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商务行业分析报告目 录1 电子商务行业基本情况 .11.1 电子商务定义 .11.2 电子商务发展历史 .12.PEST 分析 .32.1 政治法律环境 .32.1.1 稳定的政治环境 .32.1.2 法律法规逐渐完善 .32.1.3 政府的大力扶持 .32.2 经济环境分析 .42.2.1 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42.2.2 人口的发展趋势 .52.2.3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5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52.3.1 教育普及化 .52.3.2 社会整体性诚信缺失 .62.4 技术环境要素分析 .62.4.1 密码技术 .62.4.2 信息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 .72.
2、4.3 防火墙技术 .73 产业链分析 .73.1 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定义 .73.2 电子商务产业 链细分 .83.2.1 电子商务产业链上游 系统服务商 .83.2.2 电子商务产业链中游 中介服务商 .103.2.3 电子商务产业链下游 物流 .123.3 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33.3.1 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不平衡 .133.3.2 电子商务带动性不强 .133.3.3 在公共服务和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不足 .143.4 产业链发展的 对策 .143.4.1 加快建设全国电子商务中心 .143.4.2 推进电子商务一体化 .153.4.3 加快企业电子商务化步伐 .153.4.4 加强信
3、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53.4.5 政府出台政策强化电子商务产业链拓展 .164 行业整体规模和细分行业规模分析 .164.1 行业整体规模分析 .164.1.1 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174.1.2 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的行业分布 .184.1.3 电子商务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情况 .194.2 细分行业规模分析 .204.2.1 B2B 市场分析 .204.2.2 B2C 市场分析 .224.2.3 团购行业分析 .254.2.4 网络购物快递行业 .255 行业中主要在位企业分析 .275.1 天猫(淘宝商城) .275.1.1 公司简介 .275.1.2 运营情况 .285.1.3
4、发展战略 .285.2 京东商城 .295.2.1 简介 .295.2.2 运营情况 .295.2.3 发展战略 .305.3 卓越亚马逊 .305.3.1 公司简介 .305.3.2 运营情况 .315.3.3 发展战略 .315.4 大连市 B2C 平台网站介绍 .325.4.1 大连大商网 .325.4.2 大连有拍网 .335.4.3 卓购商城 .336 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346.1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6.1.1 团购网站,公然售假 .346.1.2 手机抢注,陷阱重重 .346.1.3 网络传销,死灰复燃 .356.1.4 木马钓鱼,防不胜防 .356.1.5 专柜验货,有名
5、无实 .356.1.6 注册信息,遭遇泄露 .356.1.7 电商促销,价格虚火 .366.1.8 支付欺诈,维权难 .366.2 解决对策 .366.2.1 健全电子商务信用法规标准体系 .366.2.2 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统计监测体系 .376.2.3 建设电子商务信用评估认证体系 .376.2.4 开展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示范 .376.2.5 引导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376.3 未来发展趋势 .386.3.1 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将呈集团军式爆发 .386.3.2 航空、保险将成为爆发电子商务的大行业 .386.3.3 移动电子商务将加速向普及化方向发展 .386.3.4 电
6、子商务的溢出效益日益显著 .391 电子商务行业基本情况1.1 电子商务定义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人们不再是面对面的,看着实实在在的货物,靠纸介质单据(包括现金)进行买卖交易,而是通过网络,通过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买卖)。1.2 电子商务发展历史1999 年:电子商务元年,中国的第一批电子商务网站是在 1999 年前后创办的,当时新浪和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成功带动了国内互联网的创业大潮,各种应用模式应运而生。在此前后,即
7、时通讯(腾讯成立于 1998 年) 、搜索引擎(百度成立于 2000 年初)等商务模式的企业纷纷成立。与此同时,易趣、当当、中国化工网等电子商务类型的网站也应运而生,其中以阿里巴巴、携程和 8848尤为引人注目。 20002002 年:互联网的寒冬,2000 年,中国的互联网开始了海外上市的冲刺,继新浪之后,网易和搜狐也纷纷登陆纳斯达克。当时,这种运营模式被认为是快速积累财富的最好方式:只要注册一个互联网公司,开设网站,以最短的时间运营之后就可以直接上市,于是热钱纷纷涌进互联网。没有用户和市场基础,泡沫越来越严重。好景不长,2000 年互联网泡沫(也称 dot-com 泡沫)破灭,导致大量互联
8、网公司倒闭,投资者纷纷逃离。阿里巴巴马云说:“我熬也要熬过这个冬天,我爬也要爬过去,跪着也要活下来” 。虽然互联网泡沫对整个行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络泡沫是对行业的一次合理“清洗” ,有利于整个行业在今后的稳定发展。20032007 年:稳步发展,经历了互联网泡沫之后,电子商务行业也开始进入了更加理性的、稳步发展的阶段。虽然 2003 年的“SARS”造成的恐慌还在人们心中蔓延,但电子商务却在这场灾难的特殊时期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人们足不出户,很多正常的交易和商务活动被打断,网络交易成为最受青睐的手段。非典时期,达成交易的企业占总数 42%,业绩逆势上升的企业达52%。
9、20082009 年:经济危机来袭,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我国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特别是出口企业受到了严峻的生存考验,或关闭、或裁员、或增长放缓。而电子商务行业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阿里巴巴、慧聪网、中国制造等电子商务平台也纷纷开始“节衣缩食” 。2008 年的经济危机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促使了众多外贸企业开始转型内贸,而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也纷纷开始了垂直化的转型。2010 年至今: B2C 和团购的春天,中国电子商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而 B2C 和团购这两种模式显得尤为引人注目。2010 年,各大 B2C 网站销售额几乎成倍增加,而众多新生的 B
10、2C 平台和团购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虽然团购网站众多,但是由于这些网站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因而退款、索赔、维权等现象时有发生,国家也根据团购网站的规模、运营状况、信用记录等方面进行认证。团购网站也将面临“清洗” 。2.PEST 分析2.1 政治法律环境2.1.1 稳定的政治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各行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各行业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虽然我国局部地区因为民族纠纷和其他的一些因素发生了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事件,但我国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商业提供了自由的氛围和无限的商机,有利于电子商务在国内的发展,也
11、是我国电子商务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间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2.1.2 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在电子商务的立法上, 到目前为止, 从不同角度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有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连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 互连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 、 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新的著作权法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虽然建立了一定的法律法规,但是针对目前复杂的情况,还是远远不够的。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研究电子商务的特点,迅速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规范电子商务活动,增加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感。2.1.3 政府的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
12、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影响,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任务,促进电子商务又好又快发展。相关的政策扶持:(1)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2)完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3)依法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4)政府采购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5)继续减免部分涉企收费并清理取消各种不合规收费(6)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金
13、融政策(7)加快发展小金融机构(8)拓宽融资渠道(9)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用担保服务等等2.2 经济环境分析2.2.1 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下表是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虽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中国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保持了 GDP 增长率稳定增长,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和冲击。正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稳定持续趋势,才得以促进各行业的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当今时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包含了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又逐渐到了精神消费层面,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消费,更离不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全新的动力和契机。年份
14、GDP GDP 增长率2008 30 万亿 9%2009 34 万亿 8.7%2010 39.7 万亿 10.1%2011 47.1 万亿 9.2%2.2.2 人口的发展趋势 2011 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 134735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44 万人。全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18499 万人,占总人口的 13.7%,比上年末增加 0.47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12288 万人,占总人口的 9.1%,增加 0.25 个百分点。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 2002 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 年为 74.4%,比上年微降
15、 0.10 个百分点。尽管未来几年会有小幅波动,但对劳动力供给问题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城镇人口比重达到 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 1.32 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 万人,增加 2100 万人;乡村人口 65656 万人,减少 1456 万人。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 3423 万人。我国的人口城镇化,接触新事物的人群增多,意味着更多的人接触网络,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2.2.3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物价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似乎增长的有点慢,但是相比之下,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2011 年,我国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 元,比上年增长 17.9%,
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810 元,比上年增长 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4%。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质量,这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计算机的普及成为了实质性的进展,由于计算机的介入,人们开始接受网上购物和尝试网上购物,并成为了一种时尚,也逐渐的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些都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促进电子商务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提供更优质更人性的服务,满足于人们不断提升的物质和精神的要求。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2.3.1 教育普及化由于电子商务的运用要结合电脑的使用,这就要求了用户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
17、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者的普及程度,人们逐渐从九年义务教育过渡到十二年教育阶段,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还提高了整个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人民群众接受更多的高等教育,也更容易掌握新技术,有助于电子商务发展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同时也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2.3.2 社会整体性诚信缺失 社会整体性诚信缺失,是因为电子商务主体发布信息相对于在传统传媒上受到的制约较少。特别是在供求信息上,消费者很难判断商务信息是否真实,实物的性能和质量是否和商家提供的一致,甚至有时将钱付出后也得不到商品,而且即使消费者在发现信息的错误后,也很难向发布信息的电子商务主体进行
18、追究,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电子商务主体的地址。因此,一些电子商务主体惟利是图,大行欺诈之道,利用各种手段引诱消费者上当。同时,电子商务中对消费者的隐私基本没有过硬的保护,网站掌握了消费者的隐私资料,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具有空间虚拟的特征,为网络欺诈、假冒行为提供便利,有些不法之徒甚至在网上公开叫卖消费者的隐私资料。2.4 技术环境要素分析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的存在确保商家和客户的重要机密能够得到保守, 并且维护着整个电子商务系统的财产,保证着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为服务方和被服务方的交易和后续业务的开展提供着保护和方便。因此只有通过必要和安全的技术手段确保交
19、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才能使交易双方对交易系统充分信任, 换句话说, 安全性和保密性是保证电子商务系统获得充分运用和推广的基础, 作用十分重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都是构成电子商务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石, 这些技术通常包括防火墙技术在内的一些安全协议标准等。2.4.1 密码技术密码确保信息安全的首要基础,只要密码不被破译,第一道安全防控体系就在起到作用,而且密码技术也是保护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私密性最有效的手段。2.4.2 信息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信息认证技术是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其对于确保通信双方的不可抵赖性和信息的完整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而目前的访问控制技术则是通过一个参考监视器的辅助作用实现,当系统内的用户对既定目标进行访问时,参考监视器会通过授权数据库的数据对接和查验确定正在进行操作的用户是否得到该项操作的授权, 但数据库的授权同时又是另外一个安全管理器负责维护的, 两个数据互相配合无不干扰, 并通过阻止的安全策略为基准用户设置这些授权文件。2.4.3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目前网络安全中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常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组合功能发挥作用,其实从实质而言,防火墙技术只是一个网关, 通过它可以保证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可靠性。3 产业链分析3.1 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定义 电子商务产业链是以信息流
21、为核心,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表现,商流为主体, 由互为供求价值累加的相关商务活动所构成的利益链。当上游企业向中游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和服务时,技术、设备和服务就由上游企业向中游企业转移,上游企业顺利地实现了产品价值,中游企业吸收上游企业的技术、设备,生产产品并通过其产品向下游企业或消费者转移以实现产品价值。电子商务产业链是以“信息高速公路” 、网站建设、IT 业为起点,到IAP(Internet Access Provider 网络接入服务商)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网络运营服务提供商),再到 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应用服务提供商)和 BSP(Business