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一蓄电池的结构认识 任务二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 1 不要连续使用起动机 每次起动的时间不得超过5S 如果一次未能起动 应停顿15S以上再做第2次起动 连续3次起动不成功时 应查明原因 排除故障后再起动发动机 2 严寒地区在冬季应对蓄电池采取保温措施 3 安装搬运蓄电池时 应轻搬轻放 不可敲打或在地上拖移 蓄电池在车上应固定牢固 以防行车时振动和移位 蓄电池的维护 1 经常清除蓄电池表面的灰尘污物 电解液溅到蓄电池表面时 应用布蘸10 浓度的苏打水或碱水擦净 电极桩和电线夹头出现氧化要及时清除 2 经常疏通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孔 3 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h内及时充电 4 常用车
2、辆的蓄电池放电程度冬季达25 夏季达50 时即应进行补充充电 必要时每3个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 5 拆卸蓄电池电缆时 应先拆下蓄电池负极 再拆下蓄电池正极 安装蓄电池电缆时 应先安装蓄电池正极 再安装蓄电池负极 以免拆卸过程中造成蓄电池短路 任务三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 1 外部检查 1 检查蓄电池封胶有无开裂和损坏 极柱有无破损 壳体有无泄漏 否则应修复或更换 2 用温水清洗蓄电池外部的灰尘泥污 再用碱水清洗 3 疏通加液盖通气孔 用钢丝刷或极柱接头清洗器除去极柱和接头的氧化物并涂一层薄薄的工业凡士林或润滑脂 2 电解液液面高度检查 1 目测 2 用玻璃管测量 3 静止电动势 开路电压 检测 充
3、足电解液相对密度 单位 g cm3 4 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检查 电解液密度与相对应的放电状态 蓄电池电压与放电程度对照表 高率放电计检测蓄电池电压 任务四蓄电池极桩连接状态的测试 任务五蓄电池充电 1 程序 1 加注电解液 密度符合厂家规定 一般1 25 1 285 液面高于极板上缘10 15mm 要求 加注前电解液温度 30 静放3 6h 电解液温度 35 再充电 2 确定充电电流 恒流法 第一阶段 额定容量的15分之1 第二阶段 电流减半 3 连接蓄电池 充电器的正极接蓄电池正极 充电器负极接蓄电池负极 按二阶段充电法充电 初充电 2 初充电的要求 按第一阶段电流充至单格充电电压达2 3 2
4、 4V 电液逸出气泡止 换第二阶段电流再充 充至充电电压和电液密度在2 3h内不再上升 并有大量气泡放出止 若电液温度上升到40 时 须将电流减半 电液温度上升到45 时 应停充 待冷却到35 时恢复充电 初充电接近结束时 应测电液密度和液面高度 密度不合适时 用蒸馏水或1 40g cm3电液调整后再充2h 容量检查 将完成了初充电的蓄电池静放1 2h后 按20h放电率再进行一次放电试验 以检查电池容量 新电池容量应 0 95倍额定容量 否则须进行循环充放电直至达到要求 补充电 1 需补充充电的情况 1 起动机运转无力时 非机械故障 2 发动机未工作 前照灯灯光暗淡 电喇叭声音小 表示电力不足时 3 电解液密度下降到1 15g cm3以下时 4 冬季放电超过25 夏季放电超过50 时 5 单格电池电压降到1 7V以下时 6 蓄电池已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或放置1个月以上时 2 补充充电与初充电的不同点1 充电前不需要加注电解液 2 充电方法 定压充电或定流充电 3 定流充电时 IC1 C20 10 A IC2 C20 20 A 3 充电时间约为13 1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