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4496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 11 题;共 22 分)1.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 都属于氧化物 B. 都含有氧气 C. 都含有氧分子D. 都含有氧元素2.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3.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C. 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24.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 A. 电子层数 B. 质子数 C. 中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

2、5.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B 100mL 酒精和 100mL 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 A B. B C. C D. D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能体现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 固体不易被压缩 B. 花香四溢 C. 水结成冰 D. 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7.绿色碘盐、高锌高钙奶粉中的“碘”“锌”“钙”指的是( ) A. 单质 B. 元素 C.原子 D. 分子8.已知

3、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小球中间的短线表示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 图示中共有 4 种分子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9.如图是 R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磷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8 B.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5C. 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 P2R5的化合物 D. 磷可以在 R 的单质中剧烈燃烧10.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装置内为纯净物 B.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C. 该变化是化合反应 D. 本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4、11.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 B.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二、填空题(共 8 题;共 29 分)12.用元素符号回答: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水中含的元素是_,液态金属中所含的元素是_符号中都有“N”的元素是_ 13.有 Fe、Fe 2+、Fe 3+三种微粒,它们具有相同的_数,不同的_数 14.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 1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 131I 原子中含

5、有 53 个质子,78 个中子 131I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 127I,它和 131I 同属于碘元素 127I 原子的质子数为_ 4(2)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 KI)可以治疗 131I 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 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 和 I2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 1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_ A高锰酸钾 B空气 C二氧化碳D_ 16.已知一个 12C 原子的质量为 n kg,一个 A 原子的质量为 m kg,则 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_ 17.钠和硫由原子变成离子 钠原子最外层有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原子核不发

6、生变化,核电荷数是_,元素种类不改变,如此变化后的钠原子带上 1 个单位_电荷,变成了钠离子,钠离子表示为_,这样的离子为阳离子硫原子最外层有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_个电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质子数为_,元素种类不改变,如此变化后的硫原子带上_电,变成了硫离子,硫离子表示为_,这样的离子为阴离子 18.根据分子的性质解释:(1)气体易压缩,固体不易被压缩_ (2)花香十里_ 19.自然界中有一种氢原子被称为氘(读 do),也叫重氢,其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可用 D或 表示,由重氢氧化而成的水叫重水(D 2O),D 2O 可做为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传热介质两个氘核在高温高压下

7、可融合成氦核,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个过程叫热核聚变海水中含有2.01014t 的重水,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从海水中提取重水的方法有蒸馏法、电解法、化学交换法和吸附法,较为常用的是化学交换法化学交换法中有一种叫硫化氢水双温交换法交换按下列反应进行:H2O+HDS=HDO+H2S回答下列问题:(1)氦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_ (2)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 (3)重水的提取方法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 (4)从宏观或微观角度分析 H2O 和 HDO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_ 三、实验探究题(共 2 题;共 11 分)5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 C60、金刚石、硫

8、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 (2)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 (3)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填字母序号)。AC 和 Ne BBe 和 He CAl 和 Si DF 和 Cl画出镁离子结构示意图_。 (4)太极图体现了对立和统一,对称和对应的关系,与初中化学的某些核心观念不谋而合。右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化学质量观太极图。图中 C 处应填写的是_。 21.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

9、,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 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 2 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6【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 2 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 (2)“图 2 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_(填“放热”或“吸热”)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_;_ 四、解答题(共 1 题;共 5 分)22.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已知氨气

10、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铵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如图所示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五、综合题(共 2 题;共 6 分)23.(2016吉林)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镁离子的符号是_; (2)X 的值为_; (3)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 724.如图中,A 是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 是 X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 是溴元素(元素符号为 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2)X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_周期; (3)写出 X 元素与溴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 8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

11、题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中都有氧元素,但它们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 A 错误;B、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三物质都是纯净物,都含有氧元素,不含氧气,故 B 错误;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三物质不含氧气,故不含氧分子,故 C 错误;D、三物质都含氧元素,所以可用于制取氧气,故 D 正确故选 D【分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制取氧气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氧元素2.【答案】D 【解析】【解答】A、质子数 1,电子数 1,里外相等,是原子,A 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为 17,电子数 2+8+8=18,里

12、少外多是阴离子,B 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 8,电子数 2+6=8,里外相等是原子,C 不符合题意;D、质子数为 11,电子数 2+8=10,里多外少是阳离子,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 】 当核外电子总数小于质子数时,结构示意图时阳离子,据此判断即可3.【答案】C 【解析】 【 分析 】 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出:反应前的三个分子中,有两个分子是由 2 个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另一个分子是由 2 个原子构成的另一种单质分子;反应后的两个分子都是由 1 个原子和 2 个原子构成的同种化合物分子【解答】A、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而由原子构成的

13、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了改变,可判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 A 正确;B、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反应前共有 4 个原子和 2 个原子,而反应后仍为 4 个原子和 2 个原子,只是原子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故 B 正确;C、反应前的两种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两种物质的分子,反应后的两个分子构成完全相同,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而非分解反应;故 C 不正确;9D、由微观图可以看出,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可判断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故 D 正确;故选 C4.【答案】D 【解析】【解答】解: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4、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最外层电子会有得失,但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变,所以元素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如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则元素性质不活泼,如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个,一般易失电子,为金属元素,如最外层电子数多于 4 个,一般易得电子,为非金属元素故选 D【分析】掌握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决定相对原子质量;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给篮球充气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加压间隔会变小,故 A 正确; B、100mL 酒精和 100mL 水混合在一起,体积

15、小于 200mL 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故 B 错误;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 C 正确;D、水通电分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 D 正确;故选 B【分析】A、分子间的间隔加压会变小;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据此解答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固体不易被压缩,主要体现了分子间有间隔,固体中分子间的间隔较小故 A不符合题意; B、花香四溢,主要体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故 B 符合题意;C、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主要是分子之间的

16、间隔发生变化故 C 不符合题意;D、一滴水非常小,而含有的水分子的数目又有 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分析: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107.【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绿色碘盐、高锌高钙奶粉中的“碘”“锌”“钙”指的是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物质中 故选 B【分析】由题意,绿色碘盐、高锌高钙奶粉中的“碘”“锌”“钙”指的是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可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8.【答案】B 【解析】【 分析 】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由两种不同的 5 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

17、子与同种元素的 2 个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由三种不同种的 5 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两种不同种的 2 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的一种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 A 不正确;B、反应前后的四种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 4 种分子,故 B 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 C 不正确;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 D 不正确故选 B【 点评 】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9.【答案】B 【解析】【解答】A、X=2+6=8,是氧元素,A 不符合题意;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0.97,B 符合题意;C、R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两个电子,表现出的化合价是-2,磷元素的化合价是+5,故能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P2O5 , C 不符合题意;D、R 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氧气,磷能在氧气中燃烧,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的是核内质子数,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的该层上的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小格中,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原子质量10.【答案】B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