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配送管理概述,配送的含义和作用,概念: 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含义: 1、配送提供的是物流服务,满足顾客对服务的需求是配送的前提。 (1)配送活动绝不是简单的送货活动,而应该是建立在市场营销策划基础上的企业经营活动。 (2)因此单一的送货功能,无法较好地满足广大顾客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因此配送活动是多项物流活动的统一体。 2、配送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 “合理地配”是“送”的基础和前提,“送”是“合理地配”的结果。 3、配送是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的送货。 一般配送物品的批量小、批次多,远距
2、离物品配送规模经济性较差。因此,配送不宜在大范围内实施,通常仅局限在一个城市或地区范围内进行。,二、配送和运输的联系与区别,运输与配送的联系 (1)运输和配送都是线路活动。运输活动必须通过运输 工具在运输路线上移动才能实现物品的位置移动,它 是一种线路活动。配送以送为主,属运输范畴,也是 线路活动。 (2)运输与配送的互补关系:一般来说,在运输和配送 同时存在的物流系统中,运输处在配送的前面,先通 过运输实现物品长距离的位置转移,然后交由配送来 完成短距离的输送。,运输与配送的区别,内容 运输 配送 运输性质 干线运输 支线运输、末端运输 货物性质 少品种、大批量 多品种、小批量 运输工具 大
3、型货车、火车等 小型货车 管理重点 效率优先 服务优先 附属功能 装卸、捆包 物流的多功能,配送的作用和意义,1、优化和完善了运输系统 2、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具体表现在: (1)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2)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 3、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具体表现在: (1)简化手续,方便用户 (2)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配送的分类,分类标志(依据) 按配送的承担者; 配送商品的特征(品种和数量); 配送时间和数量; 经营形式; 配送结点; 加工程度; 专业化程度,按配送的承担者分类 自营配送、共同配送、第三方配送 按加工程度分类 加工配送;集疏配送 按专业化程度分类 综合配送;专业配送
4、,按配送结点不同分类,配送中心配送 仓库配送 商店配送,按配送商品的特征 (品种和数量)分类,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多品种、小批量配送 成套配套配送,按经营形式分类,销售配送 供应配送 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 代存代供(代订)配送,按配送时间和数量分类,1、定时配送(规定的时间间隔) 日配时间要求高、周转快 准时配送 2、定量配送(规定批量) 3、定时定量配送 4、定时定路线配送 5、即时配送,配送管理,所谓配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配送成本、最快的速度、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配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对配送的PDCA循环管理,配送管理的内容,配送模式管理、配送业务管
5、理、配送系统要素管理、配送职能管理、配送中心管理,配送模式管理,配送模式是企业对配送所采取的基本战略和方法。 5W1H:What ; Why ; Who ; When ;Where How,配送业务管理 配送的作业及作业流程管理,配送系统要素管理 人、财、物、设备、方法、信息管理 配送职能管理 配送计划管理、配送质量管理、配送技术管理、配送经济管理,配送管理的原则,均 衡 配送合理化,判断标志 库存、供应保证、资金、成本和效益、社会运力节约、客户节约,合理化标志 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 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 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 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 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
6、输; 是否不增加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 是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做法,(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2)推行加工配送。 (3)推行共同配送。 (4)实行送取结合。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第四节 配送增值服务,增值服务是根据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超出常规的服务,或者是采用超出常规的服务方法提供的服务。创新、超常规、满足客户需要是增值性物流服务的本质特征。 配送增值服务是根据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超出配送的基本物流功能,能够满足客户各种需求的各类服务的总称。,配送增值服务的内容,1、以顾客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2、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3、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4、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配送增值服务的功能,1、增加便利性 2、加快反应速度 3、降低物流成本 4、业务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