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7 讲 细胞呼吸A 组 基础题组考点一 细胞呼吸1.(2017 北京海淀期末)下列关于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产生丙酮酸时只产生了少量 ATPC.葡萄糖分解的终产物是 CO2和 H2OD.产生的能量少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2017 北京东城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特有的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中有热能的释放C.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和二氧化碳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可以产生少量的 ATP3.有氧呼吸是细胞中重要的分解代谢,下面关于有氧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
2、 )A.水分子在线粒体基质中与丙酮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H与氧气结合,可以释放大量能量C.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D.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来源于葡萄糖和水分子4.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始终进行呼吸作用 B.有机物总量持续减少C.营养物质被胚吸收 D.有机物的种类会发生变化5.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和过程B.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进行和过程C.大肠杆菌细胞进行和过程中均产生H2D.过程是真核与原核细胞中葡萄糖分解的普遍途径6.以下 4 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且黑暗的条件
3、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 ATP 的是( )7.下列关于葡萄糖 丙酮酸 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过程可产生 ATP,也可不产生 ATPD.过程可以产生H,也可以消耗H8.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 a、b、c、d 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 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 b 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 c 能抑制 ATP 的形成,则使 ADP 的消耗增加D.若 d 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使 O2的消耗减少9.为研究酵母菌在不同情况下细
4、胞呼吸释放的热量,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在装置甲和装置乙中都加入等量的活性酵母菌和煮沸并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后,将两装置置于 25 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则装置甲、乙中温度计的读数最可能是表中的( )选项 装置甲 装置乙A 24 23 B 27 25 C 26 28 D 28 26 3考点二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0.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 )选项应用 措施 目的A 种子贮存 晒干 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B乳酸菌制作酸奶密封 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C 水果保鲜零下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D 栽种庄稼
5、疏松土壤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矿质离子411.某豆科植物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 CO2释放和 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 1224 h 期间,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在 1224 h 期间,细胞的结合水含量不断增加C.在 1248 h 期间,萌发种子的有机物总量不变D.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加强12.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段为有氧呼吸,bc 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 段为无氧呼吸B.运动强度大于 c
6、 后,肌肉细胞 CO2的产生量将大于 O2的消耗量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 ATP 中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 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B 组 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 北京八中期中)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 ATP 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
7、中的供能比例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2.(2017 北京顺平期末)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 ATP 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HC.短跑时快肌纤维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 CO2D.O2参与有氧呼吸发生在慢肌纤维的线粒体基质3.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葡萄糖不能作为无氧呼吸分解的底物C.H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产生 ATP
8、4.从水体中取得一定水样,首先测定其初始溶氧量。然后将水样灌入两个相同的瓶子中,一个白瓶完全透光,另一个黑瓶完全不透光,然后放回原来水层。24 小时后取出,分别测量白瓶和黑瓶中的溶氧量,从而可以计算水体生物的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和呼吸量。某次实验中意外损坏了黑瓶,那么无法获得的数据是( )总光合量 净光合量呼吸量 黑瓶盛水量A. B. C. D.5.在 a、b、c、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 CO2和 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6CO2释放量 O2吸收量a 10 0b 8 3c 6 4d 7 7A.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
9、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d 条件下,产生的 CO2全部来自线粒体二、非选择题6.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 和 0.5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 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 1 和图 2。(1)由图可知,与 25 相比,0.5 条件下果实的 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 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将甲、乙瓶分别置于
10、 25 和 0.5 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 CO2浓度。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 CO2生成速率。7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a. ;b. 。 8答案全解全析A 组 基础题组考点一 细胞呼吸1.D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 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时释放少量能量,所以只产生了少量 ATP,B 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终产物是 CO2和 H2O,并释放大量能量,C 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 ATP 中,D 错误。2.B 催化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
11、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A 错误;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有少量能量的释放,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B 正确;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产物,属于中间产物,不是终产物,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C 错误;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中只有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的 ATP,第二阶段不产生 ATP,D 错误。3.C 水分子在线粒体基质中与丙酮酸发生的反应是:2 丙酮酸+6H 2O 6CO2+20H+能量,其中还原剂是丙酮酸,氧化剂是丙酮酸和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正确;H与氧气结合,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以释放大量能量,B 正确;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
12、葡萄糖需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被氧化分解,C 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 O 元素的转移情况:,所以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来源于葡萄糖和水分子,D 正确。4.B 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因细胞一直保持活性,所以始终进行呼吸作用,A 项正确;在幼叶长出之前,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有机物而导致有机物总量持续减少,但在幼叶长出之后,由于幼苗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会增加,B 项错误;种子在萌发的初期,胚乳中所贮藏的营养物质被胚吸收,C 项正确;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会导致有机物的种类发生变化,D 项正确。5.D 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过程,过程表示
13、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过程在线粒体内进行,A 错误;人体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不是乙醇,B 错误;大肠杆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H,C 错误;过程是糖酵解过程,是真核与原核细胞中葡萄糖分解的普遍途径,D 正确。6.D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 ATP 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不在线粒体内,A 错误;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消耗光反应产生的 ATP,B 错误;多肽在内质网上加工的过程不产生 ATP,C 错误;丙酮酸在仅细胞膜破裂的真核细胞中,进入线粒体内继续被氧化分解,产生 ATP,D 正确。97.B 过程表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表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
14、二阶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进行,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 正确,B 错误;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即过程产生 ATP 和H,在第二阶段消耗H,有氧呼吸在第一、二阶段即过程产生H和少量的 ATP,在第三阶段消耗H,同时产生大量的 ATP,C、D 正确。8.D 若 a 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造成丙酮酸积累,A 错误;丙酮酸是糖酵解的产物,若 b 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的量减少,B 错误;ATP 的形成需要消耗 ADP,若 c 能抑制 ATP 的形成,则 ATP 的生产量减少,消耗的 ADP 减少,C 错误;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水的生产需要消耗氧气,若
15、d 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水的产生量减少,消耗的氧气量减少,D 正确。9.D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可知,装置甲中模拟的是有氧条件,装置乙中模拟的是无氧条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释放能量,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因此装置甲、乙中温度计读数都升高,且装置甲中温度计的读数高于装置乙的读数,D 正确。考点二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0.C 种子的贮存,必须降低自由水含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细胞呼吸减弱,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 正确;乳酸菌是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所以整个发酵过程要严格密封,以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B 正确;水果保鲜既要保持水分,又
16、要降低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水果保鲜需低温贮藏,但不是零下低温,因为零下低温会导致细胞受损,C 错误;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栽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为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 正确。11.D 在 1224 h 期间,有氧气消耗,且 CO2的产生速率远大于 O2的消耗速率,说明植物细胞此时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无氧呼吸,但也进行有氧呼吸,A 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结合水部分转化为自由水,故在1224 h 期间,细胞的结合水含量不断降低,B 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不断
17、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故在 1248 h 期间,萌发种子的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C 错误;由图可知,胚根长出后,O 2的消耗速率不断增加,故萌发种子细胞的线粒体功能不断加强,D 正确。12.D 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ab 段有乳酸产生,说明此时肌肉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bc 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 段随着运动强度增大,有氧呼吸速率相对稳定,无氧呼吸速率加强,A 错误;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故运动强度大于 c 后,CO 2的产生量依然等于 O2的消耗量,B 错误;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除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后,大部分存留在乳酸中,小部分储存在 ATP 中,C 错误;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
18、过 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D 正确。B 组 提升题组10一、选择题1.C 乳酸是由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形成的,A 错误;静止时斑马鱼所需 ATP 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 错误;训练组运动后乳酸含量较对照组运动后乳酸含量低,说明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C 正确;训练组静止时乳酸含量与对照组静止时相同,说明运动训练不影响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D 错误。2.B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两种肌纤维分别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生理过程相关,两种呼吸过程的第一阶段相同,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H。3.A 人体内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
19、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不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 正确;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利用葡萄糖作为反应的底物,B 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C 错误;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能释放少量能量,而第二阶段不能释放能量,D 错误。4.B 与其初始溶氧量相比,24 小时后白瓶中溶氧量的变化为净光合量,黑瓶中溶氧量的变化为呼吸量,白瓶溶氧量变化+黑瓶溶氧量变化=总光合量。实验中若意外损坏了黑瓶,那么无法获得的数据应是总光合量和呼吸量。故应选择 B。5.D a 条件下,O 2吸收量为 0,CO2释放量为 10,说明此条件下该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
20、产物是 CO2和酒精,A 错误; b 条件下,O 2吸收量为 3,CO2释放量为 8,其中有氧呼吸释放 CO2量为 3,则无氧呼吸释放CO2量为 5,根据以上数值计算可得,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为 1/2,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为 5/2,B 错误;c条件下,O 2吸收量为 4,CO2释放量为 6,说明植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而 d 条件下的 O2吸收量和 CO2释放量相等,此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而 CO2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其场所为线粒体基质,C 错误、D 正确。二、非选择题6. 答案 (1)低温降低了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的活性 CO 2 O 2(2)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 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 3 个平行重复实验解析 (1)该实验测定蓝莓果实的 CO2生成速率,即呼吸速率,与 25 相比,0.5 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活性较低,故呼吸速率较低;由于果实进行细胞呼吸需消耗 O2释放 CO2,所以密闭容器中 CO2浓度越来越高,O 2浓度越来越低,故该实验还可通过检测 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选取果实的成熟度应一致,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根据实验设计的重复性原则,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还应在每个温度条件下设置多个实验组进行平行重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