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35讲 测角交会定点与三角高程测量.ppt

上传人:dwy79026 文档编号:12336879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5讲 测角交会定点与三角高程测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35讲 测角交会定点与三角高程测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5讲 测角交会定点与三角高程测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35讲 测角交会定点与三角高程测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35讲 测角交会定点与三角高程测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容提要: 第七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7.3 测角交会定点§7.4 三角高程测量,第35讲:交会定点与三角高程,§7.3测角交会,一、单三角形二、前方交会在两个已知控制点A,B上分别安置仪器测定两水平角和,以计算待定点P的坐标。,二、前方交会(续),为了检核,通常需要从三个已知点A,B,C分别向P点进行角度观测,即在三个以知点上观测了两组角度1,1和2,2。这样可以按两个三角形分别将观测角度和已知点坐标代入公式计算P点坐标。得到( , )和( )两组坐标数据。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两组坐标并不相等,纵、横坐标的较差为:点位移为 :规范规定,当位移不大于测图比例尺精度的

2、2倍,即= =2×0.1M (mm) =M/5000,三、侧方交会,在一已知控制点B(或A)与待定点P上设站,分别观测(或)和,角。根据观测角(或)和,在三角形A BP中计算出另一已知点的内角(或),再由已知点A,B的坐标和,应用余切公式计算出P点坐标。为了校核观测角和和观测成果的正确性,通常采用检查观测角的方法来校核。即根据以知点B,C的坐标和求得的P点坐标,求出角计观测角测与计的较差为:=计测,四、后方交会,如果已知点距离待定点较远,也可在待定点P上瞄准三个已知点A、B、C,观测,角,计算出P点坐标。这种方法称为后方交会。 为了进行检查,应在P点观测第四个已知点D,测得测角,同时可由P点坐标以及C、D点坐标,按坐标反算公式求得和。算= , 则较差=算测 P点的横向位移,§7.4 三角高程测量 (trigonometric leveling),一、适用范围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进行高程控制。实践证明,电磁波三角高程的精度可以达到四等水准的要求。,二、原理,注意:当两点距离较大(大于300m)时:,1. 加球气差改正数:,2.可采用对向观测后取平均的方法,抵消球气差的影响。,三、观测与计算测竖直角、量仪器高、量觇标高(棱镜高)。其技术要求,见各种规范。,;即有:,球差为正,气差为负,图形: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