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4多剂量给药 6 4 1C 6 4 1 1单室模型 6 4 1 1 1n次静注 为给药间隔 P468 18 P469 19P469 20 稳态时 6 4 1 1 2口服 P473 25 稳态时 6 4 1 2双室模型 6 4 1 2 1静注 稳态时 6 4 1 2 2口服 稳态时 6 4 2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多剂量估算 单剂量估算 定义 6 4 2 1单室静注 P470 21 6 4 2 2单室口服 P475 26 6 4 2 3双室静注 6 4 2 4双室口服 6 4 2 5给药第n次的平均血药浓度 6 4 3多剂量给药时体内药物量的蓄积 6 4 3 1单室静注 6 4 3 2单室口服
2、6 4 3 3双室略 6 4 4首剂量 与维持剂量 目的 当半衰期较长 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所需时间较长 若给予首剂量 大于维持剂量 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而后用维持剂量来保持其有效治疗浓度 条件 6 4 4 1单室静注 P471 22 6 4 4 2单室口服 P475 27 28 6 4 4 3双室静注 6 4 4 4双室口服 6 4 5间歇性滴注 略 6 4 6多剂量给药的波动程度 6 4 6 1波动百分数 6 4 6 2血药浓度变化率 6 4 6 3波动指数FI 我国对缓释制剂给药规定FICh 6 5非线性药动学 6 5 1米氏方程模型 E 特定酶or载体参与 专属性强 有饱和现象 的物理意义 当反应速度 等于最大速度 一半时 此时的药物浓度 讨论 C 当时 可简化为 1级反应 当时 可简化为 0级反应 当时 曲线段 6 5 2C t 6 5 2 1单纯米氏方程特征消除积分有 6 5 2 2具有线性及非线性过程的消除 模型 X Y X 非 K 其它略注意 非线性消除 AUC与剂量不成正比 因此估算其生物利用度时不能用AUC来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