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一一、单选题(2*20=40)1、长期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以及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是属于( )。A、战术层计划 B、运作层计划 C、战略层计划 D、作业层计划答案:C2、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 ) A、异常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B、波动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C、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D、运动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答案:C3、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是( )A、各种生产设施 B、各种社会组织 C、企业法人 D、企业的员工答案:D4、生产运作系统的核心要素是( ) 。A、投入 B、生产运作过程 C、产出 D、服务过程答案:B5、大量生产一般( )A、重复性小 B、柔性高
2、 C、设备利用率高 D、产品品种少答案:D 6、任何一个组织都具有( )功能。A、自我强化 B、营销 C、生产运作 D、外派劳务答案:C7、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 )的主要环节。A、产业链 B、生产链 C、价值链 D、工业链答案:C8、无形产品主要是指( ) 。A、生产 B、服务 C、产成品 D、半成品答案:B 9、在物质生产内部,生产的概念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生产活动所涵盖的范围大为扩展,这种扩展体现在生产系统的( ) 。A、前伸和后延 B、上升和下降 C、分工和协作 D、投入和产出答案:A10、生产系统的( )是指企业的生产职能扩展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把为用户安装,维修等当作企业生产
3、活动的重要组成。A、转换 B、组合 C、后延 D、开发答案:C11、 ( )是指对市场已有产品仿制后加上企业自己的厂牌和商标后第一次生产出来的产品。A、改进新产品 B、换代新产品 C、仿制新产品 D、全新产品答案:C12、投入要素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 ) 。A、加工对象 B、在制品 C、库存物资 D、人力资源答案:A13、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在( )期,市场需求与有关技术尚不明确, R D 着重于改进产品的功能和特征 。A、成长 B、成熟 C、引入 D、开发答案:C14、在生产系统生命周期内,企业在科研方面投资,进行技术贮备,都是为了( )系统的生命周期。A、缩短 B、建立 C、延长 D
4、、消灭答案:C15、 ( )战略是具体实施战略,具有指导性。A、职能层 B、经营层 C、总体 D、分步答案:A16、某流水线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为 420 分钟,要求的产量为 210 件,则节拍为( ) 。A、2 件/分钟 B、2 分钟/件 C、0.5 件/分钟 D、0.5 分钟/件答案:B17、在企业基本生产过程中, ( )是基本单元。A、程序 B、次序 C、工序 D、流程答案:C18、基本生产部门是( )对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A、间接 B、偶尔 C、直接 D、辅助答案:C19 在生产计划体系中,短期计划时间一般为( ) 。A、3 个月以下 B、6 个月以下 C、9 个月以下 D、1 年以下答
5、案:B 20、一般企业的战略分为 3 个层次,生产战略属于( )战略。A、职能级 B、部门级 C、企业级 D、联合级答案:A 二、多选题(2*5=10)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 ) 。A、定位管理 B、设计管理 C、生产安全 D、运行管理 E、生产控制答案:ABD2、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包括( ) 。A、自制或购买 B、低成本和大批量 C. 高质量 D、自动化 E、产品开发答案:ABC3、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管理包括( ) 。A、计划 B、组织C、控制 D、改变 E、运筹答案:ABC4、生产计划的层次包括( )A、战略计划 B、战术层计划 C、协调层计划 D、激励计划 E、作业层
6、计划答案:ABE5、流水线的重要参数有( )A、在制品定额 B、批量 D、节拍 E、生产提前周期答案:BCD三、简答题(5*6=30)1.简述生产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答案: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产品更新加快,产品的生产由少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甚至是单件生产的生产类型过渡,产品上市时间缩短。产品质量日益提高。产品成本日趋降低,产品的售后服务日趋完善,这些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一些新技术和新的科技成果的出现和成熟,也推动了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外包与供应链管理;虚拟企业的合作; 大量定制生产;也可围绕以下展开:(1)生产管理的范围扩大化;(2)组织结构动态化:柔性组织和虚拟组织结构;
7、(3)产品设计智能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人工智能) ;(4)生产计划精确化:MRP软件系统和 JIT生产系统;(5) 生产制造柔性化; (6)生产过程最优化:“零缺陷”质量管理、零库存、零准备时间。2.提高单件小批生产的效率主要有哪些方法?答案:减少零件变化:推行三化,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零部件通用化推行成组技术:按零件的相似性组织生产,将相似零件归并成组;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提高机床柔性、采用成组技术。3.制定综合生产计划时,处理需求波动有哪几种方法,简述其优缺点。答案:三种纯策略:改变库存水平、改变工人数量和改变生产率;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改变库存水平不必按最高的生产负荷配备生产能力
8、,节约了固定资产投资,但是,通过改变库存水平来适应市场的波动,会产生维持库存费用;同时,库存破坏了生产的准时性。而且,对纯劳务性生产,不能采用这种策略;改变生产速率可以消除库存,但会引起生产不均衡,同时需多付加班费;改变工人数量在服务业多用,但不一定永远可行,对技术要求高的工种一般不能采取这种策略,因技术工人不是随时可以雇到的,另外,工人队伍不稳定会引起产品质量下降和一系列的管理问题。4.简述 ABC 库存控制法的主要内容,及针对不同类物资应采取的订货方式。答案:ABC 库存控制法是指企业的物资按其金额大小划分为 A、B、C 三类,然后根据其重要性进行不同的库存管理。A 类物资是指品种少、实物
9、量少而价值高的物资,其成本金额约占 70%,而实物量不超过 20%,C 类物资是指品种多、实物量多而价值低的物资,其成本金额约占 10%,而实物量不低于 50%,B 类物资介于 A 类、 C 类物资之间,其成本金额约占20%,而实物量不超过 30%。对 A 类、B 类、C 类物资采取的订货方式依次是定量订货、定期订货、最小最大。定量订货系统:订货点和订货量固定不变,连续检查库存,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是就发出订货定期订货系统:按预先确定的周期检查库存水平并随后提出订货,将库存补充到预定的目标水平最大最小订货系统:定期检查库存水平,小于最小库存量 s 时补充到最大库存量 S。5. 大量生产、成批生
10、产和单件生产各有何特点?答案:大量生产的特点是生产的品种少,每一品种的产量大,生产稳定且不断重复生产;成批生产的特点是生产的产品产量比大量生产少,而产品品种较多,各种产品在计划期内成批地轮番生产,大多数工作要负担较多工序;单件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对象基本上是一次性需求的专用产品,一般不重复生产。6.什么是节拍?流水线上节拍为 5 分钟,有人认为太长,为缩短节拍,应缩短生产线,你怎么看? 答案:节拍是指相邻两个产品的出产时间间隔。缩短生产线只会增加节拍,要缩短节拍必须延长生产线。四.论述题(10*1=10)1.试述精益生产方式的内容。答案: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与用户的关系、新产品开发、准时生产制、
11、与供应商的关系等方面。第一,与用户的关系(1 ) 营销组织体系:通常是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而不是中间商销售产品。(2 ) 销售方式:由经销人员登门拜访,挨家挨户推销,被称为主动销售。第二,新产品开发不断开发新产品是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何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是成功推出新产品形成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成功推出新产品的关键。精益生产在产品开发上有四个方面与大量生产不同:领导,协力工作,沟通,并行开发。第三,准时生产制准时生产,就是按必要的时间,必要的数量,生产必要的产品,准时生产制是一种讲求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管理制度,强调“准时”和“准量” ,不单纯追求高设备开工率,高劳动生产率和高产值
12、。它的基本思想在于,严格按用户要求生产产品,尽量缩短生产周期,压缩在制品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开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准时生产的特点是:后工序到前工序提取零部件;小批量生产,小批量传送;用最后的装配工序来调节整个生产过程。组织准时生产的条件有:生产过程的均衡化;设备的快速装换调整;工序设计与设备合理化布置;预防性设备维修;多技能作业员;标准化作业;全面质量管理。第四,与供应商的关系(1 )典型的 JIT 系统有着密切的供应商关系,他们希望供应商经常提供小运输量的高质量产品;(2 )供应商必须愿意且能提供进行规则的小批量运送。理想中的供应商自己也在 JIT 系统下运作。买方往往根据
13、自己的经验帮助供应商转换到 JIT 生产系统;(3 )在 JIT 采购系统中,好的卖方关系很重要。买方设法减少供应商名单,重点维持和几个好供应商之间的密切关系。五、计算题(10*1=10)1、假设产品 Z 由 2 单位 A 与 4 单位 B 制成。A 由 3 单位 C 与 4 单位 D 制成。D 由 2 单位 E 制成。采购或制造每种产品到最终产品的提前期分别为:Z 需要 2 周;A,B,C,D 各1 周;E 需要 3 周。假设当前 A 的库存量为 30,D 的库存量为 80,预计 C 第 5 周到货 70。(1 ) 画出物料清单(产品结构树)(2 ) 假设第 11 周需要产出 55 单位 Z
14、,请生成一张 MRP 进度计划表,并指明总需求、净需求、计划订单发出的日期。解:(1)ZA(2) B(4)C(3) D(4)E(2)(2 )周次产品项目 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 11总需求量 55预计到货量现有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净需求量 55Z提前期=2周计划发出订货量 55总需求量 110预计到货量现有数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0 0 0净需求量 80A提前期=1周计划发出订货量 80总需求量 220预计到货量现有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净需求量 220B提前期=1周计划发出订货量 220总需求量 240预计到货量 70现有数 0 0 0 0 0 70 70 70 0 0 0 0净需求量 170C提前期=1周计划发出订货量 170总需求量 320预计到货量现有数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0 0 0 0净需求量 240D提前期=1周计划发出订货量 240总需求量 480预计到货量现有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净需求量 480E提前期=3周计划发出订货量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