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一、选择题1(2017南通一模)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下能正常进行B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C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不能正常进行D过程产生的H、ATP、CO 2都用于过程解析:选 B 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必须有 ATP和H参与,无光条件下没有ATP和H产生,故不能正常进行;过程表示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过程表示有氧呼吸或能产生 CO2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所以无氧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2、;过程产生的H与 O2结合生成水,ATP 提供给吸能反应,而 CO2可以供给光合作用,也可以释放到空气中。2(2018徐州五中月考)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可用于暗反应B光照下 ADP可以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上C化能合成作用仅限于少数自养的微生物D硝化细菌可以利用光能把 CO2和水合成有机物解析:选 D 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只用于暗反应,A 正确;光照下 ADP可以从叶绿体基质转移到类囊体上, ATP可以从类囊体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上,B 正确;化能合成作用仅限于少数自养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硫细菌,C 正确;硝化细菌可
3、以利用体外无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把 CO2和水合成有机物,D 错误。3(2018苏北四校联考)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内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葡萄糖B若呼吸作用的终产物中有水,则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C叶绿体和液泡中的色素都能参与光合作用DATP 产生于线粒体外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解析:选 B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植物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TP;有氧呼吸、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过程中,只有有氧呼吸的产物中有水;叶绿体中的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液泡中的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及叶绿体的2类囊体薄膜均可产生 ATP,但线粒体外膜不能
4、产生 ATP。4(2016北京高考)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 14CO2,48 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 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 14C量占植株 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遮光 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解析:选 C 14CO2进入叶肉细胞后,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被转化为葡萄糖等光合产物;据图分析,生殖器官发育早
5、期,营养器官中 14C的量占植株 14C总量的比例都远大于生殖器官,说明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遮光 70%条件下,生殖器官发育早期,营养器官中 14C的量占植株 14C总量的比例远大于生殖器官,说明分配到营养器官的光合产物量大于分配到生殖器官的;通过该实验可以研究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5(2018启东月考)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内膜上,参与 ATP的合成B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助于有机物的积累C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主要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取能量D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的细胞
6、器,既可以是叶绿体也可以是线粒体解析:选 D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参与 ATP的合成,A 错误;延长光照时间,能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有机物的合成量,但不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错误;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主要从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获取能量,C 错误;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 ATP,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产生 ATP,D 正确。6(2018苏州中学检测)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若突然将 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 a、b 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3Aa 上升、b 下降 Ba、b 都上升Ca、b 都下降 Da 下降、b 上升解析:
7、选 B 由图可推知:a、b 分别是H和 ATP,c 是 CO2。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 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C 3不能生成,原有的 C3继续还原生成 C5,直至全部消耗,导致 C5积累,含量增加;C 3减少,最终使得 C3还原过程消耗的H和 ATP量减少,但光反应继续进行,则 a、b 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增多。7.(2018泰州段考)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每隔一段时间移动白炽灯,增大其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产生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适宜,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 点时限制气泡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光照强度Ba
8、点与 c点的干重相比较,a 点较 c点少Ca 点时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产生 ATPD若培养液中缺镁,则 a点应向右移解析:选 A 以白炽灯作为光源,从近到远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b 点气泡产生速率减小,是因为光照强度在减弱,故 b点的限制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c 点至 a点一直有气泡产生,净光合速率大于 0,有机物一直在积累,所以 a点干重c 点干重;a 点时水绵产生气泡速率为 0,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产生 ATP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如果培养液中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为了维持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应该增加光照强度,故 a点应左移。8用等体
9、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 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透光玻璃瓶甲 透光玻璃瓶乙 不透光玻璃瓶丙4.9 mg 5.6 mg 3.8 mg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 1.1 mg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 pH比丙瓶的低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约为 0.7 mg解析:选 B 丙瓶不透光,里面的浮游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有细
10、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 4.93.81.1(mg);乙瓶中由于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而丙瓶生物只能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乙瓶水样的 pH比丙瓶的高;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约为净光合作用释放呼吸作用消耗5.64.91.11.8(mg)。49下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表示渗透吸水,对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于 ATP中B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C过程产生的 C6H12O6中的氧来自水和 CO2,过程可在根尖细胞中发生D就整个植株
11、来说,若过程O 2的释放量小于过程O 2的吸收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解析:选 D 表示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对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于 ATP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表示光反应阶段,光反应产生的 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产生的 C6H12O6中的氧全部来自 CO2,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在根尖细胞中发生;若图中过程(光反应阶段)O 2的释放量小于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O2的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量ECE 点之后 CO2浓度增加的
12、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D假设该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在图甲中 D点,图乙中 ab解析:选 BC 由图甲可知,只有细胞呼吸或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时,玻璃罩内 CO2浓度才会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时,玻璃罩内 CO2浓度下降;曲线走势的折点则表明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所以 BC段较 AB段 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是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此时间段没有光合作用,A 正确;若 D点和 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即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则两时刻的光合作用强度也相等,参与光合作用的 CO2浓度 DE,因
13、此光照强度大小为 DE,B 错误;E 点之后一段时间仍有光合作用,CO 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减弱,C 错误;假设该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在图甲中 D点,图乙中 ab,多余的氧气释放出细胞,用于其他非光合作用细胞的有氧呼吸6消耗,D 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7南通一模)砧木是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砧木对嫁接枝条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为了筛选适合红阳猕猴桃嫁接的砧木,某科研小组选用了长果猕猴桃和阔叶猕猴桃作为砧木。两年后,分别测量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和气孔导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通过气孔的气体量
14、)日变化,结果见下图。请分析回答:(1)图 1中,7:128:00 期间两种砧木上的红阳猕猴桃叶片净光合速率都会增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中_,导致叶绿体的_上产生的_(填物质)逐渐增多,暗反应速率相应加快。(2)图 1中,13:00 时左右,阔叶砧木上的红阳猕猴桃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称为“午休”现象。结合图 2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中_,使气孔导度_,直接抑制光合作用的_过程。(3)红阳猕猴桃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除了要测量光照强度日变化外,还应测量_等的日变化(至少写出 2点)。(4)研究表明嫁接红阳猕猴桃的最佳砧木是_。解析:(1)7:128:00
15、 之间,光照增强,气温也有所升高,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增强,产生的H和 ATP增多。(2)13:00 时左右,外界环境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叶片的气孔导度明显下降,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 CO2减少,直接抑制暗反应。(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 2浓度、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所以要研究红阳猕猴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还需测量 CO2浓度、温度、相对湿度等的日变化。(4)图 1结果显示长果猕猴桃可做砧木,红阳猕猴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高。答案:(1)光照增强(和气温升高) 类囊体 H、ATP (2)气温过高 变小 暗反应 (3)大气中 CO2浓度、温度、相对湿度 (4)长果猕
16、猴桃14(2017泰州三模)下图为小麦叶肉细胞中两种重要生理过程关系图(AE 代表相关过程或反应阶段,ae 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7(1)图中 A、B 分别表示_过程;在 A过程中产生的d_用于 B过程。(2)与乳酸菌的细胞呼吸相比,该植物细胞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填字母),这些过程发生的部位在_(填细胞器)。图中能够产生 ATP的过程包括_(填字母)。(3)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植物某器官呼吸作用消耗 O2和产生 CO2的量分别是 4 mol和 6 mol,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倍。(4)给该小麦叶肉细胞提供 H18O2,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内出现了 C6H O6
17、,请用文字或182图解简要说明该过程:_。解析:(1)根据光参与 A过程、B 过程生成葡萄糖,可判断图中 A、B 分别表示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在 A过程中产生的 d为H(NADPH)和 ATP,可用于暗反应过程。(2)步骤E、D、C 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与乳酸菌的细胞呼吸相比,该植物细胞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 D、C,这些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图中能够产生 ATP的过程包括A、C、D、E。(3)植物某器官呼吸作用消耗 4 mol O2,则根据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可推知有氧呼吸消耗 4/6 mol葡萄糖,同时产生 4 mol CO2;共产生 CO2 6 mol,说明无氧呼吸产生2 mo
18、l CO2,则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可推知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1 mol,是有氧呼吸的 1.5倍。(4)H 18O2 参与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 C18O2,C 18O2 参与光合作用生成C6H O6。182答案:(1)光反应、暗反应 ATP、H (2)C、D 线粒体 A、C、D、E (3)1.5 (4)H18O2细胞呼吸,C 18O2光合作用,C 6H O6(文字说明:H 18O2 参与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182C18O2 ,C 18O2 参与光合作用生成 C6H O6 )18215(2018东台模拟)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表示反应过程,AL 表示细胞代谢
19、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 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回答:(1)图中,反应过程的场所是_,反应过程的场所是_。(2)结构 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结构 c为_。(3)干旱初期,水稻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受阻(填编号),原因是_8_。(4)水稻灌浆期(光合作用较旺盛)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受阻(填编号)。(5)实验室探究光照强度对水稻生理代谢的影响时,测得的相关生理代谢数据为:黑暗条件下,CO 2释放量为 0.4 mol/cm2叶小时;光照强度为 2.5千勒克司时,O 2释放量是1.0 mol/cm2叶小时,则水稻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量是_(mol/c
20、m 2叶小时)。解析:根据图中物质变化可以判断:图中 a为叶绿体,表示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表示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 表示 ATP,B 表示 ADP,C 表示H,D 表示氧气,F 表示 C5,G 表示 CO2,E 表示 C3。b 表示线粒体,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 表示丙酮酸,L 表示 H2O,I 表示 CO2,J表示H,K 表示 O2。(1)根据图中物质变化可以判断,图中反应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反应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2)结构 a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发生光能转
21、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中,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结构 c是细胞质基质,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3)在细胞呼吸中,干旱时叶片气孔关闭,吸收 CO2减少,影响暗反应中CO2的固定,水稻光合速率明显下降。(4)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光照减弱,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5)根据题意可知,黑暗条件下,单位时间内 CO2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所以水稻的呼吸速率为 0. 4 mol/cm2叶小时;光照强度为 2.5千勒克司时,O 2释放量表示该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即 1.0 mol/cm2叶小时,由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所以水稻的光合速率为 0.41.01.4 mol/cm 2叶小时的 CO2吸收量。答案:(1)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基质 (2)光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细胞质基质 (3) 水稻缺水,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吸收的 CO2减少,从而影响暗反应 (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