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普通遗传学试题精解.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165323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遗传学试题精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普通遗传学试题精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普通遗传学试题精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普通遗传学试题精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普通遗传学试题精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普通遗传学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典型例题】【例1】一表型正常女人与一表型正常的男人婚配,生了一个克氏综合征并色盲儿子,那么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 B )A .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B .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C .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D .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知识要点】1. 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病,其核型为: 47, XXY。2. 色盲是 X 连锁隐形遗传 【解题思路】1. 克氏综合征的核型为: 47, XXY。2. 色盲属于 X 连锁隐形遗传病, 克氏综合征患者同时又是色盲, 所以其两条X 染色体上均带有色盲致病基因;而且,由于其双亲表型正常,可以判断其父亲必然不带有致病基因, 二其母亲必然是携带

2、者。3. 该患者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可能的原因有两种卵细胞正常,精子含有性染色体X与Y;精子正常,含有 丫染色体,二卵细胞异常,含有两条X染色体。由于该患者有两条X染色体上均带有致病基因,所以推定这两条X染色体均来自于其母亲,说明母亲减数分裂发生异常,产生异常卵细胞,导致患者核型异常。4. 根据知识要点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姊妹染色单体分离。 如果 X 染色体不分离发生于第一次减数分裂, 则所产生卵细胞只有两种可能: 卵细胞 包含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带有致病基因;卵细胞中没有 X染色体。如果X染色体不分离发生于第二次减数分裂, 则所产生卵细胞也有两种可能; 卵细胞

3、中没有X 染色体; 卵细胞包含两条X 染色体,而且每条X 染色体均带有致病基因。【方法技巧】双亲表型正常,儿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同时又是X连锁隐形遗传病患者,其致病基因必然来自于携带者母亲,由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X 染色体不分离造成,已知色盲属于X连锁隐形遗传病,即可选B。【例 2 】在动物 1000 个雄配子中有100 个是交换型的,这是由多少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在动物1000 个雌配子中有100 个是交换型的,这是由多少个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仅考虑单交换)【知识要点】1. 动物一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 个精子。2. 一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产生

4、2 个交换型配子。3. 动物1 个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1 个卵细胞。4.1 个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仅产生1/2 个交换型卵细胞。【解题思路】1. 动物1000 个雄配子是由250 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2.100 个交换型的雄配子是由50 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3. 动物1000 个雌配子是由1000 个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100 个交换型的雌配子是由200 个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答案】 50 个 200 个【解题捷径】牢记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的精母细胞数等于交换型配子数目的 1/2 ; 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的卵母细胞等于交换型配子数目的 2 倍。【例 3 】在动物

5、1000 个雄配子中有100 个是交换型的,这是由多少个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在动物 1000 个雌配子中有100 个是交换型的,这是由多少个大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仅考虑单交换)【方法技巧】1. 植物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 个花粉粒,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8 个精子。2. 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产生4 个交换型配子。3. 植物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1 个雌配子。【解题思路】1. 根据知识要点2. 根据知识要点3. 根据知识要点4. 根据知识要点3.1 个大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仅产生1/2 个交换型卵细胞。125 个小

6、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25 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1000 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200 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1,植物1000 个雄配子是由2,100 个交换型的雄配子是由3,植物1000 个雌配子是由4,100 个交换型的雌配子是由【答案】 25 个 200 个【方法技巧】牢记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的小孢子母细胞数等于交换型配子数目的 1/4 ; 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的大孢子细胞等于交换型配子数目的 2 倍。【例4】 在动物的 250 个精母细胞中有50 个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交换值是多少?在动物的 250 个卵母细胞中有50 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交换值是

7、多少?那么在植物中呢? 【知识要点】1. 交换值的概念是交换型的配子占全部配子的百分数。2. 动物 1 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 个精子。2.1 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产生2个交换型配子。4. 动物 1 个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了 1 个卵细胞4.1 个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仅产生1/2 个交换型卵细胞。【解题思路】1 . 根据知识要点 2、 3, 动物 250 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1000 个雄配子, 50 个发生交换的精母细胞可形成100 个交换型配子。2 .根据知识要点1,交换值为100/1000 X 100%=10%3 . 根据知识要点 4、 5,在动物250 个卵母细胞

8、减数分裂形成250 个卵细胞, 50 个发生交换的卵母细胞可形成25 个交换型配子。4 .根据知识要点1,交换值为25/250 X 100%=10%【答案】 10% 10% 10%【方法技巧】交换值等于发生交换的细胞比例的 1/2 。例如,50个发生交换的精母细胞/250个精母细胞X 100%=20%则交换值为20%X1/2=10%。如果遇到给出交换值,计算发生交换的细胞比例,则发生交换的细胞比例为交换 值的 2 倍。【例5】 马的体细胞中有64 条染色体,驴的体细胞中有62 条染色体。( 1)马和驴的杂种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2)马和驴形成的杂种可育吗?为什么?( 3)偶尔有骡子生育的例

9、子,如何解释?【知识要点】1. 减数分裂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骡子是马和驴杂交的产物。2.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正常配对和分离是形成可育配子的前提。3. 骡子形成的配子中, 只有那些 32 条染色体都为马的或31 条染色体都为驴的才是可育配子,但形成这种配子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解题思路】1. 根据知识要点1,马和驴的杂种体细胞中有63条染色体。2. 根据知识要点2,马和驴形成的杂种是不育的。3. 根据知识要点3,偶尔也会有骡子生育的例子。【答案】( 1)有 63 条染色体( 2) 不育, 因为,马的染色体与驴的染色体不具同源性, 在减数分裂中不能正常配对。( 3)偶尔骡子生育的例子是

10、由于该骡子形成了32 条染色体都为马的或31 条染色体都为驴的可育配子。【例6】人体细胞中有46 条染色体,某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与第二个孩子在染色体组成上完全一样的概率是多少?【知识要点】1. 人类有 46 条染色体,形成的配子中有23 条染色体2. 在形成配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组合是随机的。3. 在减数分裂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开,每条趋向哪一级的概率为 1 / 2 。 【解题思路】1. 第一个孩子与第二个孩子在染色体组成上完全一样的前提是: 参与形成这两个孩子的 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完全一样,参与形成这两个孩子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完全一样。2. 根据知识要点 1 、 3,某23 条染色体都趋

11、向一级的概率为 (1/ 3)23 。这样的两种配子结合形成孩子的概率为(1/ 3)23 x (1/ 3)23。【答案】(1/3)23 x (1/3)23【例7】写出下列生物在减数分裂n的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目:水稻;果蝇;拟南芥。【知识要点】1 . 三个常见物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水稻 24 条,果蝇 8 条,拟南芥10 条。2 .经过减数分裂I减数分裂n后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3 .减数分裂n后期,着丝点分离,染色单体消灭。【解题思路】1. 根据知识要点 1,确定这三个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24、 8、 10 。2. 根据知识要点,确定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12、 4、 5。3. 根

12、据知识要点 3,确定染色单体数目均为0。【答案】 水稻: 12,0 果蝇: 4,0 拟南芥: 5, 0 【简答题】【例 8】 巴氏小体的本质是什么 ?莱昂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女性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为材料,巴氏小体制片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例 9】从分子遗传学或生物化学的角度看,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有何不同 ?【答案】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伸展开的DNA白质纤维。间期细胞核的染色质可根据其所含核蛋白分子螺旋化程度及功能状态的不同,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类。常染色质在细胞间期螺旋化程度低,呈松散状,染色较浅而均匀,含有单一或重复序列的DNA具有转录活性,常位于间期细胞核的中央部位。从分子遗传学或生

13、物化学的角度来看, 常染色质区域多是基因所在的区域,结构相对松散,便于转录。 异染色质在细胞间期螺旋化程度较高,呈凝集状态,而且染色较深,多分布在核膜内表面,其DNAM制较晚,含有重复DN际列,很少进行转录或无转录活性,为间期核中不活跃的染色质。异染色质通常 具有三个特点:在细胞间期处于凝缩状态;是遗传惰性区,只含有不表达的基因;复制时间晚于其他染色质区域。 异染色质又分为两种: 一种称为专性异染色质或称结构异染色 质,结构异染色质是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这类异染色质在各种细胞中总是处于凝缩状态,一般为高度重复的 DN际列,没有转录活性,常见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端粒区、次缢痕,也叫功能异染色质,

14、这类染色浓缩时, 基因失去了活性,恢复其转录活性。如X 染色质异染色质大部分为不含有基因1inker )两部分组成。核心以及 Y 染色体长臂远端2/3 区段等; 另一种叫兼性异染色质,质是在特定细胞或在一定发育阶段由常染色质凝缩转变而形成的。无转录功能;当其处于松散状态时, 又能够转变为常染色质,就是一种兼性异染色质。 从分子遗传学或生物化学角度来看,的DNA部分,或所含有的基因不进行转录。【例10】核小体包括什么?【答案】核小体由核心颗粒( core particle )和连接区(颗粒的核心是由 4 种组蛋白(H2A、 H2B、 H3、 H4 各 2 个分子)形成的八聚体及围绕在八聚体周围的

15、DN丽组成,直径约 11 nin。这段DN丽为核心DNA约为146bp,围绕核心外围 1.75圈。两个核心之间时DNAW为连接区,这段 DNA12Z6 60 bp,组蛋白H1位于相邻的两个核小体的连接区 DNA面,连接区的DNA|度差异较大,短的只有8 bp,长的可达114 bp。9. 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差异。【例 11】简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区别。【答案】 原核生物基因组与真核生物基因组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每一种真核生物都有一定的染色体数目,除了配子(精子和卵细胞)为单倍体外,体细胞一般为双倍体,即含两份同源的基因组,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则是单拷贝的,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

16、双链DNA分子组成。 真核生物基因组远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 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 具有许多复制起点, 每个复制子大小不一, 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真核基因都由一个结构基因 ( structuregene ) 与相关的调控区组成, 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monocistron ) ,即一分子mRNAR能翻译成一种蛋白质;而原核生物基因组内具有操纵子结构,即数个功能上相关联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 构成信息区, 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 (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和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 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重

17、复序列很少。 真核生物基因组内非编码的序列(nor卜coding sequence , NCS占90%以上,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非编码序列约占基因组的50%,远远小于真核生物,非编码区主要是一些调控序列。绝大多数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 split gene ) ,即编码序列被非编码序列分隔开来;而原核生物的基因是连续的,无内含子,因此转录后不需要剪切。在真核生物中,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 它们可串联在一起, 亦可相距很远, 但即使串联在一起的成簇的基因也是分别转录的,不同于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第二章 遗传物质【典型例题】【例1】关于PCR的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C )A.PCR循环包括

18、模板变性、引物复性和核甘酸合成B .PCR要用热后I定的 DNAm合酶C.理想的PCR引物要长度和 G+3量都相似D.PCR反应中需要4种dNTP的参与【知识要点】1 .PCR是DNA的循环复制。2 .PCR 中酶是热稳定的。3 .PCR反应中需要 4中dNTP的参与。【解题思路】1. 根据知识要点1,排除A。2. 根据知识要点2,排除B。3. 根据知识要点 3,确定答案为C。【例2】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分子质量是2.5 x 109Da,每个核甘酸碱基平均分子质量是330Da,B型DNA双螺旋结构,试问:( 1)有多少对碱基?( 2)有多长?( 3)有多少螺圈?【知识要点】1. 基因为双链DNA。

19、2.B型DNA的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为0.34nm。3.B型DNA的螺旋一周包含10对碱基。【解题思路】1 .根据知识要点1,碱基对数为:2.5 X 109+330+2=3.8 X 1062 .根据知识要点2, DNA勺长度为:3.8 X 106X 0.34=1.3 X 106ns3 .根据知识要点3,螺圈数为:3.8 x 106+ 10=3.8 X 105。【答案】(1)有3.8X106对碱基(2)长度为1.3X106nm(3)有3.8 X 105圈螺旋。【例3】为什么DNAM制时,只有一条新链(前导链)是连续复制的,而另一条新链(后随链)只能是断续复制的?【答案】迄今为止所发现的 DNA聚

20、合酶郡只能从5 到3延伸DNA链,而DNAZ螺旋的两 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再加上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所以前导链的复制是连续进行, 而后 随链只能形成冈崎片段。【例4】减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原理及其应用范围。【答案】PCRa术的原理与细胞内发生的DNAM制过程十分类似。首先,双链DNA分子;然后,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的引物与模板DNA勺特定末端相结合; 接着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利用反应混合物中的4种脱氧核甘三磷酸,在引物的3 -OH端合成新生的DNAS补链。【例 5】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差异。【答案】真核细胞 DNA的合成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周期(synthesis

21、phase)而原核生物则发生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是单个复制起点,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则为多个复制起点。真核生物DN蛤成所需RNA引物及后随链冈崎片段的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有两种不同的DNA聚合酶分别控制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原核生物中DNAM合酶I、n和出参与,DN咪合酶出同时控制两条链的合成;真核生物有a,Pj,6和君5种DNAm合酶。解决末端复制缩短问题方式不同。第三章孟德尔定律【典型例题】【例1】基因型为AaBbCcDd勺个体能形成 种配子,其中含有三个显性基因一个隐形 基因的配子的概率为 ,该个体自交得到的 种基因型中二纯合二杂合的基因型 的概率为。【知识要点】1

22、 .分离定律。2.自由组合定律。3.配子种类概率。4.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解题思路】2 .根据知识要点1,生物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要彼此分开。3 .根据知识要点2,生物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随机组合。4 .根据知识要点3,配子产生的种类可用 2n来计算,其中n为等位基因对数,对任何一 对等位基因来说,配子中出现显性与隐形基因的概率都是1/2 ,而隐形基因又可以是 4个等位基因中的任意一个,所以得到的配子中含有三个显性基因一个隐形基因的概率为c4n1/2)4 ,即 1/4。5 .根据知识要点4,对任何一对等位基因来说,形成纯合子的概率为1/2,形成杂合子的概率也是1/2,另外,纯

23、合基因可以是 4对等为基因中的任意 2个,因此得到二纯合二杂 合的基因型的概率是 c4I_(1/2)4,即3/8。【答案】16 1/4 81 3/8【方法技巧】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分离率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产生配子种类、基因型种类与等位基因对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字关系,可以直接套用公式:配子种类=2n,基因型种类=3n,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至于多对等位基因自交后代得基因型比例计算,可采用多个 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相乘法则结合组成公式来进行计算,而不必用繁琐的分枝法进行分析。【例2】假定一个座位上有 20个复等位基因,那么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有( B )A .20 种B .210 种C .200

24、 种D .190 种【知识要点】1 .复等位基因。2.等位基因。3.纯合子。4.杂合子。【解题思路】1 .根据知识要点1,在一个群体内,同源染色体的某个相同座位上的等位基因超过2个以上时,就称作复等位基因。2 .根据知识要点2,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不同的等位基因组合产生不同基因型,包括纯合子与杂合子。3 .根据知识要点3,纯合子是指在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个体; 如果某一座位上有 20个复等位基因,则所能形成的纯合子基因型为20种。4 .根据知识要点 4,杂合子是指在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个体;如果某一座位上有 20

25、个复等位基因,则所能形成的杂合子基因型为c2o,即190个。【方法技巧】复等位基因数量与可能的基因型种类的关系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N (N+1) /2,其中N表示复等位基因数目。【例3】在小鼠中,有一常染色体复等位基因系列:Ay决定皮毛黄色且纯合致死(胚胎期);A决定灰色(野生型鼠色);a决定非鼠色(黑色),三者顺序前者对后者显性。假定AyaxAa杂交中,平均每窝生 12只小鼠,问:(1)新生鼠的基因型和表型如何?(2)同样条件下进行 AaXAya杂交,预期平均每窝生小鼠几只?表型如何?【知识要点】1 .等位基因互作。2.隐形致死基因。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思路】1 .根据知识点1

26、, Ay、A和a是决定小鼠毛色的三个等位基因。2 .根据知识点2,基因N是隐形致死基因。3 .根据知识点3,YAax AaJ1/4 NA (黄色)1/4 Na (黄色)1/4 Aa (灰色)1/4 aa (黑色)如果AYaxAa杂交,则如下图所示:Aax AaJ1/4 AY AY (致死)1/2 AYa (黄色)1/4 aa (黑色)【答案】(1)AA、AYa、Aa、aa 6只黄色,3只灰色,3只黑色。(2)9只6只黄色 3 只黑色【方法技巧】对于第二个问题,杂合体杂交,后代中显性纯合体占 1/4 (致死),所以应有3/4存活。因此直接用12X3/4=9 (只)即可算得预期每窝生的小鼠的个数。

27、【例4】当两个开白花的香豌豆杂交时,F1为紫花,而F1自交后代F2表现为55株紫花和45株白花植株。问:(1)表型类型属于哪一种?(2)亲本、F1和F2的基因型各如何?【知识要点】1.显性与隐形。2.非等位基因互作。3.互补作用:若干个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才 出现某一性状,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同一突变性状的现象。Mendel比率被修饰为9:7.【解题思路】1 .根据知识点1,紫花对白花是显性的。F2中,紫花:白花=55: 45=11:9,接近9:7.2 .根据知识点2、3,这个现象显性基因互补。【答案】(1)互补作用(2)亲本:AAbb aaBB F 1: AaBb F 2:

28、见下表,灰色示显性基因互补基因型。ABAbaBab一章配子一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AbAaBbAabbaaBbaabb【例5】人类的显性基因 A控制品尝苯硫月尿药,隐形基因 a控制不能品尝;褐眼基因 B对蓝 眼基因b是显性;双眼皮基因C对单眼皮基因c是为显性;右手癖R基因对左手癖为显性。 基因型为AaBbCcR双亲的子女中:(1)能品尝、褐眼、双眼皮、右手癖的概率有多少?(2)能品尝、蓝眼、单眼皮、左手癖并且能真实遗传的子代的概率有多大?(3)不能品尝、蓝眼、单眼皮、左手癖的概率有多大?【知识要点】1 .分离

29、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 .乘法定律:两个独立的事件同时或相继发生的概率是各自概率的乘积。 【解题思路】1 .对于问题1,实际是能产生基因型 A_B_C_R_的概率是多大;对于问题2,能真实遗传表明为纯合体,即问基因型为AAbbccrr的概率是多大;对于问题 3,是问基因型为aabbccrr的概率是多大。2 .根据知识点1、2,四对基因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只考虑一对基因,依次类推就可以了。对于 AaAaT 1/4AA、2/4Aa、1/4aa,所以 A_ 的概率为 1/4+2/4=3/4 。其余进行同样分析。【答案】(1) (3/ 4) (3/ 4) (3/ 4) (3/4)=81/256(2) (

30、1/4) (1/4) (1/4) (1/4)=1/256(3) (1/4) (1/4) (1/4) (1/4)=1/256【例6】Boyd在墨西哥检查了 361个Navabo印第安人的血型,其中 305个血型为M, 52个 为MN 4个为N。问:(4) 预期N表型的妇女所生孩子具有母亲表型的比例是多少?(5) 预期杂合子妇女所生孩子具有母亲表型的比例是多少?【知识要点】人类的MN血型系统由等位基因LM、LN决定,LM与LN为并显性,所以组成3种基因型,呈现3种表型,即LM LM为M型,LNLN为N型,LM LN为MN。 【解题思路】1.N表型的妇女基因型为LN LN,产生配子具有基因LN的比率

31、为1.所生孩子如果也是N表型的话,其基因型也应为 LnLn o妇女婚配有以下三种可能:N表型妇女与 N 表型男人结婚 LN LN x LN LN LN LNN型男人概率为少 kt少 八-u 八口 人 , IN jrj y v /吼一yj361 2 361,其孩子为N表型的概率为一2-;36127N表型妇女与MN表型男人结婚:LNLN XLMLN -1LNLN:1LMLN ,MN型男人概率为52 126 _ x=,其孩子为N表型的概率为361 2 36126 1。3612 3612.杂合子妇女表型与M表型男人结婚LM LN,M . M . M , N . M . MX L L-1L L :1 L

32、 L , M 表小男人305 1概率-361 2 722305上、,一,起孩子为MNa型的概率为305一 , 722 2 1444MNBE型妇女与MNI型男人结婚:LM LN XM NMM M N N. NL L-1L L :2 L L :1 L L , MU型男人概率26,则孩子为 MN表型的概率为36126361 2 361MN表型妇女与N表型男人结婚:LMLN XLN LN - 1LMLN:1LNLN, N表型男人概率26,其孩子为MNa型的概率为361【答案】21X 361 21O361(1)(2)Z 09二地361361 361305131361+-1444 361 361 1444

33、【例7】蝴蝶雄的可以有黄色和白色,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或正常类型。如果黄色的显性基因为正常触角显性基因为 A,隐形为a,在下列杂交中,亲本基因型是什么?C,显性基因c,(1)亲本:黄、棒ax白、正常?3子代:3/8黄、棒;3/8黄、正常;孕子代:1/2白、棒;1/2白、正常(2)亲本:白、正常3 X白、正常?3子代:3/8黄、正常;3/8白、正常;1/8白、棒;1/8白、正常1/8黄、棒;1/8白、棒;孕子代:3/4白、正常;1/4白、棒(3)亲本:白、正常3 X白、棒?3子代:都是黄、正常?子代:都是白、正常【知识要点】1 .分离定律

34、和自由组合定律。2 .伴性遗传。3 . 一对纯合基因型自交,后代基因型不变;一对显性纯合基因与一对隐形纯合基因杂交,后代全为显性;一对杂合基因自交,后代显性基因型占3/4 ,隐形基因型占1/4 ; 一对杂合基因与隐形纯合体杂交,后代显性基因性占1/2 ,隐形基因性占1/2; 一对杂交基因与显性纯合体杂交,后代全为显性基因型。【解题思路】1 .控制黄色和白色的基因和控制触角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2 .分析后代表型比例:对于问题1,黄:白=(3/8+3/8 ): (1/8+1/8 ) =3:1 ,正常:棒=(3/8+1/8+1/2 ): (3/8+1/8+1/2 ) =1:1 ,对于问题 2,黄:

35、白=(3/8+1/8 ): (3/8+1/8 ) =1:1 , 正常:棒=(3/8+3/8+3/4 ): (1/8+1/8+1/4 ) =3:1 ;对于问题 3,根据亲本中雄性亲本是白 色,因此只能是隐形纯合cc,而后代中雄性仅出现黄色而无白色,说明雌性亲本是显性纯合CC对于触觉的表型子代中只出现正常,且雌性亲本为棒型(aa),所以,另一亲本必然为AA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雄性: ccAA雌性CCaa3 .根据知识点3:问题1,控制黄、白基因,亲本为杂合基因型;控制触角基因,亲本一位杂合,以为隐 形纯合。问题2,控制黄、白基因,亲本一位杂合,一位隐形纯合;控制触角基因,亲本为杂合 基因性。问题3,

36、控制黄、白基因,亲本可能为显性纯合,也可能为一显性纯合一隐形纯合,也 可能为一显性纯合;控制触角基因,亲本可能为显性纯合,也可能为一显性纯合一隐形纯合, 也可能为一杂合一显性纯合。【答案】(1) Ccasis , CcAa?(2) ccAas , CcAa? (3) ccAA$ , CCasP 【例8】下面的家系的个别成员患有极为罕见的病,已知这种病是以隐形方式遗传的,所以 患病个体的基因型是 aa。(1)注明I -1、1-2、n-4、m-2、IV -1和V-1的基因型。这里I -1表示第一代第 一人,其余类推。(2) V -1个体的弟弟是杂合体的概率是多少?(3) V -1个体两个妹妹全是杂

37、合体的概率是多少?(4)如果V -1与V -5结婚,那么他们第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多少?(5)如果他们第一个孩子已经出生,而且已知有病,那么第二个孩子有病的概率是多 少?【解题思路】1 .根据n 4、V- 1为患者,确定其双亲基因型为杂合体,因此,可以确定不同的 基因型 I 一 1 : Aa; I 2: Aa; n 4: aa;出一 2: Aa; W一 l : Aa2 .由于V 1的双亲为杂合子,因此V 1, 2, 3, 4任一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皆为1/2 ,那么V 1的弟弟为杂合体的概率也就是1/2。3 . V 1个体的两个妹妹(V 2和V 3)为杂合体的概率各为 1/2,由于二者独立,于是

38、,她们全是杂合体的概率为:1/2Xl/2=l/4 。4 .从家系分析可知,由于V 5个体的父亲为患病者,可以肯定V 5个体定为杂合子(Aa)。因此,当V l与V 5结婚,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2。5 .当V 1与V 5的第一个孩子确为患者时,因第二个孩子的出现与前者独立,所 以,其为患病者的概率仍为1/2。【答案】(1) I -1 : Aa I -2 : Aan -4 : aam-2: Aa w-1 : Aa V -1 : aa(2) 1/2(3) 1/4(4) 1/2(5) 1/2【例9】假定新生儿的性别比是 1:1,如果一个家庭拥有 6个孩子,请分析出现下列组合的 概率:(1) 3

39、个男孩3个女孩。(2)以1男孩、1女孩、1男孩、.1女孩、1男孩、1女孩这样的顺序出现。(3)全部是女孩。(4)全部是同性别。(5)至少有4个女孩。【知识要点】二项式分布展开式在避传学概率中的应用。【解题思路】1 .就每个出生孩子的性别来说,男性或女性,互为排斥事件,男性的概率为1/2 ,女性的概率为1/2 ;第一个孩子的性别与第二个孩子的性别无关,互为独立事件。2 .根据二项式分布展开式可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概率。【答案】(1) 3个男孩3个女孩的概率是:c3(1)3(1)3=A2216(2)以1男孩、1女孩、1男孩、1女孩、1男孩、1女孩顺序出现的概率是:11111 (”2)(”1)(2164

40、(3)全部是女孩的概率是:c6(-)6(1)0 =2264(4)全部是同性别的概率是:2 Xc6(-)6(-)0=工22321132(5)至少有4个女孩的概率包括 4个女孩、5个女孩、6个女孩概率之和:4/14/125/15/11/6 1 6 1 0C6( ) ( ) +C6( ) ( )C6()()222222【例10】大约在70个表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体,一个表型正常其双亲也 正常但有一白化弟弟的女人,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婚配。问:(1)他们如果有一个孩子,而且为白化儿的概率?(2)如果这个女人与其表型正常的表兄弟结婚。其子女患白化病的概率【知识要点】1 .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41、。当两个隐性基因纯合时才表现疾病。2 .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它的遗传规律符合分离定律。3 .表兄妹之间具有相同遗传组成的概率为1/8。【解题思路】1 .根据知识要点1和题意,知道该女人、其双亲皆为白化基因的携带者。2 .根据知识要点 2,设白化基因为 a,正常基因为 A,则Aax Aa 1AA 2Aa: 1aa,该表型正常的女人是杂合体的概率为2/3,则产生带白化基因的配子的概率为2/3X1 /2=1/3。另一无亲缘关系的男人为白化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 1/70 ,则产生带白化基因的配子的概率 为 1/70X 1/2=1/140 。3 .根据知识要点3,其表兄也是杂合体的概率为1/8

42、X2/3=1/12 。【答案】(1) 1/3X 1/140=1/420(2) (1/12X1/2) X (2/3X1/2) =1/72。第四章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典型例题】【例 1 】 家鼠有两个隐性性状:低垂耳和易脱落的尾。这两个形状是由在3 号染色体上的相距6mu的两个基因锁决定的。用纯合的正常耳(D9和易脱落尾(ft )家鼠与纯合的低垂耳(de)和正常尾(Ft)家鼠杂交,F1代再与低垂耳和易脱落尾的家鼠测交,问在 100个测 交后代中不同类型家鼠的期望比是多少?【知识要点】1相引相( coup1ing phase )与相斥相( repu1sion phase ) :把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联

43、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相或相引组( coup1ing phase ) ;把甲显性性状和乙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或相斥组( repu1sion phase ) 。2. 减数分裂中如果在同源染色体所观察的两个基因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会导致连锁基因间的重组。mu是重组单位,1mu=1cM3. 交换值等于测交后代中重组合类型占的比例。【解题思路】根据知识要点 1, 知道得到的F1 为相斥相。根据知识要点 2 , 基因间会发生交换和重组,且交换值为6%。可以知道F1 产生的四种配子及比例分别为De

44、ft 47%; deFt47%; DeFt3%;deft 3%。根据知识要点3 ,可以得出测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因此期望值分别为47、47、 3、 3 只。【答案】 47:47 : 3:3【例2】在番茄中,圆形果(O)对长形果(0 )显性,单一花序(S)对复状花序(s)显性。两对基因连锁,图距为 20 单位。今以纯合圆形果单一花序植株与长形果复状花序植株杂交,问:( 1) F2 中有哪些表现型?各类型理论百分比为多少?(2)如希望得到5株纯合圆形果复状花序,F2群体至少为多少?(3)假定这两对基因不连锁,要得到 5株纯合圆形果复斗花序植株,F2群体数至少为多少? 【知识要点】1. 连锁遗

45、传规律: 连锁遗传的相对性状是由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 它们具有连锁关系, 在形成配子时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 交换型配子是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形成的。因此,在产生的四种配子中,大多数为亲本型配子,少数为重组型配子,而且其数目分别相等,均为 1:1 。2. 相引相和相斥相概念及区别。3. 重组频率和图距的关系。【解题思路】4. 根据题意,纯合圆形果单一花序植株基因型为 OOSS ,与长形果复状花序植株基因型为ooss,二者杂交后Fl代基因型为OoSs,两基因排列为相引相。2.由于两个基因间图距为20单位,因此Fi代产生的配子及比例如下:配子OSos OsoS比例40% 40% 10% 10%自交后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基因型 T (X)SS (JbSS (X)Ss ObSs 比例:16%8%8%34%因此表现型及比例为:圆形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医学现状与发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