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褥疮的分度:四度( 褥疮的分度:局部皮肤红肿、发硬°;表皮紫红,有水泡未达到皮下°;褥疮深达皮下组织,有时露出肌肉或肌腱°;局部组织坏死深达骨质°)病变特点:褥疮病人一般都并发其他疾病 比如截瘫,高血压,糖尿病 此类病人由于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长期卧床而致该病发生,所以身患褥疮的患者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一般大都伤及较深,且位置的原因 一旦发生相对较难处理 ,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手术前的准备:局部:1,抗生素的使用:首先比起清除坏死组织的清除,抗生素的应用并不是最主要的 这种难愈性褥疮多为混合性感染多见,感染细菌多为耐药菌株及革兰氏阴性菌,不能过渡依赖药敏因
2、为创面细菌的变化较快,同一时间在创面不同点采集标本培养的结果都会不同,所以再不明菌株及耐药的情况下,推荐使用降阶梯治疗方案 针对性选择抗生素 不要频繁调整抗生素。但局部使用,效果有待商榷,局部应用抗菌素的局部浓度不恒定,作用时间也不好把握,而且容易形成细菌耐药。 一部分抗菌素不稳定在局部很容易失效,再者局部有大量的分泌物将细菌包裹,使抗菌素难以直接作用,但临床上还是有短期局部应用抗菌素的情况,但多在感染创面手术前应用,对于防止感染的全身播散有一定的效果2.全身支持疗法:此类病人全身情况相对较差,主要是白蛋白和血色素的纠正3.创面的处理:手术前的准备关键在于此,甚至褥疮治疗的成功也在于此,良好的
3、创面准备是手术能够成功施行的必要条件,加强局部换药,清创 对于某些褥疮病人 褥疮严重且又不能耐受手术时,局部换药还是很有效的,创面每天清创一次,甚至一日多次,尽量清除坏死组织,如果渗出多可以使用高渗盐水湿敷、如果坏死组织多建议用溶痂药物如;磺胺嘧啶锌软膏,如果创面新鲜可以用贝复济 同样可以使用一些生肌药物(如用白糖碾成粉末并且加一点如氯霉素药粉等抗炎) 主要是要彻底 创面渗出物明显减少 肉芽良好才能行手术 彻底清创后封闭负压引流 (关于封闭负压引流 效果还是很肯定的) 手术:1.对于度以上的褥疮,可能不太适合用植皮的办法修复,短期成活可能没问题,创面也能修复,但远期皮片多因长期受压而反复破溃,
4、甚至于可能重新形成褥疮,所以多数可能需要使用皮瓣进行修复2.皮瓣的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可选择的术式较多,主要有臀大肌肌皮瓣(既可以保持皮瓣的成活,又可加厚臀部褥疮好发部位的衬垫,肌皮瓣具有耐磨,耐压,抗 感染等优点,避免再次复发) 其他有臀部穿支皮瓣(较臀大肌肌皮瓣相对外形更好,但对术者要求较高) 腰臀皮瓣(腰动脉肌皮穿支瓣) 局部双叶旋转皮瓣(优点:抗感染能力强;病程短,实际的治疗费用下降;耐磨) 筋膜皮瓣(1、较薄,层次浅,易于解剖游离,手术操作容易;2、耐压:因为其不含肌肉组织,需氧少,代谢少,尤其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更适宜;3、含有多套供血系统:深筋膜血管网及浅筋膜血管网、真皮下血管网和
5、皮 神经血管网,供养组织相对于肌皮瓣少,血供丰富,皮瓣易于成活,手术成功率高;4、手术供区多,易于选择。)3.但对于某些较小而又偏浅的创面,因为皮肤相对较松迟,有时候积极清创后也可直接缝合4.术中注意创面的彻底处理,有时候看似小,实际上下面可能有潜行的腔隙,术后应适当加压包扎,为了减少丝线引起感染的机会,建议伤口加用钢丝缝合,2 周后拆线,1 月后拆除钢丝手术后的处理:1,继续加强营养支持及感染的控制和创面的处理 术后应置管引流,在彻底引流干净后方可拔管,定时更换引流管,但引流管不宜过粗以免篓道形成2.应充分考虑术后的体位的重要性,以免影响皮瓣的血运及褥疮的再次发生,所以术后护理就显的较为重要,可以逐步锻炼从短时间平躺开始,一点点加时间,逐步过度,并且一定要告戒患者,防止再次褥疮的发生,有条件的可以上悬浮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