思想从人之良心和依存关系出发,主张相互爱护!救助,视人若己,视人之父母兄弟若己之父母兄弟 ,推己及人,博施济众”儒家这种以/仁0 为中心的社会慈善救助思想,一直备受历代人们推崇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荀子难保证老百姓受救助的常规性;而民间基于/ 情 0 与/理 0 的救助方式,又局限了救助人群的范围和救助的层次.综合来看,在传统的救助方式下,社会从制度上就使一部分群体被排斥在救助的范围之外,让他们在社会中自生自灭地去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对各项救助制度都进行了创新”在立足于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中国

16、特色的社会主义救助体系.这一体系的确立,对预防人们外出流浪乞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实施,又对救助体系之下流浪出来的群体实施了第二次生活保障”通过层层保障,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在救助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制度设计时未曾预料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救助资源在救助中被滥用!浪费!欺诈和依软等四个方面 ”四! 研究思路!方法与个案介绍(一)研究思路:在初探调查阶段 ,我们发现流浪乞讨者的救助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工作人员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不再实行强制的/收容遣送 0,但是他们的救助理念和工作目标还是停留在/收容遣送制度 0 的阶

17、段” 为了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科学化!人性化的救助,本文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围绕这一研究主题,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社工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2. 社工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实务介入;3. 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社工介入的反思”(二)研究方法:指导本文研究的方法论属于实证主义范畴,即经过科学研究能够发现什么介入方式对案主有效,并且这样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具有同样问题的其他案主”本文具体方法的应用体现在研究中的各个阶段,在社工介入前的准备阶段,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方法和访谈法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进行调查;对于收集资料的分析: 问卷搜集的资料

18、应用描述统计的方法进行归总,个案访谈法搜集的资料应用逻辑上的归纳法进行总结”在社工介入阶段,以个案工作方法为主,同时根据社工实务开展的需要,运用了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模式采用的是个案管理模式,围绕这一模式下目标的达成,综合运用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各种技巧,如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以创造性方式解决问题的技巧!沟通技巧”而沟通中又有倾听的技巧! 表达支持态度的技巧!让案主发泄的技巧等”(三)研究个案介绍济南市救助管理站是 2003 年 8 月 1 日由 1948 年 9 月成立的山东省收容遣送站改制建立的,隶属于济南市民政局领导的正县级事业单位,目前拥有床位 180 个,主要担

19、负辖区内的流浪乞讨等城市生活无着人员的食宿!交通! 寻家等临时性救助服务管理任务 ,并辅助于省中转站工作”它位于济南市官扎营前街 142 号,与济南市火车站为邻,有利的地理位置方便了流浪乞讨人员的求助”济南市救助管理站作为一个救助机构主要分三个科室:业务科)主要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入站审核和离站工作;儿保科)主要负责入站儿童和妇女的管理工作:管理科(成人男科)主要负责入站成年男性的管理工作.另外,还有总务科 !财务科!保安科等提供后勤服务的科室”当前机构按以下救助程序运行: 首先,由业务科工作人员依据 5 山东省救助管理条例 6 对被救助者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经解释后拒绝救助;其

20、次,业务科工作人员将符合救助的人员分别送到相应的科室)儿保科或管理科,然后由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承担相应的监护责任,直到家里人汇款已到!或者因家中无能力寄款而由救助站出资买到车票后,才可以被业务科工作人员通知离站”在救助管理中,成年人有权自行离站;最后,由业务科工作人员为他们办理离站手续”根据研究在各个阶段的需要,我先后在业务科和成人科就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做过问卷调查可,最后将服务目标选定在儿保科,我所有个案的调查和社工介入实务活动的开展也即是在这个科室进行的”五!研究的意义(一)应用价值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进行社工介入实务上的探索,可以拓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工作思路,有利于对流浪乞讨

21、人员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的救助,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者职业岗位在救助站的设立,有利于政策部门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政策,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的救助资源”还设办了商娠和农贩等救助措施”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救济方面建立了/五保制度 0,即对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社员给予保吃!保穿! 保燃料 !年幼的保证受到教育和年老的保证死后安葬(曹明睿,2005)”文化大革命后 ,一度中断的城乡社会救济工作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紧急救助!临时救助和定期定量救助等救济方式;社会救助的手段也变得更为人性化,主要包括口粮救助!衣被救助!现金救助!疾病救助!房屋救助! 以工代贩以及其它实物救助”出于公共秩序和经济安全的考

22、虑,在各种突发事件之后,历代政府都会采取一些举措,用于防止普通老百姓脱离于社会的正常管理”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老百姓游荡于社会的主要秩序之外”古代一般将这一群体称为/流民 0,对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 /安抚 0 的策略 ”使用的救助方法主要有:1. 由地方乡绅或官方政府在各地设立的/粥厂 0,在受灾年份向流浪乞讨者定时分发稀粥”2./资送 0制度,这是在除了发给路费,实在无法说服流民回籍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办法”路费不是一次性发给农民,而是发给农民文书凭证,上面写明所到达的地点,然后通过沿途各站陆续发放(5 娠纪 6,卷 5/20a,22b 一 23a)”此外,的沿途遣送中,所和流民厂等

23、,有的州县还会派出公差专门护送流民回籍”3.设立普济院!在流民收容为老人!病号,以及离家较远 !春季之前无法返回的人群提供有组织的安置 ”当提供路费也很难或不可能将流民遣送回籍的时候,特别是在严冬的几个月里,这一措施就是唯一的选择”建国后,我国为了尽快恢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针对游荡于城市中的/盲流 0,采取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 0;孙志刚事件之后,人们开始强烈呼吁对流浪乞讨者实施人性化的救助”在社会各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应时而生,流浪乞讨人员的人身自由和基本生活权利从法律上得到了保证”也正是这一制度的变迁,为社会工作者介入到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中提供了时代的契机”(三

24、)救助的效果与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救助,无论是民间救助还是由官方实施的救助,对一定时期内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活,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团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预防人们/外流 0 和安抚外流人群的双向功能”但由于我国各个朝代变换速度较快,官方实施的救助直接决定于执政者,因而救助制度上缺乏稳定性,很东(二)专业价值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重实务的专业,它的经验积累来自于对社会工作实务的高度概括,其理念和方法都来源于西方社会,属于舶来品”为了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将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与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应立足于个案介入的积累,对救助站个案的社工介入即是其中之一这对于丰富社会工作知识与理论

25、,提升社会工作的应用范围具有可供借鉴的价值”第二部分社工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一!当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魔(一)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根据对所收集的 60 份问卷!40 个个案访谈记录和 4 次焦点小组活动资料的分析,可以按照个人发展潜能将这一群体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有工作能力和明显工作需求的成年人”他们由于在城市中被骗!钱被盗或者找工作未果等原因,凭个人能力暂时尚不足以应付所陷入的困境,而不得不在城市中流浪”对于这些人,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履行救助程序时,的确发挥了救助站的临时救助功能,解了被救助者的燃眉之急,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2.有工

26、作能力和潜在工作需求的成年人”由于缺乏适当的教育和受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养成了好逸恶劳的生活习惯,在城市中靠流浪乞讨为生,只会在天气十分恶劣等难以谋生的条件下才去救助站申请救助”3.将来有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的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中 9 既以上来自于破损家庭,他们享受不到完整家庭中父母给与的温暖和疼爱,只能用流浪这种叛逆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亲情的渴求,也有一些小孩是被别人从家里骗出来或租来的,如新疆就有很多小孩被骗出来做小偷”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会切实地感到他们需要爱和教育,需要有一个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生活环境”4.无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的老年人!痴呆傻! 残疾人等”这部分人多是遭家庭遗弃的人

27、,对救助站的救助有强烈的依赖性”对于这部分群体,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他们在站里面住着,有的已在救助站住上两年还没有解决的办法”问卷资料还显示了流浪乞讨人员作为一个群体具有很高的同质性:1. 学历普遍非常低,小学未毕业的占总调查人数的 95%;2.来自于不完整家庭的约占 90%,;3.在社会中有流浪经历的占到 85%;4.有明显偏差行为表现,如胳膊上有多处烟头烫伤等;5.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有偷盗!打架斗殴等越轨行为”通过我们社工活求助者的真实意愿,就对其实施了单方面的救助,无法满足求助者的需求”2.救助管理方法不适当或者救助不作为目前,救助站的救助管理工作还没有针对求助者的需求,采

28、用灵活的救助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流浪乞讨人员作/分型管理 0,只是在按照救助程序机械地去执行公务”无论求助者各自的需求有多么大的差异,最后的救助办法都是被送回户籍所在地”这种过分程序化的救助,也导致救助工作中出现了/反复救助 0 和/ 跑站 0 的现象”在问及工作人员为什么不给求助者在站内开展一些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答复是:/救助站是一种临时性的救助机构 ,只要能让这些人老老实实地待在里面,不出事就行”管那么多干吗?再说了,你管得了吗?现在让他们呆在救助站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啥都不用干,还有热饭吃,这样的美事到哪里去找?0 在调查中,可以发现机构的很多工作人员经常坐在办公室里互相聊天,或者上网玩游戏,跟被救助者之间很少有感情上的交流”只有当被救助者有问题问他们时,他们之间的互动才会发生,比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