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球特殊场地循环训练法的设计网球特殊场地循环训练法的设计与基本技术速成研究摘 要: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根据网球教学的特点,经过研究,探索网球特殊场地的使用方法,提高使用效率,促进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网球的基本技术和练习方法。关键词:网球;教法;场地前言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也逐渐将网球这一时尚的“贵族运动”列为体育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网球对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创造力,锻炼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地上好网球课尤为重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通过各种练习方法的运用,对普通高校网球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在某些特殊场地上的教学如何进行有效
2、练习上,有了一定的成果。问题的提出现在大部分的高校都开设了网球课,但是由于高校的体育课时间相对较少,通常一周只有一次体育课的时间,一个学期累积量也少,就提出了一个技术速成的问题。而有的学校在建设网球场的时候,场地设置有小的错误,间接造成教学时的场地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人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网球教学的特点,提高学生之间练习的效果,以“循环训练法”理论为启发,进行“多场地,多内容循环训练法”的教学实验,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利用非正规场地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探索一条以“主动体育”为宗旨的网球课教学改革的新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原理2.1“多场地,多内容循环
3、训练法”介绍“多场地,多内容循环训练法”是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在一个大单元(一学期)的教学中,以多个学生为一组,相对固定,进行练习,在练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共担利益与风险,同时利用多个场地(25 个) ,进行多个相关内容的网球基本技术的练习,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学生的个人击球数,达到较好的练习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各个高校的网球场地的数量都比较少,而学习网球的学生又相对较多,因此在设计“多场地,多内容循环训练法”时,是针对在每一个场地上容纳下尽可能多的的学生,又不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场地上的安全。也就是说,这种方法,是有很大的兼容性的,能适应于各种教学要求。2.2 研
4、究对象实验共有 4 个网球班参与。在这 4 个网球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网球 1 班为实验 1 班,网球 2 班为实验 2 班,网球 3 班、4 班为对照班。网球 1 班:男生 24 人,女生 16 人,共 40 人;网球 2 班:男生12 人,女生 22 人,共 34 人;网球 3 班:男生 25 人,女生 11 人,共 36 人;网球 4 班:男生 23 人,女生 16 人,共 39 人。4 个网球班的学生都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二年级学生,第一年学习的内容相同。经调查,每一个学生都是第一志愿报网球选修课,除 3 个学生以前学习过网球外,其他学生都是新学网球,在此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网球这个体育活动,只在电视中看过网球,对网球很感兴趣,所以参与实验的学生基本均衡。表 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表组 别 人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