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建筑与历史文化”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三朝五门;三朝:外朝、治朝、燕朝五门:皋应库雉路皋者,远也,皋门是王宫最外一重门;应者,居此以应治,是治朝之门;库有“藏于此 ”之意,故库门内多有库房或厩棚; 雉门有双观;路者,大也,路门为燕朝之门,门内为天子及妃嫔燕居之所。 清代五门为:正阳门、太和门、端门、午门、乾清门2、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对风水、等级极其讲究。四合院是坐北朝南。其内外宅的划分体现了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北屋为尊,俩厢次之,倒座为宾,杂物为附”北京四合院是封建社会的缩
2、影。3 府院大门 王府大门是屋宇式大门中的最高等级。广亮大门仅次于王府大门,它是屋宇式大门的一种主要形式。金柱大门是一种门扉安装在金柱(俗称老檐柱)间的大门。北京中小型四合院采用的大门当中,如意门占着相当大的数量。除上述数种屋宇式大门外,在民宅中常采用墙垣式门者也不在少数。4、“五福”;“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 书经和洪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人们经常说的“五福(蝠)临门”,就由那五只蝙蝠组成。这“ 五福”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第一福是“长寿 ”,第二福是 “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 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3、注:书经 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书经洪范)“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5、外八庙;外八庙是指环绕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的一组规模宏伟的皇家寺庙群。这些建筑群陆续建于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是清代喇嘛教的中心之一。当年有八座寺庙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并在北京设有常驻喇嘛的“办事处
4、” ,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 ”(即口外八庙之意)。原有寺庙十一座,现存的有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乐寺、普宁寺、安远庙、溥仁寺、殊像寺。这些庙宇金碧辉煌,宏伟壮观。6、中国的石窟;中国汉传佛教石窟大约始凿于公元3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现存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 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新疆是中国接受佛教较早的地区,最早的石窟拜城克孜尔石窟就在此地。中国汉传佛教石窟的内容十分丰富,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最为著名的当属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7、园
5、冶;园冶的作者是计成。古代学术经典虽浩如烟海,但园林建筑专著恐怕只此一家。园冶是一部罕见的古代设计学术专着,它运用了分类方法,深入探讨造园的理论和实践,全书合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装折、屋宇、栏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十三篇,涉及造园各个方面,很有系统。首篇兴造论,语出惊人,大胆提倡以设计师主导造园活动,这跟以往依靠主人或匠人的悠久传统有天壤之别。因此计成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肯定设计师地位的人。8、天坛天坛原始名称“ 天地坛” ,最早时它是供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场所。明嘉靖九年时,因在京城北郊另建方泽祭地(地坛),此处才专为祭天祈谷之用,并更名为“天坛”。五组建筑群 :
6、祈年殿,圜丘,斋宫,牺牲所,神乐署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天坛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二、简答题1、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中国建筑自先秦至 19 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2000 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一)重视环境整体经营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二)单体形
7、象融于群体序列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为陪衬时,形体不会太大,形象也可能比较平淡,但若作为主体,则可能很高大。 (三)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
8、。(四)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必然走向构件规格化,也促使设计模数化。建筑的规格化,促使建筑风格趋于统一,也保证了各座建筑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五)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中国园林讲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重视成景和得景的精微推求,以组织丰富的观赏画面。同时,还模拟自然山水,创造出叠山理水的特殊技艺,无论土山石山,或山水相连,都能使诗情画意更加深浓,趣味隽永。 (六)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涵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文化层面上表现出三大特点:其一,注重审美性与政治伦理性的高度统一;其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现;其三,
9、在多样变化中注重综合性的整体空间意象。 2、沈阳故宫十王亭如何排列,有什么样的政治内涵?右翼王 左翼王正黄 镶黄正红 正白镶红 镶白正蓝 镶蓝八旗的排列方式与汉文化中的五行正好相反,起相克的作用,意味着克制汉民族的政治内涵。十王亭建筑都是八旗组织中翼王左右分领的表象,也具有十大固山额真共同主政、辅政大汗的政治内涵。3、简述佛教寺庙的布局和结构特点。殿堂是寺院中重要屋宇的总称。殿是供奉佛像供瞻仰礼拜祈祷的地方,堂是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生活的地方。一般的营造原则,是把主要建筑建在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安在东西两侧。寺院的主要建筑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还有藏经阁(楼)。这些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殿
10、。东西配殿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中国的寺院建筑样式与宫殿相似,更多地融会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在时间进程和空间的形式上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屋顶的形状和装饰占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和微翘的飞檐呈现着向上、向外的张力。配以宽厚的正身、廓大的台基,主次分明,升降有致,加上严谨对称的结构布局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庄严浑厚,行观其间,不难体验到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流动美。基座,分为普通基座与高级基座;以显示建筑寺庙的等级和风格。普通基座一般用在天王殿,随着院落的进深,基座逐渐升高。大雄宝殿的基座,人们常称为须弥座,须弥是佛教中“位于世界中心的最高之山” ,把大雄宝殿置于须弥座上,借助于台基高隆的
11、地势,周围建筑群体的烘托,以显示佛殿的宏伟庄严。开间,平面组合中的佛寺院落大多数开间都是单数,这也是中国古代以单数为吉祥。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如大雄宝殿用九、五开间,以象征“帝王之尊” 。其余大殿一般为三间。间的纵深为进深,开间与进深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使整体建筑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屋顶,寺院建筑的体身部分,体型都显得庞大笨拙,但在屋顶上却利用木结构的特点把屋顶做成曲面形。寺院屋顶造型有底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庑殿、歇山屋顶又有单据和重檐两种。飞檐,又使屋顶上独具风韵,那弯曲的屋面,向外和向上探伸起翘的屋角,使十分庞大高耸的屋顶显得格外生动而轻巧,除了屋面是凹曲外,屋檐、屋角
12、和屋顶的飞脊都是弯曲的,彼此相形相映,构成中国古典别具一格的屋顶造型。琉璃瓦饰,建筑屋顶的正脊、垂脊、檐角上置有多种琉璃瓦饰,如正脊与垂脊相交处的大吻,因它有张牙舞爪欲将正脊吞下之势,故又称“吞脊兽” 。大吻产生于汉代,称鸱尾。最早的鸱尾呈鱼尾形,鸱是大海中的鲸,佛经上说它是雨神的座物,能灭火,故造鱼形以厌胜。檐角上常排列一队有趣的小兽,小兽的大小多少视寺庙宫殿的等级而定。最高等级共有十个,其顺序是:由一个骑凤的仙人领头,后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狡猊、押鱼、懈豸、斗牛、行什。这些排列的小兽,或象征吉祥安定,能灭火消灾,或是正义公道的化身,能剪除邪恶。这些造型精美,神态各异的小兽,具有很强的
13、装饰性,“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梁思成语)4、概述明清江南园林的审美特点。江南园林的审美自然美山石之美水渊之美植物之美江南园林布局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萦回余意不尽远借邻借江南园林的主要特点空间原则:壶中天地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回。山不过十仞,意拟横霍;溪不袤数尺,趣侔江海。知足造适,境不在大。行超神越、相化相忘、天人合一人在天地间,万物皆备于我明清园林景观特点1、理景的普及化2、园林功能生活化人工建筑加入3、造园要素的密集化4、造园手法的精致化中国古典园林的四重境界一、无限广大和蕴含万物的宇宙模式二、无我之境园林景观与宇宙的融合三
14、、有我之境审美者与园林、宇宙的融合四、和谐而永恒的宇宙韵律5、列举中国各地民居的建筑特点。 北京四合院结构独特等级森严追求吉祥江南、安徽民居徽派民居最大的特点是“ 马头墙 ”,他最初的作用只是封火山墙,防止邻人失火殃及自家,具有相当的实用性。但后来成为一种装饰墙,民间称之为“五岳朝天”。并称的另一大特色是“ 四水归堂 ”:以天井为中心的老房子,以高墙围护,外墙不开窗,仅靠狭长的天井采光和通风。平房楼房相掺,山墙各式各样,形成小巷和水巷驳岸上那种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观,建筑造型轻巧简洁,虚实有致,色彩淡雅,因地制宜,临河贴水,空间轮廓柔和而富有美感。山西民居突出等级制度讲究风水环境追求吉祥气氛
15、重视道德要求客家土楼(1)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2)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3)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云南民居 白族民居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适应当地地形、风大、多地震等自然条件的特点,平面
16、布局上采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形式,在外形上,屋顶曲线柔和 优美,屋脊有生起、两端鼻子缓缓翘起,屋面成凹曲状;外墙很少开窗,而且外墙檐下,还做黑白彩绘;大型民居还重点装饰照壁和大门门头,非常绚丽精美。房屋注意避风还注意防风,构架上还注意了防震。这些都构成了白族民居的特 点。 白族民居制作以形成这样的特点,究其原因可分为四点,第一:白族历史悠久,文化较发达,以内地的交往密切,所以汉族的建筑技术对其有些影响;第二:建筑技 术好、有很好的欣赏力,工匠的水平极高,很早以来,剑川木雕就享誉全省;第三:经济发达还有一些有雄厚经济基础的官宦之家,他们也建筑了一些大型的精美民 居;第四:该地区历来
17、风大地震多,人们为了注意防风防震逐步改造而形成; 纳西族民居 纳西民居的平面组合形式为方形或长方形,外形较为规整,常见的主要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两重院、两坊房、一坊房。人们采用最多的形式是“ 三坊一照壁“这种形式,用比较高的一坊正房、两边各为一坊稍低的厢房与次低的围墙组成院落。这样有许多优点:第一,集中在一个院落里生活较方便;第二:有 利于光照、通风;第三,便于饲养家禽、牲畜;第四,便于绿化、美化环境;第五,利于防止偷窃。 纳西族族民居的形成主要受社会、自然条件的影响; 丽江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无霜期时间长,良好的自然条件是“三坊一照壁“院中各坊不受朝向的限制。 等级制度、生活
18、及风俗习惯对建筑的影响,纳西族的佛龛、供桌均设在楼上,一般不住人。另外,对正房的屋面高度也有要求,纳西人有句俗话“屋面建在一样高时 平时易着火灾“。纳西民居的大门一般都不对着道路,纳西人认为这样不吉利;还有很多设计都是和纳西族的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不一一例举。 傣族主要聚居地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瑞丽地区的民居传统形式为“干阑“式建筑,俗称“竹楼“。“干阑“建筑主要特点是用竹或木为柱梁搭成楼房,上层住人,下层 关养牲畜,堆放杂物。干阑式建筑出现较早,而且引用较广泛,当时的干阑多以竹材为骨干,以茅草覆盖。另据傣族民间传说,对其房屋修建和形式的描述也颇具风 趣。有一则传说是这样说的:最早统治者帕雅
19、寻巴底建宫殿时,万物都来帮忙,龙、野狗、等教他做楼梯、立柱子、做穿梁,终于形成现在的形式。至今傣族民居仍 有“龙梯“、“狗柱“等称呼。一说:故事诸葛亮到达傣族地区,傣家人向他请教房子怎么盖,诸葛亮就在地上查了几根筷子,脱下帽子往上一放,说“就照这个样 子去盖吧“。所以傣族竹楼就象一个支撑着的帽子,晒台就相貌冠。虽为传说,也说明傣族较早的房屋形式就是楼居的干阑建筑。 西双版纳竹楼的主房平面组成一般由上层的堂屋、卧室、前廊、晒台、楼梯及下面的架空层(架空层还有高低之分,高的约在180250cm之间,底的约在 6080cm之间)组成。从平面上看一般有:方形平面;曲尺形平面(它是在方形平面的基础上将堂
20、屋一角扩大而成);凸形平面(它是将堂屋扩大而成);横 向分隔,各房间长宽比例接近方形。还有一种是主房和辅楼结合的竹楼,辅楼一般都为谷仓,谷仓的修建一般有三种形式:谷仓建于堂屋一侧;古仓建于前廊侧;古 仓与主房不直接相连,建于晒台一侧。 德宏州瑞丽地区的傣族一般为水傣,瑞丽竹楼与西双版纳组楼形式上有较大差异,更具“竹楼“特色,它由干阑和平房两部分组成,干阑是住房,平房是厨房。干阑 平面为长方形,布局灵活、富于变化。于西双版纳民居不同点是无披檐屋面,堂屋外墙开窗,用空气对流来降低室内温度。6、请画出明清北京城、紫禁城的示意图。三、论述1、从紫禁城的布局分析传统政治权力的内廷化趋势。上朝:即御门听政
21、,或御殿听政。明代皇帝“御门听政 ”之所是皇极门或皇极殿。内阁是明代的中央中枢机关,文渊阁为内阁之地。内阁职能: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伦,厘治宪典,总均衡之任。而从清代开始,传统政治权力开始向内廷转移。清康熙时,将上朝地点移至乾清宫和乾清门,并设南书房作为内阁、议政王之外的政治策源地,雍正时,又将皇帝的办公地点和住处一起迁到养心殿,进一步向内廷转移。伴随皇帝办公地点的变化,中枢政治权力格局开始调整,雍正皇帝不仅将办公地点前移到后宫,而且又创建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军机处,以制约外朝的权力机关内阁。军机处职能:一切政令均出自军机处。通过军机处,权力更多地被收到内廷,集中到皇帝手中。而内阁成为处理常规政
22、务的机构。在中国政治史上,通过把中枢权力转移到内廷机构,是皇帝制约外朝权力的惯用手段,其事例也屡见不鲜。宫殿位置示意图:从文华殿到乾清宫约1000米,从军机处到养心殿是50米。其背后的动力就是皇权专制,一脉相承的专制思想。2、试述避暑山庄的修建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背景: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
23、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l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特点: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
24、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藏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象、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十八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
25、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历史作用: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乾隆在这里接见并宴赏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以及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等重要人物,还在此接见过以特使马戈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清帝嘉庆、咸丰皆病逝于此。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帝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座房子里批准了中俄北京条约等
26、几个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辛酉政变” 亦发端于此。随着清王朝的衰落,避暑山庄日渐败落。3、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江南、安徽民居山西民居东北大院客家土楼云南民居民居建筑的内涵:以山西大院和古城为例突出等级制度讲究风水环境追求吉祥气氛重视道德要求实例分析之一:乔家大院的道德追求门匾:“履和 ”(左宗棠)影壁:百福图“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门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李)“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左)“光前裕后”百寿图昔日繁华 今日依旧实例分析二:王家大院“王”迎宾牌坊横匾:“桂荣槐茂 ”:桂,功名;槐:人丁兴旺,事业发达“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焉。”“植槐之家,人才辈出,面槐而居,定有爵位”“斗山天”其他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