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气监测布点原则.docx

上传人:s36f12 文档编号:12394162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监测布点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气监测布点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气监测布点原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气监测布点原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气监测布点原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 调查确定采样点布设之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其内容包括:(1)对本地区大气污染源进行调查,初步分析出各块地域的污染源概况;(2)了解本地区常年主导风向,大致估计出污染物的可能扩散概况;(3)利用群众来信来访或人群调查,初步判断污染物的影响程度;(4)利用已有的监测资料推断分析应设点的数量和方位.1.2 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 ,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地区 ,要

2、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 ,可酌情少设采样点;(4)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 30°.测点周围无局部污染源,并应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 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 1.5m 远处;(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应将采样器或测定仪器设置于常人呼吸带高度,即采样口应在离地面 1.2m处;研究大气污染对植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度应与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连续采样例行监测采样口高度应距地面

3、315m;若置于屋顶采样,采样口应与基础面有 1.5m 以上的相对高度 ,以减小扬尘的影响. 特殊地形地区可视实际情况选择采样高度.1.3 采样点的数目采样点的数目设置是一个与精度要求和经济投资相关的效益函数,应根据监测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密度、气象、地形、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按城市人口数确定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的设置数目如表3 所示.1.4 采样点布点方法(1)功能区布点法: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可以按其功能分为工业区、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商业繁华区、文化区、清洁区、对照区等.各功能区的采样点数目的设置不要求平均,通常在污染集中的工业区、

4、人口密集的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应多设采样点.同时应在对照区或清洁区设置 12 个对照点.(2)几何图形布点法:目前常用以下几种布设方法.网格布点法: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每个方格为正方形,可从地图上均匀描绘,方格实地面积视所测区域大小、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监测目的和监测力量而定,一般是 19km2 布一个点.若主导风向明确, 下风向设点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 60%.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同心圆布点法:此种布点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或污染集中的地区.布点是以污染源为中心画出同心圆 ,半径视具体情况而定, 再从同心圆画 45°夹角的射线若干 ,放射线与同心圆圆周的交点即是采样点.扇形布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以点源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 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形区域作为布点范围.扇形角度一般为 45°90 °.采样点设在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相邻两点与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 20°.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